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螺旋CT在鉴别肺癌及炎性假瘤中的诊断价值

常艳

关键词:肺癌, 炎性假瘤, CT扫描,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鉴别炎性假瘤及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炎性假瘤及5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癌术前CT平扫及增强影像资料。结果:炎性假瘤及肺癌在CT表现上有许多重叠征象,均可出现分叶征、桃尖征、刀切征(平直征)、棘状突起、毛刺征、邻近胸膜增厚、空洞征、血管集束征和空洞征;在21例炎性假瘤患者中,分叶征出现2例,桃尖征出现4例,刀切征出现13例,有3例出现毛刺,4例出现空洞;而53例肺癌中,分叶征出现46例,毛刺征出现48例,血管集束征43例,有17例发现空洞,37例病变邻近胸膜出现胸膜凹陷征。在21例炎性假瘤患者中未发现淋巴结肿大;而在53例肺癌患者中有43例出现淋巴结转移。术前CT增强影像学改变发现,炎性假瘤大部分早期可见强化,延迟后强化明显,而肺癌强化呈快进快出样改变。结论:炎性假瘤及肺癌在CT表现上有重叠征象,故鉴别困难大,但结合患者病史、CT平扫及增强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鉴别。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机构PET-CT设备的配置调查及问题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5省13家医疗机构临床PET-CT在配置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对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海南5省区13家医疗机构的13台PET-CT,从设备厂家及类型、购置金额及经费来源、使用年限、机构和使用科室以及是否配备回旋加速器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13台PET-CT设备中,临床研究型为8台(占61.53%),临床应用型为5台(占38.47%)。平均单价>1700万元,其中,经费来源为融资合作的有7台(占53.84%);使用年限>10年的为1台(占7.69%),使用年限>5年<10年的为6台(占46.15%)。配备回旋加速器的为5台(占38.46%)。结论:各医疗机构应对PET-CT的配置加强宏观配置管理;PET-CT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胡红波;戴美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新型半导体心脏专用SPECT的常规质量控制方法

    目的:建立新型半导体心脏专用NM Discovery 530c和Spectrum D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的每日常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NM Discovery 530c的质量控制放射源采用740 MBq 57Co面源,主要质量控制参数及参考值能峰为(122±1.5)keV,能量分辨率半高宽(FWHM)≤7.5%,均匀性≤9%,中心坏点像素单元数≤30,超过7个坏点的探头数≤3。对Spectrum D-SPECT质量控制放射源采用370 MBq 57Co线源,主要参数指标可接受范围分别为区域均匀性>90%、整体均匀性>85%和有效视野>90%,灵敏度为(2277.6±38.1)cpm/mCi;连续进行10 d的质量控制检测。每日分别采集10例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并评价其图像质量。结果:NM Discovery 530c和Spectrum D-SPECT的各项质量控制指标测试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图像优良率均为100%。结论:新型半导体心脏专用SPECT常规质量控制测试指标达到要求,心肌显像图像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作者:张宗耀;郭风;任俊灵;吴大勇;汪蕾;何作祥;许百灵;方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医疗设备维修中的安全防护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诊断和治疗的医疗设备不断推出,对从事医疗设备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需要其不断探索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提高维修工作能力,以满足医院技术保障要求。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中的安全防护是面临的新课题之一,维修工程技术人员如果不注意安全防护,就可能遭遇到电击伤害、生物学伤害、机械伤害、电离辐射以及化学物品等各种伤害,将造成精神和人身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在工作实践和文献评阅的基础上,综述在医疗设备维修中涉及到的各种伤害及其防护与处理方法。

    作者:潘吉锋;林向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集成数据互联共享提高医疗效率降低成本--飞利浦心血管持续健康管理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一高一低”的态势;即发病率高、患者年龄趋低(年轻化)。如何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如何在诊疗过程中提高效率,做好术后患者的健康管理以降低再入院率,就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专业医疗人员、专家及管理者共同关心的议题。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2015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放射诊断设备与放射防护用品配置分布的调查

