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铭;李庆山;王顺清;周薇;毛平
目的 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血沉(ESR)的检测对儿童早期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为细菌感染组35例、病毒感染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CRP快速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及ESR测定仪检测.结果 细菌感染组CRP、WBC、ES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CRP、WBC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ESR无显著差异(P>0.05);病毒感染组CRP、WBC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ESR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小儿急性感染时,CRP、WBC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鉴别诊断,对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而ESR阳性率低,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早期鉴别作用不明显.
作者:朱新建;凌利芬;聂署萍;范菲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统计学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研究结果科学性、可靠性的有力保障.而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通过论文可展示研究者的科研成果,也便于查阅者的了解、评价和引用.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柳州市医院污水无害化处理情况.方法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于2007年对柳州市7所三级综合性医院、12所二级综合性医院及10所其它级别医院处理后污水不定期开展粪大肠菌群、肠道致病菌等微生物指标和pH、悬浮物、色度、总余氯、化学耗氧量、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氨氮等理化指标监测工作.结果 2007年29所综合性医院处理后污水微生物指标粪大肠菌群合格率93.3%、肠道致病菌合格率98.3%;理化指标pH合格率93.3%、悬浮物合格率54.2%、色度合格率98.3%、总余氯合格率40.8%、化学耗氧量合格率46.7%、挥发酚合格率10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格率100%、氨氮合格率79.2%.结论 该市部分医院污水无害化处理工作应加强监督监测,避免污水消毒工作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作者:韦启后;陈柳军;罗正华;邹碧;李德洁;卢小玲;贺雪春;覃芸;覃华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体外克隆并表达梅毒螺旋体重复蛋白K,为制备预防性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PCR反应及基因重组技术,扩增重复蛋白K编码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8b(+)/TprK,IPTG诱导表达.结果 PCR法扩增出了1350bp的目的 片段,原核表达质粒pET28b(+)/TprK酶切鉴定正确,测序结果与Gengbank上公布的该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并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人pET28b(+)grprK原核表达载体,并能高效表达TprK蛋白,为梅毒的预防性疫苗的制备以及进一步研究其血清学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作者:向华国;熊礼宽;王晓红;李凌云;周亚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女性性病的流行特征,为女性性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3~2007年女性性病报告卡资料.结果 2003~2007年报告女性性病585例.而男性为919例.为女性的1.57倍;性病构成比中梅毒高,占41.37%;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74.36%.女性性病发病数占同期传染病总数的28.40%.结论 应加大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提倡正确使用安全套,普及孕产妇产前性病体检.
作者:张惠玲;黄志平;王金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评价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91例住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药物包括硝酸酯类口服,美托洛尔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口服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粉针.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情况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血脂、血糖及对患者血、尿常规与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而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血尿常规与肝肾功能无改变.结论 血栓通粉针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谢屏东;颜小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育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单克隆免疫层析法检测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脂多糖抗原.结果 3018例育龄女性宫颈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检出率为5.9%,以中青年女性感染率高.结论 应加强育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实验室检测.
作者:段纯;郑峥;王俊玲;李素丽;龙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曹县感染者中配偶感染状况,在配偶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曹县HIV感染者的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2例感染者中.已婚者中41名感染者的配偶做了检测.感染16例,配偶感染率为39%.阳性外来妇女通过性途径传给配偶的几率为50%.结论 曹县在2003年9月前安全套使用率低,配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是经性途径传播,曹县配偶间艾滋病感染率非常高,成为曹县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100%安全套的推广活动,对预防艾滋病夫妻间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春云;张瑞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为VAP的有效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综合ICU 152例机械通气(MV)>48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60岁)、昏迷、慢性肺部疾病、MV时间≥5d、留置胃管、抑酸刺及皮质激素应用等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肠内营养和镇静剂应用对VAP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 结论 VAP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针对VAP的各种危险因素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作者:刘先福;王晓川;曹枫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006年海南省结核病病人发现工作进展情况.方法 利用2006年海南省结核病控制工作季报表资料对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海南省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共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4904例,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登记率为58.8/10万,发现率为78%.男性患者登记数和登记率均高于女性,登记率呈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黎族人群发病登记率高于汉族人群.农民登记数占82.0%.18个市、县登记率波动在34.1/10万~92.4/10万之间.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与初诊病人占全人口比例成正相关(r=0.705).结论 2006年海南省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到了既定目标,但海南省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罗兴雄;林峰;张广恩;陈成江;李善文;陈马秀;林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低剂量的干扰素-α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中的疗效、副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间诊断为ET经过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男女各6例,就诊时中位年龄52岁(33~82岁).经过干扰素-α治疗6个月,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5例.无效(NR)3例;治疗12个月CR 6例,PR 5例,NR 1例.治疗有效者骨髓巨核细胞均减少,脾脏缩小,出血及血栓均明显控制.随访115~2年,CR 6例,PR 5例,复发1例.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但均能耐受. 结论低剂量干扰素-α治疗ET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及较好的耐受性,但需长期治疗.
