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比亚芬联合常规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分析

李芳;朱红卫;张敬

关键词:放射性直肠炎, 比亚芬, 保留灌肠, 宫颈癌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比亚芬联合常规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80例经放射治疗后并发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宫颈癌患者,采用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比亚芬联合常规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不同保留灌肠方法对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7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33,P<0.05).结论:应用比亚芬联合常规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效果显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基于标记点的三维医学图像配准方法研究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标记点的三维医学图像配准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方法:将带有6个标记点的定位工具分别与由腰椎、颈椎模型骨、动物(猪)脊椎骨和尸体脊椎骨等构成的25例试验对象固定在一起,进行三维X射线扫描,从而获得医学图像.识别采集的25幅三维医学图像中的标记点,计算得到刚体配准矩阵和配准误差.结果:将带有150个标记点的25幅图像,经过移动立方体(MC)算法结合标记点几何特征初步粗筛得到170个标记点,经过二次精细筛选之后得到131个正确标记点.因标记点数目有冗余,25组数据全部配准成功,误差均<1 mm.结论:基于标记点的三维医学图像配准方法可以自动识别标记点,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和图像配准精度,配准误差可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冯云;张维军;李寅岩;张送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34例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临床剂量验证结果分析

    目的:应用Delta4三维剂量验证系统验证234例宫颈癌固定射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分析验证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Delta4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对医科达Oncentra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并实际治疗的234例宫颈癌患者固定射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进行验证,使用3 mm/3%的评判标准,分析计划γ通过率及其中单个射野的γ通过率,并分析通过率低的计划及射野的影响因素.结果:宫颈癌计划通过率低于95%射野集中在120°~140°和220°~240°.结论:对比分析射野角度归零验证结果和实际射野角度验证结果,发现部分实际角度通过率低的射野是由于治疗床的剂量衰减作用的影响;加速器多叶准直器移动精度和激光灯精度可能会影响验证结果.

    作者:彭倩;吴凡;许敬辉;唐斌;康盛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辽宁省城乡各级医院尿液分析仪与血液分析仪配置现状分析

    目的:调查辽宁省各级医院尿液分析仪与血液分析仪的配置情况和分布特征,分析辽宁省城乡各级医院配置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辽宁省6市22县所辖的一、二、三级585所医院在用的尿液分析仪与血液分析仪配置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计算分析城乡各级医院院均配置水平、品牌结构及价格变化.结果:辽宁省6市22县辖区的一、二、三级医院尿液分析仪院均配置量分别为0.7台/院、1.6台/院和1.7台/院,城市(0.9台/院)高于农村(0.7台/院);血液分析仪则为0.5台/院、1.5台/院和1.7台/院,城市(0.8台/院)高于农村(0.6台/院).尿液分析仪与血液分析仪的国产占有率依次为78.7%和60.4%.一、二、三级医院尿液分析仪国产占有率依次为93.6%、45.2%和36.0%,血液分析仪国产占有率分别为86.7%、21.5%和15.2%.进口尿液分析仪的均价是国产设备的10.4倍,血液分析仪则为6.0倍,并且设备性能和售后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国产.结论:辽宁省各级医院尿液分析仪与血液分析仪配置水平及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该提高科研创新水平及完善服务,缩小与进口医疗器械的差距,政府则应营造适宜国产企业生长的环境.

    作者:张蕊;马祥;吕广艳;孙宏治;潘国伟;刘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3D双目视觉的虚拟现实医学教学平台研究

    目的:设计一种双目立体虚拟现实(VR)显示教学资源平台,利用其沉浸性能来增强对学员主观视角上的刺激,达到快速拓展知识面的效果.方法:对3D立体视觉原理进行探讨,设计立体显示的软硬件系统再使用计算机实现视觉模型,采用打开图形库(Open GL)图像编程接口,分析Open GL实现三维(3D)图像渲染显示的原理与其坐标变换原理;在Open GL中构建平行双目视觉的影像模型,确定在双目立体显示系统中两个摄像机的相对位置;使用Open GL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设计3D-VR医学教学资料.结果:研究的视频资源的渲染质量能够达理想要求,图形渲染速率可满足交互操作的要求,交互性能良好.使用数学建模方法实现两种视觉模型建模;使用Open GL构建了平行双目投影模型,完成了双目立体显示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结论:3D双目视觉的VR医学教学平台能够较好的表现医学教学操作场景的特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学员的培训效率.