    目的:了解和掌握广西放射诊断设备的数量和放射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为合理配置放射诊断设备和放射防护用品提供依据,促进放射诊疗机构改进防护措施。方法:以广西所有放射诊疗机构为调查对象,通过文件形式将调查表发放至广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由其负责辖区内调查表的填报。结果:广西共有放射诊断设备2359台,平均拥有数量为0.50台/万人。其中,拍片机1624台(占68.8%),CT机251台(占10.6%),牙科机179台(占7.6%),透视机158台(占6.7%),乳腺机64台(占2.7%),其他设备83台(占3.5%)。平均每家机构拥有放射诊断设备1.8台;放射诊疗机构铅橡胶围裙(方巾)的配备率为48.7%,铅橡胶颈套的配备率为31.2%,铅橡胶帽子的配备率为33.1%。结论:广西放射诊断设备数量少,人均数量不足,放射防护用品配置率低;应增加广西放射诊断设备的数量,提高放射防护用品的配置率,进一步完善辐射防护措施,保障受检者与操作者健康。

    作者:梁挺;陈发想;董颖;陈掌凡;梁桂强;吴应宇;谢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肝纤维化指标的方法学性能验证

    目的:对新产业MAGLUMI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肝纤维化指标的方法学性能进行验证。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方法测定的生物参考区间指标,采用MAGLUMI4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检测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的批内和日间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及灵敏度等进行验证。结果:MAGLUMI分析仪测定HA、LN、PⅢNP、CⅣ批内和日间精密度变异系数(CV)分别为3.01%~4.82%和3.77%~4.69%;相对偏倚(%)为-5.3%~0.2%;测定线性范围与厂商要求相近;HA、LN、PⅢN-P和CⅣ的测定数值与厂商提供的参考区间符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1.30 ng/ml、0.9 ng/ml、0.49 ng/ml和0.54 ng/ml。结论:MAGLUMI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可直接用于对人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HA、LN、PⅢNP及CⅣ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批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灵敏度以及参考区间均较好,报告结果准确可靠。MAGLUMI分析仪是一种较理想的适用于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检测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永攀;韦荣国;覃政;李灵;宋波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时间序列ARIMA模型的艾滋病发病率预测研究

    目的:采用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ARIMA)模型对2000-2014年全国艾滋病发病率建立预测模型,并使用预测模型对2015-2017年艾滋病发病率进行预测。方法:分析2000-2014年全国艾滋病发病率原始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对其进行平稳化处理,使其符合ARIMA模型的要求,并对ARIMA模型进行参数识别和模型拟合后预测2015-2017年艾滋病发病率;在对预测模型诊断检验的同时分析评价预测结果。结果:2000-2014年全国艾滋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在2011-2012年间增幅较大,对2015-2017年各年发病率进行预测,其结果分别为3.57/10万、3.80/10万和4.04/10万,与2000-2014年趋势相比依旧呈现持续上升。结论:利用全国2000-2014年艾滋病发病率数据,采用时间序列ARIMA模型对其建立预测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对2015-2017年全国艾滋病发病率预测,能够准确提供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数据信息,使HIV感染者能及时认识到其危害,有效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发生。

    作者:杨秋英;郭广行;陈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实时操作系统的ATmega128串行通信驱动程序设计

    目的:基于实时操作系统uCOS-II进行ATmega128串行通信驱动程序设计,作为智能化静脉麻醉靶控模块通信的一部分,与药物注射机械控制系统协同运行,以提高整个药代动力学目标控制注射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实时性。方法:根据ATmega128微处理器USART特点,采用信号量、消息邮箱及环形缓冲队列,设计串口通信驱动模块。结果:串口驱动通信模块采用信号量、消息邮箱及环形缓冲区解决CPU快速处理和外部慢速通信接口的速度配合问题,并利用信号量和消息邮箱,实现串口通信中断服务与数据处理任务间数据传输的同步性和实时性。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在多种不同通信速率下串行通信驱动模块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该传输模块数据传输具有误码率低、传输稳定可靠的特点。

    作者:陈海;陈宇珂;潘泽森;丁效军;张兴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神经外科手术室照明系统光照强度研究

