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娟;陈清;俞守义
目的 了解2003~2006年深圳松岗街道劳务工HBsAg检出阳性率,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每年的健康检查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该人群HBsAg携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3~2006年对劳务工体检共662 368人,HBsAg阳性54 971人,阳性率8.30%;其中男性受检329 117人,阳性32 722人,阳性率9.94%;女性受检333 251人,阳性22 249人,阳性率6.68%.男性以41~50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高(11.32%);女性以31~40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高(8.05%).男女性别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本调查结果松岗街道外来劳务工HBsAg阳性率低于1992年全国乙型肝炎调查的广东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在以后的防制工作中,要继续积极推行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作者:唐国成;陈夏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性传播疾病(STD)已被认为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组传染病,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近几年我国育龄妇女STD患者数量也呈增长趋势,而育龄妇女感染STD可能将疾病传播给胎儿和(或)新生儿,严重危害了妇女的身心健康[1].为了解育龄妇女对STD相关知识掌握现状及态度,为进一步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于2005年9月对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考虑到尊重个人隐私,调查未涉及到有关行为方面的问题.
作者:王国安;赵晓芳;杜秋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临床用血血样不同筛查模式的应用效果,以降低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率,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 方法 对不同时期临床用血采用不同传染性救病筛查模式进行筛查,并考核其安全性. 结果 自1997年开始,按照国家规定,临床用血安全性筛查项目包括HbsAg、抗-HCV、ALT、梅毒和抗-HIV.1997年检测个体卖血血样3442份,报废血样3份,报废率为0.08%.无偿献血血样28 650份,报废血样4 077份,报废率为14.23%;1998~2002年检测无偿献血血样206 948份,报废血样12 479份,报废率下降到6.03%;2003年检测无偿献血血样44 529份,报废血样1 465份,报废率再次下降到3.29%;2004年起对16 592例无偿献血HBsAg、抗-HCV、抗-HIV ELISA方法检测阴性的标本进行PCR法复检,重新发现HBsAg阳性标本8例,为0.048%. 结论 对无偿献血者采血前进行快速筛查,能有效降低无偿献血的报废率,提高临床用血安全性,减少临床用血安全事故发生.
作者:曾劲峰;杨立新;朱为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阳江市2001和2006年两次登革热流行特征,为今后防制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临床个案和疫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病人采血检测登革病毒IgM抗体,用C6/36细胞分离登革病毒,并用单克隆抗体鉴定型别. 结果 阳江市2001年8月初至11月初发生登革热流行流行102d,高峰8上旬~10月中旬,确诊136例,发病率为5.31/10万;2006年6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疫情,共流行67d,高峰8月中下旬,确诊22例,发病率0.84/10万;病例的消长情况与当地的蚊媒消长情况一致;8~11月份布雷图指数为0.00~111.00;实验诊断150例,临床确诊8例,从13例病人血标本中分离到11株病毒,均为登革病毒Ⅰ型. 结论 Q阳江市两次流行的登革热病例病情以轻型居多,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人群在流行后经过5~6年普遍易感,流行高峰在8~10月,皆发现白纹伊蚊是当地的传播媒介.
作者:范子凡;李文杰;杨流苗;李诺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所谓灌注是指血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器官、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功能情况.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的概念是由Miles等在1991年首次提出的,并实际进行了肝、脾、肾等腹部器官的灌注成像操作.
作者:陆建成;韩向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辖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找出消毒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 2004、2005年连续两年对辖区21家消毒效果进行抽样监测. 结果 辖区消毒合格率两年合计为92.09%,社康中心消毒监测总合格率为95.35%,社会医疗机构总消毒监测合格率为89.78%,两者差异存在显著性(x2=14.50,P<0.05). 结论 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逐年升高,但社会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偏低,诊疗室空气、紫外线灯合格率仍然偏低,必须重点加强社会医疗机构的监督监测,规范紫外线灯的使用和诊疗室的空气消毒.
作者:蔡日东;叶恋花;陈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海南黎族3个支系的Y-SNP的遗传多态性. 方法 利用Y染色体非重组区NRY的SNP的单倍群分型技术,分别对来自海南省白沙、保亭和乐东等地区的3个黎族支系的206个男性人群样本进行Y-SNP单倍群分型. 结果 黎族群体共检出4种单倍群,其中O-M175单倍群分布频率相当高. 结论 黎族3个支系父系族源来源于东亚南部.
作者:杨波;李冬娜;孙元田;区采莹;应大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cTn-Ⅰ)、肌酸磷酸激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的比较. 方法 采用美国BECKMAN仪器公司Access全自动免疫系统、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血清中cTn-Ⅰ浓度.CK-MB测定采用美国BECKMAN-CX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速率法检测. 结果 ch-I诊断AMI的敏感性为98.3%,特异性为96.0%,准确率为97.2%;CK-MB诊断AMI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68.0%,准确率为81.5%.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 cTn-Ⅰ对AMI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K-MB.
作者:蔡仁平;朱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宝丰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研究其防治策略和措施.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宝丰县1986~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宝丰县1986~2005年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总发病数17 135例,年均发病率187.44/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总死亡42例,年均死亡率为0.46/10万.1986年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是痢疾、病毒性肝炎、乙脑、流脑和麻疹.2005年前5位变化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和AIDS/HIV. 结论 宝丰县1986~2005年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宝丰县除了继续抓好病毒性肝炎和痢疾的防治工作外,要把肺结核、艾滋病和淋病作为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牛国永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辅助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INS)的疗效. 方法 将78例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的肾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38),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甲状腺激素,4周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9月后现察疗效. 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2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加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能改善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症状,但对治疗有效率无明显提高.
