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检测TP、ADA、CEA在胸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李雪梅

关键词:胸腔积液, 鉴别诊断, TP, ADA, CEA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TP(总蛋白)、ADA(腺苷脱氨酶)、CEA(癌胚抗原)三个项目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 将153例由不同病因引起胸腔积液的患者分为三组,其中由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为结核组共78例,由肺癌、恶性肿瘤胸膜转移引起的为恶性组共43例,由心衰、重度营养不良引起的为漏出液组共32例.平行检测这三组胸腔积液中TP、ADA、CEA浓度. 结果 结核组ADA平均为(57.6±12.2)U/L,显著高于恶性组和漏出液组(P<0.01);恶性组CEA平均含量为(31.2±10.7)ug/L,显著高于结核组和漏出液组(P<0.01);漏出液组TP平均含量为(12.5 ±5.3)g/L,显著低于结核组和恶性组(P<0.01). 结论 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的TP、ADA、CEA,有助于临床医生对胸腔积液性质的鉴别、形成的原因及对相关部位疾病的诊断.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目的 研究慢性肝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方法 健康医护人员10例,乙肝病毒携带11例,慢性乙型肝炎21例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外周血CD3+CD4+、CD3++CD8+、CD3+检测. 结果 CD3+CD4+/CD3+CD8+比值、CD3+CD8+百分率在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CD3+CD4+百分率,CD3+百分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病毒携带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外周血CD3+CD8+百分率升高,CD3+CD4+/CD3+CD8+比值降低,无CD3+CD4+百分率变化,可能与其功能变化有关.

    作者:吴晓枫;秦浩歌;辛晓丽;刘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保健品中西地那非的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保健品中西地那非的方法. 方法 采用固相萃取法对样品提取液进行净化处理,在C18(15cm×2.1mmi.d,5um)色谱柱上,流动相为含60%甲醇的三乙胺水溶液,流速0.3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90nm. 结果 方法 相对标准偏差在0.50%-6.3%之间,回收率在94.54%-99.16%之间.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8. 结论 建立的方法 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前处理操作简便,可应用于保健品中西地那非的测定.

    作者:何彩;仲岳桐;姜杰;陈春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宝石矽肺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及分析

    目的 探讨宝石矽肺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况,为矽肺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对宝石矽肺患者66例(I期37例,II期19例,III期10例)和35名未接尘且体检健康的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矽肺组均无甲状腺病史)进行血清中T3,T4及TSH水平.检测结果 用两两比较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患者血清中的L3及L4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都有显著性(P<0.05,P<0.01),而血清中TSH水平则相反(P>0.05);Ⅱ期矽肺与I期矽肺比较,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Ⅲ期矽肺患者与I期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及P<0.05).另外,各期矽肺患者血清中的TSH水平则出现了随期数的增加而稍增加的趋势(P<0.01及P<0.05),但II、III期矽肺分别与I期矽肺比较,其差异都无显著性(P>0.05). 结论 血清中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同样可以用于观察矽肺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的状况.对于矽肺的辅助诊断及防治具有一定意义,但作为矽肺期别判断的参考指标,则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陈念光;陈铿铿;刘秋英;陈锐峰;李森华;梁金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韶关市2001~2006年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韶关市血吸虫病区在阻断流行后的疫情动态. 方法 设假螺点进行查螺;水下诱螺;对7~14岁的低年组人群及外来流动人员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监测;捕杀野鼠解剖,制作压片镜检. 结果 螺情监测未能查到钉螺,低年龄组人群检测2569人,结果为阴性,检查外来人员453人,阳性者19人(占4.2%)、阳性者经粪便检查没有发现血吸虫病人. 结论 韶关市血吸虫病防治成果是巩固的,但邻近几省血防形势仍较严重,阻断后的监测不但不能放松,要继续加大监测力度,特别输入性外来人员的监测.

    作者:邹学华;陈良贵;罗金萍;何丽洁;潘登;崔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两种方案治疗早期梅毒患者血清学变化的研究

    目的 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效果及血清学效果. 方法 103例早期梅毒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n=57)和对照组(n=46).治疗组采用头孢曲松钠2g/d连用10-15d,同时联合苄星青霉素240万U,1 次/wk,共用2-3次;对照组应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1次/wk,共用2-3次. 结果 治疗组血清学试验(TRUST)阴转率达100%,平均阴转时间5.6d;对照组血清学试验(TRUST)阴转率88.3%,平均阴转时间9.7d,两组差异显著(P<0.05和P<0.001) 结论 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高并能显著缩短梅毒血清阴转时间.

