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铁龙;王英;郑彬;马素媛;艾国平
目的 探讨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确诊中青年急性脑梗死92例住院患者和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病患者90例分别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同时采用全自动化仪分别检测其血hs-CRP浓度;将脑梗死组依斑块性质分为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非脑血管病为对照组,对所检测结果分析各组间的检出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hs-CRP相关性. 结果 青中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P<0.01),稳定斑块组高于无斑块组(P<0.01),脑梗死3个亚组中,不稳定斑块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P<0.05),稳定斑块组hs-CRP水平高于无斑块组(P<0.05). 结论 青中年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有其相关性,尤其与不稳定斑块密切相关.
作者:吴海荣;蔡毅;曾超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汇集环江县2008~2011年艾滋病监测资料,分析艾滋病流行现状与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8~2011年环江县各类人群HIV抗体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8~2011年共检测各类人群HIV抗体320 406人份,共报告HIV抗体阳性者44例,阳性率为0.014%,阳性率居前3位的人群依次为注射吸毒者、HIV抗体阳性配偶/性伴侣和临床可疑就诊者,阳性率分别为50.00%、47.37%、和0.39%,以性接触传播为主,为93.18%,血传播为4.55%,无母婴传播. 结论 环江县艾滋病疫情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存在高流行趋势.有关部门在加强对高危特定人群管理的同时应加强全民健康教育与公众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遏制艾滋病在环江县高流行态势.
作者:吴正铜;蒙日朗;罗泽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明确三带喙库蚊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及探讨吸血对抗药性的影响,以指导蚊虫抗药性的准确测定和化学杀虫剂的正确选择. 方法 从位于中缅边境地区的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现场采集吸血蚊和未吸血三带喙库蚊,采回后的第1d和第3d上午,应用WHO推荐的成蚊滤纸接触法分别测定其抗药性. 结果 在第1d和第3d的抗性测试中,未吸血蚊的死亡率分别是27.91%和28.15%.吸血蚊的首只击倒时间、KT50和KT95均大于相应未吸血蚊;击倒率和死亡率都小于相应未吸血蚊(击倒率,x2=-4.27,P=0.04<0.05 &x2=-5.4,P=0.02<0.05;死亡率,x2=13.28,P=0.0004<0.05&x2=8.88,P=0.0029<0.05). 结论 云南省盈江县的三带喙库蚊已对溴氰菊酯产生很强的抗药性,吸血可以显著增强该抗药性.因此,在蚊虫的抗药性测定中,要尽量排除吸血的影响,以获得准确地蚊虫抗药性水平,指导杀虫剂的合理使用.
作者:徐铁龙;王英;郑彬;马素媛;艾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鹤庆县地质地貌对血吸虫病流行和控制的影响. 方法 收集全县和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基本情况、血吸虫病防治的疫情资料和地质地貌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鹤庆县血吸虫病不同的流行类型、流行程度、地层、地形与地貌、土壤分布地区的血吸虫病疫情程度和控制程度不一,2011年全县查出病人数、现存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病例、血吸虫人群感染率、钉螺面积较历史累计病人数、历史累计晚血病人数、1970年血吸虫人群感染率、历史累计钉螺面积分别下降了99.99%、80.89%、99.99%、96.41%,没有发现感染性钉螺. 结论 探索和研究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地理因素、环境变化与血吸虫病传播的关系,对防治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炳桂;李文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土壤样品经超声波辅助、硝酸-高氯酸消解后,用顺序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总硒. 方法 对仪器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考察了载流酸度、硼氢化钾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以10g/L硼氢化钾-5g/L氢氧化钾为还原剂,以5%的盐酸作载流,用HG-AFS法测定土壤中总硒的含量. 结果 总硒的浓度在0~20μg/L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方法的检出限为0.025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76%,平均回收率为94.8%~98.5%. 结论 该法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土壤中总硒的测定.
作者:王长芹;付仁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境外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方法 对1997年1月至201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科收治的发病前一个月有境外旅居史的确诊疟疾患者192例,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结果 192例患者中发病前一个月有非洲旅居史165例(86.5%)、东南亚旅居史25例(12.5%)、南美洲旅居史2例(1.0%).发病到确定诊断平均时间8.4d±8.2d(2d~ 60d),确定诊断时疟疾快速诊断试验阳性168例(87.5%).诊断为恶性疟96例(50.0%),间日疟38例(19.8%),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感染26例(13.5%),未分型32例(16.7%).出现意识障碍10例(5.2%),脾肿大188例(97.9%)、血小板减少129例(67.2%)、肝功能异常70例(36.5%)、贫血61例(31.8%)、肾功能异常19例(9.9%).经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后,第5d累计外周血涂片疟原虫检查转阴者166例(86.5%);至15d累计176例(91.7%)患者治愈出院,死亡1例(0.5%). 结论 北京地区境外输入性疟疾以有非洲旅居史、男性中年患者为主,并且发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疟疾诊断必须依靠反复外周血涂片及疟疾快速诊断试验检测,脾肿大和血小板减少可作为临床特征提示疟疾的存在,以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效果可靠.
