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甲减伴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报告

孙志强;谭生荣;张祖隆

关键词:原发性甲减,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甲状腺片, 甲状腺功能低下, 维持治疗, 关节间隙狭窄, 浮肿, 现报道如下, 软组织肿胀, 雷公藤多甙, 指间关节, 吲哚拉辛, 食指, 临床资料, 活动受限, 关节肿痛, 骨质疏松, 无名指, 腕关节, 踝关节
摘要: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以下简称甲减)伴类风湿性关节炎报道不多,笔者遇到2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1:女,40岁,因乏力、怕冷、浮肿31年,多发性关节肿痛7月入院.31年前因乏力、浮肿、怕冷,确诊为原发性甲减,予以甲状腺片60mg,每天2次治疗后好转,一直维持治疗.7个月前出现双手、双足近端指(趾)关节红、肿、痛、晨僵,每日达1h以上,渐至腕、肘、踝关节.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体检:全身无浮肿,甲状腺不大,心肺腹无异常.右手食指及无名指,左手食指、中指、环指、小指近端关节红、肿、压痛,皮温不高,关节活动受限.余关节未见异常.检查:Hb98g/L,ASO<500u,ESR50mm/60min,T33.0nmol/L,T485nmol/L,TSH 8Mu/L,类风湿性因子(1∶40)阳性,ANA阴性,TCG39.0%,MSA35.7%.X片示双手指间关节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双膝、肘、足、腕关节无异常.予雷公藤多甙10mg每日3次,吲哚拉辛0.15g每日3次,甲状腺片60mg每日2次治疗好转.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直视手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的观察与护理

    迟发性心包填塞是心脏直视手术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是手术1周后发生的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脏压塞.因发病时大多数患者已不在监护室监护,加之症状不如急性心包填塞典型,往往易被漏诊误诊而延误处理,造成致命的严重后果.作者曾参与救治护理本组患者共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秀萍;蒋欢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微波热凝治疗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是常见的咽喉部疾病.作者从1996年8月至1999年12月使用珠海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EBH-Ⅲ型耳鼻喉综合治疗仪治疗慢性扁桃体炎120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患者120例,男性76例,女性44例.年龄35~55岁,平均38.5岁,病程2~10年,平均3.5年.主要表现为咽痛反复发作,每年发作5次以上,咽部慢性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隐窝有干酪性物或脓点,周围疤痕粘连明显.

    作者:庞淑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3例合并糖尿病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以往,合并有糖尿病的病人行手术治疗处理上较为棘手,因其易感染、伤口愈合能力差、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近年来随着人们的进一步实践,其处理上多无困难,手术恢复顺利.我院自1995年9月至1999年9月共收治合并糖尿病的手术病员13例,本文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桢;潘洪玲;景秀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

    血管内皮除了因介于血液和血管平滑肌之间起生理屏障作用外,还具有活跃的代谢内分泌功能,以维持血管内环境的平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Endothelium-dependent Vasodilation, EDD)是血管内皮重要功能之一,其功能失调,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形成、发展及并发症起着主导作用,成为当今众多学者投以极大兴趣的关注热点和期待解决的研究目标.本文着眼于对EDD功能与心血管疾病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郭进;王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等容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附30例分析)

