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李瑞林;刘红芳
目的 了解近两年住院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方法 从住院病人痰培养的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占81.6%,革兰阳性菌占8.7%,酵母菌占7.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是在医院中常见致病菌之一,占总病原菌的43%,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6.8%,肺炎克雷伯为5.8%,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占5.6%,嗜麦芽寡单胞菌占4.8%;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8%;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5.2%. 结论 本文统计的数据与其它文献报道不相符,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和耐药性更为严重,也许是本院医生用药习惯的不同,随着用药时间的推延,药物敏感性也发生变化,所以临床用药应根据药敏结果,再结合用药经验,更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以控制耐药性的进一步恶化.
作者:李天娇;郭红荔;谷海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丝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全球约有1.5亿人受感染,引起严重的河盲症和象皮肿等后果.目前治疗丝虫病的药物包括伊维菌素、海群生等,主要作用于成熟的微丝蚴,而对成虫和早期的胚胎没有效果,导致丝虫病程的延续和服药时间的延长.自从专性细胞内寄生菌Wolbachia在丝虫体内发现以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研究表明,它对丝虫的生长发育,生殖和感染宿主后的免疫反应等都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丝虫和其共生体Wolbachia的关系以及Wolbachia作为杀灭丝虫新的靶标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高红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运用标准化的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粉尘螨口含滴剂综合治疗儿童粉尘螨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年满4~12周岁、粉尘螨变应性皮肤点刺试验呈阳性结果且能遵照医嘱坚持治疗1年以上的哮喘患儿共78例,依据家长意愿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32例,均遵照GINA方案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予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期间两组均每日观察并记录日、夜间症状、是否需要缓解药物、活动是否受限、病情是否加重及PEF值测定.治疗满1年时进行哮喘控制水平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病情评定达到控制28例,部分控制15例,未控制3例,总有效率93.5%;对照组病情评定达到控制10例,部分控制13例,未控制9例,总有效率71.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运用标准化的粉尘螨口含滴剂治疗儿童粉尘螨过敏性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何永忠;林瑞云;李洪生;官玲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广西城乡居民伤害的发生率、顺住及其城乡地区分布差异,为广西伤害防制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问卷调查表,经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对广西7个市县3 360户家庭的人群进行入户询问调查.结果 广西城乡居民经医疗机构诊治的伤害年发生率为27.98‰,城市(32.76‰)高于农村(24.95‰)(P<0.05);伤害发生前五位原因依次是动物伤、跌落/坠落、机动车车祸、刀/锐器伤、非机动车车祸,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第一位伤害原因均为动物伤;伤害发生地点以家中(40.15%)、公路/街道(23.11%)、公共居住场所(9.85%)为主,家中发生的伤害事件前四位的依次是动物伤、跌落/坠落、刀,锐器伤和烧烫伤;伤害治疗转归中,有21.46%伤害病例要经住院治疗,有1.53%伤害病例发生残疾事件. 结论 动物伤已成为广西经医疗机构诊治伤害的首位原因,应引起广西伤害卫生工作者的极大重视,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重点防治.
作者:蒙晓宇;陈娜萦;杨虹;韦元元;黄颖;黄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随着188W-188Re发生器的广泛应用,188Re成为近年来常用的治疗型放射性核素之一,已经开发了许多188Re标记的放射性药物应用于肿瘤治疗,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道也逐渐增多,笔者参照新资料,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作者:黄丽琼;饶国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抗孕激素药物--米非司酮自1980年由法国的Rouseluclaf公司首次合成后,现已在国内外妇产科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治疗妇产科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米非司酮(Mffepristone,RU486)其商品名又称夕韵、息隐、含珠停等.现对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燕妮;王爱丽;黄守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对临床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 选取临床ACI病人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贝那普利治疗组(30例),并以25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ACI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周.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结果 1)、两组ACI患者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抵抗素水平与NDS呈正相关(r=0.38.P<0.01).2)、ACI常规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的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贝那普利治疗组NDS的下降为明显(P<0.05). 结论 贝那普利能降低ACI病人的抵抗素水平,减少病人的炎症反应,并有助于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林慧怡;杨新玮;姚震;陈小盼;钟江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血吸虫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地方性和自然疫源性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广西血吸虫病流行于宾阳、罗城、宜山、河池等19个县(市)的75个乡(镇)、254个行政村,历史累计钉螺面积为2 689km2,病人77 865人,病牛4 454头.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于1972年和1988年先后达到控制传播和阻断传播血吸虫病的标准,同年转入监测阶段.近年来连续三年均发现较大面积的残存钉螺,血吸虫病防治的任务艰巨.2009年1月,我区发现一例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例,现将病例情况及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颐;张鸿满;林睿;谭裕光;阮廷清;黄福明;江河;张陆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波配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 方法 将244例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微波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微波治疗,按期随诊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在治疗宫颈炎方面,单纯微波治疗与微波加药物(保妇康栓)治疗在疗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是有效的,但配合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周海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戊酸雌二醇、调宫汤联合用药对克罗米酚周期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服克罗米酚促排卵治疗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克罗米酚组和B组克罗米酚+戊酸雌二醇+调宫汤.比较两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子宫动脉博动指数及宫颈粘液评分.结果 B组子宫内膜厚度、宫颈粘液评分均高于A组(P<0.05).B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低于A组(P<0.01).结论 戊酸雌二醇+调宫汤中西医结合改善克罗米酚诱导排卵中子宫内膜的发育.
