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皮钙粘蛋白及内皮素-1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关系

谭子新;王秀丽;秦冰;白银涛;杨慧;孙亚威

关键词:血管内皮钙粘蛋白, 内皮素-1,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及内皮素-1(ET-1)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大血管病变组(MCV,58例),无大血管病变组(Non-MCV,46例),并选取3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年龄,测量收缩压、舒张压,检测各项血脂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用ELISA法测定VE-Ca和ET-1的水平.结果 MCV组VE-Ca和ET-1的水平高于Non-MCV、对照组(NC组)(P<0.05或P<0.01),Non-MCV组高于NC组(P<0.05或P<0.01);血清VE-Ca与ET-1、SBP、DBP、FPG、TG、HbA1c正相关(r=0.284,0.367,0.380,0.737,0.322,0.745,P<0.01或P<0.05),与HDL负相关(r=--0.20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Ca、ET-1、DBP、TG与T2DM合并MCV独立相关.结论 血清VE-Ca及ET-1的水平与MCV相关,VE-Ca与ET-1在MCV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东莞市2010-2014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例特征及在治率分析

    目的 了解东莞市2010-2014年加入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项目病例的入组特征、在治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东莞市2010-2014年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例的基本信息,分析其流行特征、在治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 412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例平均年龄为(35.99±10.13)岁,80.17%为男性,已婚或者同居者占55.88%.经异性性传播和同性性传播分别为595例(占42.14%)和419例(29.67%).治疗病例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平均值是(218.93±123.35)个/μ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50岁以下年龄段、同行/异性传播、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在200~个/μL及治疗时间在1年内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在治率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2010-2014年东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在治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应对年龄较大、CD4细胞水平低下及静脉吸毒病例加强治疗依从性教育,提高在治率,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陈柏芬;朱建琼;张巧利;刘爱红;伦玉华;方晓君;卓彬鼓;吴丽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深圳市罗湖区2010-2014年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特征

    目的 了解深圳市罗湖区2010-2014年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4年深圳市罗湖区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深圳市罗湖区共报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10 221例,发病率从2010年的164.52/10万增长至2014年的259.27/10万,发病率年均增长速度为12.12%;男女性别比为0.34:1,各年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年龄组,占54.41%;主要以商业服务和家务及待业为主.结论 罗湖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快速增长,应加强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防治,针对不同人群深入开展健康教育、病原学监测、行为干预及规范化诊治工作.

    作者:张建霞;刘芳;成凌;赵敏;欧彩兰;贺荣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沧市2010-2013年艾滋病咨询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10-2013年临沧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求询者人群特征及检测情况.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导出临沧市2010-2013年VCT求询者的数据资料,使用Excel整理资料,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临沧市共有14 384名求询者接受VCT,女性7 454人占52.5%,20~ 49岁占82.0%,已婚有配偶者占63.2%.2010-2013年求询原因中,各年度非婚异性性行为所占比例分别为15.5%、25.5%、28.6%和30.4%.14 384名求询者中有14 339名进行了HIV抗体检测,检测率为99.7%,检出HIV抗体阳性1 070名,阳性率为7.5%;1 070名HIV阳性者的求询原因主要是非婚异性性行为(占61.8%),其次是有注射毒品史的(占17.5%)和配偶/固定性伴阳性者(占17.1%).结论 临沧市VCT求询者人数每年均在3000~4000名之间、HIV抗体检测率为99.7%、阳性检出率均在5.0%以上,处于较高水平.阳性检出者以已婚男性青壮年为主,求询原因以非婚异性性行为居多,且非婚异性性行为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注射吸毒者、配偶/固定性伴阳性者和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者是临沧市艾滋病感染风险高的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作者:杨翠云;郭庆;朱琼美;崔秀红;袁庆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125I粒子术中植入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术中植入在早期乳腺癌患者联合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53例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125I粒子术中植入与否比较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39例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均给予保乳术+术中植入125I粒子治疗,按照TPS方案,向患侧胸骨旁线的后内侧及胸廓内动脉周围纵行植入一排125I粒子(约10余枚)和向腋静脉水平以上至锁骨上下区域植入125I粒子(约10余枚).单因素分析显示125I粒子、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状态、淋巴结转移率(LNR)、内分泌治疗均与DFS、OS具有相关性(P<0.05),绝经与否(DFS:P=0.060,OS:P=0.031)和化疗方案(DFS:P=0.118,OS:P=0.024)仅与OS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125I粒子、LNR、PR状态仍然是DFS、OS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 LNR作为一个独立预测指标,可用于评价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在LNR≤0.20的患者125I粒子术中植入能有效控制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提高了无病生存期率和总生存期率.