    作者:史森中;黄昊;刘洋;吴东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止血耗材监测预警体系初探

    目的:对医院运营决策系统止血耗材临床使用动态进行监测,探讨建立止血耗材超常预警干预管理体系,为医院加强止血材料临床应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对2017年1月和2月以及2016年1月和2月医院耗材超常预警数据进行排名,并对止血材料使用量、各临床科室止血材料使用情况及止血材料患者使用动态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提出止血材料超常预警干预政策建议.结果:采用医院运营决策系统对止血耗材监管以来,2017年1月和2月大部分临床科室止血材料使用情况与2016年1月和2月比较有所改善.结论:医院通过规范化建设,加强对止血材料临床应用管理,确保了止血材料安全、有效、经济以及合理使用.

    作者:蒋秉梁;玉素甫·吐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脑胶质瘤共面、非共面容积旋转调强及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不同类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在共面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非共面VMAT(non VMAT)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及螺旋断层(TOMO)放射治疗计划之间的剂量学差异,评价不同放射治疗计划的差别.方法:收集7例脑胶质瘤患者CT图像,由主治医生在磁共振成像(MRI)横断面上勾画靶区、危及器官及正常脑组织.对每个病例分别制定共面VMAT、non VMAT和TOMO治疗的三组放射治疗计划,并将其定义为VMAT计划组、non VMAT计划组和TOMO计划组.放射治疗处方为60 Gy/30 F,水肿区为54 Gy/30 F.评价:①计划肿瘤体积(PGTV)和计划临床靶体积(PCTV)的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及小剂量(Dmin);②均匀性指数(HI)及适形度指数(CI);③危及器官的Dmax、Dmean.比较3个评价指标在三组治疗计划之间的剂量差异.结果:靶区在PCTV、PGTV各参考指标的不同计划模式下,三组计划均能很好地满足靶区要求.TOMO计划组的均匀度HI稍优于其他两组计划;三组计划的适行性CI无明显差异.对于脑胶质瘤,TOMO计划组中PCTV Dmean、PGTV Dmean的平均值均低于共面VMAT组和non VMAT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00,F=12.755;P<0.05),且更接近处方要求.结论:对不同部位胶质瘤,Varian Eclipse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下的共面VMAT、non VMAT及TOMO治疗计划均能较好地满足靶区剂量覆盖、均匀性和适形性的要求,对于危及器官的保护,TOMO治疗计划比共面VMAT和non VMAT治疗计划对危及器官的保护更好.

    作者:王宇;吴文;许敬辉;廖雄飞;黎杰;陈亚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儿童CT检查实测剂量与显示剂量的关系研究

    目的:建立儿童CT扫描中设备显示剂量与实测剂量的关系,评估设备显示剂量能否作为实际剂量监测的依据,为儿童CT检查剂量快速估算方法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临床常用的两种品牌16排和64排探测器CT设备,使用儿童CT剂量模体,采用笔形电离室测量各扫描参数下儿童头部扫描和胸部扫描的CT剂量指数,同时记录设备显示剂量,并计算测量剂量和显示剂量的比值.结果:两种品牌儿童头部扫描实测剂量分别是设备显示剂量的1.30~1.39倍和1.17~1.26倍,儿童胸部扫描实测剂量分别是设备显示剂量的1.95~2.27倍和1.75~1.97倍,头部扫描实测剂量较胸部扫描实测剂量更接近设备显示剂量.结论:儿童CT检查中,同一品牌型号CT设备在不同曝光条件下实测剂量与设备显示剂量的比值一致性较好,可根据设备显示剂量按一定比例快速估算儿童CT检查中实际接受的辐射剂量.

    作者:黄卓;徐辉;岳保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迈瑞DigiEye 560型DR机在特殊环境下的保养与使用

    南海地区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气温在27~32 ℃,年平均气温达28 ℃;夏季地表温度高达60 ℃,空气湿度80~95%,海水含盐度达30%,广州总医院在该地区使用DigiEye 560型DR机(深圳迈瑞公司)负责全岛患者X光的摄影与诊断.由于该地区与内陆相比较,具有上述高温、高湿、高盐等特殊环境特点,设备保养与使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在工作中积累的对该设备维护保养经验供同行参考.

