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疗效观察

张建峰;周柬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参麦注射液, N-端脑利钠肽前体, 高敏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以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有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LVEDd,NT-proBNP和hs-CRP较治疗前出现明显的降低(P<0.01),而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而LVEF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的升高(P<0.01),观察组的增高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改善心功能,能降低NT-proBNP和hs-CRP的水平,值得推广.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室出血早产儿血浆MMP-2和MMP-9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MP-2、MMP-9)在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时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患儿及20例对照组早产儿(无颅内出血等并发症)血浆MMP-2、MMP-9含量.结果 PVH-IVH患儿MMP-2、MMP-9比对照组早产儿显著升高(均P<0.01),随着出血程度加重,血浆MMP-2、MMP-9均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 血浆MMP-2和MMP-9含量的变化,可客观早期的判断PVH-IVH的发生、损伤程度.

    作者:江明荣;黄循斌;谢晓彬;周曙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深圳市集中空调通风管道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部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管道的污染状况,为提出合理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抽查深圳市长期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11家公共场所,对风管内表面的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以及β-溶血性链球菌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所抽取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合格率为69.0%,细菌总数合格率为100.0%,真菌总数合格率为100.0%,β-溶血性链球菌合格率为100.0%.结论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卫生安全问题,应加强卫生管理.

    作者:严燕;林阮群;刘可;姜立民;严宙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一起校内结核病爆发疫情的调查处理

    2010年2月~2011年1月,福鼎市某中学发生结核病流行.为了明确流行因素,控制结核病在校内的传播,随即对该校展开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张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手足口病病毒分离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手足口病病毒分离培养的可能因素以及方法的改进.方法 取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肛拭子或脑脊液、疱疹液、咽拭子,其中以粪便为主,经Hank's平衡缓冲液(HBSS)重悬震荡后,离心取上清液接种于横纹肌肉瘤传代细胞(RD-A细胞),二次传代后通过肠道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CPE)分析及EV71、CA16及肠道病毒通用试剂盒进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来鉴定病毒分离效果.结果 RD-A细胞能够有效的分离EV71、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采样时间在发病3日内,病毒分离效果达到66.7%,3日以上,病毒分离效果仅有29.1%.未添加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和制菌霉素的病毒分离,污染率达到75%,分离效率为13.6%,添加三种抑制细菌和霉菌的抗生素后,污染率达到3.93%,分离效率达到54.9%.结论 采样时间在发病3日内,有效的抑制细菌及霉菌的生长,合理的细胞接种密度可以明显提高病毒的分离培养效率.

    作者:罗敏;杨洪;张海龙;冼慧霞;陈惠玲;吴微;姚相杰;何雅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PTX-3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价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浓度对心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受试者血清PTX-3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及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所得结果进行统计检验,比较不同类型心功能不全患者的PIX-3浓度,分析PTX-3浓度与不同类型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及其评估价值.结果 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血清PTX-3浓度显著高于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患者(P<0.01),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血清PTX-3浓度显著高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患者(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TX-3浓度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存在显著正相关(OR=2.12,P<0.01;OR=2.10,P<0.01);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组之间比较,血清PTX-3浓度在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增加.结论 PTX-3可以客观准确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可作为一项临床诊断心功能不全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郑颖;张利;秦海斌;涂涛;肖宜超;周胜华;刘启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住院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川芎嗪+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每日2次,30min内滴完,疗程均为14d,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7d及14d后,对其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7d后,治疗组有效率为76.7%,对照组为50.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 14d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6.7%,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并能更好地控制脑梗死的进展,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颖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深圳市2006~2011年猩红热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猩红热流行趋势,为制订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深圳市2006~2011年猩红热疫情资料.结果 2006-2011年深圳市猩红热发病1517例.201 1年发病率高为7.32/10万;2010年发病率低,为1.31/10万.猩红热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2011年发病数大幅上升,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散居儿童、学生和幼托儿童三项职业报告猩红热病例数占全部病例数的94.13%.男女比例为1.85:1.发病主要集中于1~10岁年龄段的儿童.高发期集中在3~5月份和12~1月份.结论 学校、托幼机构是猩红热发病的高危场所,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工作;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防控意识.

