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蓓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基因 (IL-1ra)基因型的分布,探讨IL-1ra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方法应用PCR及电泳检测等技术,对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IL-1ra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骨质疏松症的易感性进行分析. 结果在广东人群中IL-1ra基因多态性与骨质密度紧密相关性,骨质疏松组和健康对照组在IL-1ra等位基因性的分布上有明显差异. 结论本研究人群中IL-1ra 基因型可能作为预测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指标.
作者:刘国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华枝睾吸虫感染的胆道梗阻性疾病外科治疗后胆道引流的特点. 方法 2001年1月~2004年12月外科治疗华枝睾吸虫感染致胆道梗阻性疾病68例,调查手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放置时间、胆汁流量、闭管时间、拔管指征以及预后追踪等情况. 结果 68例胆道梗阻患者全部为华枝睾吸虫感染所致,2例伴有恶性病变,2例伴有重症胆管炎(ACST),急诊手术32例(47%).手术后平均胆道引流管放置时间(26.3±3.1)d,3例结石复发2次手术. 结论华枝睾吸虫感染引起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手术后胆道引流管放置时间相对要长,配合驱虫治疗十分必要,必须反复检测胆汁内无虫卵排出方可拔除引流管.
作者:陈瑞新;杨六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被犬、猫、鼠等动物咬、抓伤者接种不同种类狂犬病疫苗免疫后的效果. 方法将被犬、猫、鼠等动物咬、抓伤者随机分为接种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A1)组和接种国产人用液体狂犬病纯化疫苗(A2)组.均按五针法(0、3、7、14、28d)程序进行,五针疫苗接种后7~10d采血检测抗狂犬病毒抗体.对检测抗体阴性者,再增加二针于0、7d各接种一针,即七针接种后再检测抗体. 结果第一次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显示,A1、A2组抗体阳性分别为95.25%(703/738),89.0%(438/492),A1组明显高于A2组(P《0.01).第一次检测抗体阴性者再接种二针后狂犬病毒抗体均达到阳性. 结论两种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均良好,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优于人用液体狂犬病纯化疫苗.
作者:吴传娣;梁光;陈国玲;林芬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派罗欣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龙川县人民医院2003~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治疗组予派罗欣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予α-干扰素、拉米夫定;疗程24周,治疗后检测乙肝患者ALT、AST、HBeAg、HBVDNA变化. 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两组ALT复常率差异有显著意义,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派罗欣联合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疗效优于α-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
作者:曾伟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 方法沙眼衣原体检测采用英国Unipath公司免疫层析法,支原体采用珠海益民生物工程制品厂产的培养、药敏一体试剂盒检测. 结果 526 例生殖道炎症患者检测出 217例支原体、衣原体阳性,支原体、衣原体总感染率为 41.17%.其中Uu 147例(27.95%),Mh 8例(1.52%),CT 27例(5.13%),Uu+Mh 18例(3.42%),Uu+CT 10例(1.90%),Mh+CT 5例(0.95%),Uu+Mh+CT 2 例(0.38%).147株Uu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较为敏感,敏感率低的是四环素、乙酰螺旋霉素和红霉素. 结论女性生殖道炎症Uu感染率有上升的迹象,耐药菌株也在不断增加.进行衣原体、支原体及其药敏检测,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吴显劲;袁汉尧;戴湘春;柯水源;林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和药敏变化. 方法应用生物-梅里埃支原体 IST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有临床症状疑患支原体感染的患者采取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 100例受检患者支原体培养阳性468株(份)(42.5%).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266株(份)24.2%(266/1 100),人型支原体(Mh)阳性107株(份)9.7%(107/1 100),Uu+Mh混合阳性 95株(份)8.6%(95/1 100).男、女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 24.5%(66/269)和 48.4%(402/831) ,差异有极显著性(χ2=47.25,P《 0.001).支原体对药物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依次是原始霉素( 90.6%)、交沙霉素(76.9%)、强力霉素 (69.9%);耐药较高的是红霉素(59.0%)、四环素(36.0%). 结论对疑患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应采取标本进行支原体和药敏检测,参考实验结果有目的规范地选择药物治疗.
