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配合激素治疗的效果研究

田荣

关键词:B超,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后激素配合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采用单纯宫腔镜术的对照组(39例)和宫腔镜术后采用激素配合治疗的观察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6~45 min,平均(29.8±7.2)min;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为10~65 ml,平均(41.8±11.6)ml。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8~55 min,平均(33.2±8.8)min;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为13~69 ml,平均(43.2±13.1)ml。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患者的1年复发率为6.3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77%(x2=8.802,P<0.05)。治疗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观察组患者的月经量分别为(53.6±17.8)ml、(41.3±13.5)ml、(33.8±9.6)ml及(20.8±6.4) 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12.564,t=12.691,t=14.494, t=23.72;P<0.05)。治疗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8.2±1.0)mm、(7.1±0.9)mm、(4.2±0.8)mm及(3.5±0.7)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324, t=3.774,t=11.996,t=10.508;P<0.05)。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后配合激素治疗对减少患者月经量、减少内膜厚度及降低息肉复发率有显著作用。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仿真体模在PET/CT图像质量及剂量控制中应用进展

    临床PET/CT多为全身扫描,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较大,其中CT的剂量占较大的比例,因此如何保证临床对图像质量的要求下控制PET/CT中CT的剂量尤为重要。仿真人体等效模型是研究PET/CT中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佳选择。为此,对仿真人体等效模型及利用该模体对PET/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PET/CT中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梁子威;耿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汞柱血压计的规范使用与维护

    医学计量是法制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质量控控工作也已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1]。汞柱血压计(以下简称血压计)是医学计量强检设备,所采集的数据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设备的精准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2]。

    作者:顾睿;赵文龙;高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国统一的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公共服务平台开通试运行新闻发布会在沪举行

    2015年5月15日下午14:00,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国药励展和医采阳光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全国统一的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公共服务平台”开通试运行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朱庆生、常务副理事长赵自林、副理事长王东升、白知朋,以及200多位来自全国各级医疗卫生管理部门、集采中心、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金融机构代表以及各大媒体朋友出席了此次新闻发布会。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疗设备租赁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

    目的:建立医疗设备租赁中心,减少医院医疗设备重复购置,实现资源共享,节省设备维修费用,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方法:医院建立应急救援设备租赁中心,采用应急救援设备专管共用模式,由设备科进行统一管理,并以租赁方式保障临床使用。结果:应急救援设备租赁中心建立以来,优化了医院资源配置,明显降低了设备投入成本,提高了医疗设备使用率,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可靠的服务。结论:通过应急救援医疗设备租赁中心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临床设备使用达到了及时、安全及可靠的总体要求。

    作者:王文芳;李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征订回执(复印有效)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在胆囊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胆囊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提高胆囊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胆囊癌患者资料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分析胆囊癌误诊原因。结果:20例病例中肿块型9例(占45%);腔内结节型4例(占20%);胆囊壁增厚型7例(占35%),合并肝脏及其他脏器受侵、肝脏及淋巴结转移、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结石等间接征象。结论:CT扫描不仅能正确诊断大多数胆囊癌,而且可鉴别肿瘤类型;同时能仔细分析胆囊及周围的结构和器官的改变,有助于提高胆囊癌的CT诊断水平。

    作者:闵钢;白卓杰;王小进;胡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灌注显像在优化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中的价值

    目的:将肺灌注显像的功能信息整合到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探讨能否优化放射治疗计划,从而更好地保护正常肺组织。方法:将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18例肺癌患者按缺损区与肿瘤病灶的大小分为4级。①0级:无灌注受损;②1级:肿瘤及其周围局部肺灌注受损;③2级:达1叶肺灌注受损;④3级:超过1叶肺灌注受损。选择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断层图像中放射性计数大值≥30%作为阈值,由计算机在各个断层上自动生成感兴趣区(ROI),界定为功能正常的肺组织区域(FL)。分别参照和不参照三维肺灌注图像制定三维放射治疗计划并进行对比。结果: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血流灌注受损,其中1级5例,2级7例,3级6例。在10 Gy、13 Gy、20 Gy、25 Gy、30 Gy及40 Gy的放射性剂量受量水平上,所有患者受量>x Gy的全肺容积接收剂量的百分数(≥x Gy,WLVx)和功能性正常肺容积接收剂量的百分比(≥x Gy,FLVx)均有降低,并且FLVx的降低幅度均>WLVx;在10 Gy、13 Gy、20 Gy及25 Gy的剂量受量水平上,2级以上患者的FLVx降低幅度均>1级患者;在30 Gy、40 Gy的剂量受量水平上,2级以上患者的FLVx降低幅度轻微<1级患者。结论:肺灌注显像能有效优化肺癌三维放射治疗计划,保护功能正常肺组织,并且对于肺灌注缺损大的患者效果更佳。

