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灼明;周勇;李小向;陈昌明
目的 研究湖沼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及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2009~2011年,在湖南、湖北2省3个典型的湖沼型地区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5个乡镇21个血吸虫病流行村,调查区域内的地理环境、人畜感染状况、家畜饲养方式、垸内外钉螺分布及洲滩野粪污染、水体感染和人群疫水暴露状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各相关因素的关系. 结果 累计调查村民9 297户50 857人次、家牛564户4077头次、垸内外钉螺面积11 599.12hm2、垸外有螺洲滩野粪污染和水体感染状况14处130.73hm2,结果显示,人群感染率与家畜、野粪、垸外钉螺及水体阳性率、疫水暴露率均有明显相关关系(P均<0.01),复回归方程Y人群感染率=0.424+0.242X家畜感染率+0.049X疫水姻露率.人群疫水暴露率、暴露程度及感染率受性别、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35~60岁疫水接触频率较高的农民、渔牧民和樵民血吸虫病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职业人群(P均<0.05).结论 家畜传染源和疫水接触频率较高的职业人群对湖沼型地区的血吸虫病传播流行具有重要影响,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地采取以家畜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高危易感人群的监控,对湖沼型地区的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宗传;贺宏斌;丁良;易平;任光辉;余建宏;柳会祥;徐兴建;贺正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CD56、CK19、galectin3在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D56、CK19、galectin3的表达在甲状腺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71例甲状腺腺癌、64例良性病变组织蜡块.将135例石蜡标本制做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56、CK19、galectin3蛋白在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CD56在甲状腺腺癌组织中大多表达缺失,表达率为12.7%,在良性甲状腺病变组织中表达率高(92.2%),两者间表达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CK19、galectin3在甲状腺腺癌组织中表达较高(88.7%,93.0%),呈弥漫强阳性表达;在良性甲状腺组织中表达较低(17.2%,7.8%),主要呈散在弱阳性表达;两者间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一组织中,CD56表达缺失、CK19、galectin3表达增高的腺癌组织有59例(83.1%),良性病变0例,两者间差异明显(P<0.01). 结论 CD56在甲状腺腺癌组织中表达缺失,在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表达增高,对甲状腺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CD56表达缺失结合CK19、galectin3的高表达对甲状腺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解娜;薛逢贵;黄幼生;高白;李雪;谭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 方法 收集子宫内膜癌5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25例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子宫内膜中的PTEN蛋白表达,研究其与子宫内膜癌进展的相关性. 结果 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子宫内膜相比,子宫内膜癌中的PTEN蛋白表达率明显降低(P=0.042,0.017),Ⅰ期、Ⅱ期、Ⅲ期子宫内膜癌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表达率降低,提示PTEN基因可能具有抑制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及癌变发生的作用.
作者:翁梅英;洪顺家;郑澄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马山县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线水平,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比例法对结核分技杆菌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药物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酊醇、链霉素、氧氟沙星、卡那霉素. 结果 一线抗结核药总耐药为23.81%(15/63);初始耐药率为23.91%(11/46),获得性耐药率为23.53%(4/17);多耐药率为6.35%(4/63),耐多药率为7.94%(5/63),广泛耐药率为3.17%(2/63);初治复治患者在总耐药、耐多药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x2=0.000~1.460,P>0.05);耐药水平从高到低顺位为异烟肼17.46%(11/63)、利福平11.11%(7/63)、链霉素11.11%(7/63)、乙胺酊醇7.89%(5/63)、,卡那霉素1.59%(1/63)、氧氟沙星1.59%(1/63). 结论 马山县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耐多药肺结核的防治应引起重视.
作者:玉明科;古廷思;黄家运;韦德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评价海南省2010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 方法 综合分析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及AEFI监测系统资料. 结果 全省强化免疫共接种8月龄~6岁目标儿童772850人,报告接种率为96.93%,其中常住儿童报告接种率为97.05%,流动儿童报告接种率96.19%,两组人群强化免疫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3.557,P<0.05),分年龄组报告接种率均>95%,系统评估接种率为97.7%,调查两市县接种率无统计学意义(x2=0.812,P>0.05),2010年、2011年、2012年全省麻疹发病率分别为0.5/100万,0.47/100万、0.33/100万. 结论 海南省2010年开展MV强化免疫进一步提高了8月龄~6岁儿童MV的接种率,确保了适龄儿童MV抗体水平,并形成人群有效的免疫屏障,从而巩固了我省提前消除麻疹的现有成绩,但是要确保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必须在确保常规免疫高接种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mv及时接种率,同时开展流动人口查漏补种工作.
