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拉米夫定与HBV-YMDD变异关系的研究

刘集鸿;曾宏;曹碧红;李旭艳;温帆渊;陈彩贞

关键词: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 YMDD变异
摘要:目的 探讨惠州地区慢乙肝(CHB)患者拉米夫定治疗与HBV-YMDD变异的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肝病专科就诊的176例CHB患者,在服用拉米夫定前及服药后每半年进行HBV-DNA定量及YMDD变异检测,并选取35份发生YMDD变异和10份野生型YMDD血清样本进行DNA测序.结果 176例CHB患者样本中,拉米夫定治疗前检出YMDD变异7例(其中YM/YVDD型2例、YVDD型3例、YIDD型2例),变异率3.98%;治疗2年后共检出62例(其中YVDD型9例、YIDD型36例、YM/YVDD混合型9例、YM/YIDD混合型3例、YV/YIDD混合型5例),变异率35.23%.6例CHB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其YMDD变异类型会发生改变.结论 惠州地区CHB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随着病情发展,变异类型可能会发生改变,YIDD可能是终的变异类型,YM/YVDD、YVDD和YM/YIDD可能都是过渡的变异类型.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抗体在诊断结核病中的意义

    目的 分析胶体金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胶体金法诊断试剂盒对260例肺结核患者,35例肺外结核患者和85例健康者共380例血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同时用涂片法、培养法进行方法学对比分析. 结果 胶体金法检测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率82.7%,肺外结核阳性率77.1%,健康对照组仅为8.2%. 结论 胶体金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对肺结核及肺外结核诊断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与涂片法、培养法相比有明显优势,适合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作者:陈奎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火腿肠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火腿肠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方法 样品加入海砂分散黏稠成块的样品,在碱性条件下用水振荡提取,加入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沉淀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滤膜过滤进行液相色谱分析.结果 方法回收率90.9%~95.1%,RSD<5%,浓度在0.01~0.20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检出限笨甲酸、山梨酸均为2mg/kg. 结论 建立的方法处理样品操作简便,灵敏度、准确度均符合实验要求.

    作者:董长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20例X线平片分析

    目的 探讨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特点.结果 血源性感染17例,其中起病部位于椎体边缘10例;椎体中央5例;椎弓或附件者2例.椎间盘手术后感染2例.外伤性感染1例.结论 X线平片表现特点是诊断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重要依据.

    作者:吉家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乙型脑炎病毒TaqMan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采用TaqMan技术,研究建立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JEV)的效果.方法 根据JEV非结构蛋白基因NS3基因序列(GenBank序列号,U15763),结合生物学软件序列比对分析,设计l对特异性引物和TaqMan寡核苷酸探针,优化荧光RT-PCR反应条件后,以模板梯度稀释法及相关毒株对比扩增检验测定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引物和探针佳浓度均为0.20μM,复性温度为55℃.方法 至少检测出1copy/μl病毒RNA,与流感、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等病毒均无交叉反应.从病毒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3hr左右.结论 所建立的JEV病毒TaqMan荧光RT-PCR方法敏感特异,有助于JEV感染的实验宣早期快速诊断.

    作者:黄福新;高世同;张仁利;钟木生;耿艺介;黄达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食管粘膜下肿瘤的内镜下切除术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下切除食管粘膜下肿瘤的方法,并依据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确定其诊断.方法 自2003-2007年我们对38例食管粘膜下肿瘤进行了内镜下切除,对位于粘膜肌层的肿瘤进行圈套电切或电铲除的方法切除.对超声胃镜确定位于固有肌层的肿瘤做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ESD)切除,并对切下的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通过连续切片进行CD34、CDll7、Vimentin、Desmin染色方法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术后3个月随访胃镜检查.结果 位于粘膜肌层的26例肿瘤,平均直径为15mm(10~35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7min(3~31min);位于固有肌层的12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0mm(12~32m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10min(96~145min),其中1例术后3个月复发,进行第二次ESD手术.免疫组化结果:本组38例CD34为100%阴性,CDll7为100%阴性,Vimentin为81.6%阴性;Desmin为100%阳性(++~+++),均确定为平滑肌瘤.结论 消化内镜下可安全有效地进行食管粘膜下肿瘤切除术,包括源于固有肌层的平滑肌瘤.