    作者:肖欢;潘卫民;高炳玉;刘玉;孙雯;陈鸿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湛江市2012-2014年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湛江市2012-2014年艾滋病的流行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疾控机构负责公安系统羁押人员、吸毒人员、男男同性恋者(MSM)、性病就诊者、外来媳妇、暗娼、自愿咨询检测者(VCT)等重点人群监测检测工作,医疗机构包括妇幼机构负责临床病人包括术前检测者和孕产妇等监测检测工作,采供血机构负责无偿献血人群的监测检测工作,对监测检测对象采血进行HIV抗体的筛查和蛋白印迹法确证,收集阳性者的个案调查表等病例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共监测个案835 442例,HIV抗体阳性1 057例,总阳性率为0.13%;以男男同性恋者(MSM)阳性率高,达11.85%,其次为自愿咨询检测者,为4.49%,其余为0~0.61%;男女比例逐年升高,平均为3.21:1;低年龄组(0~岁组)感染者比例逐年下降;职业仍以农民和无业者为主,占82.11%;廉江的疫情严重,占10个县区病例的40.02%;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92.34%.结论 应重点加强MSM人群、农民和无业人员的疫情监测、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以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作者:庞琼英;陈嘉琳;柯广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20例儿童肺吸虫病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儿童肺吸虫病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可能.方法 回顾2005年2月-2015年2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确诊的20例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儿童肺吸虫病,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诊疗情况.结果 20例患儿中14例有明确生食溪蟹或疫水接触史,3例有吃蛄史,3例原因不明.以发热、咳嗽为常见症状,分别占70%及85%,其次为肝肿大和腹痛,多浆膜腔积液及皮下结节偶见.20例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及百分比均升高(高达70%),肺吸虫血清抗体均阳性,胸片或胸部CT均提示胸腔积液.结论 儿童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应详细询问不洁饮食及疫水接触史,结合临床表现、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做到早期诊断及相应治疗.

    作者:蒋伟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标杀对地面游离蚤现场杀灭效果试验及评估

    目的 观察杀虫剂标杀(10%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湿性粉剂)现场对地面游离蚤的杀灭效果.方法 蚤指数测定采用水盘法.灭蚤药物现场试验,在景洪市景呐乡选取相邻的、居民生活环境相似的3个自然村,两个村为试验村,一个村为对照村,使用16型农用电动喷雾器进行滞留喷洒,喷洒到地面及1米高墙面,地湿而不流淌为宜.结果 标杀使用浓度为0.15%时,对地面游离蚤及时灭效结果为:总蚤的灭效为93.13%,人蚤的灭效为90.33%,猫栉首蚤指名亚种的灭效为100.0%,印鼠客蚤的灭效为100.0%.标杀使用浓度为0.15%时,对地面游离蚤7日残效结果为:总蚤的灭效为95.11%,人蚤的灭效为93.12%,猫栉首蚤指名亚种的灭效为100.0%,印鼠客蚤的灭效为100.0%.结论 标杀10%可湿性粉剂对地面游离蚤的杀灭效果较好,具高效速杀、残效好、低毒、对人畜安全等特点.