作者:周铭;李庆山;王顺清;周薇;毛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调亡抑制蛋白Clusterin和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大肠癌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的Clusterin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 Clusterin在大肠癌组织中其阳性率为67.0%,癌旁正常组织为18.O%,两者差异十分显著(P<0.01):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其阳性率为58%,癌旁正常组织为3%,两者差异十分显著(P<0.01);Clusterin和Surviv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225,P<0.01). 结论 Clusterin和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表明可能是大肠癌的生存基因,这为大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陈金元;李杰;徐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川崎病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冠状动脉内径,观察冠状动脉的变化.结果 50例川崎病患儿中17例有冠状动脉扩张.其中冠状动脉扩张≥4mm的12例,>4mm的5例;2例合并管壁增厚,3例合并少量心包积液,5例合并二尖瓣轻度反流:另无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中有3例单纯二尖瓣轻度反流. 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检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钟文津;景香香;杨炳昂;林凌;王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研究洞庭湖区江滩钉螺分布的空间特征,为区域血吸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建立洞庭湖区江滩钉螺分布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分析洞庭湖区江滩钉螺分布的空间特征.结果 洞庭湖区的江滩钉螺孳生地在空间上呈集聚模式,空间自相关性比较强,相关程度受离群值的影响大,变化以指数形式衰减,并存在空间方向性.结论 洞庭湖区的江滩钉螺在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人类的各项活动应遵循这些规律,从而达到减少和灭绝钉螺,进而达到防治血吸虫的目的 .
作者:秦建新;谭子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06~2007年老年伤害流行特征,为控制老年伤害的发生,制定老年伤害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07年深圳市医院老年急诊伤害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07年,深圳市伤害监测系统共登记老年伤害患者3 169名,占监测总数的2.99%;老年人伤害发生以意外伤害为主(97.00%).多发生在休闲和家务劳动时(84.61%),发生原因以跌坠落为主(53.50%),多为轻伤(80.95%). 结论跌倒为老年人群伤害防治的优先问题,在老年人中应积极开展跌落等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减少老年伤害的发生以及伤害对老年人健康和生活的影响,为实现健康老龄化作贡献.
作者:熊静帆;周海滨;杨力;彭绩;刘小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患者出现的透析相关性肾性骨病特征.方法 收集98例透析相关性肾性骨病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式等,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98例患者表现不同程度的β2-微球蛋白(BrMG)增高、高磷低钙、代谢性酸中毒,骨关节病变等异常.常规透析(HD)治疗后β2-MG无明显变化(P>0.05),高通量血液透析(HFD)治疗后β2-MG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有效控制饮食,合理使用药物,充分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充分清除PTH、β2-MG等尿毒症毒物,可延缓肾性骨病的发生,提高长期血液净化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业珍;曾丽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后微量元素对家兔外周血白细胞(WBC)浓度及死亡的影响,以期为严重创伤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建立家兔严重肢体创伤模型,随机分正常对照组、重伤组、TE治疗组,重伤组中死亡家兔12只归为死亡组(死亡率40%),检测伤前及伤后6h和1、3、6、9、14d血常规.结果 重伤组与TE治疗组比较,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家兔伤后1~14d外周血WBC浓度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C%)均高于伤前(P<0.05),死亡组的家兔伤后3~9d的NEC%高于治疗组(P<0.05),重伤组伤后3d亦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严重创伤后,适量补充多种TE能抑制外周血WBC过度升高,降低死亡率.
作者:林静华;刘福其;于晓军;赖小平;蔡应木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夜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予丹参粉干针和常规治疗,治疗组用曲美他嗪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加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凝血、生化指标, 结果 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纽凝血、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不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水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一起农村腹泻病暴发的成因,探讨减少农村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对策.方法 对腹泻病人按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进行调查登记,并现场调查与发病相关的因素.结果 本起腹泻暴发调查显示农村的生活饮用水源井受到污染源污染,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群、粪大肠菌群均超过标,并检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结论 此为一起因水源污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的暴发事件.
作者:杨来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2005-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控制流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7年福建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系统的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福建省2005~2007年共报告流腮病例1767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665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4-7月为流腮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学生和儿童.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4.65%,5-9岁组发病数高,计7042例,占发病总数的39.85%.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起数占全省丙类传染病的70.45%,暴发总病例数的55.45%.暴发地区农村明显高于城市,所有暴发均发生在中小学. 结论腮腺炎是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把腮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能有效控制流腮的流行.
作者:潘伟毅;蔡志坤;张冬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