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科曼C60新生儿监护仪常见故障排除

贾仁杰;许敏光;侯羿

关键词:新生儿监护仪, 半导体元器件, 血氧饱和度, 动态心电图, 运行环境, 因素影响, 血压, 体温, 生理参数, 呼吸, 可存储, 纯净度, 组合, 状态, 选择, 心率, 无创, 温度, 数据, 湿度
摘要:科曼新生儿监护仪是新生儿专用监护仪,除了能监测患儿的动态心电图、呼吸、体温、血压(分无创和有创)、血氧饱和度以及脉率等生理参数,还可存储血压、心率值、体温、呼吸及血氧回顾数据。该监护仪是由电路和机械两部分组合,由于其中大多数半导体元器件的状态受温度、湿度、纯净度和环境因素影响,故要减少监护仪发生故障,使其正常工作,就要选择适合的运行环境[1]。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颈动脉彩超检查与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分析

    目的:观察探讨彩超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38例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行彩超颈动脉检查,观察分析其斑块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76.4%;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t=5.64;P<0.05);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t=3.56;P<0.05)。结论:脑梗死发病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不稳定斑块是主要的风险因素。

    作者:何栋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心一意”在行动--迈瑞11款新品重磅登陆第73届CMEF

    2015年5月15-18日迈瑞以“医心一意在行动”为主题炫丽登场第73届CMEF盛会。近1000 m2开放大气的精致展台、耀眼夺目充满活力的流线形展楣给观众带来无限视觉冲击力;11款新品发布会更是精彩纷呈,完美诠释洞悉临床所需,“医心一意”共同创新的科技魅力。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影像,超乎想象--飞利浦Multiva 1.5T开启磁共振超高清时代

    1978年,英国诺丁汉大学和阿伯丁大学的物理学家们成功取得第一幅人体头部的核磁共振图像。自磁共振设备问世以来,其出色的软组织成像能力就受到广泛青睐,而今,历经20余年发展,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创新能力和速度也在不断取得突破。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SW音乐治疗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引起专家共鸣

    2015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宣传服务活动暨“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爱心计划”启动仪式在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社区举行。活动以“健康睡眠,幸福生活”为切入点,走进社区和居民一起了解世界睡眠日,共同关注睡眠与健康的关系。

    作者:中国医学装备协会音乐医学与技术装备分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配合抗生素、六味地黄丸和维生素C;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调查,观察比较治疗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附着水平(AL)以及牙齿松动数。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较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PD、BOP及AL值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状况更为明显。在观察期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牙齿松动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7,x2=12.94;P<0.05)。结论: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改善临床症状,且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麦蕙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标准操作规程模式的构建

    目的:探讨建立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标准操作规程模式的意义。方法:引入SOP教学理念,建立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标准操作规程模式,指导教学实践。结果:通过SOP模式在急救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有利于拓展实训教学体系的内涵;丰富了实训教学内容;促进了实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增强了急救医学模拟基地的辐射能力,加快了实践教学和管理的标准化进程。结论: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标准操作规程模式对探索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培养特色模式、培养高素质中西医急救人才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作者:岳颖;王卫;周桂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8F-FDG PET/CT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原发灶探寻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原发灶探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39例,回顾18F-FDG PET/CT和常规影像学检查结果,并与组织病理学诊断和(或)长期临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计算18F-FDG PET/CT与常规影像学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原发灶探寻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与阴性预测值(NPV)。测量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结合18F-FDG PET/CT图像及临床表现做定性诊断。结果:39例患者18F-FDG PET/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82.1%、81.8%、92.0%及64.3%,常规影像学分别为57.1%、45.4%、72.7%及29.4%。18F-FDG PET/CT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常规影像学。18F-FDG PET/CT比常规影像学发现了更多的转移淋巴结和其他组织转移灶。结论:18F-FDG PET/CT在探寻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原发灶中比常规影像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而常规影像学如胃镜等可以更好地显示空腔器官,对消化、泌尿等系统肿瘤有更好的检出率。两者各有优势,不能相互取代,临床工作中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必要时联合应用,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作者:王玉分;张工化;王永玲;孔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橙意家人发布睡眠呼吸整体解决方案

    2015年5月30日,橙意家人推出医既是“全”--橙意鼾症检测仪2.0,并在北京朝阳医院发布睡眠呼吸整体解决方案暨学术研讨会。京津两地的睡眠呼吸领域专家和来自阿里云、三星、京东、弘晖资本及红杉资本等相关负责人一同出席。据悉,此发布会是国内首个落地在三甲医院的移动医疗项目发布会。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检测及其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检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筛选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病情将其分为3组:①原发性高血压未合并靶器官功能损害的患者为对照组(50例);②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Ⅰ期的患者为肾功能Ⅰ期组(50例);③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Ⅱ期的患者为肾功能Ⅱ期组(50例)。比较3组受试者的血清TGF-β1含量以及肾功能指标。结果:3组受试者的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Urea)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肾功能Ⅰ期组、Ⅱ期组患者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低于对照组;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523,P<0.05);TGF-β1水平与Ccr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当肾功能损害为Ⅰ期、Ⅱ期时,TGF-β1水平发生明显改变,且与菊粉清除率(Cin)水平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反应肾功能的理想指标。

