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加德纳菌检测分析

郑志昂;谢志杰;李毓阳;陈海富

关键词: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 患者, 阴道加德纳菌, 细菌性阴道病, 原体感染, 病因不明, 相关性, 尿道口, 检出率, 分泌物, 常见病, 症状, 三亚, 女性, 尿痛, 临床, 检测, 红肿, 发病, 地区
摘要: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 GV)与女性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相关.而临床上许多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排除常见病原体感染患者后,仍有尿道口红肿、有分泌物、尿道刺痒、尿痛等症状而病因不明的患者.为此,通过对男性NGU患者尿道中GV的检测.了解三亚地区男性NGU患者中GV检出率及其相关性.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山市2004~2005年登革热血清学监测

    目的加强登革热的监测,调查疫区内登革热的感染状况. 方法采集曾发生登革热流行疫区内健康人群血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登革热IgG抗体. 结果埒西一四村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占5.02%(11/219),人群分布以老年人为主,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别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5.071,P<0.001);西区长洲村IgG抗体阳性率占3.00%(3/100). 结论健康人群中存在登革热隐性感染者,是引起登革热流行的重要隐患.

    作者:高赛珍;罗小铭;吴宝燕;阮坛凤;叶宝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氧化氮合酶在心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的调控

    人心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又称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dothelial NOS, eNOS),该基因定位于人类第12号染色体,由26个外显子组成,它以L-精氨酸为底物生成一氧化氮(NO)而发挥生物学作用.在eNOS结构基因的-103bp有 Sp1位点,这个位点和位于-230bp的GAGA区是激活eNOS启动子的重要顺式作用元件.eNOS结构基因的Sp1位点对转录是必需的,而GATA-2转录因子是激发eNOS转录的重要细胞因子.溶血磷脂胆碱、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Statin、TGF-β、TNF-α和雌激素均可影响eNOS基因表达.eNOS与小凹蛋白、GPCR、Hsp90、钙/钙调素等调节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翻译后的eNOS活性均有影响.eNOS可通过促进NO的生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周升;符史干;沈行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会区粮食制品中甲醛含量本底值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新会区生产的粮食制品中甲醛含量本底值. 方法采用食品中甲醛次硫酸钠的测定方法测定新会区14间粮食制品生产厂生产的米、面制品甲醛含量. 结果 103份样品中有71份样品检出甲醛,检出率为69.9%,检出样品中甲醛含量为1.0~4.5 mg/kg. 结论新会区粮食制品中甲醛含量的本底值为低于4.5 mg/kg.

    作者:徐灼均;陈国荣;赵伟良;林小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重症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上对重症呼吸衰竭常用的治疗措施是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在改善肺通气功能、纠正缺氧的同时,可减少呼吸肌的功耗,但对于感染严重、气道分泌物多且粘稠的患者,虽经呼吸机的雾化、湿化,仍难达到理想效果.以纤维支气管镜对13例机械通气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支气管肺灌洗术,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慧芳;吴少芳;何海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 359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易引起爆发流行.2003年于山东省新泰市发生了手足口病(HFMD)的爆发流行,现将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吴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服拜阿斯匹林后IL-8及CRP的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服拜阿斯匹林后血中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 方法 3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后给予拜阿斯匹林100mg/d口服,每隔2周抽血检测CRP和IL-8. 结果 1个月后,CRP和IL-8在服用前后,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有效率达9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变化(P>0.05). 结论服拜阿斯匹林能明显增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抗炎症能力和免疫力,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作者:林玲;赵雁翎;时凤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甲亢性心脏病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观察经过围手术期处理对甲亢心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通过术前系统的抗甲状腺药物、强心、利尿及术前强化治疗,术前使病人甲亢症状被控制,T3、T4正常,心功能改善. 结果本组25例病人顺利通过手术治疗,术后甲亢无复发,心功能比术前明显好转. 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提高了甲亢心患者甲亢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手术治疗甲亢心的治愈率.

    作者:林森;刘霏;李秀南;黄永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昆山市蚊蝇抗药性调查

    化学杀虫剂是杀灭蚊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控制和消灭虫媒传染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广泛大量使用,导致了蚊蝇抗药性的产生,给除害灭病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及时掌握昆山市蚊蝇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现状,指导合理用药,延缓抗性的产生,制订有效的防制对策,于2005年进行了蚊蝇抗药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缪金华;陈学良;马桢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乙肝患者HBV-M和HBV-DNA与肝功能检测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HBV-M和HBV-DNA与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为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患者HBV-M,分子斑点杂交试验检测HBV-DNA,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指标,后作统计分析. 结果 HBV-DNA阳性率与HBsAg、HBeAg、抗-HBc同时阳性者(135模式)的阳性率相似,且两者有很高的相关性.随年龄增大,135模式与HBV-DNA阳性率又逐渐降低;135模式及HBV-DNA阳性患者ALT的升高程度及百分率远远高于HBV-M的其他模式及HBV-DNA阴性患者.HBeAg和HBV-DNA阳性不仅是病毒复制的指标,同样具有判断肝细胞损伤的临床意义. 结论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水平是评定HBV于其中复制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HBeAg与HBV-DNA的存在有高度相关性,HBeAg与HBV-DNA阳性患者的ALT升高程度及百分率远远高于阴性患者.