作者:梁沛杨;林绍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出生缺陷发生原因,为优生优育制订有效预防措施. 方法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办法》及《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标准及其父母再生育指导原则》,对龙岗区辖区范围内1993~2004年间上报的102例病残儿资料进行审查和分析. 结果智力低下病残儿共41例,占40.2%;神经及精神类疾病较其他系统疾病多,共62例,占62.8%;遗传性疾病有17例,占16.6%,其余为非遗传性疾病.智力低下原因不明者占31.7%,产程窒息者占21.9%. 结论要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避免出生缺陷患儿,必须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开展孕前筛查、加强围产期保健监护及合理治疗.
作者:蔡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占位病变的CT表现,探讨甲状腺良、恶性占位病变的CT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 42例甲状腺良、恶性占位病变均经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和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甲状腺腺瘤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甲状腺癌18 例. 结果甲状腺腺瘤平扫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结节,增强扫描18例中13例显示瘤内强化结节及周边强化环,周围脂肪间隙清晰;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局限,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低密度影,边缘光滑,伴有囊变.甲状腺癌平扫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并向邻近组织侵犯,56%有颈部淋巴结肿大.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变中8例出现囊性变伴有囊壁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甲状腺癌出现细颗粒状钙化(39%)明显高于良性病变(8%). 结论 CT对甲状腺占位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应从病变边缘、密度、有无颈淋巴结肿大、周围组织是否受侵及瘤内钙化等5个方面综合分析.
作者:王振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掌握宁波市江北区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方法对宁波市江北区2000~2004年度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动态分析、描述. 结果宁波市江北区2000~2004年传染病平均年发病率为235.41/10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疾病为细菌性痢疾、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占总发病数的81.30%.职业以工人、农民、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19.16%、17.63%、9.11%;流动人口发病数(占25.09% )变呈逐年上升趋势. 结论江北区以肠道和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应加强对工人、农民和散居人量等相关人群的宣传教育,以控制法定传染病的扩散.
作者:刘庆平;赵风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标准剂量和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慢性ITP的疗效. 方法 71例血小板(PLT)《10×109/L的慢性IT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大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剂量为500~1 000mg/d;B组用标准剂量的醋酸泼尼松(pred)治疗,剂量为1mg/kg/d;分别比较两组第3、5、7d血小板计数上升值,并比较副作用的发生率. 结果在治疗开始后的第3d, 两组间PLT计数上升值的差别有显著性(P《0.05);而在第3、5d,两组间PLT计数上升值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 结论对于初治的慢性ITP并有血小板明显下降的患者使用大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不能提高疗效.
作者:陈江声;杨燕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突发中毒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目前我国中毒危害仍相当严重[1],我国疾病死亡顺位谱显示,中毒伤害死亡人数排到了第五位[2,3],各种突发中毒事件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带采了严重威胁.
作者:连轶伟;谢立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湛江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特征,探讨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和纳入常规免疫对乙脑疫情的控制效果. 方法 2003年乙脑流行时对6月~10岁儿童采取突击应急接种方案,2004年起将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按程序8月龄,18~24月龄和6岁各接种1剂.并对2003~2005年乙脑疫情流行病学资料中2003年乙脑流行时的应急接种和2004年起的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控制乙脑效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湛江市2003~2005年共发生乙脑118例,发病率逐年下降.每年5~7月流行,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病高峰;年龄主要为10岁以下儿童,以4-6岁多,占总病例数的46.61%;地区分布为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 结论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及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后,乙脑发病率逐年下降,显示应急接种和常规免疫对乙脑疫情的控制效果肯定.