作者:何剑;曾雪霞;莫少雄;孙莲英;陈碧玉;李俊;李位鸿;曾昭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陕县2011~2012年布鲁氏菌病人间发病特征. 方法 对2011~2012年陕县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统计处理. 结果 2年间报告83例新发病例,2012年与2011年相比发病上升109.54%;2012年高危职业人群RBPT检查阳性率高于2011年;3~10月份占发病人数的83.13%;40岁以上人群发病占95.18%,男女之比3.88:1;布鲁氏菌病患者发病诊断周期较长;传染源为病羊. 结论 布鲁氏菌病疫情在陕县呈现快速上升状态,存在本病暴发的可能性.
作者:郭振平;崔法曾;张哲波;王帅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天河口岸2010~2012年出入境人群流感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疫情及进一步开展疫情预测预警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0~2012年天河口岸有流感样症状的出入境人员采鼻咽拭子,提取病毒RNA,采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季节性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病毒核酸;同时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结果 共采集鼻咽拭子1074份,其中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19份,总阳性率20.4%,各年度阳性率无差异.季节性H3型流感阳性96例,占43.8%,甲型H1N1流感阳性54例,占24.7%,乙型流感阳性69例,占31.5%,各年度流行优势株不同.总体男性样本阳性率18.8%(118/627),女性样本阳性率22.6%(101/447),阳性率无性别差异;0~5岁年龄组阳性率低,为9.9%,与其他年龄组有显著差异;大陆居民样本阳性率21.9%(152/693),港澳台样本阳性率15.4% (27/175),其他国家样本阳性率19.4%(40/206),阳性率无差异.总体冬(12~2月)、春(3~5月)季阳性率高,分别为27.6%和25.1%.结论 2010~2012年,天河口岸流感流行强度处于正常水平,各年度阳性率无差异;流行毒株为甲型H1N1流感、季节性H3型流感及B型流感病毒,各年度的流行优势株不同;流感季节性高峰在冬春季,峰值出现在1~3月和5~7月,呈双峰型或单峰型.
作者:孙珞;吴洁;蔡小萍;黄平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流行性腮腺炎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动态变化. 方法 入选2012年1月~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无主要并发症的单纯性流行性腮腺炎30例作对照,检测发病1~3d,第7d,第14d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 结果 合并胰腺炎组患者病程第1~3d血清IL-6,IL-8,TNF-α(6.9±3.5 pg/ml、56.9±37.6pg/ml、41.3±30.1ng/ml)高于单纯腮腺炎组(3.2±1.5 pg/ml、33.2±16.2pg/ml、42.2±23.7ng/ml,P<0.05);病程第7d血清IL-6,IL-8,TNF-α (11.5±3.2 pg/ml、55.1±38.5 pg/ml、41.3±30.1 ng/ml)也高于单纯腮腺炎组(3.2±1.5 pg/ml、23.5±24.3pg/ml、28.3±22.6ng/ml,P<0.05).结论 腮腺炎感染后血清长时间维持高水平的IL-6,IL-8,TNF-α可能促进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
作者:陈杰;张玉林;姜太一;梁连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肇庆地区人群中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类型及分布频率.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结合反向点杂交(RDB)技术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 结果 239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包括209例杂合子占87.44%,21例双重杂合子占8.79%,9例纯合子占3.77%.其中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为CD 41-42,-TTCT;占50.96%.其余常见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位点有,-28,A-G;IVS-2nt 654,C→T;CD 17,A-T和CD 71-72,+A;βECD26 (G-A);CD27-28,+C;分别占14.56%、11.15%、6.51%、6.13%、4.21%和4.21%.结论 肇庆地区β-地中海贫血基因常见的突变类型为CD41-42,-TTCT;双重杂合子及纯合子β-地中海贫血较多见.做好婚前、产前检查和遗传咨询,对预防β-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极有必要.
