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余飞;康静波;温居一;杜锐;张新红
目的:比较64排螺旋CT肠道造影对清肠化湿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活动期湿热内蕴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90例轻度或中度湿热内蕴症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清肠化湿方配合灌肠法灌肠,用药后A组采用64排螺旋CT肠道造影检查,B组采用CT平扫检查,C组采用结肠镜检查,观察3组患者肠壁增厚程度下降例数、黏膜下气泡下降例数、肠系膜血管恢复例数以及肠腔恢复例数。结果:治疗结束后采用3种方法检查均可观察到清肠化湿方对UC的活动期湿热内蕴证的治疗有疗效。A组与B组相比,观察到的黏膜增厚程度有所下降、黏膜下气泡减少及肠系膜血管增多下降等3项均有明显差异(x2=6.720,x2=8.297,x2=5.711;P<0.05)。A组与C组相比,观察到的黏膜增厚程度有所下降、黏膜下气泡减少、肠系膜血管增多下降及肠腔恢复情况等4项均无明显差异(x2=0.067, x2=0.111,x2=0.322,x2=1.028;P>0.05)。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肠道造影,对检查清肠化湿方治疗UC的疗效可以得到与结肠镜检查相同的效果。
作者:浦江;吴玉辉;李湛忠;田雷超;王欣;周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探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意识状态、静脉血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浓度及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治疗组3组,每组10只。于大鼠染毒前、染毒后即刻、染毒后1 h及4 h,观测大鼠意识状态,分别取大鼠尾静脉血检测COHb浓度,4 h后取脑组织,进行GSH-Px活性检测。结果: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以改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的意识状态,缩短昏迷时间;染毒后1 h和染毒后4 h,治疗组大鼠静脉血中COHb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三组比较均有差异(F=10.640,F=4.401;P<0.05)。染毒后4 h,治疗组大鼠脑组织中GSH-Px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三组比较均有差异(F=17.626,P<0.05)。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岳颖;金军;刘建卫;刘亮;刘文淑;冯宇;郭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三角形翻身垫在预防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2例9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三角形翻身垫翻身,对照组采用普通软枕进行翻身,通过向患者发放舒适度调查问卷和统计术后1周发生压疮的情况,对三角形翻身垫的舒适度和预防压疮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度、安全度和方便度3项指标以及压疮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患者舒适度3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t=2.212,t=2.113,t=2.268;P<0.05);两组患者术后压疮发生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x2=2.476,P<0.05)。结论:三角形翻身垫能够增加患者改变体位后的舒适度,减轻受压局部的压力,对预防和改善患者压疮有重要意义。
作者:樊丽洁;周密;蔡月娥;冯晓玲;刘建英;袁静;王海芬;赵红;仲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医学装备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的办法。方法:在医学装备日常维护中运用戴明循环(PDCA)管理工具,更加合理的进行医学装备的管理。结果:实例中PDCA计划实施2年,32台血液净化设备2年的故障总例数为461例,年均230.5例;与之前28台1年的故障总例数441例相比较,故障率极大下降;误操作导致故障的情况极大减少,电路和水路故障每年16.5次和197次,较之前的每年25次和324次大幅减少。结论:通过在医学装备日常维护中运用PDCA管理工具,可以有效提高医学装备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同时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评价标准中规定,医学装备部门要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和持续改进效果的记录。因此,在医学装备维护工作中开展PDCA也是医学装备管理的新趋势。
