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健;赵高潮;乌姗娜;靳庆娥;谷俊朝
目的 了解五华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卫生状况.方法 对2011 ~2012年五华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全县16个镇的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调查,2011年共采集水样416份,总合格率为45.4%,2012年采集水样392份,总合格率为36.0%;出厂水、末梢水、地下水、泉水、河水2011年的合格率分别为61.1%、55.6%、48.1%、46.9%、22.45%,2012年的合格率分别为57.1%、50.0%、47.1%、26.1%、9.30%.结论 五华县16个镇的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污染和人为的污染,水质较差.水质微生物严重超标,存在引发肝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流行的潜在性危险,需加强监管.为保障五华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饮用水安全,必须加强对现有水源的保护,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的现状,从而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
作者:张少忠;黄文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武汉市汉阳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开展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武汉市汉阳区2008年1月~2012年12月登记管理426例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方式、年龄特点、临床表现、X线胸片病灶分布特点、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情况,并与1 038例同年龄段本地户籍患者比较.结果 426例流动人口新发肺结核中15~45岁青壮年患者385例(90.4%,385/426);以健康体检方式发现者253例(59.4%,253/426)、肺部病变累及两个或以上肺叶者267例(62.7%,267/426)、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阳性者152例(35.7%,152/426),均高于户籍患者(x2值分别为98.19,37.38,39.29,P值均<0.001);流动人口新发肺结核治疗成功333例,占78.2%,(333/426),明显低于户籍人口(94.8%,984/1038)(x2=92.46,P<0.001).结论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病变范围广、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高、治疗成功率低,增加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难度.
作者:周利;周美兰;张剑;王长武;朱建;曾文霞;刘华;陈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厄洛替尼联合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厄洛替尼对其放射增敏机制.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厄洛替尼、5-氟尿嘧啶(5-Fu)对MKN4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KN45细胞经厄洛替尼、5-Fu及联合放射线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及周期分布情况;Westem Blots法检测厄洛替尼、5-Fu及联合放射线对MKN45细胞的Bax与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厄洛替尼、5-Fu均能抑制MKN45细胞的生长,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P<0.01).厄洛替尼联合组使C2/M、G0/G1期细胞比率增加明显,与5-Fu联合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70.32±0.65vs58.25±0.42,P<0.01);细胞凋亡率增加多,与5-Fu联合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19.21±1.23vs13.11±0.76,P<0.01);厄洛替尼联合组作用于细胞后,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ax蛋白表达则明显增加,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厄洛替尼的放射增敏机制与增加MKN45细胞的细胞凋亡率、G2/M和G0/G1期细胞比率;降低Bcl-2、升高Bax蛋白表达,从而降低Bcl-2/Bax比率有关.
作者:张圣林;刘春丽;黄群;苏小强;刘兰芳;李青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腾冲县2009~2012年肺结核登记患者特征,分析患病特点,为制定中国边境地区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下载腾冲县2009~2012年经胸部X光、CT、DR、PPD、痰检(+)(痰涂片检查)确诊并进(报)入疫情报告系统的肺结核病人登记资料,剔除县外诊断报告的本地患者及本县诊断的外地患者,将患者年龄分为<20岁,20~29,30~39,40~49,50~59岁,≥60岁6组,并根据不同性别、职业、民族等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腾冲县2009~2012年共报告本县肺结核患者717例,总患病率为27.4/10万.平均患病年龄40.6岁,其中20~40岁组患者构成比高,占46%(331/717).男性患者占69.6%(499/717),且患病率是女性患者的2.29倍;农民和民工患者占82.8%(594/717);少数民族占7.5% (54/717),其中傈僳族和景颇族患病率较高,为58.2/10万.结论 腾冲县肺结核患者在其年龄、性别、职业及民族分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今后应基于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加以分类防治管理.
