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研究

庞进军;王飞华

关键词:儿童, 颅内出血, 高压氧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小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128例小儿颅内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60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6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为治疗组,用高压氧少于2疗程38例,超过2疗程30例.结果治疗组治愈42例,显效14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对照组治愈26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67%.两组比较P<0.01.高压氧治疗少于2疗程治愈率44.74%,超过2疗程治愈率83.33,两者比较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小儿颅内出血疗效好,安全;延长高压氧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益髓生血灵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自1990年起我课题组应用补肾生血中药-益髓生血灵治疗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取得显著疗效,并在疗效机理研究中取得可重复的结果,现就此内容作一概述.

    作者:张新华;黄有文;王荣新;吴志奎;蔡辉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72例胃肠双对比造影检查的临床分析

    胃肠双对比造影检查是同时在胃肠道内引入钡剂及空气,在气、钡双重对比和胃肠道适当扩张的情况下进行细微病变的观察方法.此技术的应用已有30多年历史,但在国内发展极不平衡,现将1986年11月以来我科使用青岛东风化工厂制造的QD-3型X线双重造影剂对72例患者进行检查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仇东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脏起搏在老年急性心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可在短时间内上出现Ⅲ°AVB,常危及生命,尤其是老年患者伴大面积心肌梗塞者.我院自1991年7月至2001年6月为AMI伴Ⅲ°AVB、加速性室自律、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14例老年患者及时安置心脏临时搏器,为患者赢得了抢救时机,得以生存.报告如下.

    作者:马华;王迎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斑秃30例分析

    我科于1998年10月~2000年2月使用皮质激素局部注射疗法治疗30例门诊斑秃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陈石桂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浅议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医学免疫学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后章节联系紧密,表现为横跨性与网络性,内容更新快,并与其他基础学科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由于其研究的对象大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蛋白质类物质,学生因此普遍感觉到每一章节名词、概念多,抽象、深奥,头绪繁杂,学习压力较大,如何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就多年一线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袁桂峰;陈森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前列腺增生症235例手术的护理

    本院自1998年以来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患者235例,效果满意,现将术前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35例患者中,年龄5~93岁,平均70.5岁,病程2月~20年;增生度:Ⅰ°26例,Ⅱ°142例,Ⅲ°以上7例;伴尿潴留者168例,膀胱结石31例,出血27例,膀胱憩室4例,腹股沟疝18例,痔疮或脱肛9例;有不同程度心、肺功能异常者67例,肾功能不全者43例,已行膀胱造瘘12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意外癌7例.

    作者:夏冬梅;王鲁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小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128例小儿颅内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60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6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为治疗组,用高压氧少于2疗程38例,超过2疗程30例.结果治疗组治愈42例,显效14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对照组治愈26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67%.两组比较P<0.01.高压氧治疗少于2疗程治愈率44.74%,超过2疗程治愈率83.33,两者比较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小儿颅内出血疗效好,安全;延长高压氧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进军;王飞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测定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热原的观察

    目的建立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1 995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方法进行实验.结果通过干扰实验证明,注射用硫酸链霉素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有干扰作用,但稀释后干扰消除,用灵敏度为0.125EU@ml-1的鲎试剂检查细菌内毒素方法可行,有效.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法来控制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的质量.

    作者:雷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对策

    我科自1999年12月~2000年5月共收治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36例,经禁食、抗感染、制酸、解痉止痛、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现对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赵彩丽;张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内镜诊断钩虫感染的临床意义

    钩虫感染是慢性上消化道失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诊断方法是粪便找钩虫卵,通过总结近几年我院内镜下发现十二指肠钩虫病35例的临床经验,我们发现内镜检查对钩虫感染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伊虹羽;梁仲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中NO、MDA、SOD的变化