    作者:郭元星;李向东;曾小涛;李汝锐;李敏;郝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黏度骨水泥灌注联合简化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高黏度骨水泥灌注联合简化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灌注联合简化版PVP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单节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伤椎矫正效果、骨水泥渗漏率及邻近椎体再骨折情况,根据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5.8±7.7)min,骨水泥填充量为(2.6±0.8)ml;术中发生骨水泥椎旁渗漏5例(占7.7%),随访期间患者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3例(占4.6%),均再次给予PVP治疗.术后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较术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92,F=34.628;P<0.05).术后的伤椎平均高度与末次随访均有显著恢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27,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灌注联合简化版PVP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安全有效,操作更为简便,治疗费用更低,且不会增加骨水泥的渗漏率.

    作者:魏凯;尚平福;王贵方;李东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消毒灭菌挂车展收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方法在消毒灭菌挂车展收流程中的应用,以提高消毒灭菌挂车展收的效率.方法: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发现和解决消毒灭菌挂车展收流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品管圈管理,设定车辆展开改进措施,比较应用品管圈管理前、后消毒灭菌挂车的展开时间.结果:消毒灭菌挂车展开时间由实施改进措施前的25 min下降至实施改进措施后的14 min,顺畅了展收流程,提高了消毒灭菌挂车的工作效率.结论:品管圈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消毒灭菌挂车展收效率,在卫勤训练和实际医疗保障中可以更好地发挥消毒灭菌挂车的保障作用.

    作者:郭甲;樊丽洁;邓琳;陈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比亚芬联合常规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比亚芬联合常规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80例经放射治疗后并发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宫颈癌患者,采用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比亚芬联合常规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不同保留灌肠方法对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7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33,P<0.05).结论:应用比亚芬联合常规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效果显著.

    作者:李芳;朱红卫;张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临床应用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目的:根据核磁共振成像(MRI)设备的物理原理和设计特点,建立医用MRI系统的风险管理流程,以达到MRI设备应用安全的目的.方法:基于医用MRI设备的成像原理,分析其设备各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结合国家现有的相关标准与医院临床实践需求,设计MRI设备的风险管理流程及其具体管理方法.结果:将建立的风险管理流程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实现了风险分析中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规避,提高了MRI设备使用的安全性.结论:应用MRI设备风险控制方法,能够正确认识、评估和控制MRI设备的各类风险,熟悉相关的处置方案,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细则,可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保障MRI设备的安全运行与医务人员及患者安全、提高设备管理效率.

    作者:何伟;李松阳;肖洪;卢贞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角度股四头肌等速肌力训练对骨科术后康复治疗疗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不同角度股四头肌等速肌力训练对骨科术后康复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行骨科手术和康复治疗的100例骨骼疾病患者,按照患者的等速肌力训练的角度将其分为0°~30°组(34例)、31°~60°组(32例)和61°~90°组(34例).给予三组患者相应角度的股四头肌等速肌力训练,比较三组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和腘绳肌、胫前肌及小腿三头肌肌力以及步态.结果:三组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比较,31°~60°组患者的等速肌力测定指标明显高于0°~30°组和61°~90°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3,F=4.71,F=5.82,F=6.02,F=6.11,F=5.76, F=4.94;P<0.05),0°~30°组患者与61°~90°组患者等速肌力测定峰力矩等7项指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42,t=0.597,t=1.101,t=1.457,t=0.859,t=0.783,t=0.123;P>0.05).三组患者的小腿三头肌肌力比较, 0°~30°组患者的等速肌力测定指标明显高于31°~60°组和61°~90°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1, F=4.97,F=5.20,F=4.98,F=6.17,F=5.94,F=5.49;P<0.05),31°~60°组患者与61°~90°组患者的等速肌力测定峰力矩等7项指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7,t=0.848,t=0.789,t=1.490,t=1.794,t=0.755, t=0.819;P>0.05).0°~30°组患者的步态参数优于31°~60°组和61°~90°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8,F=4.88,F=4.76,F=5.52,F=5.06,F=6.17;P<0.05),31°~60°组患者与61°~90°组患者的支撑相初期等6项步态参数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1,t=2.762,t=0.814,t=1.133,t=1.313,t=1.027;P>0.05).结论:不同角度的股四头肌等速肌力训练能够有效促进骨科手术患者的康复,其中以31°~60°范围内的股四头肌等速肌力训练效果为显著.