作者:谢华相;陈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在儿童手足口病(HFMD)合并心肌损伤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院就诊并确诊的276例HFMD患儿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不同时间患儿血清中h-FABP、cTnI、Mb和CK-MB含量,分析各组之间各指标水平的差异性及其含量在不同时间内的动态变化。结果:在观察组的276例HFMD患儿中诊断出HFMD合并心肌炎57例,占20.65%;在0~3 h内观察组的276例HFMD患儿血清中h-FABP、cTnI、Mb和CK-MB的异常率分别为20.29%、1.81%、14.86%和2.90%,h-FABP的异常率明显高于cTnI,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x2=35.132,P<0.01);Mb的异常率明显高于CK-MB,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x2=37.063,P<0.01);h-FABP异常率高于CK-MB,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x2=3.175, P<0.01);HFDM合并心肌炎的57例患儿血清中h-FABP、cTnI、Mb和CK-MB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指标浓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625,t=23.172,t=17.261,t=18.724;P<0.01)。在57例患儿血清中h-FABP和Mb浓度于HFMD合并心肌炎发生后0~3 h开始上升,4~9 h达到峰值;cTnI和CK-MB于4~9 h上升,10~12 h达到峰值,12~72 h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结论:HFMD合并心肌炎有较高的发病率,h-FABP是早期诊断敏感的指标,其次为Mb,cTnI和CK-MB是HFMD合并心肌炎中晚期诊断敏感指标。
作者:刘晓鸽;潘小燕;刘爱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不同分型钙化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经超声诊断且行病理检查证实的甲状腺结节伴钙化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钙化结节的超声表现特点将其分为I型、II型、III型和IV型,在4种类型中良性结节共210个,恶性结节共120个;分析不同分型钙化灶与甲状腺结节良性、恶性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良性结节中IV型钙化所占比例高,占46.7%(98/210),与其他3种类型相比差异显著(x2=76.27,P<0.05);恶性结节中I型钙化所占比例高,占65.0%(78/120),与其他3种类型相比差异显著(x2=175.29;P<0.05)。在良性和恶性I型钙化的108个结节中,恶性结节的发生率较良性结节高,占72.2%(78/108),I型钙化结节良性与恶性相比差异显著(x2=42.67,P<0.05)。结论:超声诊断的甲状腺结节钙化分型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性、恶性鉴别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I型钙化结节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更大。
作者:盖曰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和齿轮泵的称重式尿流率计校准装置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以DSP和齿轮泵为主体设计尿流率计校准装置,选用加拿大LABORIE的94-R01-BT尿流率计和荷兰MMS的PE10尿流率计,分别对尿流率计校准装置进行直线校准和曲线较准,比较其输出结果与尿流率计输出结果的一致性。结果:LABORIE尿流率计输出结果与校准装置相差较大,MMS尿流率计输出结果与校准装置相符。结论:所设计的尿流率计校准装置达到设计要求,可以应用于临床对尿流率计进行校准。
作者:姬军;袁青;王莉新;高佳硕;肖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设计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以避免医院医疗设备采购中出现采购环节脱节、设备到货慢以及采购文档管理不规范等现象。方法:基于B/S结构管理系统,开发设计医疗设备招标系统的采购中心端、评审专家端及供应商端的数据查询系统,实现采购系统的业务流程信息化。结果:系统实现了采购流程规范化、采购文档数字化以及采购绩效标准化,有效提升医疗设备采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并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提供支持。结论:医疗设备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可有效降低医疗设备的采购成本,使采购过程规范和透明,达到采购管理“公开、公正、公平”的目的。
作者:刘宇静;朝洛蒙;龙建成;俞莉;苏红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制一套系列装甲救护车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以适应部队医疗卫生装备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方法:依据国家军用标准GJB 6600.1-2008“装备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借助平板电脑和交互式多媒体设计制作技术,定制开发一套基于Android平台的装甲救护车IETM。结果:形成了以联想平板电脑为硬件载体的IETM,可用于部队系列装甲救护车的使用、维护、保养和训练。结论:系列装甲救护车IETM集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于一体,可取代传统的纸质资料和简单的电子文档,既可有效节约资源,又可大幅提高军用装备的保障水平和工作效率,对军队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平;范立冬;肖南;郑然;李曙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医院收费项目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得临床科室设备使用情况数据,进而实现对医疗设备配置管理的指导。方法:以呼吸机为样本,提取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的收费项目记录,以使用科室为单位,计算平均周使用时间、台平均使用时间和使用时间占比,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制定呼吸机设备配置方案。结果:呼吸机使用数据显示,重症监护类科室的呼吸机台平均使用时间基本>100 h,非重症监护类科室的呼吸机台平均使用时间多<50 h,并由此为依据调整呼吸机的配置。结论:通过对收费项目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医疗设备临床使用率数据,进而指导设备的配置。
