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君鹏;严潭;颜燕敏
目的:观察窄谱长波紫外线联合红外线及8-甲氧补骨脂素外用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白癜风的新方法。方法:将60例白癜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365 nm LED窄谱长波紫外线联合850 nm红外线照射及8-甲氧补骨脂素外用治疗白癜风皮损局部;对照组采用365 nm LED窄谱长波紫外线照射联合8-甲氧补骨脂素外用治疗白癜风皮损局部,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3,P<0.05)。结论:窄谱长波紫外线联合红外线照射及8-甲氧补骨脂素外用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窄谱长波紫外线照射联合8-甲氧补骨脂素外用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青;王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肺部疾患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疗效与可行性。方法:将64例老年肺部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使用芬太尼和手控推注丙泊酚进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组使用瑞芬太尼与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两组各时点的舒张压、收缩压、患者诱导时间、心率、检查过程中患者表现出来的不良反应以及苏醒时间等进行观察并及时记录。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诱导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短,且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4.53,t=2.76;P<0.0.5)。结论:经观察研究发现,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丙泊酚以及辅用自制的改良面罩等,在老年肺部疾病患者的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可以安全地应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建桥;魏福生;周超静;陈龙平;蒋丛霞;王小林;王壹;谢柯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利用自主开发的软件,检查住院患者的费用合理性情况,防止费用的多收、漏收及记账的“张冠李戴”现象。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其他系统中提取相关的费用数据和诊疗信息,按预先制定好的规则进行费用的各种检查与稽核,如账单分类、冲账记录、逻辑性检查、完整性检查以及结果汇总等。结果:通过软件进行自动稽核,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住院费用收取的准确性,减少了计费纠纷的发生率。结论:患者住院费用检查系统的应用给医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作者:胡桂平;王明举;魏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快速加温透析配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期MHD患者34例,对其进行MHD自身对照观察,并将其分为两组,在2010年冬季使用传统配液法为MHD2010组;2011年冬季使用快速加温透析配液法为MHD2011组。同时抽取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三个组随访3个月,分别比较三组在0月、3个月测定的血清hs-CRP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MHD2010组及MHD2011组的hs-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5,P<0.05);②随访3个月后MHD2011组和MHD2010组hs-CRP水平与自身治疗前比较都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3.346,t=3.356,P<0.05);③治疗后, MHD2011组和MHD2010组hs-CRP水平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1.019,P>0.05)。结论: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与传统配液法相比,快速加温透析配液法也可降低hs-CRP水平。
作者:苏东东;郭赤;周露;车华;赵育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临床PET/CT多为全身扫描,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较大,其中CT的剂量占较大的比例,因此如何保证临床对图像质量的要求下控制PET/CT中CT的剂量尤为重要。仿真人体等效模型是研究PET/CT中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佳选择。为此,对仿真人体等效模型及利用该模体对PET/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PET/CT中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梁子威;耿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负压校准装置的实现方法和结构设计,研制一种便携式负压校准装置。方法:利用负压传感器和气体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实现负压吸引器的压力与流量的校准功能及其稳定性的监测功能。结果:从设计理念出发,研制的便携式负压校准装置能满足负压吸引器质量控制检测工作的基本需求。结论:在医院临床急救和野战应急使用时能够保障负压吸引器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避免吸引器因负压失准导致的医源性损伤事故。
作者:刘晓雯;葛毅;张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科曼新生儿监护仪是新生儿专用监护仪,除了能监测患儿的动态心电图、呼吸、体温、血压(分无创和有创)、血氧饱和度以及脉率等生理参数,还可存储血压、心率值、体温、呼吸及血氧回顾数据。该监护仪是由电路和机械两部分组合,由于其中大多数半导体元器件的状态受温度、湿度、纯净度和环境因素影响,故要减少监护仪发生故障,使其正常工作,就要选择适合的运行环境[1]。
