学术投稿

乳腺癌肺转移瘤的X线诊断(附55例分析)

陈祖乾

关键词:乳腺癌发生, 肺转移瘤,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临床资料, 肺部转移, 线表现
摘要:乳腺癌发生肺部转移较常见。为探讨乳腺癌肺转移瘤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本文分析我院1985~2000年55例乳腺癌肺转移瘤的X线表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抗PPD-IgG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我所诊治的活动性肺结核465例、肺外结核32例、非结核58例、健康者20例的血清抗PPD-IgG水平进行检测,并对42例活动性肺结核的抗体水平进行追踪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赵亚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吲达帕胺(Indapamide简称IDP)具有利尿、钙拮抗作用,是对前列腺素系统有良好影响的新型降压药。我院1998年1月至2000年5月在老干部科对老年性高血压试用IDP治疗,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慢性肺心病合并低渗血症36例临床分析

    肺心病常发生电解质紊乱,其中低钾、低氯血症已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认识和重视,而对低渗血症往往认识不足而造成误诊误治。本文对我院1997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收治的218例慢性肺心病中合并低渗血症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敏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发病率日趋增高,是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近20年来随着基础研究、边缘学科及工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使LDH手术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黄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房颤三种治疗药物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治疗老年房颤的几种药物疗效作比较。方法①将26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3组,分别用地戈辛加倍它乐克、心律平、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3个月内有症状性房颤发作次数作比较;②所有病例治疗后均作48小时Holter监测,对所发现的无症状性房颤发作次数作比较;③对①、②项所有参数作t检验;④将9例老年持续性房颤中的3例用心律平治疗,6例用胺碘酮治疗,目的在于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并将两种药物的疗效作比较,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26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三种药物治疗方案在预防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发作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尤以胺碘酮疗效佳;胺碘酮治疗组无症状性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在使老年持续性房颤患者恢复并维持窦心律的疗效方面,胺碘酮优于心律平。结论胺碘酮是治疗老年房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炎症的不同时期对TSGF测定的影响

    恶性肿瘤的生长,使患者血液中多种物质的含量发生改变,这些物质称之为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er)或称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目前,实验室对肿瘤的诊断主要有生物化学法和免疫学法,由于这些方法检测的物质是各种恶性肿瘤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非特异性物质,因而难免地受到各种非肿瘤因素的影响。本文就炎症持续的不同时间对TSGF测定的影响作了如下测试。

    作者:雷秀霞;陈小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球囊腰部直径分级次二尖瓣球囊扩张预防二尖瓣返流85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球囊腰部直径分级次扩张法(GBMV)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分别应用球囊腰部直径分级次扩张法和改良Inoue法进行经皮穿刺球囊导管二尖瓣扩张术(PBMV),其中分级次扩张法51例,改良Inoue法34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比较,改良Inoue法扩张组二尖瓣反流率为14.7%,分级次扩张组无新增加二尖瓣反流病例,并且术中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前者。结论球囊腰部直径分级次扩张法能有效预防二尖瓣反流,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理想方法。

    作者:邵宏华;李德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Heller's术附加抗返流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8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Heller's术及其附加抗返流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对86例贲门失弛缓症行Heller's术附加抗返流术为观察组,50例贲门失弛缓症单纯行Heller's术为对照组,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远期疗效及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结果 Heller's手术组远期有效率70%,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30%,Heller's术附加抗返流手术组远期有效率93.02%,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5.81%,两组远期疗效和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eller's术附加抗返流术远期疗效较单纯Heller's术好,而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单纯Heller's术低。

    作者:林荣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迟发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126例临床分析

    1988年2月至1998年2月,我们收治了颅脑外伤所致的迟发性硬膜外血肿(DEDH)126例,经临床及CT监测得到了及时的发现和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90例,女36例,年龄5~72岁,平均28.2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15分80例(63.5%),9~12分18例(14.3%),6~8分15例(11.9%),3~5分13例(10.3%)。外伤受力部位:额颞部40例,颞部21例,枕部20例,合并颅骨骨折95例(75.4%)。

    作者:冯伟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椎弓崩裂性腰椎滑脱的CT诊断

    椎弓崩裂性腰椎滑脱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既往多赖X线平片诊断;CT的应用不仅可以发现X线平片所显示的病变,且可以显示椎小关节、椎间盘、骨性椎管、椎间孔、硬膜囊、黄韧带、神经根的改变[1]。笔者对24例椎弓崩裂性腰椎滑脱的CT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4例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6~74岁,平均52岁;病程短8天,长10年。腰腿痛18例,腰痛2例,单侧下肢痛3例,双下肢麻木1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7例。有外伤史2例,体力劳动者13例。