作者:郭超;黄正芹;黄祖芬;黄东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法对脑膜瘤血供进行对比评价,进一步了解两种检查方法在脑膜瘤血供方面的应用价值及优势.方法 应用16层螺旋CT对20脑膜瘤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每个病例于一周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脑膜瘤血供情况(包括瘤体供血动脉、引流静脉、静脉窦、对肿瘤周围血管走行及对颅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20例行MSCTA与DSA检查患者均清晰显示瘤体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静脉窦,后者较前者在对细小分支的显示上略占优势;在近颅骨侧血管的显示方面DSA较MSCTA有明显优势;而在瘤体对周围血管的压迫、推移等方面MSCTA则具有三维立体的优势;窦旁脑膜瘤受侵的显示中,MSCTA可因骨质影响而高估静脉窦受侵情况的存在,DSA则不受影响;MSCTA可准确评估瘤体与骨质关系,并可为术前模拟手术入路提供三维立体影像.结论 MSCTA与DSA均能够提供准确的瘤体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静脉窦等重要信息,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在显示瘤体与周围血管、颅骨的三维关系以及无创、快捷、价格低廉等方面MSCTA更具优势.
作者:吴烨华;陈建强;战跃福;韩向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碘地区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以及病情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居民饮用水水碘中位数在150~300μg/L的3个高碘乡,监测8~10岁儿童尿碘含量、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B超法)、居民饮用水碘含量、居民户盐碘含量.结果 本次共应用B超检8~10岁儿童643人,甲状腺肿大47人,平均肿大率为7.31%.检测8~10岁儿童尿碘323份,尿碘中位数456.7μ g/L.水碘39份,水碘中位数为256.4μg/L.居民户盐样320份,无碘盐率为78.4%.结论 衡水市水源性高碘地区8~10岁儿童碘营养过量,儿童甲肿率处于较高发病水平,重点人群受高碘危害较为严重,形势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改水及无碘盐供应管理,确保高碘地区群众健康.
作者:王玉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泛昔洛韦联合微波治疗女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78例女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89例给予泛昔洛韦片,0.25,口服,3次/d,10d为一个疗程,治疗组89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微波患处局部治疗,隔日一次.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如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皮损愈合时间等),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一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相比:止疱时间(0.7±0.3vs1.3±0.5d,t=40.0)、结痂时间(1.6±0.2vs2.9±0.5d,t=25.0)、皮损愈合时间(5.1±0.5vs6.9±0.6d,t=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9,P<0.05).随访一年后,治疗组的复发率为35.96%,对照组的复发率为5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3,P<0.01).结论 泛昔洛韦联合微波治疗女性生殖器疱疹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复发频率,价格低廉,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修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2012年深圳市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索流感流行规律,为制定流感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市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数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深圳市的流感样病例占门诊急诊就诊总数百分比(ILI%)为4.15%,波动在3.16~5.56%之间.2012年全市哨点医院共采集ILI咽拭标本3 776份,分离出474株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2.6%,其中264株季节H3亚型(55.7%),150株B(Victoria,31.6%)亚型,55株B(Yamagata,11.6%)亚型,4株季节H1亚型(0.8%),1株甲型H1N1亚型(0.2%).2012年全市报告了87起ILI暴发疫情,流感PCR检测阳性74起,其中乙型23起(26.7%),季节性甲型46起(53.5%),季节性甲型和乙型混合感染5起(5.8%).结论 2012年深圳市流感活动较低,主要在上半年流行,3月初和6月初出现流行高峰.
作者:王昕;房师松;程小雯;吴春利;吕星;张仁利;唐秀娟;马汉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海口地区α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及分析缺失型基因的类型.方法 对具有α地中海贫血高风险的278人使用裂口PCR (gap-PCR)法进行缺失型基因的检测.结果 278人中检出α地中海贫血111人,发病率为39.93%.α地中海贫血缺失型基因类型分布为东南亚缺失型杂合子(-SEA/α α)28例,东南亚缺失型纯合子(--SEA/--SEA)4例,右缺失型杂合子(-α3.7/α α)23例,右缺失型纯合子(-α 3.7/-α 3.7)4例,左缺失型杂合子(-α 4.2/αα)17例,左缺失型纯合子(-α4.2/-α 4.2)2例,血红蛋白H病21例,3.74.2双重杂合子(-α3.7/-α4.2)4例,α地中海贫血复β地中海贫血8例.结论 α地中海贫血是常见、危害大的单基因遗传病,在海口地区属于高发病区,做好α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的诊断对于优生优育起到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高整体人类出生素质.
