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有萍;陈锦秀;莫庆标
目的 调查2006~2008年本院门诊110例淋病患者.方法 对110例确诊为淋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其中男性患者84例、女性患者26例,追踪配偶63例,确诊为淋病35例.结论 男性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不安全性行为、性交易仍是淋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作者:魏雪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 管理和心肌保护的方法.方法 对28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ECC采用中度低温,中度血液稀释,心肌保护为高钾含血停跳液灌注.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56~23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2~173min,心脏停跳时间48~179min,术中灌注压50~80mmHg,心脏自动复跳22例,电击复跳6例,死亡3例,死亡率10.7%. 结论 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和综合性的心肌保护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救治率.
作者:远征;龚庆成;田国刚;朱坚忠;田毅;李美霞;黄运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63例频发TIA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3例.观察两组TIA发作停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7d血小板计数(Plt)、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出院后3个月、6个月TIA发作次数,住院期间、出院后3个月、6个月进展为脑卒中例数.结果 24h内及48h内TIA发作控制率治疗组分别为36.7%、70%,对照组分别为12.1%、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3.15,P<0.05).随访3个月、6个月治疗组TIA发生率分别为13.3%、23.3%、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0、3.0%,对照组TIA发生率分别为27.3%、33.1%、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2.1%、21.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Fib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BT、CT、PT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冯光球;吴智勇;郑茵;陈娟;符秀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健康人群尿样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的正常范围,探索尿样中8-OHdG含量水平能否作为反映2型糖尿病遗患者DNA氧化损伤程度的直接指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健康人群和2型糖尿病人群干预前后尿样中8-OHdG的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病例和2型糖尿病伴肾病病例尿样中的8-OHdG含量分别为(22.37±5.62)ng/mgCr和(23.80±7.58)ng/mgCr,明显高于健康人的(15.74±6.10)ng/mgCr(P<0.05).且2型糖尿病伴肾病病例尿样中的8-OHdG含量要高于无并发症病例,各组病例干预后的尿样中8-OHdG含量均低于干预前的水平. 结论 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病例和2型糖尿病伴肾病痛例的DNA氧化损伤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规范化的治疗、正确的饮食和运动指导,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DNA氧化损伤的程度.检测尿样中8-OHdG含量,对于预防、监测和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发展,都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忠伟;赵丹;赵锦;彭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的感染现状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支原体鉴定定量药敏试剂盒对823例女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823例患者中检出支原体阳性388例,总感染率为47.14%.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Uu)感染者占85.31%;Uu和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者占12.37%.感染率高年龄组为21~30岁组,其次为31~40岁组.单纯Uu感染对克拉霉素、交沙霉素敏感率较高达到90%以上,而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率高;Uu与Mh混合感染者对强力霉素敏感率为54.17%,其次为美满霉素的50.00%,对其余敏感率均低于42%,而对罗红霉素的耐药率高为95.83%;Uu与Mh混合感染对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UU感染.单纯Mh感染者中敏感率高为强力霉素(88.89)%,耐药率高为阿奇霉素(100)%.结论 本地区女性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感染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妇女,混合感染的耐药率较严重,且不同生物型支原体感染对抗生素敏感率截然不同.临床医师应根据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作者:陈天萌;肖增璜;邱春嫦;劳小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孕产妇贫血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探讨降低孕产妇贫血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自2007年3月1日-2008年6月1日期间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确诊为宫内妊娠至产后42d内的孕产妇3 096人.采集其末梢血进行血红蛋白定量,将其调查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并进行χ2检验处理.结果 孕产妇贫血发病率31.87%,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妊娠中期至产后3d内是孕产妇贫血发生的高峰时期,生育年龄越大,贫血发生风险越高.并与生育史呈正相关.结论 孕产妇贫血高发人群分布于低经济、低文化的农民和其他从业人员,并与围生期密切相关.应重视孕期和产褥期的保健工作,特别要针对影响贫血的主要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减少贫血的发生率,对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史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影响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及临床预后的因素. 方法 对我院2001~2006年收治的206例结核性胸膜炎进行分析. 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及临床预后与就诊时间、抗结核治疗、胸水细胞数、胸水蛋白总量、胸穿抽液是否及时、激素应用及胸腔是否注入尿激酶有关,与胸水量、激素应用时间长短无关.结论 临床工作中,积极抗结核治疗,积极胸穿抽液,短期使用激素,胸腔注入尿激酶对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卢海崧;张伟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华支睾吸虫分泌排泄抗原(ESA)刺激感染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华支睾吸虫感染后不同时间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4的动态变化.结果 自感染后1w起IFN-γ的表达量开始上升,第4w达高峰(P<0.05),此后开始下降,至第12w水平接近正常.与IFN-γ不同,IL-4的表达自感染后第1w起持续升高,直至观察结束的12w(P<0.05). 结论 初步结果提示华支睾吸虫感染后急性期转向慢性期的过程中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经历了由Th1优势应答向Th2优势应答的转变.
