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洲
目的探讨硒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体外培养牛主动脉内皮细胞Caspase-3酶的影响.方法Ox-LDL与硒处理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后,通过流式细胞仪、DNA电泳检测凋亡细胞,测定Caspase-3酶活性.结果Ox-LDL作用内皮细胞后,细胞凋亡DNA电泳呈梯度条带;加入硒干预后,内皮细胞平均凋亡率及Caspase3酶活性吸光度比值较Ox-LDL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硒能减少Ox-LDL诱导体外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部分通过抑制Caspase-3酶活性而发挥抗凋亡的细胞保护效应.
作者:陈世雄;陈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心血管医院临床检出酵母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供临床治疗参考. 方法对住院患者送检标本按常规作真菌分离培养,经Api20Aux真菌鉴定板条鉴定为酵母菌,经微量稀释法真菌药敏板测定药敏,再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共分离酵母菌196株,其中来自呼吸道标本152株占77.5%,检出的酵母菌中白假丝酵母菌112株占57.1%,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32株占16.3%,近平滑假丝酵母菌30株占15.3%;各种酵母菌对氟康唑总的敏感率为91.8%,对二性霉素B的敏感率为97.9%,而对特比奈芬的耐药率较高(64.3%). 结论院内临床检出酵母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率高,氟康唑仍为酵母菌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飞燕;张伟;杨方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对口服抗凝剂患者的药物监测效果.方法用兔脑组织凝血活酶和进口人脑组织凝血活酶试剂分别检测49例口服抗凝剂患者组和50例正常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S、凝血酶原时间比率PTR和国际标准化比率(INR). 结果两种试剂中以INR报告方式对药物所致的凝血因子缺乏监测为标准.结论在门服抗凝剂的监控中,为克服组织凝血活酶试剂敏感性对PT结果的影响,应积极推行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报告方式.
作者:邓小燕;潘昆贻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为证明强脉冲光子脱毛是目前较安全有效并可推广的脱毛方法.方法采用波长610~1200nm的IPL英国伊特丽人光子嫩肤仪进行治疗3~6次,每次间隔4~6周,治疗前后拍照对比,观察临床效果,并做好记录.结果 260例患者399个治疗部位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总结出安全、有效的适合不同肤质、不同部位的治疗参数.结论强脉冲光子脱毛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无需休息,优于传统脱毛方法,可推广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陈抗;杨斌;冯霜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寻找微量、快速、简便、准确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方法.方法用微量手指末梢血稀释液,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HBsAg.结果 460份微量末稍血检出阳性HBsAg39份,阳性检出率为8.48%,与静脉血检测的阳性率为8.2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该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可靠的优点,完全可以替代静脉抽血进行HBsAg的检测.
作者:吴平芳;刘涛;陈妙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 方法总结分析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复杂性肾结石28例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复杂性肾结石一期碎石成功16例,二期碎石成功12例.5例术后辅用ESWL治疗.3个月结石排净率92.8%. 结论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罗甘霖;魏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1995~2004年输入性疟疾监测和控制结果,评价输入性疟疾对疟防工作的影响,为疟疾防治后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5~2004年广西全区92个市、县当地居民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和流动人口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0年间全区当地居民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血检阳性率为0.009%、0.049%,外出回归和外来人口血检阳性率为1.39%、0.32%,本地感染病例占总病例的21.22%(1140/5372),输入性病例占78.78%(4 232/5 372).结论广西连续17年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输入性疟疾病例数多、分布面广、高度分散,但传播指数较低,输入性疟疾监测与防治措施得当.