作者:陈扬;王婵;黄邓高;冯女;张淑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10%冰醋酸液浸泡治疗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别采用10%冰醋酸液(治疗组药物)和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对照组药物)治疗手足癣患者各50例.在开始时、停药时和停药2周后分别记录皮疹分布及真菌学检查情况.结果 10%冰醋酸液治疗手足癣临床有效率达81.25%,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3.91%相近,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288,P>0.05).治疗组患者随访1月无1例复发.结论 10%冰醋酸液浸泡治疗手足癣临床疗效确切、经济易行、安全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芳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发病、转归过程中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连续变化及其对患者的病情、病程、疗效转归的影响.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潜伏感染者、现患者及健康未感染者血清中IFN-γ、IL-4、IL-17等相关细胞因子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病例组血清中IL-4、IL-17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FN-γ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潜伏感染组血清中IL-4、IL-17水平亦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FN-γ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病例组血清中IL-4、IL-17水平高于潜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FN-γ水平要低于潜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01). 结论 部分细胞因子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患者病情、病程、疗效转归有紧密的关系,检测IFN-γ、IL-4、IL-17等有助于指导肺结核的治疗,为结核病的快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黄文焰;刘晋洪;郑军;陈涛;温贵华;陈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微循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及对症治疗.治疗组(观察组)给予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对照组给予弥可保治疗,疗程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等指标变化.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0%和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以正中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改善均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弥可保单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姣;王群;聂荣杰;闻智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2006~2012年三明市麻疹流行特征及麻疹防控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三明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三明市累计报告麻疹病例399例,年平均发病率2.17/10万.<15岁病例占58.90%,年龄别发病率以0岁高,为21.85/10万;9岁、10~14岁次之,发病率分别为10.38/10万、10.13/10万;病例以学生、散居儿童、农民居多.399例病例中,无免疫史80.20%,免疫史不详5.51%.2009年采取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措施后,人群IgG抗体阳性率、GMT水平显著升高,麻疹年平均发病率较强化前下降97.83%.2006~2012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排除发病率由0.91/10万上升2.48/10万,血清标本采集率由33.03%上升100%,实验室确诊比例由16.49%上升100%.结论 扩大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作者:林其汉;蔡和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住院及门诊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并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8~2012年237 735例住院及门诊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分析其阳性结果.结果 初筛阳性173例,确认阳性167例,符合率为96.53%,阳性率为0.07%.167例感染者中男117例,女50例,年龄0~80岁,男性感染者主要分布于31~50岁年龄段(68.37%);女性感染者主要分布于31~40岁和>60岁之间(60.00%);科室分布:内科、外科、妇科、门诊抗-HIV阳性率分别为0.047%、0.093%、0.057%和0.071%;HIV感染者以性传播为主,已婚者占多数,文化程度越低,感染率越高,职业分布以无业、农民和经商者多.结论 对全民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普及,能有效降低HIV抗体阳性率,医务人员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使用质量好的试剂可提高检测准确性.
作者:陈桂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及其甲状腺功能状况,以评价近年的防治效果,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海南省东、中、西部和海口及周边4个区域作为调查地区,选择8~10岁儿童、18~45岁育龄妇女两类重点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随意采集他们1次尿样、静脉血及家中食用盐,用直接滴定法检测盐碘,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用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状腺功能[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结果 调查地区碘盐覆盖率为98.33% (590/6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33% (584/600);育龄妇女和8~ 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1.1μg/L和195.4 μg/L;育龄妇女亚甲亢的检出率为9.0%(30/330),亚甲低的检出率为1.2%(4/330);8~ 10岁儿童亚甲亢的检出率为0.3%(1/330)、亚甲低的比例为0.9%(4/330).结论 调查地区育龄妇女和8~10岁儿童碘营养适宜,近年来的防治效果良好.