作者:郭倩倩;付琳琳;汤仁仙;夏惠;郑葵阳;刘宜升;杜文平;曹磊磊;赵昆;戴其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后腹膜腔镜技术在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采用后腹膜腔镜技术切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2~65岁,平均37岁,左侧3例,右侧3例,嗜铬细胞瘤6例.结果 该组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55~160min.术中失血80~160ml,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无明显并发症,另有l例改开放手术.结论 后腹膜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入路符合泌尿外科医师习惯,手术效果好,具有损伤小,痛苦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掌握需要一定的学习曲线.
作者:黄卫;岑松;钟江;刘元晓;冯雄;康新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的临床特征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脊柱结核患者抗痨加手术治疗,治愈36例,治愈率达94.7%,1例胸椎结核并不全瘫患者大部分恢复,扶拐行走,1例颈椎结核并全瘫患者未恢复.结论 应该强调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早期积极抗痨加手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董吴平;吴刚;梁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与转归,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75例原发性痛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顸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5例原发性痛风患者住院期间均有痛风急性发作,少数病人出现发热、头痛.关节受累情况54例单关节发作,21例2个或以上关节发作,其中第一跖趾关节受累57例.试验室检查75例均有血尿酸增高,部分患者可出现血沉或C反应蛋白增高、关节骨质破坏、肾结石、尿常规异常、肾功能损害.经控制饮食、多饮水,急性期给予秋水仙碱治疗,问歇期给予别嘌醇治疗疗效满意.结论 原发性痛风是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关节破坏、致残以及出现肾脏病变,有效降低血尿酸、控制痛风急性发作,可使病情逆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凌小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获取纯净的安氏隐孢子虫卵囊外培养模型. 方法 研究改进分离纯化安氏隐孢子虫卵囊的方法.采用蒸馏水稀释Sheather's蔗糖溶液配制不同密度的蔗糖溶液,比较不同稀释比的Sheather's蔗糖溶液漂浮卵囊的效果,并首次比较了蒸馏水和PBS稀释的Sheather's蔗糖溶液分离纯化卵囊的活性,将两种方法分离纯化的卵囊37℃水浴1h进行脱囊率比较. 结果 2:1蔗糖溶液(2体积Sheather's蔗糖溶液与1体积的蒸馏水)分离奶牛粪样中卵囊效果好.漂浮三次即可获得大量卵囊,回收率为83.70%,三次漂浮的卵囊总数较Sheather's蔗糖溶液高57.53%.蔗糖溶液多梯度密度纯化法纯化后的卵囊杂质较少,回收率为47.52%.蒸馏水稀释的蔗糖溶液分离纯化卵囊脱囊率为87.87%,PBS稀释的蔗糖溶液分离纯化卵囊的脱囊率为8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1蔗糖溶液适用于分离安氏隐孢子虫卵囊,且用蒸馏水代替PBS稀释Sheather's蔗糖溶分离纯化隐孢子虫卵囊其活性不受影响,可用于体外培养研究.