    目的:检测神经外科手术室照明系统光照强度,分析各种波长下光照强度物理学性质,以满足微创手术及深部组织手术照明的需求。方法:采用光照仪、滤光片和温度计对无影灯、显微镜的光照强度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局部组织的升温作用。结果:经检测普通照明在手术床上的光照度为280~360 lx;无影灯距离手术床1 m聚焦照射,光照度为40000~55000 lx;Leica手术显微镜距离术区30 cm,85%档位的光照度为150000 lx;100%档位的光照度为172500 lx;当Leica手术显微镜光照度为172500 lx时,光照10 min时局部可升温18.5℃;光照度为150000 lx,光照10 min时局部可升温11.6℃。结论:手术室高强度的光照局部升温作用明显,无影灯中蓝光、紫光光照强度较手术显微镜高,应引起神经外科手术室术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赵东升;费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细菌16S rRNA基因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细菌16S核糖体核糖核酸(16S rRNA)基因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126例疑似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标本进行16S rRNA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同时做血培养,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细菌病原体的快速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26例疑似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标本经血培养检测阳性率为13.8%(17/126);经PCR检测阳性率为22.2%(28/126),PCR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血培养检测阳性率,差异显著(x2=10.234,P=0.004)。以血培养为“金标准”,PCR检测灵敏度为88.2%(15/17)、特异度为88.1%(96/109)。从操作时间分析,血培养和PCR检测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8.9±4.3)h和(7.5±1.2)h,PCR检测速度明显快于血培养。结论:细菌16S rRNA基因PCR检测方法速度快、敏感性高且特异性强,不受抗生素的干扰,可为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贾永锋;朱金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手术室层流净化系统基本结构及典型故障分析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重要部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医疗质量标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医院新建或改建了手术室层流净化系统。然而,由于手术室层流净化系统结构复杂,容易发生各种故障,及时准确的维修和有效的维护保养尤为重要。

    作者:栾震涛;韩敏;石磊;王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结合传统模式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临床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探讨数字化趋势下医学影像教学的新模式,使医学影像教学满足现代医学影像学学科发展与临床工作的需要。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大三年级学生300名,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名。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观察组学生采用传统授课模式结合医学影像信息系统进行授课,对比分析两组学习成绩、教学效果评价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对影像资料的病例分析、典型征象辨认及疾病判断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具有优势,且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式新颖度、知识理解程度、知识广度、课程内容印象性以及学习积极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620,t=31.365,t=6.283,t=38.509, t=21.394;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69,P<0.05)。结论:数字化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结合传统授课模式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影像学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医学教学中推广并借鉴。

    作者:赵宇;滕婷;祝因苏;张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尿液中α1-微球蛋白的含量

    目的:对自主研制的尿α1-微球蛋白(α1-MG)检测试剂盒进行综合性能评价,并与进口试剂进行临床对比。方法:采用尿α1-MG检测试剂盒,对收集的101例肾病患者晨尿进行α1-MG的含量检测。将α1-MG的多克隆抗体包被在胶乳微粒上,添加相应的稳定剂得到试剂R2,采用适合的缓冲体系、增敏剂及稳定剂得到试剂R1。评价由试剂R1和试剂R2组成试剂盒的定标曲线、稳定性、干扰试验及回收率等检测性能。结果:试剂盒的测量范围在2.0~160 mg/L,回收率为94.0%~106.0%,对不同浓度的临床样本测试20次,其变异系数(CV)<5.0%;与日本进口试剂相比较,测试临床标本101例,其相关系数r2=0.9854。结论:该试剂盒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线性范围宽,符合临床检测需要,可用于尿液中α1-MG的含量检测。

    作者:蒋泽军;蒋庆姣;冼庆勇;刘云鹏;何金洋;韦秋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医学装备管理中规范物资清查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物资清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医学装备在使用中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根据医学装备管理现状,按照物资清查中的具体相关标准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采取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医疗设备管理质量以及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法,并对其予以分析和总结,完善现有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结果:经实施系列改进措施后,医院医学装备管理质量和控制管理机制逐渐完善,并逐渐趋于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使工作流程精细化,制度法制化,并能提高帐物一致性,以助于提升医疗设备的使用质量,有效提高了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结论:医院医学装备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物资清查,科学规范医学装备管理,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作者:任庆惠;张和华;尹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医科达Synergy医用直线加速器运动故障分析与处理

    放射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已成为现代放射治疗领域的主流设备[1]。南通市肿瘤医院2012年和2015年先后引进2台瑞典医科达Synergy高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该直线加速器为360 o旋转的鼓状结构,加速管为行波加速管,真空器件(如枪灯丝等)可以拆卸更换,能产生多档高能X射线和电子线,配备XVI和iViewGT影像平板,满足各种类型与不同部位的深度肿瘤放射治疗[2]。