    作者:肖建宁;黄纯英;麦全深;赖清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现状及对12种抗生素的药敏性,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中山市天洋电子生物传感器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 结果 41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病人,支原体培养阳性210例,总感染阳性率为51.2%.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102例(24.9%),人型支原体(Mh)阳性26例(6.3%),Uu和Mh混合感染82例(20.0%).支原体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性比较高,耐药率分别为67.6%、56.2%、51.4%.对美满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氧氟沙星和甲砜霉素的敏感性较高,敏感率分别为74.3%、63.8%、61.0%、61.0%、61.0%. 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比较高,其中主要是单独Uu感染.本地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有效药为美满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氧氟沙星和甲砜霉素,耐药率较高的是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作者:陈柳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73例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目的研究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的免疫组化及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CD34、Vimentin、S-100、actin(平)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 结果 73例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中潜在、低度、中度及高度危险病例数分别为6例、34例、21例及12例;诊断胃肠道间质瘤60例,平滑肌源性肿瘤8例,神经源性肿瘤3例.侵袭行为危险程度与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的发生部位相关(P<0.05). 结论对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进行分类诊断时,好联合使用多项免疫组化指标.

    作者:谈顺;吴文川;罗志飞;黄幼生;丁莉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广东信宜市中小学生肺结核病现况调查

    目的掌握中小学生肺结核患病情况,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方法对信宜市学校的中学生及中心小学的高年级学生进行胸部χ线透视,发现肺结核可疑者再进行胸部摄片、痰涂片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结果全市共检查137 872人,发现肺结核可疑者68人,确诊活动性肺结核36人,痰涂片阳性14人;肺结核患病率26.11/10万,涂阳患病率10.15/10万.患病规律为年级越高患病率越高,其依次为高中>初中>小学;农村籍学生>城镇籍学生. 结论农村传染源正在逐步向城镇流入,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工作不容忽视,加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工作势在必行.

    作者:苏锋;练曰南;叶青;古利雅;杨继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柔红霉素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柔红霉素化疗后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心脏功能的损害情况. 方法 9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柔红霉素化疗,剂量为120~1 160mg,时间为3月~5年.观察化疗前后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色多谱勒的变化. 结果心电图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ST段、T波的改变较常见,QRS波低电压早期可出现,血清心肌酶以CPK-MB、LDH、HBDH升高为主,当累积剂量>400mg时升高更明显,心脏舒张功能指标E/A比收缩功能指标LVEF更敏感,出现更早,这些均是柔红霉素心脏毒性的重要标志. 结论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彩色心动图有效地监测柔红霉素对心脏毒性作用,及时控制药物剂量以预防和减少蒽环类药物对心脏的损害.

    作者:观美华;黄妙儿;刘鹏;钟灼;王飞;马永华;钟彩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VL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心病患者心室晚电位(VLP)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67例COPD并发肺心病患者进行VLP的测定,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 结果 VLP的阳性率肺心病组为20.9%,对照组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合并冠心病的 COPD并发肺心病患者VLP阳性率高于未合并冠心病患者,Holter检出室性心律失常≥IV级 (Lown分级)的患者VLP阳性率亦高于其他患者. 结论 VLP的测定对于COPD并发肺心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苏琴;钟锦平;杨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蜂胶影响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蜂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 方法依据卫生部2003年版<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方法进行检测. 结果蜂胶能促进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和转化作用、提高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碳廓清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能促进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 结论蜂胶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作用.

    作者:谭宗艳;李彬;王彦武;刘荣珍;李凤文;梁慧莉;马宇燕;黄超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院流行性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及同源性分析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爆发流行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谱特征及其同源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4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的感染患者,采用E-TEST检测药物的MIC值,肠杆菌科基因组内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克隆株的DNA分型. 结果 4株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复合制剂的MIC值较低外,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和氟喹喏酮类等抗菌素均显示出了较高水平的多重耐药性;DNA分型证实为同一克隆株. 结论本组鲍曼不动杆菌为多重耐药株,同一克隆株在不同感染个体间的相互传播导致了本次医院内感染的流行.

    作者:陈求刚;罗兰;廖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铅中毒5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铅中毒的临床特点,探讨铅中毒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方法对14年来收治的50例铅中毒患者从引起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转归四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引起铅中毒的原因分为生活性及职业性,铅中毒对机体损害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造血系统为主,同时对肝、肾功能、血压及性功能等,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驱铅治疗及辅助对症处理治愈率可达100%. 结论驱铅治疗为铅中毒的有效治疗方法,加强预防可减少铅中毒的发生.

    作者:侯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口服心律平与慢心律治疗室性早搏的比较

    目的比较心律平、慢心律治疗高危室性早搏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81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心律平治疗组42例及慢心律治疗组39例,比较两组疗效及心电图、心脏泵血功能变化. 结果心律平组有效率为59.5%,慢心律组为56.4%,两者无差异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间P-R间期、QRS间期、HR差异有显著性(P<0.05),Q-Tc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及死亡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口服心律平300~600mg/d、慢心律450~600mg/d治疗高危室性早搏均有效、安全,对比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王岳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NSE和MBP的变化

    目的通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测定,了解神经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损伤. 方法选择7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9例健康自愿者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其血清中的NSE和MBP.并分别评定入组第1d及第7周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 结果患者组NSE和MB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PANSS总分减分率呈负相关.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可能存在神经系统损伤,且损伤程度可能与疗效有关.

    作者:潘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麦滋林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麦滋林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方法将4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麦滋林-S和地塞米松保留灌肠4周,对照组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保留灌肠4周,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2.6%和5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麦滋林-S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曾仕平;蔡笃雄;庄桂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