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进展

莫景木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 膝关节, 材料的选择, 半月板损伤, 专家学者, 稳定结构, 位置确定, 术后, 手术时机, 手术疗效, 关节固定, 关节不稳, 功能锻练, 重建, 治疗, 膝部, 静力, 国内, 骨孔, 处理
摘要:前交叉韧带(AcL)是膝关节主要的静力稳定结构,对维持膝关节的功能极为重要,在膝部韧带损伤中,以 AcL损伤更为常见,伤后极易引起关节不稳.近10年来,其治疗有了新的进展,国内外众多的专家学者,都在注意如何提高AcL损伤后的疗效,从而深入研究影响手术疗效的各种因素,如手术时机、合并半月板损伤的处理、等长重建、骨孔的位置确定、材料的选择、术后关节固定位置、术后功能锻练等均有诸多的报道,现作一综述.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相I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性,24岁.既往无心脏病史,无任何不适,因外院健康体检时发现有I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来就诊,查体:T37℃,P80次/分,R20次/分,BP110/80mmHg,心率80次/分,心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X线透视正常,12导联心电图QRS.

    作者:岑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自动经皮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报告

    自动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简称APLD)是80年代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方法.我院自1997年7月~1999年6月应用济南龙冠公司生产的APLD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15个间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劳晨登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后囊Ⅰ期切开术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晶体后囊混浊白内障在施行白内障摘除术后,往往因晶体后囊混浊而影响术后视力恢复,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发率高达100%.1995年1月~1999年6月,作者对此类白内障施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后囊Ⅰ期切开术,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黄宝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维持性血透患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发生率高达40%,死于感染者亦达20%[1].合并感染的原因主要是免疫功能紊乱,抵抗力低下.其次是由各种侵入性操作所致.

    作者:唐万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鼻咽癌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治疗方法为放射治疗,但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平均只能达到50%.尽管近年来诊断与治疗设备不断获得明显的改进,但其疗效始终未能取得较大的突破,其原因主要是[1,2,3]:①鼻咽癌放疗结束时13%~18%的病例有局部病灶残留;②30%~40%的病例出现局部复发;③27%~36%的病例发生远处转移.

    作者:崔英;黄光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金瓷冠修复临床取模的操作与护理体会

    金瓷冠修复体具有逼真、稳定的色泽外形,良好的生物物理学性能,深受医生和病员的青睐,业已成为口腔修复中常用的修复手段之一[1].但其制作精度要求很高,各制作步骤均需要准确的操作,其中任何一步处理不当,都可直接造成义齿修复缺陷和损失.

    作者:黄燕飞;潘小波;钟爱喜;杨喜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2钳法的应用

    1992~1998年,我院对57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病人,在施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采用3+2钳法切除甲状腺,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内科二区病房实施整体护理的初步实践

    为改革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以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我院在1997年进行整体护理试点工作后,于1999年7月全院正式实施整体护理,收到很好的效果,现将我院内科二区病房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叙述如下.

    作者:彭伟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40例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近些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伴随着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其各种慢性并发症也在相应增加,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病情严重者需要截肢.做好糖尿病足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现将我院40例糖尿病患者病足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维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中厚皮片修复足背部肉芽创面22例

    我院自1995年5月至1999年7月共收治足背部肉芽创面患者22例,采用中厚皮片修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军;林源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静脉注射外渗性损伤的治疗与预防进展

    静脉注射是药物摄入的重要途径,是护士技术操作基本功.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的软组织,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者致组织坏死或功能障碍[1].外渗性损伤临床上常见,但可避免,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尽早正确处理.为寻求有效的治疗、处理及预防的方法,与同道们进行探讨,综述如下.

    作者:李丽林;全彩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1例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我国报道较少,我们收治1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经病理证实,应用罗红霉素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效生;张宝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出血性输卵管炎临床病理分析

    出血性输卵管炎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1],其极易与输卵管妊娠相混淆造成误诊,大部分病例靠术后病理诊断来确诊.现将本院1989~1998年间共14例出血性输卵管炎病理诊断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陶华春;程仲谋;邓春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妇产科DIC1例治疗体会

    DIC多发于妇产科疾病,因其发病骤急,死亡率高,为妇产科一个严重并发症.我院成功抢救一例DIC为胎死宫内钳刮后所致.现作临床总结如下.

    作者:王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耐诺氟沙星菌株对其他抗生素交叉耐药性调查

    近年发现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菌种已达10多种[1].为了解耐诺氟沙星菌株对其他抗生素交叉耐药的情况,给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信息,我们选择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并对诺氟沙星耐药的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6株菌种,采用K-B纸片扩散法同时测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头孢氨苄等10种抗生素交叉耐药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庆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4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脑CT改变分析

    自1989年确定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依据与分度后,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头颅CT平扫已做为HIE诊断和估计预后的手段之一,现将我院1998年收住的43例HIE患儿临床与CT的变化报道如下.

    作者:刘德讯;李秀卿;陈兴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有限内固定结合牵引治疗高能量股骨远端骨折

    高能量股骨远端骨折,其不仅粉碎程度高,涉及关节面,而且软组织损伤严重.我院自1994年开始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牵引治疗这类骨折14例,效果满意.

    作者:张会忠;黄福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选择适当的延迟时间消除不及时分离血清对转氨酶活力的影响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全血标本放置过久会引起ALT、AST测定结果的假性增高,尤其是使用速率法测定ALT、AST时尤甚,其ALT、AST测定结果可相差近8倍[1],有人认为可能是延迟时间太短所致[1].

    作者:温秀球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整体护理

    我院自1996年8月至1999年5月共为16例晚期股骨头坏死和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使这些病人预后大为改观,同时在围手术期采取整体护理,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取得较满意临床疗效,现将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曾叶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尿分析仪结果分析与判断

    尿液分析仪因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一次可完成多项指标的检测等优点而为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所应用,是医生诊断疾病常用的检查手段,但往往因试验条件、试纸质量、操作方法及药物因素影响其准确性.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判断,现简述如下.

    作者:宁发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