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喜;潘惠兰
临海市自1991年成立性病监测点以来,性病的发病呈迅猛增长之势,己成为一个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临海市性病发病现状,进一步探讨其流行趋势,为决策部门制定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现对1991~2005年报告的性病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双胍类与磺脲类两种不同药物治疗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 方法对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以双胍类与磺脲类两种不同药物治疗,观察治疗2个月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100g馒头餐后2h血糖,空腹C肽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 结果双胍类药物具有与磺脲类药物相似的降糖作用,且避免了磺脲类药物的不良之处.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初始治疗可选用双胍类药物,且能避免磺脲类药物的副作用.
作者:何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小磨高速公路沿线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进行沿线居民带虫调查、疟史访问、施工人员带虫调查、两个乡卫生院近2年发热病人疟原虫检出情况及媒介按蚊调查. 结果2003~2004年居民及小学生疟史率在12.4%~15.4%之间,平均13.9%;带虫率分别为0.58%(2/345)、0.33%(1/306).勐仑、磨憨两个卫生院2003、2004年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分别为5.6%(89/1597)、11.6%(24/207),平均8.3%,其中勐仑乡卫生院来自于内地的流动人口感染疟疾平均65.8%. 结论小磨路沿线目前疟疾流行严峻,急待加强施工人群的疟疾防治工作.
作者:李春富;杨品芳;车英;肖育江;赵来发;刘江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随着新的知识和治疗手段的获得以及人工呼吸机等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高于以往任何时期.随着极不成熟新生儿存活的增多,支气管肺发育异常(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的发病率居高不下[1,2].全球在出生体重为500~1 000g的新生儿中,BPD的发病率约为43%[2].
作者:鲜于舒铭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PCR及Dot-blot法对先天感染DHBV筛选的效果. 方法分别利用PCR法及Dot-blot法对先天感染DHBV筛选,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Dot-blot法比较,PCR法有简单、快捷、敏感度高等优点,且可避免Dot-blot带来的放射性污染.但PCR法所需费用高,易因交叉污染而导致假阳性结果. 结论PCR与Dot-blot法筛选先天感染鸭乙肝的方面各有其优缺点.由于PCR法更为敏感、快捷,很有必要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
作者:董伯振;李向阳;符林春;周红燕;朱宇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现用同一品牌但不同型号的血液分析仪在日常工作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一致性. 方法选择一台仪器作参比仪器,用同一支新鲜抗凝全血同时在几台仪器上重复检测10次,计算精密度及校正系数.选择WBC、RBC(Hb)及PLT低、中、高三个档次的新鲜全血标本9份,在每台仪器上重复测定三次.利用校正系数对仪器WBC、RBC(Hb)及PLT设置参数进行校正,再用WBC、RBC(Hb)及PLT低、中、高三个档次的新鲜标本9份,在每台仪器上重复测定三次.进行多个参数分析.结果①五台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好.②在校正前的对比试验中,各台仪器与参比仪器的相关系数(r)≥0.9990,但有11个差异百分率超出可接受的范围.③在校正后的对比实验中,各台仪器与参比仪器的相关系数(r)≥0.9999,且所有差异百分率均在可接受的范围. 结论①应用新鲜全血对血液分析仪进行比对试验,能及时发现仪器间的系统误差.②用新鲜全血对血液分析仪进行校正,能提高同一实验室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作者:周强;杨静;曹露梅;吴晓蔓;郑小玲;张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调查三甲基氯化锡(TMT)职业接触者血钾含量水平. 方法对广东省两家使用有机锡塑料稳定剂企业进行卫生学调查及对186名作业工人的尿锡和血清钾进行分析,并与154名对照组工人相比较. 结果生产原料中均检出TMT;接触组尿锡异常率为27.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5%(P<0.01),接触组血钾异常率为38.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0%(P<0.01);尿锡与血钾之间有一定负相关关系(r=-0.21,P<0.01),但相关性不密切.结论三甲基氯化锡职业接触者可出现低血钾,血钾可作为有机锡塑料稳定剂作业人员TMT危害的早期检测指标.
作者:陈朝东;唐小江;刘焕珍;谢国强;吴邦华;陈瑞梅;卢敏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克隆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基因,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真核细胞,观察其表达情况.方法用PCR技术从已构建好的重组质粒pBC SK+/Sjcb2中扩增出Sjcb2基因片段,重组入克隆载体pUCm-T.再将Sjcb2基因片段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进行PCR、双酶切和DNA序列鉴定后,运用电穿孔技术将重组体pcDNA3.1(+)/Sjcb2转染HeLa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 结果成功扩增出Sjcb2基因片段并构建DNA疫苗;重组质粒在HeLa细胞中获得表达.结论Sjcb2基因能够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
作者:胡永轩;肖建华;黄家芳;杨秋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中山市1980~2004年狂犬病流行特征,为控制狂犬病流行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流行病学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处理.结果除了1980年发生狂犬病的爆发流行外,余各年均为散发,流行年平均发病率为0.42/10万.犬是人狂犬病的重要传染源,占92.0%.散发狂犬病的因素:一是犬养殖数增加,管理措施滞后.二是群众狂犬病防制知识匮乏,自我防范意识薄弱.三是农村养犬以散养为主,流浪犬时有出现.四是输入性病例逐年增加.结论加强犬类的管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采用多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多部门合作,提高群众狂犬病知识的学习和自我防范意识,提倡暴露前免疫接种.