    作者:杨爱建;杨智祥;吴海波;蒋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算法的2型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数据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算法的2型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数据,以解决动态血糖测量仪所测数据中的噪声和干扰信号问题,得到适用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实验数据。方法:引入K-means聚类分析算法处理和分析由动态血糖仪测得的糖尿病患者60 min血糖值的数据,去除误差较大的数据点,使平均数值更加可靠。结果:K-means聚类分析算法对生成所需的、无干扰地对患者60 min内间隔5 min的血糖值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与采用K-means分析算法处理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结论:K-means聚类分析法能够有效去除干扰和噪声信号,获得高质量的实验数据,有利于对动态血糖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作者:韦哲;吕克难;王能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自动控制系统的内窥镜自动洗镜机系统设计

    目的:设计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自动控制系统的内窥镜自动洗镜机系统,以提高洗镜机性能。方法:通过研究自动化洗镜机的设计原理,分析临床清洗消毒的需求,结合维修洗镜机的实践方法,设计基于PLC自动控制系统的内窥镜自动洗镜机系统。针对单片机的缺陷,采用PLC控制系统来稳定机器性能,尝试采用改善硬件材料质量,改良电气控制系统等方法提高洗镜机控制系统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果:采用可靠性和抗干扰性高的PLC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PLC对多个执行机构稳定的控制,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实时性、抗干扰性和可靠性,提高自动化洗镜机的稳定性,感控细菌培养合格。结论:基于PLC自动控制系统的可编程控制器能够实现多个执行机构系统中稳定控制,能够满足实际内窥镜清洗消毒过程中的需要。

    作者:黄小坪;郭展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一站式”住院自助服务平台的住院流程再造

    目的:在现有信息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对医院现有住院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实现将住院相关服务集中到病区护士站自助系统办理,以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方法:根据现有住院流程及患者的切实需求,设计并构建“住院一站式”自助服务平台,强化入院登记、缴纳预交金两个重要的环节,将需要住院的患者在病区以外部门办理的环节转移到病区的自助设备上办理,从而实现住院流程再造。结果:住院流程改造后,患者分流到各个病区的自助服务平台办理入院和出院业务,无需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及排队,办理时间由流程改造前的平均40 min左右缩短至<10 min,并可随时查询住院相关信息,不仅方便了住院患者,也节约了医院的人力成本。结论:“一站式”住院自助服务平台的功能全面,对住院流程的优化效果显著,提升了医疗管理效率,促进了患者就医体验与医患关系和谐。

    作者:陈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液中心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效果

    目的:探索更适合的备份策略,建立新的虚拟机,以配合新型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测试,监控各个虚拟机的状态,搭建无线网络,满足信息安全三级等级保护要求。方法:搭建虚拟化平台、新存储系统、无线WiFi系统以及网络审计系统。结果:运用虚拟化技术,灵活实现了物料设备和集中化检测子系统的接口部署工作,有效降低了工作时长。通过无线WiFi系统,为献血者提供献血公益性宣传、查询血液中心科室服务内容等资讯;为中心领导提供行政工作移动互联、信息共享等平台,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精细化管理。通过审计系统实现信息资产的统一管理、监控资产的运行状况,协助中心全面审计信息系统整体安全状况;实施的新技术均满足信息安全三级等级保护的要求。结论:密切配合血液中心业务工作,运用虚拟机等新技术充实构建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可有效保障系统的适用性与安全稳定运行。

    作者:李颖;戴云;冯毅;孟雅娟;万峻;陈超;袁曜;田甜;王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加速器15 MV射线引起残留辐射的测量研究

    目的:研究高能射线出束结束后的电离辐射情况,监测分析其残留辐射数据。方法:使用15 MV高能X射线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对15 cm×15 cm×15 cm的水箱进行照射,开设5 cm×5 cm、10 cm×10 cm和15 cm×15 cm的照射野,并对每一照射野均出射跳数为50 MU、100 MU和300 MU的射线。每间隔5 s记录一次监测仪所在位置的剂量当量率,记录时间为30 min,分析比较剂量当量率与照射野和跳数MU的关系以及3种照射野的剂量当量率变化趋势。结果:①剂量当量率呈非线性跌落,并且在某时间段内剂量率有上升的反弹现象;②对于同一照射野,跳数为300 MU的射线产生的剂量率高,其余依次为100 MU和50 MU的射线,即剂量当量率H300 MU>H100 MU>H50 MU;③对于相同跳数的射线,不同面积射野产生的剂量当量率无明显的规律,即剂量当量率不决定于射野面积。结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使用15 MV的射线进行治疗时所引起的残留辐射应引起注意,且必须采取相应的辐射防护措施。

    作者:陈亚正;祁国海;李厨荣;张声江;廖雄飞;肖明勇;黎杰;王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