    作者:邹循辉;宗国勇;吴海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广西1992~2005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职业病的发病情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1992~2005年广西职业病诊治资料,对广西职业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4年间共发生职业病新病例1475例,其中尘肺占总数的74.6%,职业中毒占17.4%;工人占62.5%,农民工占34.3%.职业病发生的行业前3位为有色金属、煤炭、化工.结论 广西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防治的重点是有色金属、煤炭、化工等行业,农民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有待加强.

    作者:黄海波;伍传仁;李和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海南乐东县一起麻疹爆发流行调查报告

    2006年1O月8-28日,乐东县县城发生一起麻疹爆发,发病18例,无死亡病例.通过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麻疹疫苗(MV)应急免疫接种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控制,未发生继发病例.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陈永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黄石市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AIDS相关知识与行为特征

    目的 了解娱乐场所女性工作者(FCSWs)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特征,探讨针对FCSWs的宣传干预方法. 方法 选择黄石市某中心城区娱乐场所FCSWs问卷调查. 结果 共调查172名FCSWs.AIDS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回答正确率在37.8%-83.1%之间,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人占64.6%,从不使用的占14.5%.有吸毒史者占2.3%. 结论 FCSWs对AIDS知识知晓率较低,高危性行为较普遍,应加强对该人群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推广安全性行为理念,遏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

    作者:龙昌伟;吴晓红;肖少卿;柯贤洲;陈文胜;邓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患者hs-CRP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关系. 方法 选择 2004年1月-2007年8月清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病房T2DM并高尿酸血症患者269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9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98例,临床蛋白尿组79例,比较各组间血清hs-CRP、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及肌酐(cr)等水平. 结果 hs-CRP水平随着UAER增加而增加,与病程、体重指数、血压、甘油三脂、Cr、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 结论 炎症可能为T2DM并高尿酸血症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杨彩娴;李绍清;黄启亚;钟国权;蔡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乳果糖溶液通便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研究

    目的 观察乳果糖溶液的通便功能. 方法 采用双盲法将127例受试者按其便秘症状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试食样品组服用受试样品,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连续服用7d后,观察两组排便次数、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试食前后排便次数均为0.3次/d,排便状况积分均为1.7分/便次,粪便性状积分均为1.1分/便次,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试食样品组试食前后排便次数分别为0.3次/d和0.7次/d,排便状况积分分别为1.7和0.5分/便次,粪便性状积分分别为1.1和0.4分/便次,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食后试食样品组与对照组的排便次数、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前后对照组和试食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 结论 乳果糖溶液对人体具有明显通便功能.且对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

    作者:李燕俊;韩春卉;江涛;赵熙;钟凯;张宏元;张靖;计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广东省部分地区人群百、白、破IgG抗体水平监测

    目的 了解广东省健康人群血清中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简称百、白、破)抗体水平,为百、白、破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出潮州市、汕尾市、深圳市等三个地区部分健康人群,采用间接ELISA法(定量)检测正常人血清中百、白、破IgG抗体水平. 结果 三个地区健康人群百日咳IgG抗体阳性率为54.1%,白喉IgG抗体保护率为76.4%,破伤风IgG抗体保护率为77.2%. 结论 广东省三个地区健康人群百日咳IgG抗体阳性率较低,部分地区白喉及破伤风抗体保护率比较低,白喉及破伤风抗体保护率有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提示我们要加强百、白、破的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作者:刘美真;谭海玲;柯昌文;张吉凯;陈伟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弓形虫依钙蛋白激酶Calpain-like的克隆及生物学特性

    目的 克隆弓形虫RH株Calpain(依钙蛋白酶)-like基因,分析免疫生物学功能,筛选预防弓形虫感染的疫苗候选分子. 方法 利用人类、鼠类和其它寄生虫的Calpain基因同源性比较的保守区域合成混合引物,以弓形虫的RNA为模板.应用RT-PCR扩增弓形虫Calpain-like 基因片段,扩增的片段通过TA克隆插入克隆载体pET32A,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双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用克隆的基因片段制备特异性基因探针,经Northern blot技术证实弓形虫Calpain-like基因mRNA. 结果 RT-PCR扩增了316bp弓形虫Calpmn-like基因,其DNA序列与日本血吸虫Calpain基因同一区域的同源性为70%,与计算机推测的弓形虫Calpain-like基因的同源性为100%.Northern blot显示了弓形虫Calpmn-like基因mRNA的大小约6300bp. 结论 弓形虫RH株基因组中存在Calpmn-like基因,Calpain-like基因在弓形虫RH株中高度表达.