    我院近年来采用桂林兴达光电仪器厂生产的XD-ⅢA辐射血稀生物平衡治疗仪开展等容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脑梗塞30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全部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并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脑梗塞.血稀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5~77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52~75岁.两组均为住院患者,治疗前年龄、病程、神经功能缺损平均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陆佳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冷冻免疫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新进展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enoma,MM)为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人体恶性肿瘤的1%~2%[1].该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为早期广泛手术切除,一旦发生转移,则治疗比较困难.免疫综合治疗是近二十年来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的研究热门课题之一.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进展期恶性黑色素瘤行免疫综合治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2],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作者:蒙志斌;黄卓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地中海贫血的社区预防与监控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由于人体基因突变或缺失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遗传病,常见于广西、海南、广东、香港、福建、台湾、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其中广西、海南的发生率高达20%(α地贫15%,β地贫5%),治疗上尚无理想的方法,因此预防与监控是降低发生率的有效方法.1 地贫分型和临床表现1998年广西出生缺陷发生率12.8%,其中主要病种是巴氏(Hb-βαrts)综合征,亦称重型α地贫.该型胎儿往往是死胎或孕7~8个月早产、娩出片刻即死亡,同时可导致孕妇发生孕高症,甚至先兆子痛及/或产后大出血;重型β地贫,一般出生后3~6月开始贫血,且日益严重,呈现肤色苍黄,发育滞后,肝、脾肿大,骨骼变形,呈特殊地贫外貌以及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往往幼年夭折或长期依赖输血维持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中间型地贫亦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肝、脾肿大,有些亦需间断输血;轻型地贫,虽无贫血症状,无需治疗,但他携带有地贫的遗传基因,可通过婚育遗传给子孙后代,严重地影响民族人口健康素质.

    作者:龙桂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流行性出血热24例误诊分析

    我院自1995年1月~2001年1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320例,其中误诊24例,现将误诊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6例,女8例,年龄16~64岁.主要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头痛、腰痛、软腭出血点,皮肤粘膜出血点14例,呕吐14例,腹痛16例,腹泻6例,少尿或者无尿18例,多尿23例,咳嗽3例,肢体麻木、晕厥2例.柏油样便或暗红色血便4例,球结膜水肿20例,巩膜黄染、肝大2例,肺部罗音3例,腹部压痛、反跳痛9例,腹肌紧张2例.

    作者:陈良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抗氧剂抗氧化作用实验的新设计

    全国中等卫生学校<药剂学>中增设了“抗氧剂抗氧化作用的观察”实验[1],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教学中抗氧剂及金属络合剂延缓氧化反应速度的作用,但笔者发现按教材中的方法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推断结果严重不符.为此,笔者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法,并与原教材方法进行对照.

    作者:容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例婴儿大疱疮的护理体会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0天.10天前无明显诱因头顶部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很快形成水泡,破溃后,有黄色分泌物覆盖在其表面,病情逐渐加重,斑丘疹波及颜面部皮肤.曾在我院门诊治疗,效果欠佳,四肢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先是绿豆大小,逐渐增大至1~5cm,易破溃.于1999年12月16日收住院治疗.入院查T37.4℃,HR126次/分,R32次/分,WT4kg,精神好,发育正常,大小便正常.头面部、耳廓皮肤可见较多红色斑丘疹;躯干、四肢可见数量较多大小不等的水泡,大部分已破溃,部分连成片,边缘清楚,创面潮红,有少许粘液渗液,无脓性和血性分泌物,口腔粘膜糜烂,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实验室检查:WBC19.4×109/L、Hb11.3g/L.入院后经静脉注射先锋V和青霉素、输血浆等对症治疗和护理,住院5天,患儿头面部斑丘疹消退,水泡破溃处结痂,无新水泡出现,治愈出院.

    作者:陈海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左筛颌窦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报告

    1 病历简介患者,女性,64岁,因间断性鼻塞、涕中带血丝2年伴左面颊麻木1月,于2000年4月入院.1月前左面部不明原因肿痛、麻木感伴左眼眶内侧疼痛、头痛、复视.体检:一般情况可,胸腹无异常,颈部未及肿大淋巴结,眼球活动自如,外鼻无畸形,鼻中隔不偏,左鼻嗅裂见一暗红新生物,触之易出血,表面附坏死样物,唇龈沟不饱满,右鼻通畅,未见新生物,硬腭完整,鼻咽部检查未见肿块.副鼻窦CT示:左侧筛窦、上颌窦密度增高影,前颅底胃壁变簿,左眶内壁受压.自发病以来,患者无鼻出血,无鼻痛,食欲一般.诊断:左侧筛窦、上颌窦新生物待查.于4月27日在全身麻醉插管下行左鼻侧切开术+左上颌骨部分切开术.