作者:张煜华;侯继文;马远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外科病房检出深部感染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集外科各病区住院病人的血液、痰液、尿液引流液和大便等标本培养分离菌株.分离出的真菌用API 20C AUX鉴定,用ATB FUNGUS进行药敏实验. 结果 2003年4月~2004年12月从外科病房检出真菌187株,居前3位为白色念株菌99株(53.0%)、热带念珠菌38株(20.3%)和光滑念珠菌26株(13.9%).以痰液、尿液、大便3种标本的检出率较高,分别占45.4%、13.4%、10.2%.科室来源主要是SICU、器官移植外科、胃肠外科.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总的敏感率分别为93.0%、98.9%、90.8%、59.8%. 结论 外科深部真菌感染主要由白色念株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引起,以呼吸道、尿道和消化道感染常见.两性霉素B、5 -氟胞嘧啶、氟康唑对菌株的敏感性高,是治疗外科深部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作者:唐冰;朱家源;崔颖鹏;朱斌;刘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技术(MGCT)在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诊断效果. 方法 采用MGCT对105例HDN患儿进行检测试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IgG抗体试验;放散试验.同时用传统的试管法抗球蛋白试验(代T)作比较. 结果 统计学上两种方法对HDN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别,但MGCT能检出TCT所不能检出的阴性血样,比代T检测凝集强度高1+~2+. 结论 MGCT能快速准确检测出HDN,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操作简便,结果可保存.
作者:廖长征;黄衍锋;许瑞环;叶有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评价肾活检在肾脏病诊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 对300例有肾穿刺活检适应症的患者行B超介导下肾活检,并作光镜、免疫组化检查,对其中确诊为IgA肾病者作病理及临床特点分析. 结果 102例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21例,急性肾小球肾炎者3例,血尿者12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者2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者37例,妊娠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者1例,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功能不全者1例.而病理类型轻微病变型为18例(17.65%);系膜增殖型为19例(18.63%);系膜增殖型伴局灶节段性硬化为31例(30.39%);增生硬化型为9例(8.82%),FSGS型为13例(12.75%). 结论 IgA肾病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病理表现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相符,肾活检对明确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苏明;姜松青;石晓峰;梁灼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自2004~2006年黄埔区居民食用加碘盐情况,为制订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统一随机抽样方法抽查学生家庭食用盐,食盐碘含量按国标GB/T1302517-1999中直接滴定法,依据<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方案>进行结果判定. 结果 3年共检测碘盐979份,非碘盐率为14.6%,覆盖率为85.4%,合格率为98.24%;位于城乡结合部、经济欠发达姬堂小学、文冲小学乡村区,非碘盐率很高,分别为33.9%、28.4%. 结论 加强对碘盐的监督和管理零售市场管理,规范碘盐流通渠道,确保碘盐的含碘量,提高食用碘盐水平是2000消灭碘缺乏病目标.
作者:刘钰钗;周金森;刘赐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MINE方案作为解救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46例复发或难治性侵袭性NHL患者,使用MINE作为解救方案进行化疗. 结果 46例患者各接受了2~6个周期该方案化疗,总的客观有效率为54.4%,完全缓解率17.4%;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伴感染,均可耐受. 结论 MINE方案是治疗复发或难治性侵袭性NHL安全有效的解救方案之一.
作者:罗盛;陈怡;俞康;胡旭东;孙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干部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及其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方法 对健康体检的1 116名机关干部的血尿酸及脑血管病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高尿酸血症的总检出率为30.2%,男性35.6%,女性7.1%,高发于50~80岁;高尿酸血症组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结论 高尿酸血症存在性别年龄差异,干部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脑血管病有密切有关,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作者:郭文超;李道帆;杜雅丽;李静;黄剑施;黎小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给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经验. 方法 采用危险性分析和HACCP原则对200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结果 食品合格率达到较高的水平,没有发现一例食物中毒病人,确保年会成功举办. 结论 危险性分析和HACCP原则在重大活动食品卫生安全保障中是有效的.
作者:赵仁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 方法 对海口市人民医院2005年送检的临床标本分离的主要葡萄球菌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检出的135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检出分别占36.3%和63.7%;SAU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利福平、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在10%以下.CNS对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苯唑西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18.6%).SAU和CNS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分别为89.8%和89.5%,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 结论 海口市人民医院2005年检出135株葡萄球菌中SAU占36.6%,以CNS占优势(63.7%).其耐药趋势为:对青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无耐药株.
作者:李玉英;陈寒超;吴多荣;韩小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初始剂量为0.40J/cm,每周3次,症状缓解则调整为每周1~2次,28d观察疗效;对照组采用中药面膜进行治疗,每周3次,症状好转改为每周2次,28d观察疗效. 结果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组有效率90%;中药面膜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 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明显优于中药面膜治疗.
作者:张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6年9月18日~10月8日,海口市秀英区玉喜村发生一起群体性腹泻病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检测,确诊为嗜水气单胞菌污染饮用水引起的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暴发.通过采取消毒饮用水和治疗现症病人、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服药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庆;林志文;冯福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