作者:包珊;王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12项在肺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检测124例肺癌患者、60例肺部良性病变者、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12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 肺癌组CA-199、NSE、CEA、CA242、Ferritin、Beta-HCG、AFP、PSA、free-PSA、Ca125、HGH、Ca15-3的阳性率分别是25.81%、4.84%、50.81%、15.32%、79.84%、6.45%、11.29%、4.84%、3.23%、47.58%、4.03%、12.10%,以CEA、Fertitin、Ca125为主;肺癌组CEA+Ca125、CEA+Ferritin、CEA+Ca125+Ca19-9、CEA+Ca125+Ferritin、CEA+Ca125+Ca19-9+Ferritin、CEA+Ca125+Ca19-9+Ferritin+cA2A2的阳性率分别是67.74%、90.32%、68.55%、92.74%、92.74%、92.74%. 结论 CEA、Ca125、Ca19-9的联合检测可以为肺癌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作者:彭大为;王美清;黎辉武;周宇;刘英平;黄仕思;许振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妇女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用药物治疗2 782例乳腺增生症疗效的观察. 结果 治疗满一个疗程后显效56.94%,有效35.62%,无效7.44%.结论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林鸿旺;刘安;曾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臂-X光引导下经皮肾微造瘘弹道碎石术(miniPCNL)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C臂-X光引导下行mPCNL术共370例,其中肾结石208例,输尿管结石65例,肾、输尿管结石9r7例.结果 术后2周超声随访,370例患者中358例(96.76%)结石完全清除(包括术后II期PCNL66例),10例(3.24%)有残余小结石.并发症包括:术后反复出血4例(1.08%),3例经介入治疗治愈,1例行肾切除并术后诊断为肾孟癌;合并结肠损伤3例(0.81%),2例保守,1例行结肠修补和人工肛造口术均治愈;1例(0.27%)水中毒,经处理治愈,1例(0.27%)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治愈.结论 经皮肾微造瘘弹道碎石术对于治疗肾结石和榆尿管上段结石效果良好,具有创口小.术后恢复快,美容等优点;对于复杂性肾结石可以短期内(一周内)再次手术,有较高的取石率,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杰贤;林宇峰;邹戈;黄国标;罗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一起服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原因.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GC)和气质联用法(GCMS)检测可疑标本农药成分.结果 气相色谱法(GC)和气质联用法(GCMS)检测均检出有机磷农药三唑磷.结论 中毒的原因是一起因误服三唑磷农药而造成的中毒.