作者:吴红英;王红美;苏英迪;符艳;王兴任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检测(CAD)系统对肺单发结节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7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单发结节(直径0.9-3cm)的数字化X线(DR)胸片病例.随机抽取50例年龄、性别与受检组相近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胸部CT扫描,并由多名高年制胸部放射医师共同诊断.高年制和低年制放射诊断医师各5名,分别独立对用和不用CAD X线数字化胸片进行阅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来衡量观察者所记录积分.结果 平均ROC曲线下面积从不用CAD的0.755增加至用CAD的0.829 (P<0.05).在使用CAD时,低年制放射医师比高年制放射医师的平均ROC曲线下面积增加更多.结论 数字化X线胸片CAD系统有助于提高肺结节性病灶的检出率.
作者:秦梓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患者120例,其中对照组40例,子痫前期患者80例.采用ELISA法检测分娩前、分娩后7d血清及羊水TNF-α、IL-1β水平.结果 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及羊水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358,P<0.01).患者产后7d的血清TNF-α、IL-1β水平较产前下降(t=1.358,P<0.01).结论 细胞因子TNF-α、IL-1β在子痫前期中表达异常,提示子痫前期的发病可能与炎症有关.
作者:陈芳荣;龚护民;施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中广州市黄埔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7389例,年平均发病率434.39/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重症病例2例,重症率为0.03%;发病呈现双峰特点,主高峰为4~7月,次高峰为9~10月;全区各街道均有发病,黄埔街报告病例数多,共1327例,穗东街发病率高,为740.41/10万;4年报告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共7021例,占95.02%,男女性别发病率比为1.15:1,发病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检测251份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肠道病毒阳性率70.92%,其中CoxA16阳性率25.90%、EV71阳性率24.3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19.92%;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99起,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占88.44%,对73起疫情采样,60起肠道病毒阳性,其中EV71阳性率32.88%,CoxA16阳性率28.77%,CoxA16和EV71同时检出阳性率8.22%.结论 2009~ 2012年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处于高发状态,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和人群特征,幼儿园是发生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场所;CoxA16和EV71肠道病毒是引起黄埔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应加强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在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和病原监测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作者:罗小华;孙颖颖;周焰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明确去除伯氏疟原虫CSP基因的中央重复序列不影响该蛋白的膜定位及与肝细胞特异结合的特性. 方法 将去除中央重复序列的伯氏疟原虫CSP基因片段(PbCSP’)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纯化重组蛋白,免疫大鼠获得相应抗体;用流式细胞仪筛选表达EGFP-PbCSP’的Hela细胞,应用Con focal显微镜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表达的蛋白是否定位于细胞膜及能否与小鼠肝癌细胞(H22)特异结合. 结果 pGEX-PbCSP’的原核表达及纯化、免疫大鼠获得抗体,在Hela细胞表达的EGFP-PbCSP’蛋白定位于细胞膜,并能与小鼠肝癌细胞(H22)特异结合. 结论 去除中央重复序列的伯氏疟原虫CSP片段与肝细胞特异结合,为进一步研究其是否可作为肝细胞的靶向分子奠定了基础.
作者:吴姿蓉;余新炳;李艳文;陈晓湘;袁竹青;马长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5μm,4.6×250m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0.04mol· 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乙腈(68∶17∶15),流速1.0mL· min-1,检测波长252nm.结果 浓度在11.48~137.76μg·mL-1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9.4%(n=9).60批注射液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明显低于UV法测定结果.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精密度良好,为评价和控制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陈露;蔡姗英;鲁秋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