作者:何琼芬;陈治玲;陈轮;吴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孕妇TORCH( TOX、CMV、HSVⅠ、HSVⅡ及RUV) 感染情况,为妇女卫生保健措施制订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03 年1月~2005年11月进行产前检查的2 364例孕妇进行TORCH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分析. 结果 TOX、CMV、HSVⅠ、HSVⅡ及RUV 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 76%、2.03%、2. 28%、2. 37%及2. 62%;TORCH感染率春季显著高于夏、秋、冬三季(P《0.01). 结论妊娠妇女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和免疫力下降,易于发生某些病原体(如TORCH)的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应做好孕期预防保健工作,以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作者:肖桂初;黄维加;蒋英;肖晓友;黄与双;朱新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在体外培养的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及其作用. 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8例体外培养的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中IGF-ImRNA、IGF-IImRNA、IGF-IRmRNA、IGF-IIRmRNA、IGFBP-1mRNA、IGFBP-2mRNA、IGFBP-3mRNA、IGFBP-4mRNA、IGFBP-5mRNA、IGFBP-6mRNA等10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基因表达. 结果 58例体外培养的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均有IGF-ImRNA、IGF-IImRNA的基因表达;56例存在IGF-IRmRNA、IGF-IImRNA、IGFBP-3mRNA的基因表达;2例同时检测出上述10种基因. 结论 IGFs可能在早期细胞滋养层的侵入、增殖分化、胎盘形成和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黄维加;肖桂初;肖晓友;莫凡;朱国都;朱新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家禽密切接触人群人禽流感知识知晓情况和预防行为状况,探索提高其防护知识及意识的宣传方法. 方法 2005年11~12月对茂名市家禽养殖、贩卖、宰杀加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共调查135名家禽密切接触人群,54.0%的人知道人禽流感的临床症状,认为密切接触能传播的占40.0%,空气能传播的占10.2%,进食病禽能传播的占5.9%,53.3%的人从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结论家禽密切接触人群对人禽流感的危机意识较淡薄,采取正确防护行为率较低,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知识宣传教育.
作者:许桂锋;孙立梅;李波;黎亚广;侯春霞;王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单用氯氮平及氯氮平与舒必利两药联用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 方法将6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氯氮平治疗,实验组则联用氯氮平与舒必利.治疗8周后作简明的疗效评定. 结果实验组显效率75%,高于对照组的56.3%(P<0.05). 结论氯氮平与舒必利联用能提高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
作者:许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普鲁兰多糖的潜在致突变性. 方法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进行观察. 结果骨髓细胞微核试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精子畸形试验均为阴性结果. 结论普鲁兰多糖在所试条件下无潜在的致突变作用.
作者:王京滨;谭剑斌;李欣;张静;熊习昆;黄俊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几种杀虫粉剂混合配方、交叉使用对德国小蠊的杀灭情况,为德国小蠊的防制提供依据. 方法用奋斗呐、胺菊脂、残杀威、蝇克星按一定的剂量比例交换混合配伍,套餐交叉使用. 结果灭效提高,抗药性降低,复合性配方杀虫剂可以应用于德国小蠊的防制. 结论杀虫粉剂混合配伍、交叉使用,可提高杀灭效率,并可降低抗药性的发生.
作者:陈伟;谢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和分析海南省人体寄生虫感染的现状和流行特征,评估十多年来的防治效果,为制定全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根据《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进行. 结果整群随机抽样全省5个市、县15个点7 924人,调查发现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率为59.40%,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56.22%,查见肠道蠕虫16种,其中线虫11种,绦虫2种,吸虫3种, 感染率较高的虫种是钩虫、鞭虫和蛔虫,其感染率分别为33.18%、31.35%和14.29%;多虫感染较严重,感染度以轻度感染为主,感染年龄以5~9岁和10~14岁两组为高;汉、黎、苗、回各民族感染率分率别为48.27%、 64.14%、 76.36%、 58.96% ;女性和农村居民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和城镇居民. 结论海南省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儿童蛲虫感染率略有所上升,中部地区钩虫感染率仍然居高不下,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胡锡敏;王善青;林绍雄;黄捷敏;李善文;童重锦;曾文;刘姚若;陈冬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监测2~6岁心童水痘疫苗的免疫成功率. 方法随机抽取2~6岁年龄组儿童147人,按说明书要求每人注射国产水痘疫苗0.5ml,分别于免疫前和免疫后4周采血,以ELISA法检测IgG抗体. 结果检测147人,免疫前4例IgG抗体阳性,占3.23%;免疫后56例IgG抗体阳性,占45.16%,IgG抗体阳转率43.33%.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5);各街道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厂家疫苗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人群水痘疫苗免疫成功率不高,在评价影响免疫成功性因素的同时,也应对试验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叶发忠;李苑;钟璋平;刘晓军;周海庄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