    作者:秦彦珉;谢旭;梅树江;孔东锋;路滟;李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IRE-BP1基因在三种淡色库蚊体内表达量的比较分析

    目的 进行不同品系淡色库蚊铁离子应答元件结合蛋白1基因表达量的分析.方法 据二维电泳获得肽段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基因片段,荧光定量PCR检测在淡色库蚊抗性品系、敏感品系、现场采集品系蚊体内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成功扩增淡色库蚊铁离子应答元件结合蛋白1基因片段,荧光定量PCR表明该基因在抗性品系蚊体内的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8.22倍,现场品系是敏感品系的5.17倍.结论 淡色库蚊铁离子应答元件结合蛋白1基因可做为新的抗性检测及治理基因靶标.

    作者:谭文彬;王霄;袁常秀;张凤霞;刘建刚;路海;亚白柳;刘永春;李士根;郭永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L-NAME对大鼠生精细胞p5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隐睾下降固定术后生精细胞p5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5只雄性SD大鼠建立单侧隐睾模型.术后12d将隐睾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隐睾固定组、隐睾固定+生理盐水组、隐睾固定+L-NAME组,建立隐睾下降固定模型.术后分别于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或L-NAME.术后第12d于腹腔内给药后2h大鼠尾部采血,取血清测定NO含量及NOS活性.术后第24d脱颈椎处死大鼠,TUNEI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各组右侧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p53的表达.结果 隐睾固定+L-NAME组血清中NO浓度、NOS活性以及生精细胞凋亡率及p53的表达低于隐睾固定组和隐睾固定+生理盐水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低,低于其它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NAME降低隐睾下降固定后NO的产生,降低p53的表达,减少生精细胞凋亡,提示NOS抑制剂能促进隐睾下降固定术后的睾丸提高生精能力.

    作者:石金凤;谢远杰;李美香;龙治峰;郑翔;赵国军;杜雅兰;贺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海南省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和传播风险评估

    目的 评估海南省脊灰野病毒输入和传播的风险,科学指导制定预防控制策略,防范和应对脊灰野病毒输入疫情.方法 对全省适龄儿童脊灰疫苗接种率、疑似病例(AFP)、脊灰抗体水平及流动人员等监测资料的综合分析,评估海南省脊灰野病毒输入与传播的风险.结果 海南省适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均达到98.00%以上,三个地区(18个市县)脊灰疫苗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均达到了99.00%以上适龄儿童脊灰Ⅰ、Ⅱ、Ⅲ型IgG抗体阳性率均达到98.00%以上,AFP病例报告发病率等7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结论 海南省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的风险,但输入脊灰野病毒在海南省扩散传播的风险较低,需要重点防范脊灰野病毒输入后在免疫状态薄弱的流动儿童当中引发二代个案病例.

    作者:曾昭长;金玉明;莫少雄;潘婷婷;曾雪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深圳市宝安区散发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1年散发性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将深圳市宝安区2006~ 2011年散发性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输入Excel 2003软件,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1年全区共报告3 652例散发性手足口病病例,61例重症病例,重病率为1.67%,8例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22%;散发性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4~7月份,其中5月份发病例数高,占总报告病例数的28.56%;重症病例4~9月份出现发病高峰;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病例主要集中于3岁以下年龄组;重症病例主要集中于2岁以下年龄组.民治、观澜和西乡三街道发病牢高,分别为4.57%、4.15%和3.40%.结论 应在夏季针对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开展散发性手足口病病例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并及时处置疫情.

    作者:陈丽华;李苑;叶恋花;叶伟国;李基;李晓峰;马智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1:1配对原则,选取深圳市宝安区2011年11月~2012年1月国家疫情网报告的5岁以下确诊为轮状病毒腹泻的儿童和社区对照各80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拟合Logistic回归.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喂饭/奶前洗手、餐具或奶具消毒、母乳喂养、腹泻前三天到过医院门诊看病,这些变量与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生有统计学关联.多因素分析表明餐具或奶具消毒是保护性因素,腹泻前三天到过医院门诊看病是危险因素,两者的OR值(95%CI)分别为0.154(0.035 ~ 0.682)、2.015(2.118~4.137).结论 餐具或奶具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可减少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生;医院诊疗场所可能是导致轮状病毒腹泻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荣川;李苑;张海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As2O3下调KG1a细胞粘附分子CD44、CD49d表达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造血微环境中KG1a细胞粘附分子CD44和CD49d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正常人和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模拟造血微环境,与KG1a细胞共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条件下As2O3对KG1a细胞CD44和CD49d表达的影响.结果 来源于正常人或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基质细胞与KG1a细胞共培养都可明显增加KG1a细胞CD44、CD49d表达(P≤0.01),但两种不同来源的骨髓基质细胞上调KG1a细胞CD44、CD49d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骨髓基质细胞与KG1a细胞共培养的时间对CD44和CD49d表达无影响(P>0.05).在共培养体中,不同浓度As2O3均可下调KG1a细胞CD44、CD49d的表达.用1μmol/L的As2O3分别作用24h及48 h后,KG1a细胞表面CD44分别为(94.32±0.77)%和(88.97±1.74)%(P<0.05); CD49d分别为(41.12±0.37)%和(34.12±1.77)%(P<0.05),随时间延长表达下降.当As2O3浓度增高为2μmol/L时,CD44表达率由(99.08士0.29)%降至(85.6士0.88)%,CD49d表达牢由(47.48士0.1)%降至(37.03±0.96)%(P<0.01).结论As2O3能降低体外造血微环境中KC1a细胞表面CD44、CD49d表达,并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作者:段永涛;吴秉毅;宋朝阳;郭坤元;庞绍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弓形虫病研究概况