    目的建立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模型,观察结肠组织中NO、MDA、SOD的变化.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治疗组各10只,实验组和治疗组用乙酸灌肠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模型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SASP(80mg/kg/d)1ml/d灌肠,采用组织病理学进行损伤指数评分;生化法检测组织中NO、MDA、SOD值.结果实验组NO(518.7±45.3μmol/g)、MDA(30.6±2.18nmol/g)均显著增高于对照组(196.5±29.1μmol/g,6.82±0.81μmol/g,P<0.01)、治疗组(298.2±27.15μmol/g,14.79±1.92μmol/g,P<0.01);实验组SOD(11.06±1.82u/g)显著降低于对照组(22.2±1.62u/g,P<0.01)、治疗组(17.7±1.76u/g,P<0.01),实验组的损伤指数(3.89±0.78)显著高于治疗组(1.3±0.48,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各值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由基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过程并降低自由基水平,可以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黄俊;罗和生;李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3例子痫及并发症回顾性分析

    子痫是妊高征发展的严重阶段,对母婴危害极大,居孕产妇死亡四大原因的第二位.为进一步探讨子痫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措施,降低母婴死亡率,现对我院1996~2000年间收治的23例子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梁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皮肤移植方法概述

    对于大面积烧伤的植皮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学者作了许多研究,并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就皮肤移植的方法作一综述.1 游离植皮术游离植皮术[1]又分皮片植皮术,大张网状自体皮移植术,带真皮下血管的超全厚皮移植,混合皮片移植术,微粒皮肤移植术,混合皮浆移植术,表皮细胞直接移植术和表皮细胞体外培养移植术等等.

    作者:宾天锡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肝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分为A组(干扰素联合胸腺肽组)、B组(干扰素组)、C组(一般护肝组),并据A、B两组中HBV DNA阴转与否分为应答组与无应答组.比较上述五组治疗前后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 Ⅲ)等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HBV DNA的阴转率为65.0%,显著高于B组(40.0%)及C组(10.0%),A、B两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以A组显著,C组治疗前后三项指标无变化.而治疗后应答组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1),其中HA、PCⅢ较无应答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A、B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改善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以A组效果较好,且HBV DNA阴转病例中肝纤维化指标下降明显.

    作者:周稳兰;陆春芬;宋鸿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慢性重型肝炎85例预后分析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慢重肝)死亡率高,近年来在48.8%一64.7%之间[1,2].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因此各种合并症的及时处理,积极的综合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健.为加深了解慢重肝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因素,我们对85例患者进行了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国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异位妊娠的声像图表现及误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的常见急腹症之一,超声检查能及时提示异位妊娠的诊断,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对36例异位妊娠的声像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何秀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效果观察

    自2000年1月至12月对21例子宫良性疾病施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21例需行子宫全切术者,平均年龄46.5岁,其中子宫肌瘤17例(合并畸胎瘤2例,卵巢囊肿3例,输卵管系膜囊肿4例),子宫腺肌症3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例.筋膜外组选择2000年1月至12月住院手术指征相同的按传统全子宫切除术22例进行对照.

    作者:石新荷;张国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病毒唑与双黄连对照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疗效观察

    近年笔者用病毒唑与双黄连对照治疗发热在3天以内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以下简称上感)患儿126例,现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导尿困难、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我科1996~2000年行导尿术620例次,其中有32例次导尿困难、失败,现将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分述如下.1 患者方面的原因1.1 尿道口回缩老年妇女生殖器萎缩,尿道缩短,尿道口多缩至阴道内,行导尿术时,易将尿管插入阴道.

    作者:董亚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的护理

    硅油作为玻璃体腔的长久填充物,给难治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带来了希望.硅油具有与玻璃体近似的屈光指数、透明度和粘弹性,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性并能被眼组织长期耐受,比重轻,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故作为玻璃体替代物而持久支撑视网膜,并可展平视网膜,利于复位和裂孔的粘闭[1].然而硅油材料昂贵,视网膜平伏维持3~6个月时,需再行手术取出.针对上述硅油的物理特性及对患者造成的心理负担,我们对28例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了密切的观察及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桂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