    作者:苏鲁;王伟;潘洪珍;赖雪珍;陈晓莉;杨维忠;徐艺华;庞华兰;陈芳;洪梅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复方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68例

    高脂血症虽不见于古代文献,但依据其常见症状:肥胖肢麻,眩晕头痛,胸闷心悸,疲乏无力及兼夹症的不同,可归属于中医眩晕,胸痹,中风,血瘀,痰湿等病证范畴.用复方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海口市6334例儿童PPD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海口市近5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免疫效果情况. 方法 对6334名已初种卡介苗新生儿PPD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海口市近5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免疫效果较好,接种质量较高. 结论 抓好新生儿卡介苗初种,提高卡介苗接种成功率.

    作者:黄小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80例子宫颈癌术后放疗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颈癌术后放疗及各项因素与远期疗效的关系,并与单纯放疗(外照射+后装腔内治疗).单纯手术的疗效作对比分析.方法 1993~2000年对80例宫颈癌进行了术后放疗+后装腔内治疗.放疗采用6my-直线加速器全盆腔外照射,肿瘤量44~50GY,加后装腔内治疗,肿瘤量30~36GY,70例占88%.结果 生存5年以上者66例,5年生存率为82.5%,年龄、期别、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手术方式与远期疗效无明显相关.有无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分别为63%和55%(P<0.01),外照射加后装腔内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或低于该剂量组,未加后装治疗组.结论 Ⅰ期、Ⅱa期病例无差异,Ⅱb期单纯放疗加后装腔内治疗为好,术前或术后发现病期较晚者补充外照射+后装腔内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李有强;李高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一起小学生甲3型流感暴发调查

    目的 分析一起小学甲3型流感暴发的特点和原因,为制定流感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按2005年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工作指引(试行)>进行. 结果 本起暴发历时26d,罹患率为8.58%(70/816),7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余为临床诊断病例;男女发病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无班级聚集性,有家庭聚集性.罹患率高的是二年级16.00%(24/150),是否使用电脑室的不同人群罹患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以急起发热(≥38℃),多伴有咳嗽(90%)、咽痛(42.86%)、头晕(35.71%)、流鼻涕(34.29%)、打喷嚏(34.29%)、头痛(21.43%)、腹泻(17.14%)等表现;采集10份病人咽拭子检测.流感抗原血凝素、病毒分离有7份结果均阳性,并鉴定为H3N2型流感病毒.经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电脑室人群和不使用电脑室人群流感感染率比较,RR值2.37(P<0.05),RR95%CI为1.36~4.11. 结论 未及时隔离发病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率低和电脑室共同暴露是造成DJ小学甲3型流感暴发的原因.

    作者:贺征;龚玉姣;陈建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在A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76例发病2~24h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RP含量.根据AMI发作时间不同,将76例AMI患者分成AMI早期、中期和晚期共3组,比较各组CRP超临界值百分率.结果 发病2~24h的AMI组ClIP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1);AMI中、晚期组患者CRP超临界值百分率均显著高于AMI早期组(P<0.05);AMI中期组和晚期组患者的CRP超临界值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检测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结果可靠,可以用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CRP临界值可用来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进程.

    作者:樊瑜;陈海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口服益生菌预防早产儿真菌感染的疗效

    目的 探讨早产儿真菌感染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 选择住院的早产儿112例,应用抗生素时间7d以上,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益生菌,并于7、14、21和28d查真菌.结果 两组早产儿在应用抗生素后7d真菌感染发病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14、21、28d后真菌感染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口服益生菌能有效预防早产儿真菌感染,且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英;逯军;甘英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消栓滴丸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探讨消栓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黄芪、赤芍、当归及川芎进行定性鉴别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C18柱(ODS,4.6mm×200,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32:68:0.0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3nm. 结果 薄层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黄芪甲苷在1.42~7.1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5.6%,RSD为0.94%. 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彬;周星;李玲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局灶性甲状腺病变的CT诊断与鉴别