作者:郭传坤;李锦辉;杜进发;林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吴川市丝虫病的流行和防治情况,总结消灭丝虫病的经验及推广其成果. 方法对调查点1周岁以上村民(居民)夜晚取其耳垂或指尖外周血进行涂片镜检,凡查出微丝蚴血症者均予海群生4.2g 7d疗法与3g3d间隔7d双疗程治疗.防治后期,加强对原流行地区人群微丝蚴率和蚊媒幼丝虫感染率的监测. 结果查治前人群丝虫微丝蚴率5.62%,流行区经1971~1985年反复查治,发现流行区有12个镇41个村154 148人,人群微丝蚴率终降到0.45%.1986年通过了基本消灭丝虫病考核.1990~1996年人群微丝蚴率横向监测,共血检9 120人,微丝蚴率为0.19%,1997年后连续3年开展灭丝监测,共检8094人、4223只蚊,人群微丝蚴率为0、蚊媒幼丝虫感染率为0.2000年通过了消灭丝虫病评审.结论以查治传染源为主导,辅以防蚊综合治理,加强防治后期监测的策略,控制仍至消灭丝虫病是切实可行的,成效显著的.
作者:容剑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病例情况患儿,张××,男,2004年8月19日出生.父亲张某,湖南省石门县新埔乡人,暂住户口,住址:宝安区谭罗工业区121栋403楼.患儿于2004年10月下旬由其母亲从老家带来该地探亲,11月9日曾到龙华预防保健所口服1粒糖丸及接种1针乙肝疫苗,11月28日开始发热、间断咳嗽,12月1日到龙华医院急诊科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肌肉、静脉注射治疗,12月6日热退,家长发现患儿右下肢出现无力症状,自以为是臀部肌肉注射所致,过些日子就会好起来,因此未就诊.直至12月17日方来龙华医院门诊就诊,以AFP病例收入儿科治疗.
作者:曾桂盛;李苑;陈慧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只有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各种治疗措施效果的作用.癌症患者是一组特殊的患病群体,积极的健康教育对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能力、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康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山东省肿瘤医院对部分内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芹;邵株美;朱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定30例正常人和6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计算Ve/Va比值;并用脉冲多普勒测定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峰,计算E/A值.结果正常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A),E/A>1;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Ve/Va>1,高血压病人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及二尖瓣环运动组织速度成像测值差异有显著性,高血压组中二尖瓣环运动速度Ve/Va与二尖瓣血流频谱V/A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检出病例中QTVI明显优于血流频谱.结论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定二尖瓣口运动速度能较准确估计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张秋元;王乐华;黄旰宁;李春丹;范会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处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合并妊娠.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资料. 结果妊娠前已患ITP者4例,7例孕期有症状.13例剖宫产分娩,10例阴道分娩.23例中发生产后出血2例,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无1例有出血倾向或颅内出血.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妊娠患者是能够耐受妊娠与分娩,但需对此种患者加强孕期监护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不主张使用干预性措施预防新生儿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口服药物加外搽痤疮洗剂联合治疗痤疮的疗效. 方法采用口服维生素B2、B6,烟酰胺,西米替丁,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等药物并加用自制痤疮洗剂和里素劳外搽治疗382例痤疮患者. 结果疗程1周结束时Ⅰ~Ⅳ度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9.0%、25.7%、3.1%及0;至4周结束时,疗效明显提高,Ⅰ~Ⅳ度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100.0%、99.0%及77.0%.382例中有32例出现轻度胃肠不适,不影响疗程. 结论此方案药物普通易得,疗效好,值得借鉴.
作者:吴多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梅毒孕妇及其先天梅毒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血清、脑脊液梅毒抗体的检测情况.方法对40例梅毒孕妇及其所产婴儿进行了临床特点和血清、脑脊液梅毒抗体的分析.结果 40例梅毒孕妇中,潜伏梅毒占87.5%,TPPA检测均阳性,RPR阳性的有35例,滴度介于1:1~1:128之间;40例先天梅毒患儿中出现皮疹的有14例(35%),有骨损害表现的6例(15%),由于母亲患梅毒而就诊的16例(40%),RPR检测阳性33例(82.5%),滴度介于1:1~1:64之间,2例RPR异常增高,滴度为1:128.脑脊液常规检查显示,45%患儿淋巴细胞增高,50%蛋白增多,22.5%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结论应重视妊娠期梅毒筛查,对于确诊的先天梅毒患儿,注意无症状神经梅毒的发生,为正确评价病情和治疗有重大意义.