作者:宋营改;纪爱萍;王非;任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鱼胆中毒大鼠血清TNF-α浓度变化对病情程度的评价作用. 方法 通过预实验确定草鱼胆汁的LD50,制备草鱼胆汁中毒大鼠模型.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TNF-α浓度.取肾脏行病理活检,光镜下观察肾脏损害程度.所得结果进行统计检验,比较不同剂量鱼胆中毒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TNF-α的关系;比较急性肾功能衰组与非急性肾功能衰组血清TNF-α的关系.分析血清TNF-α浓度与鱼胆中毒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低剂量鱼胆中毒组大鼠血清TNF-α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鱼胆汁剂量的增加,大鼠血清TNF-α浓度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肾功能衰组大鼠血清TNF-α浓度高于非急性肾功能衰组(P<0.05). 结论 TNF-α水平变化可以客观准确评价鱼胆中毒程度,可作为一项临床诊断鱼胆中毒程度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黄循斌;何敏华;谢晓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述研究对象外周血血清IL-17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 结果 慢性荨麻疹患者Th17细胞阳性率和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Th17细胞与血清IL-17水平呈正相关(r=0.896,P<0.05). 结论 Th17细胞和IL-17可能参与了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过程.
作者:邹循辉;石丽君;李利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麻城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与卫生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饮用水卫生质量的相关因素,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乡镇集中式供水(小型水厂)的出厂水、末梢水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供水点的水源水进行监测,采用国家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 麻城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为31.7%(141/445),其中集中式供水合格率为56.3%(18/32),分散式供水合格率为29.3%(123/413). 结论 麻城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差,微生物等污染严重,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大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
作者:李文桥;刘少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梧州市禽类环境标本禽流感病H5N1、H9N2感染情况,以应对流感流行预警提供依据. 方法 采集2009~2011年梧州市禽类环境标本126份进行反转录-聚合酶联链式反应(RT-PCR)检测. 结果 梧州市禽类环境存在禽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阳性达19.05%,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10.32%;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7.14%. 结论 梧州市禽类环境禽流感病毒存在较为广泛,提示应继续加强禽流感病毒的监测,了解流感病毒株的流行动态,应对流感流行、禽流感的预警、防控意义重大.
作者:姜里迦;黄贵彪;潘丽;林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汞中毒相关肾损害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 报道海南省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收治汞中毒相关肾损害1例,并查阅我国1998~2012年有关汞中毒相关肾损害报告文献16篇,共98例患者,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分型、治疗方法、预后等进行分析. 结果 98例患者致病因素主要为职业性接触、生活性接触或医源性接触含汞物质所致,临床表现为水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等,常见肾脏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68.2%)、微小病变肾病(22.7%),治疗以驱汞及激素治疗为主.经积极治疗,临床有效缓解率约为95.9%(共94例),总体疗效好. 结论 汞中毒性肾损害主要由汞接触引起,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理为膜性肾病多见,驱汞治疗为主要措施,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杨舟;詹锋;林书典;潘楚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ELISA二步法试剂在献血者抗-TP筛查中的应用情况并建立预测TPPA结果方案. 方法 用两个厂家的ELISA方法试剂筛查21 62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有反应性样本用TPPA方法确证,分析同方法不同厂家试剂的检测情况及其与TPPA结果的关系. 结果 21620例样本中抗-TP有反应性的129例,两个厂家试剂的结果和TPPA确证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两厂家试剂有反应性样本和仅一厂家试剂有反应性样本经TPPA确证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当S/CO值≥5时,两个厂家的试剂其阳性预测值≥88%;当S/CO值≥10时,两个厂家的试剂其阳性预测值≥98%. 结论 两个厂家试剂都会出现假阳性反应,应建立预测TPPA结果方案,以减少错误地反馈献血者检测信息的机率.
作者:巫贡晓;旷洁平;赖福春;施冬梅;张伟芳;吴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使用气质联用法同时检测蔬菜中多种氨基甲酸酯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并建立一种快速测定蔬菜中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异丙威、仲丁威、残杀威、抗芽威、速灭威、甲奈威)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同时对22种蔬菜中的多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 结果 建立一种快速测定蔬菜中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GC-MS方法,该方法对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6%~3.73%,回收率为86.5%~112.3%,并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在应用该方法检测的22种蔬菜中,一份空心菜检测出残杀威,一份香菜中检测出异丙威. 结论 本文建立的快速测定蔬菜中6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GC-MS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应用于蔬菜中多种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同时测定.