    作者:林琳;郑容;王绿化;耿建华;陈盛祖;李晔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药学专业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与研究

    目的:探讨学生综合性实验设计内容。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小茴香中反式茴香脑”为例,开展适合药学专业的综合性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践。结果:实验设计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可以提高药学生的实验技能,还可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结论:综合性实验设计的实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闫淑莲;唐静成;何深知;邵建群;夏颖;张枫;石晨;徐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科曼C60新生儿监护仪常见故障排除

    科曼新生儿监护仪是新生儿专用监护仪,除了能监测患儿的动态心电图、呼吸、体温、血压(分无创和有创)、血氧饱和度以及脉率等生理参数,还可存储血压、心率值、体温、呼吸及血氧回顾数据。该监护仪是由电路和机械两部分组合,由于其中大多数半导体元器件的状态受温度、湿度、纯净度和环境因素影响,故要减少监护仪发生故障,使其正常工作,就要选择适合的运行环境[1]。

    作者:贾仁杰;许敏光;侯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配合抗生素、六味地黄丸和维生素C;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调查,观察比较治疗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附着水平(AL)以及牙齿松动数。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较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PD、BOP及AL值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状况更为明显。在观察期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牙齿松动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7,x2=12.94;P<0.05)。结论: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改善临床症状,且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麦蕙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对肺炎型肺癌征象分析及病理分型探讨

    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PTCL)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及病理分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参照肺腺癌的国际多学科分类标准,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的23例PTCL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CT特征及病理分型。结果:在PTCL患者病例中,12例出现肺叶肺段实变影,为大片状或弥漫性分布的密度增高影,其中7例病灶内显示不规则蜂窝及空泡影。5例出现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僵硬、狭窄者3例,管腔粗细不均伴迂曲者2例,呈枯枝状改变。7例为磨玻璃结节影,其中4例为混合磨玻璃结节,周围伴结节状卫星灶。3例出现肿块、纤维化及实变为主的混合影。3例以纯磨玻璃结节及纤维化为主。术后病理或活检显示,腺癌1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5例,鳞癌4例,乳头状腺癌1例。结论:MSCT可发现PTCL影像学特征,动态观察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袁德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华SL-IC型放射治疗模拟机的工作原理及故障维修

    新华SL-IC型放射治疗模拟机作为一种常规模拟放射治疗设备,用于治疗方案的模拟设计和验证,在放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结合使用实践,依据设备工作原理,对高压发生器成像部分和影像增强器运动控制部分故障进行分析,提供定位与维修方法,供同行参考。

    作者:夏小林;刘玮;段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颈动脉彩超检查与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分析

    目的:观察探讨彩超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38例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行彩超颈动脉检查,观察分析其斑块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76.4%;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t=5.64;P<0.05);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t=3.56;P<0.05)。结论:脑梗死发病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不稳定斑块是主要的风险因素。