    作者:曹林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肺包囊虫病1例X线分析

    患者女,21岁,左腰背痛10余天,咳血痰4月余。患者因4月前无诱因突然左腰痛伴咳嗽发热就诊,抗炎10天热退,疼痛消失,但仍有血痰。外院诊断为“肺肿瘤”。化验检查,痰检癌细胞4次均为阴性。否认有结核史、吃生鱼史。X线检查:左肺下叶后基底段有一约10cm×10cm肿块,边界清晰,密度均匀无钙化。手术所见:左下肺肿块10cm×10cm,与胸壁、膈有粘连,边缘有少许纤维样物。病理报告:肺包囊虫。

    作者:章雨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条形码在医院图书馆中的应用

    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引进,医院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逐渐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在我国已建的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条形码是作为标示一本书的唯一性代码而存在的,与其他自动识别输入技术相比,条形码技术具有保密性好、差错率低、输入速度快、适用性强等特点,因而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商品流通、金融保险、工业生产自动化等领域,在图书管理中亦不例外[1]。

    作者:邹然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长春新碱用于口腔颌面部鳞癌术后化疗致肠麻痹的护理

    长春新碱是植物类抗肿瘤药,属主要作用于M期的周围特异性药物,其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及胃肠道毒性。我科主要将其与氨甲喋呤联合应用,作为口腔颌面部鳞癌术后中剂量脉冲疗法(即MTX+VCR方案)。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5例长春新碱致肠麻痹,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晔;廖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小肝癌的研究进展

    肝癌发病隐匿,待病人因发现临床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多已进入中晚期,失去治愈的良机,预后欠佳。而早期发现的小肝癌,外科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一般较好,且切除时肿瘤越小,5年生存率越高。因此,发现小肝癌是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途径。当前普遍认为超声显像与AFP测定联合分析是发现小肝癌的首选方法[1,2]}。本文就超声显像对小肝癌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刘若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导尿诱发急性左心衰1例的教训

    急性左心衰是临床急症之一,抢救不及时可引起死亡。1999年6月我科曾有1例病人因导尿而诱发急性左心衰,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彦飞;方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低血钾心电图改变的研究进展

    钾是人体内重要的电解质之一,它对心电及机械活动均可产生重要影响,正常人血K++ 3.5~5.5mmol/L[1]。临床上许多疾病均可导致钾的失衡,尤其是低血钾,可引起不同类型及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常见为ST段下降,T波低平、双向、倒置,U波增高,TU融合,Q-T延长及各种异位心律等。现综述如下。

    作者:岑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鼻咽癌端粒酶活性研究进展

    多年以来,许多学者一直认为,癌症是在细胞凋亡调节机制的控制之下。但近年研究发现有可能改变这一观点,即细胞凋亡主要是受到细胞染色体两端的重复序列端粒长度的控制,而这个端粒是由端粒酶调控的。因此,端粒、端粒酶与肿瘤有密切相关性,并有学者[1]提出利用抑制端粒酶治疗肿瘤,端粒酶已成为当今肿瘤防治领域受重视的新靶点之一。本文将就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功能、活性调节以及影响鼻咽癌端粒酶活性调节因素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甲信;阮展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快诱导插管应用于ICU严重呼吸困难清醒病人的效果观察

    通过对快诱导插管与清醒慢插管应用于ICU严重呼吸困难清醒病人插管反应的临床对比观察,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各类ICU严重呼吸困难清醒病人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22~68岁,平均46.8岁。其中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并肺心病14例,脑血管意外6例,高位脊髓损伤4例,毒蛇咬伤6例,农药、鼠药及药物中毒18例。所有病例均存在严重通气不足表现,如呼吸频率>35bpm,皮肤粘膜有不同程度紫绀,面罩给O2下动脉血气分析Paco2>6.08kpa、Paco2<9.5kpa及Sao2<90%。随机分为A组25例,B组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种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农光;罗正同;李聚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急性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以起病急骤、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以往只重视治疗,轻视康复训练及护理,结果使经抢救脱离危险的患者出现较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自1997年3月我院成立康复科,对该类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维虹;陈东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8例老年Guillain-Barre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Guillain-Barre(GB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途径。方法对28例老年G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其临床特征与一般GBS有所不同:①前驱感染情况多种多样;②起病形式多种多样;③出现肢体远端肌萎缩者较多,部分患者出现肢体瘫痪不对称;④感觉障碍出现率高;⑤并发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者多;⑥合并颅神经损害多;⑦并发症、合并症多见,死亡率较高;⑧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者较少;⑨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脱髓鞘性与轴索性病变同时存在。结论老年GBS的临床特征与一般GBS有所不同,早期误诊率较高,预后较差,值得临床重视。老年GBS的治疗有条件则可首选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静滴,同时强调综合治疗,慎用激素。

    作者:王庄;倪雅凤;诸金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