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志;刘新;邓绪礼;缪峰;赵中平;陈锡欣;万功群;傅斌;赵长磊;马培连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的健康状况,献血前进行输血传染病标志物ALT的检测. 方法 针对所有无偿献血者的血样用赖氏法进行ALT检测.结果 313 328例患者中ALT不合格率为1.86%;不同血液检测模式ALT不合格率分别为0.87%和3.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无偿献血者ALT的检测,对避免输血后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陈兴智;罗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及亚急性甲状腺炎与病毒性肝炎的互相影响.方法 选择单纯病毒性肝炎80例,单纯甲亢90例及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72例,分别比较各组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情况,并比较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甲功的测定结果 及病毒性肝炎对甲亢的影响. 结果 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对肝功能损害比单纯甲亢及单纯病毒性肝炎都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病毒性肝炎比单纯甲亢血中T3、T4升高明显,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中T3、T4、FT3、FT4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SH浓度与甲状腺摄131Ⅰ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结论甲亢及亚急性甲状腺炎能加重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除检测T3、T4、FT3、FT4、TSH外,还应对其甲状腺摄131Ⅰ率进行检测.
作者:黄明珠;黄江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淋病奈瑟菌是人类性传播疾病淋病的病原菌,简称淋球菌.主要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粘膜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
作者:陈敏;胡四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制抗弓形虫DNA疫苗.评价其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进而推广应用.方法 首先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酶切、连接、测序等技术,扩增棒状体蛋白2(ROP2)基因片段,将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质粒中,制备抗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 DNA疫苗.再应用该疫苗免疫小鼠,取其血清、脾和淋巴结培养液检测免疫学指标评价其免疫原性,后应用弓形虫攻击感染实验评价其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PCR扩增出1.7kbROP2基因片段,克隆、构建出pc-DNA3-ROP2重组DNA疫苗能诱发小鼠产生强烈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小鼠血清抗体滴度高且能正确识别由基因重组体外诱导表达的ROP2蛋白抗原;实验组小鼠CD4+T细胞增殖明显,体液中各细胞因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血清中升高为显著.弓形虫攻击感染180h后,疫苗免疫保护率为88.9%,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pc-DNA3-ROP2重组DNA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安全可靠,能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作者:魏庆宽;肖婷;崔勇;胡颖新;史世俊;李桂玲;傅婷霞;李瑾;黄炳成;韩广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妊娠晚期隐性梅毒TRUST血清学固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妊娠晚期隐性梅毒血清学固定24例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的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用ELISA方法 检测两组外周血IL-10及IL-12浓度水平.结果 妊娠晚期隐性梅毒RPR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细胞亚群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3+、CD8+淋巴细胞及B细胞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淋巴细胞、NK细胞明显降低(P<0.01),CD4+/CD8+显著降低(p<0.01).IL-10及IL-12浓度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IL-10/IL-12浓度比值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妊娠晚期隐性梅毒RPR血清固定患者存在细胞因子分泌的不平衡,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不平衡和免疫抑制,在妊娠晚期隐性梅毒患者RPR血清固定病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真;周国茂;张涛;田丽闪;马剑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检测在妇科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 CRP和WBC分别采用全血快速CRP分析仪测定CRP值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WBC. 结果 CRP在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CRP、非淋菌性尿道炎CRP、宫颈炎CRP、细菌性阴道病(BV)、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CRP阳性率分别为:92.9%、84.2%、31.6%、33.3%、4.5%、0和0.结论在急慢性盆腔炎中CRP阳性率和值显著高于其它病例(P<0.05),显示CRP具有显著应用价值;而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CRP阳性率和值均低,鉴别诊断较困难,而CRP在BV、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鉴剐诊断中无应用价值.
作者:朱新建;凌利芬;聂署萍;范菲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调节性T细胞参与几乎全部的寄生虫病免疫反应,是寄生虫感染免疫调节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天然调节性T细胞在寄生虫感染过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治疗价值进行了讨论,期望有助于发展控制寄生虫感染的新方法 .
作者:余传信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郴州市城区市售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及菌型特征. 方法 采集市场销售甲鱼,取肠内容物及体表、肛门涂抹物进行增菌、分离、鉴定.结果 2005年~2006年,共采样437份,检出霍乱弧菌7株,市售甲鱼霍乱孤菌带菌率为1.60%,经鉴定分别为01群6株和O139群1株,4株菌株能产霍乱肠毒素(CT).结论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防止霍乱弧菌引起的疲情.
作者:谢群;曾晓军;郑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海口市2003~2008年发生的5起群体性隐翅虫皮炎进行调查.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式.对患者按临床表现,生活习惯以及周围环境等内容进行现场调查,探讨发病相关的因素.结果 5起隐翅虫皮炎发病852例,罹惠率为32.1%,患者经外用止痒消炎洗剂和内服抗过敏等药物及防治毒隐翅虫等措施后,发病态势迅速得到控制,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结论海口市5起群体性昆虫性皮炎的主要原因与毒隐翅虫致病高度相关.
