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仲艳;周密;樊丽洁
目的:探讨改造后的数字X射线摄影(DR)影响平板探测器图像质量的因素及解决法案。方法:观察DR在一定曝光条件下显示器上图像受干扰的情况,通过改变平板探测器、滤线栅和显示器分辨3个主要成像环节的空间分辨率以及改变曝光条件,获得改善图像质量的效果。结果:改造后的DR,其平板探测器、滤线栅或显示器的空间分辨率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图像质量;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曝光剂量后同样会影响图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结论:利用平板探测器技术摄影时,如果成像环节的空间分辨率相近,所获得的图像上则会形成规律性强、肉眼极易分辨的波样条纹状干扰;如果空间频率偏差较大或成整倍数关系,图像上则不会产生波样条纹状干扰或干扰不明显。选择适当的摄影条件可起到改善图像质量的作用。
作者:邹念强;唐韶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变异体6(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检测对葡萄胎恶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例葡萄胎恶变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30名正常妊娠行人工流产者纳入对照组,两组孕周均在12周之内;检测两组的HCG、CD44v6、MMP-2及MMP-9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葡萄胎恶变患者的HCG、CD44v6、MMP-2及MMP-9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7,t=3.384,t=3.386,t=2.451;P<0.05)。结论:葡萄胎恶变患者的血清HCG、CD44v6、MMP-2以及MMP-9水平与正常妊娠行人工流产者相比较高,联合检测对临床葡萄胎恶变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丽君;王艳军;宋涛;赵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价儿童肝移植术后肝动脉闭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儿童肝移植患者术后肝动脉常规超声检测结果,对14例可疑肝动脉闭塞的病例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造影评价可疑肝动脉闭塞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活体左外叶肝移植术与原位肝移植术肝移植方法患儿肝动脉闭塞的发生率。结果:超声造影诊断肝动脉闭塞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为100%;两种肝移植手术方法患儿肝动脉闭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267,P<0.001)。结论:超声造影在儿童肝移植术后、常规超声怀疑肝动脉闭塞的患者中可作为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
作者:史宪全;何恩辉;宿愿;钱林学;徐瑞芳;易展雄;朱志军;魏林;曾志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肝脏疾病中血流动力学因素对脾脏超声弹性成像结果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建模后的第2周、4周、6周和8周分别进行脾脏的超声弹性检测、超声造影和门静脉压力测量,且在超声造影后分析时间-强度曲线获得脾组织的起始增强时间、增强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和下降斜率,分析超声造影参数、门静脉压力与脾脏硬度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时间点脾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脾脏硬度与门静脉压力及增强达峰时间呈正相关(r=0.713,r=0.589;P<0.001),与峰值强度及下降斜率呈负相关(r=-0.628,r=-0.563;P<0.001)。在肝纤维化的S3期和S4期,脾脏病理切片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脾窦扩张和脾脏淤血。结论:在慢性肝脏疾病中,门静脉压力增加是引起脾脏硬度增加的起始因素;脾窦扩张淤血、脾脏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降低与脾脏硬度增加直接相关。
作者:胡向东;耿慧英;宿愿;梁思;钱林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医院可疑医疗设备不良事件(MDR)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确保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方法: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筛选出经过省、市评价的可疑MDR报告300例,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不良事件所涉及的医疗设备类别数量、不良事件主要表现、风险类别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DR产生的原因依次为产品质量相关问题、患者体质与医疗设备之间存在生物不相容性和操作或使用不当。结论: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SOP),主动询问患者过敏史,完善监测上报工作。
作者:蒋贻芳;高小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血管弹性是心血管病死率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是常见的超声测量指标,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传统测量PWV的方法存在动脉走行不明确、分支影响多等弊端,且只能获得全局、平均的PWV,目前局部脉搏波传导速度的超声测量在血管弹性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常用的局部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方法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超高速成像技术及脉搏波成像技术。为此对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估血管弹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宿愿;钱林学;张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腹腔镜等微创手术技术在肿瘤治疗领域飞速发展,由于原有二维腹腔镜缺乏空间感知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目前手术的需要,三维腹腔镜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发展。在总结传统二维腹腔镜技术与三维腹腔镜技术区别的基础上,对三维信号显示技术的分类、常见格式进行分析。介绍引入三维技术的一体化手术室构成及信号格式和信号转播方法,展望三维腹腔镜技术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朱立;周菁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发光免疫分析仪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免疫功能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例肺炎患儿,按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将其分为细菌性肺炎组(70例),支原体肺炎组(65例)和病毒性肺炎组(65例),同时选取40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集4组血样,采用发光免疫分析仪联合检测,并比较4组的hs-CRP、PCT和免疫功能。