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军;彭倩;郑雪芳;阮敏仪
目的 分析平顶山市近2年来布鲁氏菌病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防治本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平顶山市布鲁氏菌防治门诊接诊的疑似布鲁氏菌病例进行血清学检测,检测方法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执行.结果 检测布鲁氏菌病疑似病例505例,阳性166例,阳性率为32.87%;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4~7月是发病高峰;男性与女性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1,P>0.05);60~岁年龄组阳性率高(43.69%,45/103);职业分布以农民阳性率高(35.83%,129/166);地区分布以鲁山县阳性率高(44.87%,35/78),其次是石龙区,阳性率为42.86%(6/14).结论 平顶山市布鲁氏菌病疫情经前几年快速上升后进入平台期,建议政府部门继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作者:宋倩倩;郭建沂;赵华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住院及门诊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并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8~2012年237 735例住院及门诊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分析其阳性结果.结果 初筛阳性173例,确认阳性167例,符合率为96.53%,阳性率为0.07%.167例感染者中男117例,女50例,年龄0~80岁,男性感染者主要分布于31~50岁年龄段(68.37%);女性感染者主要分布于31~40岁和>60岁之间(60.00%);科室分布:内科、外科、妇科、门诊抗-HIV阳性率分别为0.047%、0.093%、0.057%和0.071%;HIV感染者以性传播为主,已婚者占多数,文化程度越低,感染率越高,职业分布以无业、农民和经商者多.结论 对全民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普及,能有效降低HIV抗体阳性率,医务人员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使用质量好的试剂可提高检测准确性.
作者:陈桂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对婴幼儿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43例HCMV感染的婴幼儿的肝肾功能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转移酶(GGT)、血肌酐(Sc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00~0.05).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76.22%,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为6.99%.结论 婴幼儿HCMV感染时多数存在肝功能损害,部分存在肾功能损害,诊治时应注意监测和保护肝肾功能.
作者:吴起武;赵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2006~2012年三明市麻疹流行特征及麻疹防控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三明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三明市累计报告麻疹病例399例,年平均发病率2.17/10万.<15岁病例占58.90%,年龄别发病率以0岁高,为21.85/10万;9岁、10~14岁次之,发病率分别为10.38/10万、10.13/10万;病例以学生、散居儿童、农民居多.399例病例中,无免疫史80.20%,免疫史不详5.51%.2009年采取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措施后,人群IgG抗体阳性率、GMT水平显著升高,麻疹年平均发病率较强化前下降97.83%.2006~2012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排除发病率由0.91/10万上升2.48/10万,血清标本采集率由33.03%上升100%,实验室确诊比例由16.49%上升100%.结论 扩大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作者:林其汉;蔡和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的女性性服务人员(FSW)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 对13例感染了HIV的FSW进行及早抗病毒治疗,并跟踪随访,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检测其CD4+T细胞和HIV病毒载量.结果 13例FSW经过3个月多的抗病毒治疗后,病例的CD4+T细胞计数不同程度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病毒载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生活状况良好.结论 及早抗病毒治疗感染了HIV的FSW,给感染者带来好的预后结果,降低了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作者:覃雄林;李晓华;覃春伟;韦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广西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其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为孕产妇针对性干预策略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1及2012年的4~8月确定为监测时间,监测期间就诊于广西35个孕产妇艾滋病监测哨点的所有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孕产妇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吸毒及性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3~5ml静脉血进行HIV、梅毒及HCV抗体检测,应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 (1)共调查了28 078名孕产妇,回收有效问卷26 883份,调查问卷的有效应答率为95.74%.监测期间,采集血样28 077份,HIV感染率为0.10%(29/28 077)、梅毒感染率为0.81%(227/28 077)、HCV感染率为0.23%(64/28 077).(2)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88.43%,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7.31%~86.44%,对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88.93%~97.14%.(3)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丈夫吸毒、有丈夫以外性伙伴、丈夫艾滋病/性病以及HCV阳性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是其他文化程度者的4.40倍(P=0.01,95%CI=(1.37,14.12)),丈夫为艾滋病或性病患者的孕产妇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是丈夫为非艾滋病非性病者的152.57倍(P=0.01,95%CI=(49.06,474.47)).结论 广西孕产妇HIV和HCV感染率尚处于较低水平,梅毒感染率略高;需重点关注丈夫吸毒、丈夫为艾滋病患者、多男性伴、HCV阳性以及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孕产妇,加强随访和HIV检测是减少垂直传播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栏心;董柏青;陈怡;朱秋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武汉市汉阳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开展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武汉市汉阳区2008年1月~2012年12月登记管理426例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方式、年龄特点、临床表现、X线胸片病灶分布特点、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情况,并与1 038例同年龄段本地户籍患者比较.结果 426例流动人口新发肺结核中15~45岁青壮年患者385例(90.4%,385/426);以健康体检方式发现者253例(59.4%,253/426)、肺部病变累及两个或以上肺叶者267例(62.7%,267/426)、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阳性者152例(35.7%,152/426),均高于户籍患者(x2值分别为98.19,37.38,39.29,P值均<0.001);流动人口新发肺结核治疗成功333例,占78.2%,(333/426),明显低于户籍人口(94.8%,984/1038)(x2=92.46,P<0.001).结论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病变范围广、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高、治疗成功率低,增加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难度.