    作者:赵明;沈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13例新生儿手术的麻醉处理和体会

    现对我院1991~1999年113例新生儿急症手术麻醉进行分析,以探讨新生儿麻醉处理的体会.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儿113例,男104例,女9例,体重1.7~4.0Kg,出生24h26例,1~10d54例,11~20d15例,21~28d18例.病种:先天性无肛、小肠闭锁及肠旋转不良78例,新生儿胃穿孔、坏死性肠炎、肠梗阻27例,脊膜膨出7例,先天性隔疝1例.手术时间为30~250min.60%患儿术前情况较差,术前合并脱水、低钠、低钾42例,呕吐18例,低体温47例,发热18例,肺炎11例,发绀7例,早产伴硬肿症16例.ASA Ⅱ~Ⅲ级72例,Ⅳ~Ⅴ级41例.

    作者:郑剑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雌孕激素受体与消化系肿瘤

    检测性激素受体水平对肿瘤的监测、鉴别良恶性病变、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1].本文综合近年有关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在消化系肿瘤表达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食管癌和胆囊癌有研究表明[2],食管癌、胃癌、大肠癌性激素受体阳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阳性率与肿瘤病理类型、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浸润度、局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无统计学显著性,Jung[3]等亦有相似报道.李永国等研究表明[4],性激素受体的表达可能是反映胆囊癌生物学行为(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的重要标记物.

    作者:胡虞乾;邓水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男性病人导尿术”教学的体会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利用图、文、声、像等多媒体,在计算机的有效控制下,以优化的方式实现教学过程,它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优选形式多样的教学媒体,构建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计算机控制系统,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实践操作的感性认识,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1].

    作者:杨桂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肾移植受者感染的预防

    肾移植成功的因素有二:一是合理地应用免疫抑制药物,预防移植肾的排斥;二是保持受者一定的免疫能力以预防感染的发生[1].我科于1991年开始应用以环孢素为主的免疫抑制药,至1999年底共完成肾移植35例.为降低感染率,术后均进行监护及隔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彦;李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灼口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unce 简称 BMS),是在正常口腔粘膜上表现为烧灼痛的一种综合征,常见于舌部,又称舌痛症、舌感觉异常、舌灼痛症等[1],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体征,也无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多见于更年期或绝经期妇女.近几年来,BMS发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粘膜病,本文对其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作一概述总结.

    作者:蒙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混合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脑中风历来被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然而,临床和尸解研究发现[1,2]:在一个病人的一次中风期间,脑部可同时或短时间内相继发生出血和缺血,而形成两种病变共存的状态,即混合性中风.自1989年国内由黄如训、汪无级教授提出此种类型后,国内先后有许多报道.国外在70年代就有出血合并梗塞的报道,但没有以“混合性中风”来提出.现就混合性中风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特征、防治措施、预后等作一综述.

    作者:刘一尔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甲状腺局限性病变的超声显像与病理对照分析

    甲状腺局限性病变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与其病理组织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对15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局限性病变进行分析,探讨病变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以提高甲状腺局限性病变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

    作者:范振强;列武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普罗布考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普罗布考片(Probucol)应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33例患者同时有高甘油三酯血症),连续服用普罗布考片4周,每天2次,每次500mg.用药后4周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服用普罗布考片4周后,患者TC下降25.3%(P<0.001),LDL-C下降30.8%(P<0.001),HDL-C下降13.2%(P<0.05).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TG下降7.4%(P>0.05).在本研究中,除有2例患者因为腹泻而退出研究,没有发现其他严重的副作用.结论普罗布考片可以安全、有效的降低高胆固醇患者的TC、LDL-C和HDL-C.

    作者:尚晓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Ⅰ型变态反应的急救护理

    Ⅰ型变态反应又称速发型过敏反应,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其特点是起病急,且可随时反复发作,常见于服用或注射某些物质,进食特殊食物,吸入某些致敏原,但也有部分病人诱因不明,发病无规律性,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导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以致意识障碍、昏迷、抽搐甚至死亡,现对3例患者的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谢秀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