结果:4组hs-CRP水平进行比较,其中细菌性肺炎组患儿hs-CRP水平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8,t=3.062,t=2.816;P<0.05);支原体肺炎组患儿hs-CRP高于病毒性肺炎组患儿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8,t=3.752;P<0.05);病毒性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细菌性肺炎组患儿的PCT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3,t=2.774,t=5.273;P<0.05);而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67,P<0.05)。3组肺炎患儿CD4+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7, t=6.204,t=2.379;P<0.05);CD4+/CD8+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3, t=3.068,t=6.297;P<0.05);CD4+CD25+Treg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04, t=2.339,t=2.621;P<0.05)。细菌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的CD8+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5,t=2.694;P<0.05)。结论:发光免疫分析仪联合检测hs-CRP、PCT和免疫功能可以用于儿童肺炎的早期鉴别诊断,并有利于患儿预后。
作者:张华俐;王超;张蕊;张健;范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连续血浆吸附灌流(PAP)治疗结束后血滤机管路中血液回输新方法,实现治疗后血液成分稳定、安全及大化回输。方法:选取进行PAP治疗的112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将血浆分离器倒置,利用空气或生理盐水回输其中的血液成分。待回流至静脉壶水平后停止血滤机,将血液管路中连接血浆分离器的血液泵入端与灌流器的血浆泵入端互换位置,灌流器倒置后将血滤管路及灌流器中血液成分依次回输至患者体内。结果:实现治疗结束后血液回输,有效回输率>80%,实现了血液管路、血浆分离器以及血液灌流器中血液成分的充分有效回输,减少患者对血液制品的需求。血液回输过程由单人独立完成操作,减少一次性血液管路的浪费,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结论:血液回输方法简单有效,可在患者治疗结束后及时完成血液成分的大化回输,省时省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亮亮;张引;燕朋波;李国锋;李国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设计基于物联网的结核病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提出物联网技术用于结核病实验室设备管理中的具体方案。方法:基于无线移动终端的数据采集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采用Web应用系统架构搭建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内部设备信息共享与管理。结果: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结核病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利用RFID和二维码进行智能识别,实现对设备的识别、定位与跟踪,构建了由用户登录模块、设备管理模块、设备台账管理模块以及公共事务工作流管理模块等组成的系统架构。经初步运行,取得了入账效率高、便于数据查询、更新和统一管理、可动态维修信息监控、实时设备定位以及利于生物安全管理等良好的效应。结论:基于物联网的结核病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及相关技术环节的应用方案,能够实现对实验室设备的识别、定位与跟踪,可有效提升实验室设备管理智能化程度和实验室管理效率的整体水平。
作者:刘焕舒;李硕;郑之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双腔起搏器患者术后左心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指导优化房室间期,对照组患者进行经验性程控房室间期,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观察患者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E峰减速时间(DT)、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m)、等容舒张时间(IVRT)、左房容积指数(LAVI)、心功能分级(NYHA)、6 min步行距离实验(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主动脉瓣口速度时间积分(VTI)、脑钠肽前体水平(Pro-BN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A/E比值以及心脏每搏量等指标。结果: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LVEF、VTI、6MWT以及Pro-BNP等指标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3,t=3.832,t=4.168,t=3.479;P<0.05),VP、LVEDD及NYHA grading等指标无明显差异(t=0.813,t=1.832,t=1.034,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HR、CO两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8,t=3.132,P<0.05),其余SV、CI及A/E等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创伤,且操作简便,可有效对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左心功能进行评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春玲;陈阿娣;田亮;秦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检测,观察比较长期服药对精神病患者腹部脏器以及下肢动脉异常的改变。方法:选取200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服药时间将其分为服药>5年组和服药<5年组,每组100例;同时选取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三组受检者的肝脏、胆、肾脏功能状况以及下肢动脉血流的变化,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服药>5年组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异常阳性率高于服药<5年组和对照组,三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7,x2=4.02;P<0.05),而服药<5年组与对照组异常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3,P>0.05)。服药>5年组和服药<5年组在单纯性脂肪肝、慢性胆囊炎中的发生率高,且两组双侧腘动脉内膜厚度均明显厚于对照组;双侧足背动脉、股动脉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t=3.21,P<0.05)。服药>5年组与服药<5年组相比较,动脉内膜厚度更厚,动脉斑块发生率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明确显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对患者肝脏、胆以及下肢动脉血流产生损害。