作者:张硌;张雷;刘远;赵然;张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索头颈部肿瘤六维方向摆位误差的相关性,为提高临床摆位精准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例鼻咽癌患者,使用Tomotherapy HD放射治疗系统对患者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900次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的三维方向中左右(X)、上下(Y)、前后(Z)以及旋转方向中左右旋转(roll)、前后旋转(pitch)、顺时针和(或)逆时针旋转(yaw)的六维方向摆位误差相关性。结果:三维方向X、Y、Z均不存在相关性,Y与Z存在显著的中等负相关;旋转方向只有roll与pitch存在显著的较弱负相关;三维方向和旋转方向中X与roll存在显著的较弱负相关,X与yaw存在显著的中等正相关;Y与pitch、yaw均存在显著的较弱负相关;Z与pitch存在显著的较强负相关。结论: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过程中应注意不同方向的相互影响关系,尤其注意前后方向、前后旋转与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与顺时针和(或)逆时针旋转方向的摆位精确性。
作者:申红峰;王小深;欧光明;戴相昆;葛瑞刚;孙波;陈高翔;徐寿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钆塞酸二钠(Gd-EOB-DTPA)作为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的代表,近年被用于临床实践,以评估血管期的组织灌注和肝胆期的肝细胞特异性成像。这种结合的成像特性已被证明在发现和鉴别肝脏病变方面能提供优异的结果。Gd-EOB-DTPA在肝细胞肝癌、再生结节、退变结节的增强特征以及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可进一步改善诊断能力等方面已取得新进展。
作者:杨艳;董莘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早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后接受放射治疗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74例DLBCL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组(104例)、利妥昔单抗+CHOP(R-CHOP+RT)方案组(93例)、利妥昔单抗+CHOP方案联合放射治疗(R-CHOP)方案组(80例)和CHOP方案增强(CHOP+RT)方案组(97例)4组,给予所有患者CHOP方案化疗,R-CHOP+RT组和CHOP+RT组共190例患者在化疗后接受放射治疗;R-CHOP+RT组和R-CHOP组共173例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对比各组间的生存率。结果:治疗后第12个月、24个月、50个月和100个月中R-CHOP组的生存率均低于R-CHOP+RT组,但除第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2,P>0.05)外,在24个月、50个月和100个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8,x2=4.03,x2=8.79;P<0.05);CHOP组的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的生存率高于CHOP+R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x2=0.22;P>0.05);CHOP组的第50个月和第100个月的生存率低于CHOP+R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2, x2=0.03;P>0.05);吸烟指数、是否使用利妥昔单抗以及年龄与患者生存率相关。结论:早期DLBCL患者采取R-CHOP联合放射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使用含利妥昔单抗化疗效果较好;吸烟对患者预后生存率有严重不良影响。
作者:李慧娉;祁真;高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9例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根据患者大肿瘤直径大小将其分为小肝癌组(肿瘤直径≤5 cm,43例)和大肝癌组(肿瘤直径5~8 cm,26例),对两组患者均行微波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肝功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复发率、新发率及生存率情况。结果:经微波消融治疗1周后,小肝癌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低于大肝癌组,两组比较有差异(t=-2.06,P<0.05);小肝癌组白蛋白(ALB)和胆碱酯酶(CHE)高于大肝癌组,两组比较有差异(t=4.13,t=5.54;P<0.05);小肝癌组患者的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随访6~24个月,小肝癌组复发和新发率明显低于大肝癌组,小肝癌组生存率高于大肝癌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x2=10.42,x2=18.01;P<0.01)。