作者:贾仁杰;许敏光;侯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成像特点,尤其是后处理技术在成像中的应用,评估在危急值报告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在医院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600例危急值报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成像特点,归类危急值病例,分析螺旋CT在危急值报告制度中的价值。结果:参考危急值报告制度中的标准,在600例报告中脑出血260例,硬膜下血肿90例,硬膜外血肿45例,大面积脑梗死90例,血气胸90例,空腔肠管破裂及腹部脏器损伤60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38例,肺栓塞及腹部大血管栓塞12例,全身多发粉碎性骨折49例,心包填塞2例。影像诊断与临床符合率为92.4%。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在危急值报告制度中作用明显,特点突出,对临床诊断的明确、手术方式制定及术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捷;范治国;温煜;于峣;高宝军;丁晓娟;陈光真;袁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2015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宣传服务活动暨“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爱心计划”启动仪式在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社区举行。活动以“健康睡眠,幸福生活”为切入点,走进社区和居民一起了解世界睡眠日,共同关注睡眠与健康的关系。
作者:中国医学装备协会音乐医学与技术装备分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高温射频消融(RFA)结合化疗在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以及肺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非小细胞型肺癌及肺部转移癌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行RFA结合化疗,对照组进行单纯化疗。观察两组患者肿瘤体积的变化、患者年生存率、肿瘤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肿瘤完全衰退(CR)5例(占16.7%),部分衰退(PRa)18例(占60.0%),部分轻微衰退(PRb)6例(占20.0%),无衰退(NR)1例(占3.3%),肿瘤体积大小改变显著好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12个月生存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7%);治疗组12个月肿瘤复发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7%);治疗组30例患者手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RFA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肺部转移癌中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张波;赵恒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1978年,英国诺丁汉大学和阿伯丁大学的物理学家们成功取得第一幅人体头部的核磁共振图像。自磁共振设备问世以来,其出色的软组织成像能力就受到广泛青睐,而今,历经20余年发展,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创新能力和速度也在不断取得突破。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实验室超纯水机的规范操作与保养措施。方法:在总结超纯水机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研究超纯水机集成过滤、超滤、离子交换及微滤等技术的原理与操作保养的相互关系,完善必要的配套设施,制定操作流程规范、质量控制和保养措施。结果:超纯水机的规范操作降低了实验室超纯水机的故障发生率,保证产水质量,纯水柱的更新周期延长,节省资金。结论:规范超纯水机的应用及保障合格水质的提供,需在掌握膜分离等技术原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仪器技术操作流程和日常与定期维护措施,实施全技术流程的监测与管理。
作者:周末;姚璐;薛晓霞;崔泽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联合普瑞巴林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将94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治疗组在口服药物基础上联合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普瑞巴林药物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的1周、4周及8周,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评分,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的1周、4周及8周各时间点的VAS和睡眠评分均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03,t=0.964,t=1.818;P<0.01);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99,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副反应。结论:MORA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对其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刘琬椿;吕梅;段小倩;张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针对海上救治平台医疗设备故障频发的原因提出合理解决对策,以提高海上医疗保障能力。方法:对近年来海上救治平台出行任务时的医疗设备常见故障进行统计;利用查阅文献、专家询问等方法研究海上救治平台医疗设备发生故障的影响因素;通过改善设备性能和加强设备管理,探讨如何削弱影响因素对设备的损害。结果:通过对海上救治平台医疗设备故障分析发现,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是导致其故障发生的主要因素;环境适应能力、机动能力及结构设计等方面的改进可改善设备性能;使用和维修管理制度的落实以及人员培训可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结论:加大海上救治平台医疗设备研究力度,提高设备对海上特殊环境适应能力,制定科学管理制度,注重人员专业素质培养,可降低海上救治平台医疗设备故障率。