    弓形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对该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技术及疫苗研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特别是分子诊断技术的开发应用,使弓形虫病难以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的现状得到明显改善.现对弓形虫病的研究概况作一系统综述.

    作者:王跃兵;杨向东;杨国荣;于彬彬;黄文丽;马永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常德市甲型H1N1流感感染状况血清学调查

    目的 掌握常德市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甲型H1N1流感动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共抽取225人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 2010年1月、4月、8月共采集血清标本675份,血清抗体滴度阳性为208份,阳性牢为30.81%,三次血清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2,P>0.05).三次调查城市人群抗体阳性牢均高于农村;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不同,第一次调查6岁~组阳性率高位46.81%,第二、三次调查,均为16岁~组高,分别为57.78%、40.00%,60岁以上人群每次调查感染率均较低.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及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人群其甲流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未接种人群.结论 常德市2010年甲流病毒未发生变异,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屏障,能有效遏制甲型H1N1流感爆发流行.

    作者:熊慧娟;华伟湘;蒋小伟;曾凡权;汪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发病1~7d内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9例).两组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调脂、扩血管、利尿、强心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g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0ml,2次/d,静脉滴注,观察10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1% vs 82.1%),(t=8.33,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BNP下降水平均明显改善((t=7.84,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血浆脑钠肽(BNP),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熊素春;陈以初;许有凡;卫国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湖北襄阳市2009~2011年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哨点监测

    目的 收集襄阳市2009~2011年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监测资料,分析相关行为变化及HIV感染流行艾滋病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哨点监测统一方案的要求,对男男性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结果 2009~2011年共调查1124人,56%以上通过网络寻找性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8.22%,近6个月男男肛交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23.43%,存在知行分离.HIV感染率为3.11%,梅毒阳性率为4.18%;丙肝阳性率为0.36%.结论 通过网络平台开展MSM人群行为干预是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提高该人群自我保护意识是今后宣传教育的关键.

    作者:谢爱齐;齐星;崔德勇;温明霞;张明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木犀草素对冷保存心脏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木犀草素对UW液低温保存离体大鼠心脏的功能及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2组(n=20):对照组(UW组)及实验组(添加30μmol/L木犀草素的UW液).利用Langendorff 离体心脏灌流法,观察离体心脏冷保存18h复灌60min后心率、左心室大收缩压、左心室压力变化率、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复灌期心脏的收缩功能(LVPSP,+dp/dtmax)、舒张功能(-dp/dtmax)及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义意义(P<0.05);心肌细胞的凋亡及促进凋亡Bax基因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抑制凋亡Bcl-2基因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木犀草素能显著改善UW液低温保存离体大鼠心脏的功能,对心肌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闫庆峰;闫高峰;李跃萍;杨达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NK细胞与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HIV感染已成为全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并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人们发现HIV感染及其疾病进展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关,尤其是在天然免疫中占重要组成部分的自然杀伤细胞.了解自然杀伤细胞在HIV感染中发挥的作用,为更好地了解HIV感染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就NK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HIV感染中的作用上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贾曼雪;李丹;邵一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多项血清因子与血压和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IGF-I、VECF、CRP、UA及Hcy的变化与血压分级和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两组人员的血清IGF-I、VEGF、CRP、UA及Hcy水平,并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三个等级,心室肥厚与否分为两类,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IGF-I、VECF、CRP、UA及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压分级越高者其水平也越高,且伴有心室肥厚者高于不伴有心室肥厚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IGF-I、VEGF、CRP、UA及Hcy水平与血压分级及是否伴有心室肥厚均有较大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

    作者:李艳华;何春辉;罗祖军;杨竞凌;林棋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