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喜;潘惠兰
目的论证营养平衡米膳食、改善中学生的钙、铁、锌、硒营养状况.方法采用称重法作三天膳食调查,调查了中国平衡米膳食佳模式. 结果中学生的Ca、Fe、Zn、Se全部达DRIs标准. 结论中学生营养平衡米膳食佳模式每人每日TE摄入量分别为Ca 1345mg、Fe 21.52mg、Zn 24.51mg、Se 168.07μg,比原来普通稻米膳食的Ca523mg、Fe 10.72mg、Zn 10.91mg、Se 58.07μg高,这是全面改善学生营养.则中国营养平衡米膳食Ca、Fe、Zn、Se全部达到DRIs标准.建议在中学生中推广食用中国营养平衡米膳食佳模式.
作者:林岳程;刘振熙;徐建华;苏碧华;林长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以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神经、心肌及呼吸系统损害的文献报道较多,但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报道较少.为提高对AOPP消化系统表现的认识,对近10年来218例AOPP住院病例进行分析,其中有各类消化系统症状体征和实验室异常者共180例(82.6%),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国;符晓燕;王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某市各级医院使用中消毒剂微生物污染情况. 方法无菌操作采集使用中消毒剂、物体表面送实验室检测. 结果调查了某市三级医院1间,二级医院2间,二级以下医院4间共7间医院,使用中的酒精合格率是88.09%、碘酊的合格率是90%、金星消毒液合格率是50.48%,有些科室如手术室、产房等重要科室,使用中消毒剂微生物污染较严重,合格率较低. 结论加强对使用中消毒剂的管理,对降低院内感染率,避免重大院内感染事故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管辉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肺结核病人对抗结核FDC制剂治疗可接受性的情况.方法对373例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例,随机分为FDC制剂组和广泛使用的组合药组.在治疗期间对病人的耐受性、副反应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监测.结果与组合药组病人相比,更多的FDC组病人认为服药方式可以接受,药片大小合适,药片数适中(P<0.05);但药片吞咽情况、药片苦不苦、药片是否粘喉等问题上两组病人回答结果接近(P>0.05);FDC组病人强化治疗期流感综合症的出现率略高于组合药组(P<0.05),其余副反应(包括消化道症状、皮肤反应、神经系统症状以及视听神经症状)的出现情况两种药物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FDC组AST异常率高于组合药组,但TBIL异常率低于组合药(P<0.05),两组肝功能异常者ALT、AST、TBIL的分布一致(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组合药,病人对FDC制剂的接受性改善,但FDC组流感综合症和AST异常率高于组合药组.
作者:赵梅桂;赵安贵;龙卫军;林仕平;钟云辉;潘海宏;文善适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罗城县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罗城县1985~2004年甲、乙类传染病报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985~2004年罗城县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64.77/10万,年均死亡率为1.12/10万.20年间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传染病分别为痢疾、病毒性肝炎、肺结核、麻疹、伤寒,五种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90.26%;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是狂犬病、新生儿破伤风、乙脑、流脑、病毒性肝炎,占总死亡数构成的90.91%.结论痢疾、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是罗城县近20年来的主要传染病,1990年以后,淋病等性传播传染病发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伤寒、麻疹和淋病、梅毒、HIV等性传播传染病的防制工作.
作者:廖显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食品中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苏丹橙G及苏丹红7B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流动相为乙酸溶液和乙腈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432nm、478nm和520nm,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结果6种苏丹红成分在0.5~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95以上,平均回收率在81.6%~97.9%范围内,RSD在0.7%~3.3%之间(n=6),低检出限为20μg/kg. 结论本检验方法具有精密度高、分离效果好、前处理简单、快速的特点,可满足日常样品的检测需求.
作者:韩劲松;徐明霞;陈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性疾病,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病稳迁延所致,因与周围粘连抗炎药物不易进入,因此中医药疗、TOP治疗机对照或针炎甚受关注.
作者:刘德喜;潘惠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疾病.它除出现全身皮疹外,尚可引起腹泻、脑炎,严重病例可导致死亡.在麻疹疫苗问世前,除婴儿短时期内受母传抗体保护外,人人易感,除少数年份外,在传染病发病谱中常居首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1].尽管60年代国内外成功研制了麻疹疫苗,但麻疹仍是疫苗可预防疾病中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存在原因[2],每年约有100万儿童死于麻疹.现将疫苗时代麻疹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及全球麻疹控制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郑诗华;方丽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为了解惠州市托幼机构细菌污染状况,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方法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采用现场抽样调查,对2002~2005年托幼机构细菌污染状况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87.59%、物体表面87.06%、玩具80.71%、口杯79.93%、幼教人员手77.87%,口杯大肠杆菌检出率10.62%;市级托幼机构合格率高于县(区)级高于乡镇级,三者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233.32,P<0.01). 结论全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逐年提高,但仍存在细菌污染隐患,应加强托幼机构的消毒管理工作及从业人员的消毒知识培训.