作者:王俊;管有志;于微;谭洪兴;朱李佳;刘小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吡喹酮是当前用于血吸虫病病原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其抗虫机制尚不明确,其在杀虫过程对宿主的免疫依赖性或免疫协同机制还有待阐明.本文在对近10年相关文献复习基础上从细胞免疫、细胞因子应答、抗体变化等方面概述吡喹酮治疗前后宿主免疫应答的变化,以期加深对吡喹酮杀虫机制的理解.
作者:杨振坤;汪伟;梁幼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解该机关职工身体健康状况. 方法 对职工健康体检指标中的血压、血脂、体重指数异常、脂肪肝等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段之间差异. 结果 675名职工中检出较高前五位疾病为胆固醇偏高、脂肪肝、体重指数异常、甘油三脂偏高、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40.74%、35.29%、31.85%、、26.67%、14.67%.;脂肪肝、体重指数异常、甘油三脂偏高、高血压的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胆固醇偏高、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的增加. 结论 职工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应加强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定期体检,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庄海霞;祝朝勇;李丹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影响因素. 方法 对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的123例患者中的75例HBeAg阳性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HBeAg阳性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8%,ALT复常率为84%,VB发生率为6.7%;24%的患者出现HBeAg阴转,14.7%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疗效比较:不同基线ALT水平比较,Child-Pugh评分下降2分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线HBV DNA,Child-Pugh评分下降2分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30周病毒学应答与无30周病毒学应答患者的HBV DNA阴转率,Child-Pugh评分下降2分比率差异有统计学医学(P<0.05). 结论 阿德福韦酯基线HBV DNA<1×107拷贝/ml、HBeAg阳性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疗效相对较好.30周有病毒学应答对阿德福韦酯疗效有预测价值.
作者:符娟;吴彪;蔡笃运;陈所贤;林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宾阳县农村学校儿童蛲虫感染情况. 方法 采用圆底试管透明胶纸拭肛法检查蛲虫卵. 结果 宾阳县农村儿童蛲虫感染率为45.87%,其中幼儿园儿童感染率为48.09%,小学儿童感染率为44.31%.结论 南宁市宾阳县农村学校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应采取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卫生条件,整治环境卫生和定期驱虫治疗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学校、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
作者:李伟;梁海;陈俪文;蒙娇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研究含辅酶Q10软胶囊保健食品中过氧化值含量偏高的现象,建立了一种可排除辅酶Q10干扰的HPLC辅助滴定法测定该类样品中过氧化值的方法. 方法 采用GB/T5009.56中方法提取辅酶Q10软胶囊中的油脂,HPLC法测定油脂中辅酶Q10的含量,并采用GB/T5009.37中硫代硫酸钠滴定法分别滴定油脂和辅酶Q10的过氧化值,通过计算排除辅酶Q10的干扰达到测定含辅酶Q10软胶囊保健食品中过氧化值的目的. 结果 HPLC方法中辅酶Q10在2.00~32.0μg·mL-1(r=0.9998)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所建的HPLC辅助滴定法通过植物油中添加定量的辅酶Q10标准品验证了所建方法的可行性,含辅酶Q10软胶囊保健食品中过氧化值含量的加标回收率为98.4%,RSD为0.88%. 结论 该方法排除了辅酶Q10的干扰,解决了该类样品中过氧化值含量偏高的问题,结果准确,适用于含辅酶Q10软胶囊保健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作者:何小稳;黎承;鲁燕妮;曾德斌;邢奇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干预治疗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及对提高生存质量的疗效. 方法 对正常执行全身化疗或灌注化疗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执行的同时,静脉滴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100~150mg,14~ 28d为一疗程,观察化疗前后白细胞减少情况,生存质量及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120例未作干预治疗的化疗病人比较分析.参照Karnofsky评分(Kps)评价生存质量(QOL),按照NCICTC3.0版标准评价毒性反应. 结果 治疗组120例中,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共48例(40%),其中Ⅰ~Ⅱ° 31例(25.8%),Ⅲ~Ⅳ°17例(14.2%).Kps评分下降18例(15%),提高76例(63.3%).未见相关毒副反应;对照组120例中,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共82例(68.3%),其中Ⅰ~Ⅱ.52例(43.3%),Ⅲ~Ⅳ°30例(25%).Kps评分下降52例(43.3%),提高仅21例(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471~52.33,P<0.05). 结论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干预治疗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显著疗效,同时能提高生存质量,未见毒副反应.
作者:张呈;陈昌南;苏铭俊;潘岐作;陈婵娟;容庭杰;谢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320排动态容积CT (DVCT)评价冠状动脉病变范围与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320-DVCT对64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同时检测患者的UAER,根据UAER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观察各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并加以比较. 结果 蛋白尿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随着蛋白尿组UAER水平的增加,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明显增加(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UAER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有关,UAER水平越高者,其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
作者:舒冏;王曼曼;曾龙驿;陈宣容;林可意;江玮;穆攀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