作者:李静;袁捷;赵娜;周雪丽;李子龙;张钰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医疗设备供应商再评价的方法,提高医疗设备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以促进医疗设备的合理使用。方法:选取新购进1年期内单价>10万元的医疗设备,根据戴明循环(PDCA)管理方法,基于供应商评价的特点,制定供应商再评价细则,建立新购进医疗设备的供应商再评价方法。结果:实施医疗设备供应商再评价方法与评价细则后,通过每月一次的监测分析和提出的改进措施,有效发现和解决了医疗设备新购进1年期内设备存在的相关问题,新购进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率和完好率均达到预期管理目标。结论:提供对供应商再评价及新购进医疗设备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实施医疗设备供应商再评价可加强新购进医疗设备使用初期供应商、使用科室与医疗设备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作用,能够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强化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和使用管理。
作者:尹军;刘相花;徐力;张和华;颜乐先;彭润;赖晓娟;陈茂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超导型核磁共振已成为各大医院必不可少的影像检查设备,要维持设备超导线圈的超导性与梯度线圈的正常工作需制造一个超低温的冷却环境,如目前主流的4 K冷头能把超导线圈降低至-269.15℃。在降温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必须通过适合的方式将热量导出,因此冷却系统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1]。
作者:苏根元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孕激素和脂联素分子受体11(PAQR11)对A549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探索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设计2条干扰PAQR11的核酸序列,以分子克隆的方法插入pLKO.1慢病毒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病毒,以病毒上清感染A549细胞,嘌呤霉素筛选A549细胞;细胞划痕实验检测敲低PAQR11对A549细胞迁移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敲低PAQR11对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干扰PAQR11表达慢病毒载体,获得稳定干扰PAQR11的A549细胞,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验证干扰效果。敲低PAQR11能够促进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敲低PAQR11后E-Cadherin的表达水平降低,Snail1、Twist1和N-Cadherin表达升高。结论:敲低PAQR11能够促进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EMT增强有关。
作者:李维娜;何飞;薛慧君;张敏;张晓军;曾召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105、糖类抗原125和糖类抗原724(CA125和CA724)水平检测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行宫颈癌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紫杉醇135 mg/m2,于3 h后静脉滴注顺铂60 mg/m2;对照组仅给予静脉滴注顺铂。化疗2个疗程,每次化疗间隔21 d。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可溶性CD105、CA125和CA724水平,并结合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血清可溶性CD105、CA125和CA724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19,t=22.493,t=15.46;P<0.05)。血清可溶性CD105、CA125和CA724水平与临床疗效呈负相关关系(rs=-0.427,rs=-0.335,rs=-0.408;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对宫颈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制与降低血清可溶性CD105、CA125和CA724水平相关。
作者:冯访梅;朱筱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应用Delphi法对研究型医院放射诊疗设备管理规范进行初步筛选。方法:建立咨询问卷,采用Delphi法对6名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进行咨询,对其提出问题筛选后按照重要性评分,统计分析后筛选出需要建立制度解决的重要问题。结果:6名专家中放射管理专业人员2人、放射专业技术人员3人、卫生行政管理人员1人。专家权威系数为0.88±0.06,积极系数为100%,经两轮问卷后问题重要性的和谐系数分别为W=0.019(P=0.635)与W=0.237(P=0.001),专家意见协调性好,调查结果可信。根据各问题重要性平均数和标准差,终确定18项问题需要建立管理规范。结论:应用Delphi法的研究结果明确了研究型医院放射诊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改进提升研究型医院放射诊疗设备管理提供了依据。
作者:葛茂军;刘亚涛;赵燕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医疗仪器使用指示卡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实习护生288名,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4名。对照组由带教老师常规现场讲解各种仪器操作流程及报警限值、故障处理等示教内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医疗仪器使用指示卡的应用。比较两组护生常见仪器操作考核平均成绩、不规范使用医疗仪器行为的例数以及带教老师和护生满意度。结果:护生常见医疗仪器操作考核平均成绩由(83.21±1.13)分上升(89.37±1.54)分。护生医疗仪器使用不规范情况观察组51次,对照组11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8520,P<0.05)。临床带教老师、护生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将医疗仪器使用指示卡运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可有效规范护生常用医疗仪器操作行为,提高医疗仪器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升带教老师和护生满意度。
作者:张青;孙春霞;王爱凤;王正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