    作者:王恭;云辉;曾学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清创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晚期创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针对大面积烧伤晚期创面的综合治疗,系统阐述超声清创技术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通过大面积烧伤晚期创面治疗专用设备,提出了将浸浴疗法和超声清创技术相结合在临床的应用。研究新型超声水疗槽的技术创新方案,对完善大面积烧伤晚期创面治疗手段,提高大面积烧伤晚期治疗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田君鹏;严潭;颜燕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补偿角度算法纠正放射治疗摆位旋转误差

    目的:阐述一种在未配备六维治疗床的直线加速器上,使用旋转误差补偿角度消除患者旋转误差的方法。方法:使用锥形束CT(CBCT)获得患者每次六维摆位误差,在刚体假设下,根据摆位误差定义加速器坐标系和患者坐标系的变换矩阵。使用2个独立矢量描述加速器机架角、治疗床转角和准直器转角3个变量,对这2个矢量作坐标变换后,即可得到加速器旋转误差补偿角度。结果:使用加速器旋转误差补偿角度,能完全纠正治疗过程中的摆位旋转误差,纠正旋转误差耗时少,可以加入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的日常操作流程中。结论:用旋转误差补偿角度替代六维治疗床,纠正摆位旋转误差的方法简单可行,可以使未配备六维治疗床的加速器具备纠正摆位旋转误差的能力。

    作者:王彬冰;单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德尔格Fabius GS麻醉机结构原理及常见故障

    Fabius GS是德尔格公司的一款用于手术室、麻醉室和恢复室的吸入麻醉机,其中配备电动电控呼吸机和气道压力(P)、容量(V)和吸入氧浓度(FiO2)监测装置。电动电控呼吸机具有控制精准、反应灵敏和降低系统顺应性等优点。

    作者:蒋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影像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影像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可行性培养模式。方法:根据科室教学经验,围绕医学影像专业研究生教育目标,加强临床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多层次的临床实践轮转,重点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结果:用评价体系从各方面阐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使临床技能培训实现程序化规范化。结论:多元化的课程、多层次的临床实践及科研能力培养,可以提高影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力度及学生的职业素养。

    作者:范占明;李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重性抑郁障碍研究中的应用

    借助医学影像学的技术发展,使无创检测和评价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在脑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病理性损害成为可能。采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准确获取脑部结构、血流、功能和脑白质及脑连接等方面的信息,从不同角度研究评价MDD患者的病理生理特征所导致的行为变化。然而,目前的临床研究大都集中于单一模态的分析,因此结合多参数磁共振影像筛选出有效影像学参数,为MDD的机制研究、诊断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定量的影像学指标。MDD是人类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使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有望为临床诊断和评价提供客观的定量指标。

    作者:宋梦妮;李宝娟;徐桓;李椋;卢虹冰;刘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汞柱血压计的规范使用与维护

    医学计量是法制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质量控控工作也已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1]。汞柱血压计(以下简称血压计)是医学计量强检设备,所采集的数据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设备的精准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2]。

    作者:顾睿;赵文龙;高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国统一的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公共服务平台开通试运行新闻发布会在沪举行

    2015年5月15日下午14:00,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国药励展和医采阳光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全国统一的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公共服务平台”开通试运行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朱庆生、常务副理事长赵自林、副理事长王东升、白知朋,以及200多位来自全国各级医疗卫生管理部门、集采中心、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金融机构代表以及各大媒体朋友出席了此次新闻发布会。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便携式负压校准装置的研制

    目的:通过负压校准装置的实现方法和结构设计,研制一种便携式负压校准装置。方法:利用负压传感器和气体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实现负压吸引器的压力与流量的校准功能及其稳定性的监测功能。结果:从设计理念出发,研制的便携式负压校准装置能满足负压吸引器质量控制检测工作的基本需求。结论:在医院临床急救和野战应急使用时能够保障负压吸引器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避免吸引器因负压失准导致的医源性损伤事故。

    作者:刘晓雯;葛毅;张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联合普瑞巴林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将94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治疗组在口服药物基础上联合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普瑞巴林药物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的1周、4周及8周,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评分,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的1周、4周及8周各时间点的VAS和睡眠评分均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03,t=0.964,t=1.818;P<0.01);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99,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副反应。结论: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对其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刘琬椿;吕梅;段小倩;张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流程动态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实现固定资产尤其是医疗设备高效、全面及深入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方法:通过分析固定资产管理各阶段发展历程,并根据现有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际工作需求和发展方向进行全流程动态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总体流程设计。结果:建立了基于全流程动态化固定资产管理理念的第三版管理系统。结论:全流程动态化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建立,可实现全生命周期覆盖、全职能部门参与及实时查询工作步骤、进度等功能,对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医疗质量以及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型可爬梯式智能轮椅的研究和设计

    目的:研究并设计一种新型可爬梯式智能轮椅,从而解决医院孕妇、母婴及各类需乘坐轮椅的患者在面对凹凸不平、路况复杂的道路上身旁无护理人员时不能自我处理的难题。方法: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爬梯式轮椅研究现状及市场的需求展开研究,以Y型行星轮作为可爬梯式轮椅行走部件以及驱动系统构建型轮椅结构,并用AutoCAD绘图软件建立模型进行结构分析。结果:新型可爬梯式轮椅达到的主要技术参数为:①微处理器控制,速度可调为1~10 km/h;②承重为120 kg;③大爬坡角度为15 o左右;④大越障高度为25 cm;⑤大越沟宽度为25 cm;⑥充电时间为8h。结论:新型可爬梯式智能轮椅的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能够满足电动轮椅的国家标准。

    作者:吴晓龙;覃忠;伍学明;李成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