    作者:陈雪艳;付玉才;李璐;耿艺介;黄达娜;高世同;张仁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脐血来源的不同增殖能力的两种内皮祖细胞

    目的 比较两种脐血来源内皮祖细胞的增殖和抗凋亡能力. 方法 采用Annexin V/PI的凋亡检测比较两种细胞抵抗凋亡的能力;用增殖实验等方法 比较两种内皮祖细胞的增殖特点;用集落形成实验比较两种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 结果 发现高增殖潜能内皮祖细胞(HPP-EPCs)显示比循环成血管细胞(CACs)具有更强的抗凋亡能力.CACs只能达到4-6个倍增,而HPP-EPCs能达到60多个倍增.CACs的单个细胞不能形成集落,HPP-EPCs的单个细胞中能在14d的培养期间形成了次级集落和三级集落. 结论 HPP-EPCs比CACs具有更强的抗凋亡能力、增殖能力和集落形成能力.

    作者:段华新;卢光绣;程腊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胃肠MALT淋巴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 观察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临床和病理特点. 方法 收集整理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间的MALT淋巴瘤的临床资料,通过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 结果 29例MALT淋巴瘤中,多发生于胃,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疾病非特异性症状.镜下主要由小淋巴细胞组成,可伴有少量大细胞和淋巴上皮样病变.瘤细胞表达B淋巴细胞免疫标记:CD20和CD79α,部分病例表达CD43和bcl-2. 结论 胃肠道MALT淋巴瘤好发于胃,临床症状无特异性,通过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可以确诊.

    作者:王李莉;王林;曾韵洁;李海刚;沈溪明;何欣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山市小于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状况分析

    目的 为制定麻疹免疫程序和消除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5~2006年中山市报告≤8月龄婴儿麻疹病例及母婴共患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中山市≤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所占比例从2001年的2.86%逐年上升至2006年的13.01%;2005~2006年报告母婴共患麻疹4例,母亲年龄为25~29岁,本地及流动人口各有2例;婴儿早发病为出生36h. 结论 控制小月龄婴儿麻疹关键是控制成人麻疹,建议对婚检育龄妇女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作者:吕海英;舒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肺结核病人发现的历史沿革研究

    肺结核是常见和多发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当前我国的肺结核疫情比较严重,全国约有450多万肺结核病人,结核杆菌的携带者达到了44.5%[1,2],而携带者中终生都有发病的机会,因此健全病人发现措施,尽可能把肺结核病人及时发现出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石俊仕;张慧敏;徐博;肖玉环;石连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一起学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爆发的调查及控制

    目的 了解学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爆发的特点,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的方法对在学校发生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结果证实为茂名市第一起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脑爆发,罹患率为3‰,病死率为20%;采取相应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没有引起流脑流行. 结论 对C群脑膜炎奈瑟菌所致爆发,经采取以预防性服药为主的综合控制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作者:何展;许桂锋;龙彩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分布广,危害大的一种病毒性出血热,引起HFRS的汉坦病毒至少有10个基因型/血清型,由于汉坦病毒型别和宿主动物的不同,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防制措施也有差异.本文就HFRS的流行特征、汉坦病毒型别及其宿主动物、传播途经和防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金梅;张海林;邓淑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肌损伤指标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 方法 对158例AMI患者分别在入院的第1、3、7、14d进行hs-CRP的定量检测以及肌酸磷酸激酶MB(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的同步浓度测定,并对其中8l例AMI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进行定量评分.血清hs-CRP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检测.用统计学方法 分析hs-CRP的水平变化以及与CK-MB、cTnI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h8-CRP高峰出现在AMI早期;hs-CRP水平与CK-MB和cTnI呈正相关(r=0.61,P<0.01;r=0.69,P<0.01);hs-CRP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 结论 血清hs-CRP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水平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对AMI的病变程度具有预测价值.

    作者:李素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刚地弓形虫分子疫苗研究新进展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重要机会致病性原虫(Opportunistic protozoan),因其生活史和致病机理复杂,直至目前尚未找到理想的治疗药物[1].

    作者:王卫群;田春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