    作者:刘文辉;李瑾;李楠;郄淑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一体化PET-MR设备中飞行时间技术和点扩展函数技术对PET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一体化PET-MR图像重建中飞行时间(TOF)技术和点扩展函数(PSF)对PE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NU2-2007标准,使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675-1标准规定的PET图像质量体模,在通用电气公司GE SIGNA型PET-MR及配套AW4.6工作站上完成扫描和图像重建,采用联合使用(TOF+PSF)、单独使用PSF技术(non-TOF+PSF)、单独使用TOF技术(TOF+non-PSF)和两种技术均不使用(non-TOF+non-PSF)4种方法重建PET图像,分析图像的对比度(QH和QC)、背景变化率(Nj)和信噪比(SNR).结果:以non-TOF+non-PSF重建结果为参照,单独使用PSF技术、单独使用TOF技术和联合使用TOF+PSF技术重建图像的平均热区对比度(QH)分别提高了7.61%、20.94%和40.17%;单独使用TOF技术的图像平均冷区对比度(QC)提高了11.29%,联合使用TOF+PSF技术的图像QC提高了12.32%;单独使用PSF技术、单独使用TOF技术和联合使用TOF+PSF技术重建图像的平均背景变化率(Nmean)分别降低了2.28%、21.44%和30.03%;SNR则分别提高了11.52%、44.28%和92.70%.结论:TOF和PSF技术均可提高PET的图像质量,联合使用两种技术对提高重建图像质量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董硕;李东;吴天棋;庄静文;谢峰;白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投稿指南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磁共振成像联合骨扫描在膝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联合骨扫描在膝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明确诊断的70例膝部骨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分组,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患者纳入MRI检查组(37例),行骨扫描检查的患者纳入骨扫描检查组(14例),MRI联合骨扫描检查的患者纳入联合检查组(19例).收集3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图像及病理结果,分析影像学图像的病变性质、边界、范围、侵袭性及病变内部均匀性等指标;比较各检查技术在膝部骨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在膝部良性和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方面,联合检查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2.86%, MRI检查组分别为76.47%和70.0%,骨扫描检查组分别为57.14%和85.71%;MRI检查组与骨扫描组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36,P>0.05);MRI检查组与联合检查组良性和恶性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36,x2=3.524;P<0.05);骨扫描检查组与联合检查组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18, x2=2.947;P<0.05).3组对膝部肿瘤的边界、范围及内部均匀性等征象指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01, x2=3.695,x2=2.852;P<0.05).结论:MRI联合骨扫描检查可部分提高膝部骨肿瘤的早期诊断效能,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可靠的影像资料,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建平;樊员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用注射泵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医用注射泵的质量控制方案,以保证注射泵临床使用安全、药液输注的准确性,提升医疗质量.方法:从医用注射泵外观、报警功能、规格识别、机械精度以及流量准确性5个方面检测注射泵的质量,对注射泵的常规注射控制界面进行测试,采用对比法及称重法进行计量.结果:对注射泵注射速度、机械精度及流量准确性等技术参数进行严格的检测,将测得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得出注射泵是否符合标准,保证了注射泵的精度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医院应建立医用注射泵全生命周期的档案管理与质量控制标准,定期进行校准和计量,保持仪器正常使用并且各方面技术指标均能达到要求,达到药液精准输注,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康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于2018年1月26日在北京召开.到会常务理事98名,符合章程规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理事长工作报告和有关建议案.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MRI读出方向上的分段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颅脑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MRI读出方向上的分段扩散成像技术(RESOLVE)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颅脑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例颅脑病变患者,采用3.0 T超导MRI仪,扫描序列为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ss-EPI)DWI及RESOLVE DWI,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MRI所提示颅脑占位的图像,评价两种扫描序列的DWI图像,并进行图像综合评分.测量两种扫描序列的图像信噪比、畸变部分面积及病灶区域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作为客观图像评价标准,并比较两种扫描序列的图像综合评分、信噪比、畸变部分面积及ADC值的差异.结果:RESOLVE DWI序列评分显著高于ss-EPI DWI序列,信噪比显著增加,图像畸变面积显著减小,两种扫描序列之间ADC值无显著差异.结论:RESOLVE DWI序列可明显提高图像质量,清晰显示颅脑占位病变而不改变ADC值,有利于颅脑占位病变的诊断.

    作者:邵晓宁;张雪萍;杨子涛;程敬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洁净手术室突发停电的风险与后备电源的解决对策

    目的:分析洁净手术室非常态下停电的法规与风险,对电力供应与保障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分析洁净手术室内仪器的用电使用特性以及停电对洁净手术室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电力保障的措施.结果:洁净手术室后备电源,尤其是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系统(UPS)与发电机组配合,能够为突发停电时适用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作电源支撑.结论:通过确定应急电源系统来保障洁净手术室应急状态下电力供应,以满足洁净手术室对电力供应需求的后备保障.

    作者:伍子英;陈文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