作者:吴昌辉;杨冰岩;梁连辉;陆善词;陈术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一起疑似食物中毒进行病原学检测和中毒原因分析.方法对疑似食物中毒病人和环境样品采样,参考食品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污染来源分析.结果确认是由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提示食品从业人员要加强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重视程度,卫生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方法监督监测,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肖锦晖;吴振宏;张震文;肖惠贞;谭雪芳;廖鹏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解外来工的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更好地有针对性开展医疗服务. 方法通过对在门诊内科就诊、户口在珠江三角洲之外的外来工患者982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外来工患者得病后是否寻求治疗、寻求治疗的地点、次数、就诊时间、依从性等.结果外来工病后平均首次就诊时间为2.96d以上,40.53%生病后愿意选择到当地大的综合医院看病,25.05%选择到当地公立医院看病,而影响外来工求医行为的调查显示29.36%的求医者认为到医院看病费用太贵,有27.94%求医者认为到大医院看病手续烦琐. 结论医院应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服务,如增设简易门诊、平价门诊、家庭病床、合理收费,针对性检查等,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就医需求.
作者:黄志雄;关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脏传导阻滞与心肌梗死部位的关系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合并心脏传导阻滞的57例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心脏传导阻滞在AMI中的总发生率为38%;与前壁心梗比较,下壁AMI以房室阻滞(AVB)为主;相对于下壁、前壁以束支传导阻滞多见;有心脏传导阻滞者,其住院死亡率、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 结论心脏传导阻滞的类型与心肌梗死的部位有关,心脏传导阻滞是影响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陈漠水;苏雨江;陆士娟;邢波;杜子军;俸永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本文详细介绍了血吸虫病传播数学模型,特别是适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Barbour双宿主模型,阐述了血吸虫病传播动力学理论;从基本繁殖率概念中提出了血吸虫病传播能量,即基本传播速率的概念和算式;通过现场实例的计算,揭示了血吸虫病传播流行的特征;介绍了应用数学模型评价和预测各项控制措施效应的可能性.
作者:吴开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胶原蛋白贴敷料在美容皮肤科治疗护理方面的运用,总结患者对产品的依从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胶原蛋白贴敷料运用在各型痤疮患者及微晶磨疤机、激光、光子治疗后患者的术后护理. 结果痤疮患者采用胶原蛋白贴敷料配合治疗,红斑消退时间缩短,色素斑消退时间加快.微晶磨疤机及激光、光子治疗后使用胶原蛋白贴敷料进行护理,局部基本无色素沉着斑出现,且有止痛作用,轻微损伤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患者对该产品依从性好.结论胶原蛋白在美容皮肤科的应用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可配合皮肤科的各种治疗及护理,有良好的依从性及疗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斌;陈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拉米夫定3年长程治疗的疗效及探讨发生YMDD变异后出现肝脏损害的治疗对策.方法27例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口服拉米夫定100mg/d,连服3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指标、病毒学改变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生YMDD变异出现肝功能损害等情况及处理. 结果治疗36个月有23例(85.2%)患者肝功能好转或恢复正常,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改善,Child-pugh评分下降≤A级;27例服用拉米夫定1年、2年和3年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88.9%、77.8%和66.7%;有6例发生YMDD变异,其中3例发生YMDD变异后出现肝功能损害加重,予拉米夫定联合膦甲酸钠治疗,肝功能均恢复正常,且2例HBV DNA转阴,病情缓解稳定.结论对有活跃病毒复制的乙型肝炎后活动性肝硬化病人,早期长程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可改善肝功能,阻止或延缓肝硬化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对在治疗过程中,发生YMDD变异出现肝功能损害加重,可选用膦甲酸钠联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
作者:邱平;贾杰;肖芙蓉;林锋;陈所贤;吴彪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