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萍;张飞鸿
目的:讨论彩色超声多普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观察组)与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颈部超声多普勒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部位,斑块特点与斑块类型。结果: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96.23%,对照组检出率为16%,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673,P<0.05);观察组中49.5%的斑块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处,对照组中50%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6.973,P<0.05);观察组以软斑为主,对照组以硬斑为主,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028,P<0.05)。结论:在脑梗死检测中,超声能准确对斑块进行检测和定位,并对性质判定,可区分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为临床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莫建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根据医学高校物理化学实验室特点,结合实验教学提出物理化学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建议。方法:采用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实验室资料的收集与管理以及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等方法,使物理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得到有效利用。结果:通过严格执行规范化的仪器管理制度及加强技术人员的学习,使实验室的管理得到有效改善,实验教学水平有所提高。结论:为提高医学高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有必要做好物理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工作。
作者:闫淑莲;夏颖;石晨;何深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为满足职业教育中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的培训需要,完成本专业的技能训练,研究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训设备。方法:实训设备以临床常用仪器为原型机,改进外部结构,设置仪器基本测试点及典型故障。结果:先后研发出18项264台(套)实训设备,初步建立了电工电子技术、医用电子仪器、医学检验、超声及医学影像设备实训室的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实训中心。结论:通过教学实践和社会培训的开展,实训设备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体现出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李迅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基层妇幼保健院药事管理水平。方法:以县级妇幼保健院药事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和意义为基础,分析药事管理工作的内涵、医改背景下加强县级妇幼保健院药事管理的意义以及现阶段药事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诸多要素,并就如何提升县级妇幼保健院药事管理工作水平阐述自己的观点。结果:县级妇幼保健院围绕医改的新形势、新要求持续改进,做好药事管理工作。结论:医改的新形势要求县级妇幼保健院须不断的完善自身建设,促进医院药事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张爱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介绍电子胃镜常见故障的预防和处理经验。总结电子胃镜常见故障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做好电子胃镜常见故障预防性维护可保证电子胃镜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做好电子胃镜的常见故障的预防和处理工作,既能降低其维修费用,又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者:孟娟娟;王焱;肖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安全、有效地运用机房的各项计算机硬件及网络设备,达到安全防范和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目的。方法:健全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及安全措施,执行机房制度管理和环境管理办法,利用保护卡对系统软件进行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结果:通过使用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了医学院校计算机房工作效率,确保机房软件、硬件设备、网络设备及资料的安全使用与维护。结论:加强医学院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搞好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与管理。
作者:谢艳;杜菁;潘清;刘文艳;王珂;沙飞;李宁;田欣;翟阳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设计一种野战环境下手动充气滴速可调式双囊气压输液装置,对液体输入进行非重力、滴速可调式的输注,以达到适应战场恶劣救治条件、满足不同救治需求的目的。方法:通过介绍手动充气滴速可调式双囊气压输液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讨论该种输液器的优缺点。结果:手动充气滴速可调式双囊气压输液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合理,使用维护方便。结论:该设计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及便捷性特点,适用于野战条件或其他恶劣条件下的伤员救治。
作者:刘育杰;丁小珩;龚伟;仲霄鹏;曹学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呼吸机是利用机械通气实施人工呼吸气体的机械装置,其功能是呼吸支持和呼吸治疗,是生命支持的急救、抢救设备。在医院主要用于急救转运、复苏室、急诊科、儿科ICU及成人ICU等科室。该设备主要故障集中在气路和电路两部分,日常维护保养及预防性维修是保障呼吸机正常工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者:孟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采用matlab语言,运用统计学方法实现CT密度分辨力的自动检测,并将其结果与目测法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图像数据通过扫描美国体模实验室Catphan 500体模获得,并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完成密度分辨力的自动检测,采用pearson系数与目测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CT密度分辨力的自动检测系统简单实用,人工干预少,客观性强,与目测法结果具有很强的一致性。结论:CT密度分辨力自动检测方法的研制成功证明了数字化检测方法的可行性,为CT远程质量控制工作打下基础。
作者:李涛;李怡勇;米永巍;郭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高频聚焦超声和低频聚焦超声在不同辐照时间和功率的条件下,对离体动物猪的皮下脂肪不同层产生生物学融脂效应的规律。方法:将离体动物猪脂肪生物实验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工作频率为6.5 MHz和3 MHz的换能器。两组使用的超声功率为2~5 W,辐射时间为5 s、10 s、20 s、4 s、60 s和80 s;辐照后进行MTT检测脂肪细胞活性并计算融脂效应的面积。描述离体动物猪的皮下脂肪层生物学融脂效应,讨论不同条件下生物学融脂效应之间的区别。结果:随着超声功率和辐照时间的增加,脂肪组织形成融脂效应的程度呈规律性变化。辐照时间为5s时脂肪组织破坏不明显,辐照时间>10 s时脂肪组织则明显被破坏。相同超声功率和辐射时间条件下聚焦超声在深脂肪层的破坏程度比浅表脂肪层高。3 MHz聚焦超声在辐射时间≥40 s可穿过约5 mm的表皮并凝固性破坏皮下不同层次的脂肪组织。结论:高频和低频聚焦超声均可有效破坏脂肪组织。