作者:贺可俭;邹添明;张芝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检出细菌的分布及新近的耐药性,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 方法收集2005年1~12月ICU各类感染标本作细菌分离鉴定,采用K-B法对检出菌作药敏试验,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972份标本分离出398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199株占50%,革兰阳性球菌155株占38.9%,真菌44株占11.1%.检出菌居前5位的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4.1%,铜绿假单胞菌占10%,鲍曼不动杆菌占8.7%,屎肠球菌占6.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5.7%.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位,耐苯唑西林达97.9%.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棒酸耐药率为77.5%,对头孢噻肟为75.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2.9%. 结论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ICU检出的主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MRSA感染的比例较高.
作者:林敏;魏衍超;王忠英;庾永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输入性登革热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特点,进而提出针对性控制对策.方法建立了病例主动发现、报告的加强监测系统,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暴露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采集患者血清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分离与序列测定. 结果2004年7月22日~10月14日,浙江省慈溪市共报告了83例登革热病例,其中逍林镇82例,浒山街道1例.实验室诊断病例68例,临床诊断病例15例.男女性比为1:1.9(29:54).发病年龄为7~76岁,20~50岁组占78.31%(65/83),无明显职业特征;分离到登革热1型病毒,且与泰国的毒株有很高的同源性.结论病原学证实这是一起由登革1型病毒引起的输入性登革热爆发疫情,经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后,迅速控制了疫情.
作者:许国章;施南峰;董红军;周爱明;程志华;陈国华;刘建毅;方挺;叶建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与丽珠赛乐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90例,用400mg葛根素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丽珠赛乐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3d.对照组90例,单用葛根素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77%,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葛根素与丽珠赛乐合用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子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中常见的局部特征,是由于宫颈长期浸于刺激性分泌物中,鳞状上皮脱落引起,常表现为白带量、颜色、性质及气味的改变,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疾病.海南省人民医院自2003年8月~2005年7月采用WB-100微波多功能治疗机,共治疗宫颈糜烂5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亚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登革热是由登革1、2、3和4型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流行较为严重.近几年,除输入性病例外,云南尚无人间疫情报告,但以往的监测不仅从白纹伊蚊中分离出登革病毒,而且还从人及动物血清中查到登革抗体,并发生过散发病例和局部地区的流行[1].云南作为全国登革热重点监测省之一,2005年按照<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开展了常规监测和监测点监测工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海林;张云智;冯云;杨卫红;王静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生物遗传信息从脱氧核糖核酸(DNA)转录为信使核糖核酸(mRNA),然后翻译为蛋白质.特定基因控制细胞制造特定的蛋白质.目前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基因功能的研究已变得日益重要.RNA干扰是由与靶基因序列同源的双链RNA所诱导的一种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能高效特异阻断相关基因的表达,使目的基因表达沉默.RNA干扰是分子生物学领域近年研究的热点,并在功能基因组学、肿瘤基因治疗、抑制病毒复制、药物靶筛选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分析等方面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符生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增强CT和MRI在鉴别腰椎间盘术后瘢痕组织形成和椎间盘突出复发的价值和准确性.方法通过对45例因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症状复发而再次手术病人的CT和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且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5例患者增强CT诊断椎间盘复发17例,瘢痕结节粘连8例,其中有4例与手术结果不符,诊断符合率84%.增强CT显示椎间盘复发均无强化;瘢痕组织形成有轻到中度强化.20例MRI检查患者均行Gd-DPTA增强前、后矢状位、轴位成像,椎间盘突出复发14例,诊断瘢痕组织形成6例,其中1例与手术结果不符,诊断符合率达95%.14个椎间盘突出病例早期均没有强化,6例瘢痕组织在注射对比剂早期均有弥漫性持续强化. 结论增强CT扫描和MRI均能够有效鉴别腰椎间盘术后突出复发与瘢痕组织形成,但MRI总体优于CT.
作者:舒仁义;张霞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临海市自1991年成立性病监测点以来,性病的发病呈迅猛增长之势,己成为一个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临海市性病发病现状,进一步探讨其流行趋势,为决策部门制定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现对1991~2005年报告的性病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小磨高速公路沿线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进行沿线居民带虫调查、疟史访问、施工人员带虫调查、两个乡卫生院近2年发热病人疟原虫检出情况及媒介按蚊调查. 结果2003~2004年居民及小学生疟史率在12.4%~15.4%之间,平均13.9%;带虫率分别为0.58%(2/345)、0.33%(1/306).勐仑、磨憨两个卫生院2003、2004年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分别为5.6%(89/1597)、11.6%(24/207),平均8.3%,其中勐仑乡卫生院来自于内地的流动人口感染疟疾平均65.8%. 结论小磨路沿线目前疟疾流行严峻,急待加强施工人群的疟疾防治工作.
作者:李春富;杨品芳;车英;肖育江;赵来发;刘江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艾滋病医学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人类对HIV普遍易感,机体感染HIV后可以在长达5~10年的潜伏期内不发病,即为HIV感染者.
作者:孙宝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3例慢性肾衰合并肾性贫血的血透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8例,采用日本麒麟鲲鹏公司出品的rHuEPO利血宝6000U皮下注射1次/周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利血宝3000U皮下注射2次/周治疗.治疗期间,监测患者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Hgb、RBC、Hct比较,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和82.9%,P>0.05. 结论每周1次大剂量皮下注射rHuEPO与每周2次应用rHuEPO比较有相同的效果,且安全性可靠.
作者:周启声;陈伯良;王辉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