    作者:蔡文凤;李保华;王国良;刘正祥;杨桂荣;宋志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南宁市MSM知识知晓情况、行为特征与艾滋病感染调查

    目的 了解南宁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知识知晓、行为及艾滋病感染状况,为针对性开展MSM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与血清学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于2010-2013年对该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进行HIV检测.使用Epi Data3.0建立数据库,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南宁市共1 819名MSM接受调查检测,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主要与年龄、文化程度和是否接受过干预等因素有关.单因素分析表明近6个月同性肛交安全套使用率与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得分、近一年是否接受过干预有关(P<0.05或P<0.01),而多因素分析表明其与文化程度和近一年是否接受过干预有关(P<0.05).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不同,艾滋病感染率也不同(P<0.05).结论 MSM安全套使用情况与艾滋病感染风险密切相关,且影响因素复杂,需要增加有针对性地干预力度,有效提高安全套率.

    作者:岑平;徐永芳;林新勤;农全兴;甘智;孙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53和CEA双染色在胆管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病理组织学活检是胆管癌确诊的金标准,但在形态学上胆管癌与反应性胆管增生有时难以区分.我们探讨用免疫组化同时联合检测P53和CEA在胆管癌组织病理鉴别诊断中的辅助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胆管癌病例52例和对照组病例26例,其中肝内胆管癌48例,肝外胆管癌4例.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18~79岁.采用EnVi-sion二步法同时检测P53和CEA的表达.结果 胆管癌及对照组P53表达率分别为89%、54%,然而在中等以上表达强度的统计中则胆管癌组表达率约60%,对照组则低至8%,两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4).P53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及标本类型无统计学差别,但在低分化肿瘤中表达强度更强(P=0.009).胆管癌CEA表达率81%,对照组12%,中等强度以上表达则胆管癌中只有48%,对照组中未见中等以上表达强度病例(P<0.001).双阳细胞表达率分别75%、7%,双阳细胞表达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95%.结论 同时检测P53和CEA在胆管癌的组织病理鉴别诊断中具有实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新根;周有俭;徐胜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Twist和Akt2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Twist和Akt2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RC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RC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43例RCCC及2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Twist和Akt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RCCC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44%和20.00%,具有显著差异(P<0.01);Twist蛋白表达与RCCC病理分级、局部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RCCC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Akt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47%、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t2蛋白表达与RCCC病理分级、局部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Twist和Akt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Twist和Akt2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Twist和Akt2蛋白过表达与RCCC发生发展相关,二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齐贵胜;张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登革热发病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索登革热发病数与气象因素间的联系,为日后对登革热疫情预警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2014年7月至11月的本地登革热发病资料,以及同期深圳市各气象条件,使用趋势线拟合散点图回归分析方法,探索气象因素与登革热发病的关系,并根据趋势线决定系数R2的大小判断拟合的优劣.结果 当气象因素与登革热发病数各取1 1日移动平均,且登革热发病数滞后气象因素3日时,两者相关性高.结论 登革热发病数主要受平均气温,日高气温,日低气温以及平均气压影响,当平均气温介于22℃~27℃、日低气温介于20℃~24℃、日高气温介于26℃~30℃、平均气压低于100.4 kpa时,登革热发病数与上述气象因素呈正相关关系;当平均气温大于27℃、日低气温大于24℃、日高气温大于30℃、平均气压大于100.4 kpa时,登革热发病数与上述气象因素呈负相关关系.在主成分分析中,当主成分F介于-25~-12时,登革热发病数与F呈正相关关系;当F大于-12时,登革热发病数与F呈负相关关系.

    作者:甘立勤;王荀;马智超;吴泰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衍生测定保健食品中牛磺酸的研究

    目的 建立保健食品中牛磺酸的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方法 使用超声法提取保健品中牛磺酸,样品提取液与牛磺酸标准液分别以邻苯二甲醛(OPA)为衍生剂利用液相色谱自动进样器的在线衍生功能进行柱前衍生后,采用agilent SB-C18(4.6 mm×250 mm,5μm)分离,以0.1 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6.0):四氢呋喃:甲醇=32:1:22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0 mL/min,在330nm波长下检测衍生产物,以保留时间对牛磺酸进行定性,峰面积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方法学考察表明牛磺酸在0.012~ 0.480m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RSD为0.69%~3.10%,加标回收率的范围在91.1%~ 109.3%,检出限为0.031 mg/100g.结论 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前处理简单,且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避免了手动衍生所带来的精密度差的问题,取得满意的结果,适用于保健品中牛磺酸的测定.