作者:刘海博;袁蕾;李振彪;王朝;徐祥;段新安;戴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新华SL-IC型放射治疗模拟机作为一种常规模拟放射治疗设备,用于治疗方案的模拟设计和验证,在放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结合使用实践,依据设备工作原理,对高压发生器成像部分和影像增强器运动控制部分故障进行分析,提供定位与维修方法,供同行参考。
作者:夏小林;刘玮;段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不同采集条件下PET/CT中CT的CT值线性表现,为保障图像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GE Discovery ST-16型号的PET/CT系统,对Catphan?500型号CT质量模体进行34次扫描,固定管电压(120 kV),在螺距为0.938、1.375、1.75时,管电流从30~210 mA,以20 mA为间隔,分别进行30组扫描;固定管电流及螺距,管电流150 mA,螺距为1.75,管电压分别为80 kV、100 kV、120 kV及140 kV,分别进行4组扫描。测量CT质量模体中CTP401模块内4种物质的CT值,计算对比度标度。结果:固定管电压,4种物质的CT值及对比度标度基本不随管电流及螺距变化,固定管电流及螺距,4种物质的CT值及对比度标度随管电压改变,管电压升高对比度标度降低。结论:CT值线性随管电压改变而变化,不随管电流及螺距改变而变化。
作者:张连宇;梁子威;耿建华;王弈斌;吴宁;郑容;周纯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在光棒辅助困难气道插管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拟在全麻下手术,预计为困难气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光棒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右美托咪定治疗,记录分析两组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及成功率、患者的一般状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其插管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t=63.18,P<0.05)。观察组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无明显变化,对照组的MAP、HR插管前后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较对照组低,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在光棒辅助困难气道插管中应用可提高插管成功率,对患者影响小,并可减少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宋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3'-脱氧-3'-18F-氟代胸苷(18F-FLT)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早期肺腺癌显像在放射治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荷肺腺癌小鼠随机分为18F-FLT组和18F-FDG组,各组又随机配对分为A、B、C3组,每组3只。A组为对照组,未进行任何治疗;B组于实验前1d采用异氟醚麻醉后,固定于直线加速器下,对小鼠肿瘤部位进行放射治疗,单次剂量2000 cGy,能量6 MV,射线类型为X射线;C组于实验前2 d同样对小鼠肿瘤部位进行放射治疗,操作方法及放射治疗剂量同B组。经小鼠尾静脉注入18F-FLT和18F-FDG后行MicroPET显像,并处死小鼠取各器官用井形探测仪测定生物分布。结果:荷肺腺癌小鼠的生物分布研究中发现,肿瘤部位18F-FLT及18F-FDG摄取较高,肿瘤对肌肉及肺的T/NT比值均>2,18F-FLT及18F-FDG PET对肿瘤显像清晰。放射治疗后肺腺癌18F-FLT摄取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18F-FDG摄取变化不明显。PET显像18F-FLT组在放射治疗24 h和48 h后T/NT值明显降低且与放射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差异(t=2.017,P<0.05)。18F-FDG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18F-FLT可被肺部恶性肿瘤摄取,其特异度高于18F-FDG。放射治疗引起的18F-FLT摄取变化较18F-FDG灵敏,放射治疗后18F-FLT摄取降低较18F-FDG明显,因而18F-FLT是一种监测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疗效的有效示踪剂。
作者:曲宝林;俞伟;王卉;张慧娟;蔡博宁;张锦明;杜乐辉;田嘉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检测评价192Ir后装治疗机的辐射防护及性能。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对后装治疗机的辐射防护及其各项性能进行检测。使用FLUKE电离室巡测仪451P对192Ir后装治疗机贮源器泄漏辐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和治疗室周围环境中散射辐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进行测量;使用HDR1000 Plus井形电离室对192Ir放射源活度进行校准。结果:192Ir后装治疗机贮源器及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192Ir放射源活度的偏差为-2.07%,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偏差≤±5%。结论:开展后装治疗应定期对其辐射环境的剂量及各项性能进行监测。
作者:林珠;陈秀如;张武哲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