作者:Pranima Maharjan;惠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音乐治疗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腺肌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实验治疗组在常规消融治疗前1h至结束时持续听音乐;对照组则按常规方式进行超声消融治疗。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程度,治疗中的血压、心率,治疗后的疼痛及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情况。结果:实验治疗组治疗前的焦虑程度、治疗中的血压、心率、治疗后的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音乐治疗可明显改善子宫腺肌症患者HIFU治疗过程中的应激状态,稳定治疗中生理指标,减轻焦虑状态及治疗后疼痛和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有利于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吴莺;高悦;王燕;金志春;陈锦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对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价值。方法:对4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微量白蛋白(m-ALB)、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常规测定,并将结果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按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分为低值组(HbAlc<6.79%)、中值组(HbAIc 6.8%~10%)、高值组(HbAlc>10.1%)。结果:糖尿病患者HbAIc、FBG、CHo、TG、LDL-C的血清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的血清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随着HbAIc的增高,FBG、m-ALB随之增高。结论:糖尿病肾病与HbAlc的增高有关,血脂异常可增加糖尿病患者肾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性。m-ALB是糖尿病早期肾小球损伤标志物,可作为慢性肾病的筛查指标。同时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有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检出,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孙春秀;徐宁;张彦芳;左江华;杜秋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技术委员会在总会的支持和批准下,于2013年9月13-15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了学组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精确放疗技术论坛。全国316名放疗相关领域的专家出席了会议。
作者:赵向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消除杂波对整个系统的干扰,提高波形的辨识度,为下一步心音分析做好准备。方法:引进时变滤波的理论,以该理论为设计基础,将具体应用要求以实验指标的形式来定义,利用LabVIEW2011的高级工具包进行编程以实现。结果:成功利用时变滤波的方法对杂波进行了滤除,提高了信号波形所反映信息的准确性。结论: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实现对于心音信号数据的优化处理,从源头上为系统的分析应用提供了可靠保障。
作者:韦哲;辛迈;蔡亭亭;罗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讨论常规医疗设备通过科学的集中管理模式给医院及临床使用科室带来的使用效益及经济效益。方法:从医疗设备使用率、使用成本、维护保养、计量质控以及使用数据分析等方面阐述对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后所带来的优势与便利。结果:通过及时的预防性维护与计量质量控制,既能节省维修与计量人员的时间、便于进行经验的交流与共享以及有效提高设备的修复速度及修复率,又能保证医疗设备的运行状态与运行的稳定性,保障患者的用械安全。结论:合理科学的集中管理模式可以减少或杜绝常规医疗设备的闲置与浪费现象,减少使用科室的设备折旧费用,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医院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作者:金鑫;龚纯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抑郁症发病率,并根据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的发病特点,找出指导患者控制或消除抑郁症的对策。方法:随机将围绝经期妇女分为绝经组和绝经前组,采用Zung抑郁量表对724例患者进行评定和静脉血内分泌激素FSH、LH、E2测定。Zung量表总分为80分,评分≥40分可诊断为抑郁。结果:绝经前组更年期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3.3%,绝经组抑郁症的发病率为5.6%。绝经前组更年期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绝经后(x2=12.797,P<0.05)。结论:更年期抑郁症患者常有某些躯体或精神因素作为诱因而发生精神、躯体疾病;患者常常伴有生理和心理改变。对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需从生物、心理及社会诸方面进行综合护理。
作者:齐久梅;卢永军;阮祥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建立移动医护协同服务平台,设计移动医护系统,使医疗护理工作流程得到优化,以实现病区医疗、护理工作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方法:基于无线动态环境,采用分层架构设计护理协同工作门户、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系统和消息引擎服务系统3个子系统。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模式,实现移动医护协同服务管理。结果:根据医院病区医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建设的移动护理系统满足了医护核心工作阶段式服务,实现了基础医护工作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结论:移动医护协同服务系统的建立,可实现医护管理的全程信息化,通过接入健康服务、云服务中心,可做到资源共享,实现全方位覆盖的智能化医护管理。
作者:张连强;许耀良;李国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放射防护装置与多种方法配合使用以减少辐射剂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婴幼儿放射防护装置检查床上,使用3块倒U形有机铅玻璃罩和垂直铅挡板组成相对独立的空间,通过调节有机铅玻璃罩和垂直铅挡板不同位置以达到辐射防护的目的,并与婴幼儿体位固定支具,采用监控摄像头、调节照射野、靶-片距及室内温度等方法采取低剂量方法,大限度降低患儿辐射剂量。结果:通过婴幼儿放射防护装置与辅助设备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在CT扫描、DR摄影等各种患儿检查时的成功率,确保影像质量,避免重复检查,减少了患儿辐射剂量。结论:有效减少患儿辐射剂量和其他人群的照射,遵循X射线检查的正规化和辐射防护优化原则,在获得必要诊断信息的同时使受检儿童受照剂量保持在合理的低水平。
作者:王兴宏;杜金明;陈金栋;郭志军;雷华;陈艳芳;李云;汤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麻醉机的工作原理及麻醉气体浓度输出的检测方法。方法:介绍麻醉呼吸机及其蒸发器工作原理,分析影响蒸发器麻醉气体浓度输出的因素,并根据现行标准对未来麻醉气体浓度输出的检测方法进行初步探索。结果:建立了氧流量分别在1 L/min和5 L/min的麻醉气体浓度输出的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包括检测环境、检测仪器以及检测项目。结论:麻醉气体浓度输出的控制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对临床使用麻醉呼吸机的医生、护理人员和医学工程人员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张曼华;高树森;张秋实;黄呈凤;张庆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器的故障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为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器的正确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上海4家三级甲等医院近3年百特Aquarius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器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报警故障及需由厂家工程师解决的故障进行统计,列出了高发故障分类、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通过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器的故障进行比对分析,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设备的操作使用提供临床指导,提高了机器工作的安全稳定状态。结论: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正确的操作方法有助于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器工作的稳定性。
作者:赵丽萍;张飞鸿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