结论: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效果较大肝癌效果好,对于大肝癌的微波消融治疗应寻求多种治疗方式联合,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吴畏;崔宏力;黄晓强;徐宏征;吴永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广西医疗机构的医用诊断X射线摄影机性能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分析检测项目中不合格因素,为提高在用医用诊断X射线摄影机性能合格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76-2011)”,采用BarracudaX射线输出评估装置对2013年广西171家医院282台医用诊断X射线摄影机进行性能及质量控制检测。结果:在282台医用X射线摄影机中,有235台质量控制检测项目全部合格,合格率为83.3%;其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二级以下医院的合格率分别为93.7%、97.1%和68.1%;进口机性能合格率高于国产机;9项检测项目中合格率低的是光野与照射野偏离(88.2%)。结论:广西二级以下医院医用诊断X射线摄影机性能及质量检测合格率偏低,需进一步加强医用诊断X射线摄影机的维护保养、性能检测及质量控制。
作者:梁桂强;覃志英;谢萍;梁挺;陈掌凡;陈发想;董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全麻下经气管导管内行气管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36例行气管支架置入的气道恶性狭窄患者,采用全麻并通过气管导管内置入气管支架,分析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血氧饱和度、卡氏量表(KPS)评分及植入支架后的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DSA引导全麻下36例患者支架均成功置入,患者术后血氧饱和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t=-17.30,P<0.05);术后KPS评分与术前相比有差异(t=-19.00,P<0.05)。结论:DSA引导全麻下通过气管导管内置入气管支架能有效解除气道狭窄,其技术安全可行,操作简单,为临床治疗气道重度狭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治疗手段。
作者:于曰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在分析当前高校实验动物资源供应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索高校实验动物资源供应的相关管理方法与管理模式优化,以提升高校实验动物资源供应管理的效能。方法:从高校实验动物统一采购、教学用实验动物管理、科研用实验动物管理及实验动物信息化平台建立等系列流程实验动物资源供应管理进行系统整合和优化,提出加强管理的办法与操作规范。结果:实现了实验动物资源供应的规范化,较往年同期增加了近40%的工作效率。结论:实验动物资源供应管理的规范化,提升了高校实验动物技术服务能力与质量。
作者:刘晓楠;彭博雅;杜小燕;孟霞;卢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及超声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乳腺导管内孤立或多发乳头状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乳腺X射线、超声、乳腺专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进行评价,分析MRI动态增强后病变的强化方式。结果:在29例患者的30个病灶中,MRI共检出28个病灶,其中1例患者双侧病灶MRI检查均为阳性。MRI增强信号-时间曲线以平台型和流出型为主,其中有2例MRI表现类似于恶性肿瘤征象,难以鉴别。超声共检出25个病灶,4例超声检查为阴性。超声与MRI检查检出病灶的BI-RADS分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2.377,P<0.05)。MRI对导管内乳头状瘤恶性病变的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结论:MRI及超声均可用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但在病变的检出率及准确率,尤其在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良恶性鉴别中, MRI优于超声。
作者:高明月;邓春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经颅磁刺激仪采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技术,具有无创、无痛及无损的特点[1]。目前,我国的经颅磁刺激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在癫痫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偏头痛及脑瘫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TMS技术治疗。但TMS仪器的相关维修资料不多,因此将TMS仪的工作原理、故障检修以及日常维护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作者:姚祥雄 刊期: 2016年第10期
Mediland无影灯是专业外科手术用灯光,可以尽量降低手术中影子和色彩失真对手术过程的影响,有亮度可调、主副灯切换及故障报警功能。经多年使用发现该设备故障多集中在控制电路上,对控制电路进行板级分析,可以有效指导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1]。
作者:马继鹏;孔德友;郑冉冉;吴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