    目的 探讨局灶性甲状腺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甲状腺病变的CT资料,51例均行平扫,43例加作增强.结果 51例甲状腺病变中,甲状腺腺瘤12例,5例有囊变,6例有钙化,肿块均有完整包膜,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25例,22例为乳头状癌,3例为滤泡状癌,1例为胸内甲状腺未分化癌.1例为髓样癌.12例有细钙化及小斑点状钙化,10例有囊变,22例边界不清,侵犯周围组织器官.1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转移癌2例,均有多处转移.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7例囊变,1例钙化,肿块边界清楚.结论 注意肿块的钙化、肿块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是判断甲状腺病变良恶性的主要依据.CT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丹琼;涂蓉;伍保忠;黄海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测量与评价

    目的 评价结核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影响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为制定改善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合理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SF-36及自制量表(QLI-TB V1.0)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48例结核病患者和248例正常对照进行生存质量测量与评价并对收集影响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结核病患者的平均SF-36总评分及生理机能、角色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角色心理状况、社会机能、活力、躯体疼痛和主观健康状况的平均评分(54±18、52±16、38±21、64±30、46±23、56±24、33±17、43±22、60±17)与对照组(81±14、78±20、75±19、80±12、68±11、77±18、85±20、70±17、85±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病患者的QLI-TB总分及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特异模块领域的平均评分(95±16、23±14、18±10、28±17、30±12)与对照组(151±14、42±18、25±8、39±23、42±1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痰涂片结果、并发症等.结论 QLI-TB V1.0可以用于我国结核病生存质量的初步测量,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全面低下,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并发症的防治,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杨本付;宋红梅;庄斌;刘秀惠;颜丙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产检孕妇进行乙型肝炎血清学测定,在本院随机选取HBV感染合并ICP者45例(A组)和单纯ICP者31例(B组),A组继续妊娠一个月后复查结果为C组;比较各组ICP发生的时间,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指标.结果 A组各项指标均比B组升高(P<0.05),C组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较A组升高(P<0.05).结论 HBV感染合并ICP的孕妇肝功能损害较单纯ICP的孕妇加重,且并发症严重,要注意预防和治疗.

    作者:刘义明;高卉;莫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先天性鱼鳞病(附1例临床报告)

    先天性鱼鳞病又称先天性鱼鳞样皮肤病,是一种以皮肤干燥、有鳞状脱屑皮肤角化异常为特征的先天性皮肤病,临床罕见[1].现报道1例小婴儿先天性鱼鳞病.

    作者:朱厚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I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LEPP(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妇科检查、官颈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病变的118例患者(包括宫颈糜烂、息肉、肥大等慢性炎症及尖锐湿疣、CIN:宫颈上皮内瘤变)采用LEEP切除宫颈病变组织并送病理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反应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5~12min,出血量1~30ml,术后有3例病理诊断升级后入院手术,其余115例患者3个月复查,有2例持续CIN而行第2次LEEP,此后复查均未发现异常,LEEP治疗本组病例一次性成功率95.8%.结论 LEEP治疗宫颈病变具有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不良反应轻、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好,并且能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等优点,尤其适用于CIN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启贞;王历;何子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治疗总结分析.方法 分析局部麻醉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58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58例术后均无甲状腺危象,呼吸困难,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充分术前准备,精确手术操作,全面术后处理,能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林进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目的 现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3次/d,2片/次,同时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隔日1次.对照组仅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隔日1次.6次为I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4.38%,有效率96.88%,对照组治愈率60%.有效率80%,两组治愈率、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

    作者:刘纯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2006年5月21日,文昌市龙楼镇某海鲜店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聚餐者85人,中毒28人,罹患率为32.9%.6例症状严重者住院后,经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文昌市疾病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专业调查人员奔赴现场,与市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一同进行现场调查处理,并对中毒者开展流行病学和对食品加工、销售现场开展卫生学调查.根据流行病学和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判定这是一起食用海虾而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兴满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