作者:梁莉红;李成德;蔡健梅;梁结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分析老年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对完善治疗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2年海南省人民医院疗养院25例60岁以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25例老年人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轻症20例,占80%,重症重症5例,占20%.治愈17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80%.病死1例,占4.0%(占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20%),轻型急性胰腺炎平均住院天数(10±4)d,胰腺炎平均住院天数(25±6)d.结论 老年性急性胰腺炎以胆道感染为主要病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死亡率相对较高,但充分重视其临床特征后,早诊断、早治疗,加强并发症的防治,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傅海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规律及分布情况,为今后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开展工作,对全区监测点内7~60岁与牲畜或畜产品有接触的职业人群进行连续监测. 结果 2009~2012年共监测职业人群6 053人,采集血标本1 051份,阳性64份,阳性率为6.09%,结果显著高于2008~2010年广州市人间布病总的主动监测阳性率3.40%(P<0.01),其中2009~2011年,职业人群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P<0.01);受感染职业人群几乎均与羊有明确接触史,在职业分布上,以运输类职业从业人员感染率高(15.56%),其次为销售人员(12.72%)、挤奶工(11.11%),不同职业人群的布病监测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与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723%与2.41%(P<0.01),而不同年龄组间监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广州市白云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上升趋势明显,规范大型养殖场及交易市场管理、加强从业人员个人卫生防护是控制布病发生流行的关键措施.
作者:汤灼明;周勇;李小向;陈昌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肇庆市第一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和耐药变迁,以指导临床规范用药和流行感染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分离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1053株,用MicroScan auto Scan-4型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头孢哌酮-舒巴坦彩用K-B法). 结果 2007~2012年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共1053株,常见的分离部位为呼吸道占比84.5%;主要科室来源于ICU、呼吸内科和心血管内科等,依次占36.0%、10.5%和10.1%;鲍曼不动杆菌在非发酵菌属和革兰阴性菌属中所占比率均呈现逐年升高;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较高,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隔离感染者,防止医院内传播.
作者:李南洋;陈捷;黄玉环;岑丽莲;杜榴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全自动核酸纯化系统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手工法和全自动核酸纯化系统配套不同磁珠法试剂,分别提取HCV及肠道病毒核酸样本,通过实施荧光定量检测不同方法提取的RNA,对比CT值,比较不同方法的提取效率. 结果 同一检测项目不同试剂的机提之间无显著差异(t1=-0.805,P1=>005;t1-1.952,P4>0.05),机提与手工法之间有显著差异(t1=-3.314,P3<0.01;t2=-3.576,P2<0.01);手工法提取30个样本所需时间均为2h左右;而全自动核酸纯化系统同时提取32个样本所需时间均在1h以内;结论 全自动核酸纯化系统提取效率明显优于手工法,NP968全自动核酸纯化系统磁珠法试剂是全开放性的,全自动核酸纯化系统操作简单、快速、提取效率高,值得临床检验推广.
作者:普冬;郝宏刚;郭军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广西玉林市活动性肺结核流行现状. 方法 根据2002年以来玉林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初诊病人登记、结核病人登记、季报表、月报表、结核病网络专报系统对玉林市2002~2010年活动性肺结核流行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玉林市2002~2010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0 950例,年均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为55.58/10万;其中共登记新涂阳病人12 159例,年均新涂阳登记率为21.83/10万;复治涂阳病人共1 568例,年均复治涂阳病人登记率为2.82/10万;活动性发病率由2006年的75.66%下降到2010年的51.87%;复治涂阳病人年登记率由2006年的33.27%下降到2010年的1.62%.全年均有发病,3月发病多,1月份发病少.男性比女性多发,发病主要是农民,各县发病平均. 结论 玉林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今后应加强农村的结核病防控工作.