    作者:何栋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双波长LED白癜风治疗仪联合外用药物治疗白癜风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窄谱长波紫外线联合红外线及8-甲氧补骨脂素外用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白癜风的新方法。方法:将60例白癜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365 nm LED窄谱长波紫外线联合850 nm红外线照射及8-甲氧补骨脂素外用治疗白癜风皮损局部;对照组采用365 nm LED窄谱长波紫外线照射联合8-甲氧补骨脂素外用治疗白癜风皮损局部,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3,P<0.05)。结论:窄谱长波紫外线联合红外线照射及8-甲氧补骨脂素外用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窄谱长波紫外线照射联合8-甲氧补骨脂素外用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青;王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8F-FDG PET/CT评价鼻咽癌治疗后的肿瘤残留或复发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诊断鼻咽癌治疗后有无肿瘤残留或复发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55例鼻咽癌治疗结束后行18F-FDG PET/CT检查,其中38例纤维鼻咽镜(NPS)检查,31例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或6个月以上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作为诊断病灶性质的标准。计算PET/CT判断鼻咽局部肿瘤残留或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确定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判断肿瘤残存或复发的界值。用ROC曲线分析比较PET/CT与NPS、MRI判断鼻咽局部肿瘤残留或复发的诊断效能。分析PET/CT对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第二原发癌的检出率。结果:PET/CT判断鼻咽局部肿瘤残留或复发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100%、87.9%和92.7%。SUVmax判断鼻咽局部肿瘤残留或复发的界值为4.2。PET/CT判断鼻咽局部肿瘤残留或复发的诊断准确率高于NPS(x2=7.11,P<0.05),与MRI相仿(x2=2.79,P>0.05)。PET/CT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为14.5%,远处转移检出率为10.9%,第二原发癌检出率为5.5%。结论:PET/CT不仅在判断鼻咽局部肿瘤残留或复发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而且PET/CT扫描有助于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第二原发癌的检出,从而为鼻咽癌治疗后的再分期及治疗计划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作者:梁颖;吴宁;耿建华;罗德红;方艳;郑容;张雯杰;刘瑛;李小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投稿指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住院费用检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利用自主开发的软件,检查住院患者的费用合理性情况,防止费用的多收、漏收及记账的“张冠李戴”现象。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其他系统中提取相关的费用数据和诊疗信息,按预先制定好的规则进行费用的各种检查与稽核,如账单分类、冲账记录、逻辑性检查、完整性检查以及结果汇总等。结果:通过软件进行自动稽核,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住院费用收取的准确性,减少了计费纠纷的发生率。结论:患者住院费用检查系统的应用给医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作者:胡桂平;王明举;魏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型18F标记心肌灌注显像剂的PET显像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初步动物实验,评价4-氯-2-叔丁基-5-[[6-[[4-(2-氟-18F-乙基)-1H-1,2,3-三唑-1-基]甲基]-2-吡啶基]甲氧基]-3(2H)-哒嗪酮(18F-FPTP2)用于心肌灌注发射型正电子断层显像(PET)的可能性。方法:采用18F-F-取代OTs前体的方法进行标记,通过HPLC非梯度洗脱进行纯化,并通过HPLC确认标记化合物结构。中华小型猪经静脉注射18F-FPTP2(37 MBq/15 kg),并于注射后2 min、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和60 min分别进行PET/CT扫描。结果:18F-FPTP2制备的总时间为70 min,未校正的放化产率为(25±7.2)%,放射化学纯度>98%。PET研究表明,18F-FPTP2在中华小型猪中的心肌摄取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靶器官与非靶器官比值亦随之增加。注射后2 min,心和(或)肝以及心和(或)肺放射性摄取比值分别为0.65±0.10和3.47±0.29。注射后60 min,心和(或)肝以及心和(或)肺放射性摄取比值分别为0.92±0.13和9.28±0.77。结论:18F-FPTP2能够被心肌组织摄取而显影清晰,但心和(或)肝放射性摄取比值需要进一步提高。

    作者:王道宇;牟甜甜;赵祚全;郭风;张现忠;方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流程动态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实现固定资产尤其是医疗设备高效、全面及深入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方法:通过分析固定资产管理各阶段发展历程,并根据现有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际工作需求和发展方向进行全流程动态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总体流程设计。结果:建立了基于全流程动态化固定资产管理理念的第三版管理系统。结论:全流程动态化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建立,可实现全生命周期覆盖、全职能部门参与及实时查询工作步骤、进度等功能,对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医疗质量以及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SW音乐治疗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引起专家共鸣

    2015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宣传服务活动暨“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爱心计划”启动仪式在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社区举行。活动以“健康睡眠,幸福生活”为切入点,走进社区和居民一起了解世界睡眠日,共同关注睡眠与健康的关系。

    作者:中国医学装备协会音乐医学与技术装备分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