    作者:夏义平;李建平;党亚敏;渠志华;王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东莞市2014年手足口病病原检测与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 对东莞市2014年手足口病(HFMD)疑似病例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对引起HFMD的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进行基因特征分析,为东莞市HFMD的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Real time RT-PCR(实时荧光PCR)方法对HFMD疑似病例样本进行检测,核酸阳性样本上送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毒分离及鉴定,基因扩增并测定VP1基因序列.从GenBank中选取EV71和CA16不同基因型参考毒株,利用DNA-STAR软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并用Mega4.0.2软件构建亲缘性进化树.结果 共检测HFMD疑似病例样本693份,核酸阳性结果614份,总阳性率为88.60%.其中EV71阳性结果241份,占39.25%,CA16阳性194份,占31.60%,其他肠道病毒(EV)179份,占29.15%.共获得11株EV71分离株和8株CA16分离株的VP1基因全长序列.11株EV71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3%~100.0%和98.3%~100.0%,8株CA16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9.9%~100.0%和99.3%~100.0%.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1 1株EV71全部属于C4a基因亚型;8株CA16分离株中有6株属于B1b基因亚型,2株属于B1a基因亚型.结论 2014年引起东莞市HFMD的EV71型病毒流行株为C4a基因亚型,CA16型病毒流行株B1a和B1b亚型并存,并兼有一定比例的其他肠道病毒.

    作者:李艳芬;黄勇;黎景全;袁达康;陈永迪;曾汉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乳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综合治疗模式的临床运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0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综合治疗模式与非综合治疗模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非综合治疗组(P<0.05);术后早期并发症方面,综合治疗组术后皮下积液、患侧上肢水肿、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综合治疗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除乏力、手足口综合症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外(P>0.05),综合治疗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外周神经毒性、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降低、黏膜炎、皮疹发生率显著低于非综合治疗组(P<0.05).综合治疗组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转移率均显著低于非综合治疗组(P<o.05),综合治疗组的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以及无病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非综合治疗组(P<0.05).结论 在乳腺癌的治疗中,综合治疗合理分配了治疗方案中各科时间,治疗效果好,可以显著地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肿瘤复发率.

    作者:易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唐山市261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唐山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调整化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用液体培养基,采用比例法对261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INH/SM/RFP/EMB)耐药性检测.结果 初治耐药率21.6%,复治耐药率43.4%.SM耐药率高23.8%,INH和RFP的耐药率分别为19.2%和18.8%,EMB耐药率低13.0%.四种药物全部敏感167株;至少耐一种药物94株,总耐药率36.0%;单一耐药40株,耐药率15.3%;四种药物全部耐药16株,耐药率6.1%;耐多药(含全耐药菌株)34株,耐多药率13.0%;多耐药(不包括同时耐INH和RFP的菌株)20株,多耐药率7.7%.结论 唐山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仍处较高水平,应做好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制定或调整化疗方案.

    作者:田杰;刘海涛;郭淑湘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深圳市龙岗区2009-2014年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并探讨其重症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手足口病、减少手足口病死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2009-2014年深圳市龙岗区重症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并且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收集9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和20例重症死亡手足口病患者的个案调查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重症死亡手足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发病率为329.5/10万,重症发病率为0.56/10万,病死率为0.3‰,重症病例发病高峰是5-7月,实验室确诊重症手足口病的EV71比例显著高于普通手足口病患者(x2=171.532,P=0.00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初诊单位级别、重症诊断单位级别、出疹持续时间、发病至皮疹出现的时间间隔、足部、口部是否出现皮疹、呼吸系统症状得分、循环系统得分为手足口病重症死亡的可能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症诊断单位级别低(OR=0.048,95%CI:0.002~0.930)、呼吸系统症状得分高(OR=1.843,95%CI:1.132~3.001)是手足口病重症死亡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防范重症手足口病发展,提高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及时开展病原学检测,对EV71的感染的低龄患儿应给予密切关注,特别注意严重的循环系统症状和呼吸系统症状.