作者:周利;周美兰;张剑;王长武;朱建;曾文霞;刘华;陈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海口地区α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及分析缺失型基因的类型.方法 对具有α地中海贫血高风险的278人使用裂口PCR (gap-PCR)法进行缺失型基因的检测.结果 278人中检出α地中海贫血111人,发病率为39.93%.α地中海贫血缺失型基因类型分布为东南亚缺失型杂合子(-SEA/α α)28例,东南亚缺失型纯合子(--SEA/--SEA)4例,右缺失型杂合子(-α3.7/α α)23例,右缺失型纯合子(-α 3.7/-α 3.7)4例,左缺失型杂合子(-α 4.2/αα)17例,左缺失型纯合子(-α4.2/-α 4.2)2例,血红蛋白H病21例,3.74.2双重杂合子(-α3.7/-α4.2)4例,α地中海贫血复β地中海贫血8例.结论 α地中海贫血是常见、危害大的单基因遗传病,在海口地区属于高发病区,做好α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的诊断对于优生优育起到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高整体人类出生素质.
作者:陈扬;王婵;黄邓高;冯女;张淑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评价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5例宫颈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及化疗后行常规MRI及DWI检查,评价化疗前后肿瘤及转移性淋巴结在DWI图像及其ADC值的变化.结果 (1)25例宫颈癌化疗后肿瘤实性成分ADC值较化疗前明显升高,且肿块体积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DWI序列对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敏感性高于T2WT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有效的淋巴结DWI信号减低,ADC值增高.(3)宫颈癌病理分型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序列评价宫颈癌化疗前后疗效早于肿瘤体积变化,检测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高于常规MRI.
作者:申艳光;刘越雄;涂蓉;金松;黎明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5μm,4.6×250m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0.04mol· 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乙腈(68∶17∶15),流速1.0mL· min-1,检测波长252nm.结果 浓度在11.48~137.76μg·mL-1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9.4%(n=9).60批注射液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明显低于UV法测定结果.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精密度良好,为评价和控制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陈露;蔡姗英;鲁秋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南宁市赴非洲等国家的回国返乡人员疟疾发病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疾病防控措施,达到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疫情.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统计上半年疟疾疫情.结果全市输入性疟疾疫情较以往同期大幅度升高,上林县出现暴发.6月份达到高峰,全市六县七城区均有发病,县份高于城区,平均年龄(36.30±9.14)岁,从非洲国家务工返乡占99.27%.结论南宁市2013年1~6月份输入性疟疾呈上升态势,应加大对从非洲、东南亚等国返乡人员的疟疾监测力度;及时做好输入性病例处置.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检测(CAD)系统对肺单发结节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7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单发结节(直径0.9-3cm)的数字化X线(DR)胸片病例.随机抽取50例年龄、性别与受检组相近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胸部CT扫描,并由多名高年制胸部放射医师共同诊断.高年制和低年制放射诊断医师各5名,分别独立对用和不用CAD X线数字化胸片进行阅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来衡量观察者所记录积分.结果 平均ROC曲线下面积从不用CAD的0.755增加至用CAD的0.829 (P<0.05).在使用CAD时,低年制放射医师比高年制放射医师的平均ROC曲线下面积增加更多.结论 数字化X线胸片CAD系统有助于提高肺结节性病灶的检出率.
作者:秦梓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中广州市黄埔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7389例,年平均发病率434.39/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重症病例2例,重症率为0.03%;发病呈现双峰特点,主高峰为4~7月,次高峰为9~10月;全区各街道均有发病,黄埔街报告病例数多,共1327例,穗东街发病率高,为740.41/10万;4年报告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共7021例,占95.02%,男女性别发病率比为1.15:1,发病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检测251份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肠道病毒阳性率70.92%,其中CoxA16阳性率25.90%、EV71阳性率24.3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19.92%;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99起,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占88.44%,对73起疫情采样,60起肠道病毒阳性,其中EV71阳性率32.88%,CoxA16阳性率28.77%,CoxA16和EV71同时检出阳性率8.22%.结论 2009~ 2012年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处于高发状态,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和人群特征,幼儿园是发生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场所;CoxA16和EV71肠道病毒是引起黄埔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应加强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在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和病原监测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作者:罗小华;孙颖颖;周焰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掌握常德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12年甲乙类传染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006~2012年共报告22种甲乙类传染病81 92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4.55/10万.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总体上呈现下降态势,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呈现高度散发状态,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呈逐年上升态势.年平均发病率居前七位的传染病分别是肺结核、乙肝、梅毒、痢疾、肝炎(未分型)、淋病.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年龄分布以成人为主.结论 常德市传染病谱正在发生变化,应根据该变化特点和人群分布特征,在抓好分类管理的同时,突出以农民为重点人群,以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痢疾、淋病等为代表的多发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特别要注意落实行为干预措施,遏制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上升势头.