作者:杨来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肤(BNP)水平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分成2组,比索洛尔组(88例),对照组(7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血浆BNP;心脏超声诊断仪测量同期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结果 治疗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均高于正常;治疗后1个月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3个月、6个月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6个月两组左心室舒张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可以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可靠的观察指标,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
作者:唐慧;姜国攀;关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输(备)血患者进行红细胞抗体筛查和鉴定,保证输入相容血液成分.方法 采用盐水介质法、聚凝胺法及间接抗人球法对患者标本进行抗体的筛选和特异性的鉴定,分析抗体的分布情况.结果 10 736例受血者共检出24例抗体阳性(阳性率0.22%),其中抗D2例,抗E8例,抗M2例,多系统抗体抗E、抗M1例,自身免疫性抗体11例. 结论输血前的抗体筛查对安全、有效、及时地输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德娟;夏兰;蔡兴权;符有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危机干预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心身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对108例深圳市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AIDS病人干预后,SCL-90在敌对和精神病症2项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8个因子和SCL-90总分、阳性总分、阳性均数、阳性项目数等4方面均低于干预前(P<0.01).WHOQOL-100评估在干预后,除了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性生活、交通条件和精神支柱等方面及领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5大领域及21个方面和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均高于干预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危机干预可以改善HIV感染者的心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石向东;张燕;唐秀娟;陈琳;杨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半胱天冬酶半胱天冬酶(Caspase)是一个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这个家族的所有成员在它们的活性位点均有半胱氨酸,并且切割靶蛋白也均在特异性的天门冬氨酸位点后,因此称半胱天冬酶[1].
作者:黄卫;岑松;钟江;刘元晓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格列美脲与格列苯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前瞻性配对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及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格列美脲与格列苯脲的降糖效果相似,但格列美脲组餐后C肽无升高.前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后者.结论格列美脲能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磺脲类降糖药.
作者:李贵湘;王天松;黎宗保;邓明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DNA的损伤与糖尿病性肾病(DN)的发生和进展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确诊的糖尿病(DM)患者53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36例,无糖尿病史的健康体检者45例,分别检测24h尿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视黄醇蛋白(RBP)和尿肌酐(Crea)的含量,检测血清胱抑素(Cys-C)和转铁蛋白(TRF).结果 糖尿病性肾病惠者和糖尿病患者尿8-Ohd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尿8-OhdG含量高于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DNA的损伤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呈正相关.
作者:郭翼华;项嘉亮;黄碧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甲亢患者外科治疗效果.结果 共治愈260例(86.67%),甲亢危象2例,窒息1例,喉返神经损伤9例,术后低钙性抽搐31例,术后甲亢复发15例,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各1例,无甲状旁腺损伤和甲状腺危象的发生,无死亡病例,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急性呼吸道梗阻3例,术后甲亢危象2例,一过性手足搐搦1例,均治愈.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手术方式恰当,手术操作细致.术后处理妥善,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吴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萎缩老年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31名经CT证实为没有脑萎缩的老年健康者(对照组)和60例脑萎缩老年患者血清hs-CRP值.结果 患有脑萎缩(cerebral atmphy)的老年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s-cRP可以作为评价老年患者脑萎缩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有效指标.
作者:吴多智;李伟;张旭日;李唐瑛;孙翠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调兵山市1996~200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调兵山市1996~2007年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年法定传染病共报告16种11 735例.年均发病率为417.08/10万.甲类0种,乙类12种11 052例,年均发病率392.80/10万,以肠道传染病为主(59.64%).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肺结核)呈逐年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主要是痢疾)在200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为乙类主要传染病.丙类传染病(主要是其它感染性腹泻)呈上升趋势,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为丙类主要传染病.结论痢疾是影响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的主要疾病,预防控制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是今后的工作重点.同时应加大对梅毒、流行性腮腺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的监控力度.根据疫情分析结果 ,开展强化免疫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发病率上升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丽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安全性有效性. 方法 收集2003年10月~2007年8月5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Ⅲ,Ⅳa,92分期),于同期放化疗前接受2.3个疗程的诱导化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6例患者所有的患者完成了计划剂量的治疗.诱导化疗结束后,鼻咽完全缓解率为19.6%,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31.6%.放疗结束3个月后,鼻咽完全缓解率为98.2%,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94.7%.以PF方案行诱导化疗患者耐受性好,同期放化疗期间,37.5%患者发生了3度粘膜炎,18%患者发生了3度呕吐反应.中位随访30个月后,2年总的生存率(OS)为92.8%.结论以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的方式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方式.患者耐受性好,且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彭培建;王思阳;林忠;陈燕;张红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初治涂阳空洞性肺结核短程化疗效果及X线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初治涂阳空洞性肺结核的患者6个月短程化疗近、远期疗效及X线胸片变化. 结果 92例患者发热70例,咳嗽咳痰81例,乏力、盗汗41例.x线胸片表现为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68例、病变累及3个以上肺野66例.完成6个月化疗后痰菌阴转率为97.8%,病程10~30d空洞治疗有效率为87.5%(58/64),病程30~60d 42.8%(12/28).结论初治涂阳空洞肺结核多有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x线胸片以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为主,病变累及多个肺野,早期治疗有利空洞吸收.采用短程化疗,近、远期效果良好.
作者:乐荣芳;黄志余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