    作者:熊文辉;刘凤仁;廖宇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广西中老年嫖客使用壮阳药及艾滋病感染的对应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中老年嫖客壮阳药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索使用此类药物与中老年嫖客感染HIV的关系.方法 在调查地区走访药店、私人门诊和街边药摊,采集壮阳药标本.同时在低档暗娼场所对≥50岁嫖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社会人口学、行为学及壮阳药使用史等信息,采集血样标本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用对应分析方法分析老年嫖客使用壮阳药相关影响因素及艾滋病感染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当地458家药店,269家私人门诊,264个街边药摊,销售壮阳药的药店占57.0%(261/458)、私人门诊4.8%(13/269)和街边药摊56.4% (149/264).收到3485份有效问卷,其中1 040人(29.84%)使用过壮阳药,并检出HIV阳性病例103例(2.96%).结果显示无固定性伴、不知道艾滋病、读书≤5年、身体不健康、性功能不好和≥70岁等特征人群使用壮阳药的风险较高;而有固定性伴、知道艾滋病、读书>5年、身体健康、性功能好和50~59岁等特征人群使用壮阳药的风险较低;且使用壮阳药的老年嫖客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高于未使用者.结论 广西壮阳药分布广泛,价格便宜容易获得.中老年嫖客使用者主要集中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无固定性伴和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的人群,壮阳药的使用可能对人群感染HIV起到推助作用.

    作者:陈欢欢;左梦玲;陆华湘;陈礼;罗柳红;黄慧;韦舒琳;吴兴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DPD和p53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DPD(二氢嘧啶脱氢酶)、p53(p53基因)蛋白的表达意义及其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结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DPD、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在结肠癌中表达相关性,及其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5-FU为主化疗疗效、毒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DPD和p53在癌组织中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3%和64.3%,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P<0.05),且两者在结肠癌中呈正相关(r=0.334,P<0.05).DPD、p53蛋白在结肠癌中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P=0.799)、性别(P=0.617)、肿瘤大小(P=0.215)、分化状态(P=0.859)无关.DPD阳性患者5-FU疗效较阴性患者差(P<0.05),但副作用小(P<0.05).DPD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 DPD、p53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的表达强度可以作为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艾晓晴;贾喜花;王晓博;郑淑君;赵霞;张丙信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一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调查

    目的 调查与分析岳阳市平江县两所学校一起感染性腹泻暴发,并探讨病因和可能的危险因素,评价措施效果,为今后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验证假设;对学校食堂和饮用水进行卫生学调查;采集病例的肛拭子等生物样品和水源水、出厂水、学校管网末梢水等环境样品开展相关微生物检测.结果 该起疫情共发病116例,A小学罹患率为10.98%(72/656),B中学罹患率为6.96%(33/474),另有学校附近居民病例11例;病例组直接饮用自来水的比例为78.9%,对照组直接饮用自来水的比例为36.0%(OR=6.68,95%CI=3.180~14.030);使用该乡自来水的乡镇街道居民罹患率为2.96%(11/371);周边不使用自来水的居民罹患率为0.33%(1/3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P=0.011);检测14例病例肛拭子标本有10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学校无二次供水,学校管网末梢水卫生学指标超标,水源水和B中学管网末梢水诺如病毒核酸弱阳性.结论 此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发病原因为学生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自来水所致.

    作者:张力;余明东;李炎;伍忠辉;杨志勇;高立冬;胡世雄;邓志红;肖洁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广东佛山地区新发登革热流行的临床特征

    目的 总结2014年9-11月间佛山地区新发的106例登革热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4年收治入院的新发106例登革热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4年的新发登革热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0%)、头痛(82.1%)、关节肌肉痛(81.1%)、畏寒(70.8%)、咽充血(59.4%)、皮疹(38.7%)、淋巴结肿大(12.3%);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AST升高(81.1%)、ALT升高(74.5%)、血小板减少(67.9%)、白细胞减少(60.4%)、低钾血症(24.5%).结论 此次佛山地区流行的新发登革热病例,临床表现典型,合并有多脏器损害,尤其肝损害较多见,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未出现登革出血热(DHF)及登革休克综合征.经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邹林;陈绍森;黄泽棋;谢伟贤;陈尚花;何彩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