作者:聂俊雄;周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泛昔洛韦联合微波治疗女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78例女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89例给予泛昔洛韦片,0.25,口服,3次/d,10d为一个疗程,治疗组89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微波患处局部治疗,隔日一次.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如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皮损愈合时间等),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一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相比:止疱时间(0.7±0.3vs1.3±0.5d,t=40.0)、结痂时间(1.6±0.2vs2.9±0.5d,t=25.0)、皮损愈合时间(5.1±0.5vs6.9±0.6d,t=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9,P<0.05).随访一年后,治疗组的复发率为35.96%,对照组的复发率为5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3,P<0.01).结论 泛昔洛韦联合微波治疗女性生殖器疱疹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复发频率,价格低廉,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修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2007~2012年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九龙坡区7 503例HFMD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2年共发生HFMD 7 503例,重症3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为137.8/10万,死亡率0.04/10万,病死率0.23%;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4~6月和10~12月;城区发病多于农村(x2=9.79,P<0.01);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5.51%,尤以1~3岁发病高占72.11%;男女性别比例为1.53∶1,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x2=307.87,P<0.01).病原学构成普通病例以CoxA16型、EV71型为主,聚集性和暴发病例以EV71型为流行优势株.6年间发生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共32起420例,罹患率4.77%,均发生在幼托机构.结论 九龙坡区HFM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高发场所为托幼机构,应加强托幼机构、商业集中的街道社区及流动人口聚居地5岁以下儿童HFMD防病知识宣传和疫情监测控制.
作者:谭学筠;梁小华;熊飞;吴贵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CER)、铁蛋白(SF)水平变化与肝细胞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及分型标准,将人选168例病例分为慢性轻度乙肝组35例,慢性中度乙肝组38例,慢性重度乙肝组26例,肝炎性肝硬化组30例,原发性肝癌组39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与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SF、CER含量,分析不同组别血清CER、SF水平与肝细胞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CER水平:原发性肝癌组>正常对照组>慢性重度乙肝组>肝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轻度乙肝组,慢性中度乙肝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F水平:原发性肝癌组>肝炎肝硬化组>慢性重度乙肝组>慢性中度乙肝组>慢性轻度乙肝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肝炎由轻度发展到中度、重度乃至肝硬化的过程中,肝细胞受损是一个渐进性的发展过程,在此演变过程中,血清CER水平渐进降低而SF水平则渐进升高,可作为判断肝细胞坏死程度、治疗预后有价值的指标.血清CER原发性肝癌时升高,肝炎肝硬化时降低,可用于二者的鉴别和筛选.
作者:黄勇;郑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祥云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汉坦病毒(HV)宿主动物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祥云县2003~2012年HFRS疫情资料并采集病人和健康人血清检测HV抗体.在居民区和野外捕鼠,鼠肺组织标本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V抗原,用RT-PCR法检测HV核酸.结果 祥云县2003~2012年共报告HFRS病例100例,平均年发病率2.18/10万(0.88/10万~ 4.64/10万).主要发病地区为云南驿镇、普棚镇和下庄镇.全年均有发病,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居民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野外以中华姬鼠为优势种.鼠间HV总感染率为6.22%,其中褐家鼠、黄胸鼠和中华姬鼠HV感染率分别为4.38%(14/320)、5.33%(9/169)和13.25%(11/83),其它阳性鼠种为灰麝鼩、臭鼩鼱、小家鼠、大绒鼠.从8份阳性褐家鼠肺标本中检测到汉城型病毒核酸阳性3份,汉滩型核酸阳性1份.结论 祥云县不仅存在着以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HFRS家鼠型疫源地,也存在野鼠型疫源地.近几年发病率上升与较高的鼠密度和鼠间HV感染率有关.
作者:李文娟;张海林;张云智;杨卫红;周济华;段春丽;张琼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及其甲状腺功能状况,以评价近年的防治效果,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海南省东、中、西部和海口及周边4个区域作为调查地区,选择8~10岁儿童、18~45岁育龄妇女两类重点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随意采集他们1次尿样、静脉血及家中食用盐,用直接滴定法检测盐碘,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用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状腺功能[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结果 调查地区碘盐覆盖率为98.33% (590/6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33% (584/600);育龄妇女和8~ 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1.1μg/L和195.4 μg/L;育龄妇女亚甲亢的检出率为9.0%(30/330),亚甲低的检出率为1.2%(4/330);8~ 10岁儿童亚甲亢的检出率为0.3%(1/330)、亚甲低的比例为0.9%(4/330).结论 调查地区育龄妇女和8~10岁儿童碘营养适宜,近年来的防治效果良好.
作者:吴红英;王红美;苏英迪;符艳;王兴任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10%冰醋酸液浸泡治疗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别采用10%冰醋酸液(治疗组药物)和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对照组药物)治疗手足癣患者各50例.在开始时、停药时和停药2周后分别记录皮疹分布及真菌学检查情况.结果 10%冰醋酸液治疗手足癣临床有效率达81.25%,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3.91%相近,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288,P>0.05).治疗组患者随访1月无1例复发.结论 10%冰醋酸液浸泡治疗手足癣临床疗效确切、经济易行、安全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芳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