作者:吕海英;吴宝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艾滋病医学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人类对HIV普遍易感,机体感染HIV后可以在长达5~10年的潜伏期内不发病,即为HIV感染者.
作者:孙宝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梅县儿童建卡、建证情况及本地外出流动人口儿童的人数等基本情况. 方法由各镇计育办提供2002年10月1日~2004年6月30日出生儿童名单与计划免疫建卡名单进行核对. 结果计育实际出生9 549人,计划免疫建卡6 523人,占全县计育出生人数的68.30%,外出流动人口儿童3027人,占全县计育出生人数的31.70%.结论加强外出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陈复才;黄建平;古旭珍;李彩琼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广东省特定人群野生动物接触与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关系. 方法采用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联合检测野生动物接触人群血清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SARS-IgG),以判断SARS冠状病毒感染情况;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野生动物接触与SARS冠状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 结果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接触山猪、黄猄、果子狸、蛇、穿山甲、巨蜥、猴和山鸡是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81(P=0.000)、4.64(P=0.000)、3.31(P=0.000)、1.93(P=0.039)、12.98(P=0.029)、19.89(P=0.001)、11.05(P=0.001)和2.21(P=0.018);与非野生动物从业人员相比,从事野生动物销售、果子狸饲养和在经营野生动物酒家从事野生动物相关职业是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1.55(P=0.001)、14.32(P=0.018)和8.14(P=0.04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接触山猪和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97(P=0.002)和2.95(P=0.022);与非野生动物从业人群相比,从事野生动物销售是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危险因素,OR值为31.99(P=0.004). 结论从事野生动物销售可能增加SARS冠状病毒感染机会;山猪和果子狸是广东省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来源.
作者:汤洪伟;黄吉城;何剑峰;李晖;梁文佳;邓爱萍;李灵辉;方艳;方苓;代吉亚;罗会明;林锦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登革热是由登革1、2、3和4型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流行较为严重.近几年,除输入性病例外,云南尚无人间疫情报告,但以往的监测不仅从白纹伊蚊中分离出登革病毒,而且还从人及动物血清中查到登革抗体,并发生过散发病例和局部地区的流行[1].云南作为全国登革热重点监测省之一,2005年按照<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开展了常规监测和监测点监测工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海林;张云智;冯云;杨卫红;王静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缩短达到全胃肠营养的时间,观察治疗剂量与体重的关系.方法将225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一致,干预组予红霉素2~8mg/kg.d加入5%葡萄糖液静滴,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干预组在达到全胃肠营养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剂量随体重升高而降低,且无抗菌效应及毒副作用. 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能促进胃肠动力,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治疗作用,且安全性好,体重≤1 500g,治疗效果不明显,体重越小应用的剂量越大.
作者:宋龙秀;林祖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快速有效分离已烯雌酚、已酸羟孕酮、醋酸甲羟孕酮、戊酸雌二醇的方法. 方法方法以ZORBAX SB-C18 5μm 4.6×250mm色谱柱,乙腈:水=8:2作为流动相,分离四种组分. 结果四种组分分离良好,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75%~9.22%,检出限:已烯雌酚0.014μg/ml;已酸羟孕酮0.006μg/ml;醋酸甲羟孕酮0.032μg/ml;戊酸雌二醇0.100μg/ml.结论该法灵敏度精密度好,能满足检测要求.
作者:刘祖强;尹江伟;白洁冰;李红华;林春晓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海南气候温暖潮湿,霉菌性鼻窦炎较多见.现收集1999年9月~2005年10月收治的霉菌性鼻窦炎36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
作者:曾春荣;黄素静;李丰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在2002~2003年间发生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流行,表明一种新的传染病可以在短期内从局部扩散到全世界.本文参考了SARS流行期间和之后的相关文献,对SARS冠状病毒的起源和进化、潜伏期、传染性、病程和预后,传播动力学及超级传播事件(SSEs)等进行了综述.
作者:金玉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以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神经、心肌及呼吸系统损害的文献报道较多,但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报道较少.为提高对AOPP消化系统表现的认识,对近10年来218例AOPP住院病例进行分析,其中有各类消化系统症状体征和实验室异常者共180例(82.6%),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国;符晓燕;王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对一起中学生胃肠炎爆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中学胃肠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2月5日,梅县一所中学高二级、高三级师生共2 600多人返校.2月7~13日,该中学有200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低热等症状;随机采集患者的6份粪便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诺瓦克样病毒抗原检测,4份出现阳性.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排除了食物中毒等因素,确定为一起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 结论经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从2月14日起连续5d无新发病例发生,所有患者经梅县人民医院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无后遗症、无死亡.
作者:吴献国;郭息平;谢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商丘市2000~2005年的疟疾疫情,为当地疟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商丘市2003~2005年疟疾疫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商丘市2000~2005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028例,全部均为间日疟,平均年发病率为2.09/万,2003~2005年疟疾发病比上年分别增加23.00倍、7.04倍和3.17倍.位于东部地区的永城和夏邑两县市发病数占疟疾病例总数的93.68%(963/1 028).青壮年发病为主,10~50岁发病623例,占发病总数的60.60%.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27:1.学生和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3.54%和67.70%.夏秋季节发病为著,8~10月发病占总数的78.21%,其中9月发病290例,占28.21%.结论商丘市部分县市近3年疟疾疫情快速回升,应当加强各项疟疾防治措施,尽快遏制疫情上升势头.
作者:张红卫;苏云普;周广超;刘颖;许汴利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