作者:黄磊;张素梅;朱雷;菅复春;宁长申;张龙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发热、腹泻、呕吐等临床表现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60例8个月~3岁患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更昔洛韦)和对照组(炎琥宁).观察2组治疗前、后发热、吐泻、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结合变化.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发热、呕吐、脱水、腹泻次数,血、便常规改变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后,更昔洛韦组退热轮状病毒转阴和腹泻次数好转平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消化道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蒙传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感染细菌及真菌的种类及其药敏.方法 对2005年5月~2007年4月两年期间在ICU住院时间>48h 260例患者进行获得性细菌及真菌感染分析.结果 260例ICU患者中发生96例院内获得性感染,感染率为40%(96/260),其中细菌感染率为35%(92/260);真菌感染率为11.5%(30/260).获得性感染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真菌主要为念珠菌属.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药物耐药,成为治疗棘手难题.结论 应加强对ICU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率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贾杰;莫成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案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了埃美丁、阿乐迈、氟美瞳3种药物单独或联合使用方案.将每种方案药物随机使用于门诊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患者,并嘱患者一周后复诊.以复诊患者疗效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3种药物单独使用的有效率为22.73%~41.3%,平均33.33%,联合使用有效率为55.26%~80.3%,平均72.89%. 结论 对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治疗联合用药的疗效比单独用药好,尤其是联合使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疗效更好.
作者:陈从麟;聂海燕;张爱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食管癌术后行肠外营养与同时留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行食管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按术中是否留置鼻肠管分成A、B两组,每组45例.A组术后单纯留置胃管作胃肠减压同时行静脉肠外营养,B组除留置胃管外,同时留置鼻肠管从术后第一天开始行肠内营养,监测术前和术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浆蛋白(ALB)、前清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观察并比较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术后7d和14d B组Hb、PA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胃肠道功能恢复要早,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在肠外营养的同时留置鼻肠管早期行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留置胃管减压予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官玲燕;张清云;李宁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海南黎汉族冠心痛(CH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海南黎族CHD患者150例及正常对照组150例以及汉族CHD患者150例及汉族正常对照组150例的ACE基因D/I多态性,观察DD、DI、Ⅱ基因型频率,并对所有普通PCR定为DD型的样本进行插入特异性PCR检测,以减少误分型率.结果 海南黎族冠心病组DD、DI、Ⅱ基因的频率分别是24.7%、32.7%、42.6%,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1.0%、59.0%.黎族正常对照组DD、DI、Ⅱ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4.0%、44.O%、42.0%,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6.0%、64.0%,两组之间的DD、DI、Ⅱ基因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海南汉族冠心痛组DD、DI、Ⅱ基因的频率分别是23.3%、45.4%、31.3%;D及I等住基因频率分别为46.0%、54.0%.正常对照组DD、DI、Ⅱ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3%、42.0%、44.7%;D及I等住基因频率分剐为34.3%、65.7%,两组之间的DD、DI、Ⅱ基因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海南黎汉族冠心痛TG水平升高,HDL-C降低.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多态性与黎汉族冠心痛有显著关联,是海南黎汉族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基因,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IL-C)降低是海南黎汉冠心痛的危险因子.
作者:云美玲;郑茵;钟江华;曾渝;李天发;张勇;金水晶;王镇;刘裕芬;孔月琼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克隆并表达十二指肠钩虫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d-API-1). 方法 根据犬钩虫及锡兰钩虫API保守序列设计引物,RT-PCR扩增获得Ad-API-1完整阅读框序列,并将Ad_API-1成熟肽编码序列克隆、连接到原核表达栽体pET32a,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用Ni亲和层析进行纯化. 结果 成功克隆获得Ad-API-1完整阅读框序列;构建了pgl32a/Ad-API-1重组质粒.Ad-API-1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结论 成功克隆并表达Ad-API-1,为进一步研究Ad-API-1的功能,探讨其作为血清学诊断抗原或保护性疫苗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振林;邓莉;杨陈;彭礼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对58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 结果 神经源性肺水肿全组病人经格拉斯哥预后分级V级:14例,Ⅱ~Ⅳ级:18例,死亡26例,死亡率44.8%.结论 是高血压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死亡率高,积极了解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金堂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原发病多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本组病例经紧急抗体克治疗后,手术治疗72例,治愈59倒(78.7%);非手术治疗23例,治愈10例(43.4%),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95例患者病死率为27.4%(26/95),主要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占57.7%(15/26).治疗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比较常见,发生率分别为35.8%(34/95)和30.5%(29/95).结论 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体克的治疗对策应首先积极抗体克治疗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手术,注意控制感染并早期防治MODS,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郭伟;陈远光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