作者:陈华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P-钙粘蛋白(P-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良性肿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筛选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辅助诊断指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良性甲状腺肿瘤30例、乳头状癌30例及正常人30例中P-Cadherin的表达.结果 P-Cadherin表达水平以甲状腺乳头状癌高(32.48±2.86)ng/ml,良性甲状腺肿瘤居中(13.75±3.35)ng/ml,正常人低(10.81±1.95)ng/ml,三者差异有显著性(F=15.924.P<0.05);以26ng/ml为界值,P-Cadherin在良性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48.654,P<0.05);此外,以12ng/ml为界值,P-Cadherin在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率,两者差异也有显著性(X2=35.306,P<0.05);P-Cadherin表达水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38.23±4.86)ng/ml比无伴淋巴结转移者(28.43±2.97)ng/ml更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17.785,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外周血中P-Cadherin表达率增高,而且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魏杨辉;黄耀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妇科疾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4年7~2006年6月妇科良性疾病行腹腔镜手术136例.其中腹部既往手术史24例(包括剖宫手术、结扎术、腹腔镜术及阑尾切除术).结果 136例全部手术成功.手术中出血2~150ml,手术时间25~160min,肛门排气短6h,长26h,30h内均可下床活动.术后3例应用镇痛药.2例伴有低热,其余无发热.术中无并发症,术后有肩痛、肋下痛不适,均未予特殊处理,逐渐自行缓解.结论 腹腔镜在妇科疾病诊治中有很高的了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玲;李大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和β-caten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膀胱黏膜和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D106标记的MVD及β-catenin蛋白表达. 结果 10例正常膀胱黏膜和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D106标记的MVD值分别为1.78+1.28和19.22+10.16;β-catenin蛋白在Ⅰ、Ⅱ、Ⅲ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0.0%(10/20)、80.9%(17/21)、100.0%(11/11),膀胱移行细胞癌浸润组中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率(90.6%,29/32)显著高于表浅组(45.0%,9/20);β-catenin异常表达的癌组织中MVD值显著高于正常表达者.结论 MVD是影响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因素之一,β-catenin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微血管形成中发挥作用.
作者:李乐山;王化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城疫病毒疫苗(ATV-NDV)和白细胞介素-15(IL-15)对3AO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3AO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Ⅰ组注射ATV-NDV 0.2ml;Ⅱ组注射IL-15100μg/kg;Ⅲ组注射IL--15 100μg/kg加ATV-NDV0.2ml;Ⅳ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ATV-NDV右侧下肢皮下注射,IL-15腹腔注射,按每只裸鼠0.2ml配制);观察各组裸鼠成瘤率、生存期和生存延长率及肿瘤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FCM)观察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双标记NK细胞群计数;测定裸鼠脾脏重量;移植瘤瘤体及各组裸鼠肝、脾、肾行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联合治疗组与单独治疗组之间相比:荷瘤裸鼠生存延长率.移植瘤细胞凋亡率,NK细胞群计数,裸鼠脾脏重量具有明显差异.病理学检查各治疗组中均可见肿瘤坏死,凋亡细胞.肿瘤细胞周围及肿瘤内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ATV-NDV治疗组脾脏有增生,肥大.IL-15治疗组脾脏有充血增生,肝脏有肝细胞水肿,嗜酸性变性,周围有浊肿.时照组裸鼠肝、脾、肾未见明显病理改变. 结论 ATV-NDV、IL-15时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IL-15对ATV-NDV有协同作用.其机制与ATV-NDV直接、特异地对肿瘤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提高了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IL-15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诱导NK细胞及细胞因子产生有关.
作者:侯萍;刘培淑;季晓峰;刘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PCR检测技术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疑似病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流脑疑似病例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中脑膜炎奈瑟菌种属及各群的特异性DNA片段. 结果 11例流脑疑似病人的脑脊液标本中检出7份NmCrgA基因阳性,其中1份含有NmA群Orf-2基因片段,1份含有NmB群siaD(B)基因片段,5份含有NmC群siaD(C)基因片段;血清标本中检出3份NmCrgA基因阳性,3份均含有NmC群siaD(C)基因片段.结论 PCR技术可应用于临床标本中脑膜炎奈瑟菌种属及各群的特异性检测,以快速诊断流脑疑似病例.
作者:熊长辉;杨梦;袁辉;程慧健;徐晓倩;陈福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综合评价CYP17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强度.方法 通过检索万方,维普,CNKI,Medline,springerlink和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荻取CYP17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结果,所纳入文献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以乳腺癌组与对照组人群基因型分布的OR值为效应指标,采用Rev 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一致性检验的结果选用合适的模型(固定模型或随机模型)进行数据的合并.结果 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7篇,其中英文5篇,中文2篇,累计病例数和对照数分别为1926例和3200例.CYP17c/c(纯合子模型)合并OR值为1.09(95%CL:0.91~1.30),Z值为0.93,相应的P值为0.35.CYP17c/t(杂合子模型)合并OR值为0.84(95%CL:0.64~1.12).Z值为1.19.相应的P值为0.23.其中5篇文献把所研究总体女性分成绝经前及绝经后人群,Meta-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前后均未发现存在相关性.结论 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CYP17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女性乳腺癌易感性有确切关系.
作者:王丽;张小围;梁会营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