作者:陈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学影像专业实习是实现放射诊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教学实践模式,是提高放射诊断能力的重要基础.本文旨在探讨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实习教学模式,改善和提高放射诊断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申艳光;万江华;涂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球形芽孢杆菌2362株(Bs)对大劣按蚊及斯氏按蚊幼虫的毒力作用,为生物杀虫剂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Probit analysis方法在实验室对球型芽孢杆菌2362株杀伤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幼虫的效果进行了生物测定,并对两种按蚊的敏感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 球形芽孢杆菌2362株对大劣按蚊幼虫48 h和72h的LC50值为(0.0151±0.0029) mg/l和(0.0110±0.0014)mg/l,LC95值为(0.0960±0.0099)mg/l和(0.0529±0.0193)mg/l;对斯氏按蚊Hor株幼虫48h和72h的LC5o值为(0.0184±0.0015)mg/l和(0.0162±0.0014)mg/l,LC95值为(0.0850±0.0219)mg/1和(0.0620±0.0114)mg/l. 结论 球形芽孢杆菌2362株对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均有较好的杀伤效果,大劣按蚊对Bs的敏感性似较斯氏按蚊幼虫略高,且作用持续时间也稍长.
作者:于莎莎;王英;艾国平;赵清;吴红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3(TLR3)配体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I:C)抑制人滋养层细胞Bewo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作用机制. 方法 首先将2μg1.3倍HBV全基因重组质粒pcDNA3.1 (+)-HBV1.3转染Bewo细胞,12h后,以TLR3配体polyI:C处理3d.然后以polyI:C处理Bewo细胞,观察IFN-β、TNF-α表达的动力学.后,观察核因子-κB (NF-κ B)拮抗剂PDTC对polyI:C诱导Bewo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作用.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HBsAg、HBeAg和HBV DNA水平,并以ELISA和RT-PCR分别检测IFN-β、TNF-α水平及TIR结构域的转接蛋白(TRIF)、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olyI:C可显著抑制Bewo细胞中HBV复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olyI:C可显著诱导Bewo细胞产生IFN-β和TNF-α(P<0.05),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DTC可抑制polyI:C诱导细胞产生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对IFN-β无显著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polyI:C可诱导HBV重组质粒转染的Bewo细胞表达TRIF mRNA(P<0.01).结论 TLR3配体polyI:C可能通过TRIF依赖性途径诱导Bewo细胞产生IFN-β和TNF-α,且TNF-α产生还涉及NF-κB途径,并终抑制Bewo细胞中HBV复制.
作者:资捷;王前;郑磊;熊石龙;王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2006~2012年辽宁省丹东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状况进行分析,掌握其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丹东市2006~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事件.所有事件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对事件进行定性和分级,并全部经过确认.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应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进行分析. 结果 丹东市近7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3起,报告发病人数438例,死亡6例;事件种类以传染病类事件与食物中毒类事件为主,分别占总起数的52.17%与39.13%;事件程度以较大级事件为主,占总起数的43.48%;事件及时报告率为56.52%;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起,占事件总数26.09%. 结论 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健全应急体系机制,强化信息报送,开展监测预警.
作者:赵玉红;管兆军;耿小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低血钾患者梗死部位、冠状动脉病变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将2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血钾水平分为两组:A组(低血钾组,血钾<3.5mmol/L);B组(血钾正常组,血钾3.5~5.5mmol/L).将两组的梗死部位、并发症、预后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低血钾者97例(占45.8%),梗死相关血管近端病变53例(占59.8%)、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的45例(占46.4%)、严重心律失常41例(占42.3%)、心力衰竭27例(占27.8%)梗死后心绞痛32(占33%),与血钾正常组分项比较差异显著(均为P<0.0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低血钾的梗死相关血管多为近端病变,梗死相关血管多为前降支,预后较差.
作者:詹莉;孙定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海南省皮肤病医院3年非重复分离葡萄球菌668株,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DL-96系统检测,药敏结果根据CLSI2012年版判读,结果分析用Whonet5.6系统进行.结果 分离的668例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45例,占36.7%;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23例,占63.3%.其中MRSA检出率为4.5%,MRCNS检出率为57.0%.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菌株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P<0.0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抗菌药物的菌株.结论 葡萄球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提高细菌培养送检率,加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是有效减少耐药菌产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芳乾;郑文爱;林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