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椎管内麻醉镇静的安全性

梁敏;吴信真;孙蒙;李鸿飞;谭胜

关键词:丙泊酚, 椎管内麻醉, 靶控输注, 镇静
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用于椎管内麻醉病人术中镇静的安全性及不同手术部位所需靶控血药浓度(Ct)范围.方法 20例在椎管内麻醉下行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以血浆室为靶控目标,予以丙泊酚TCI行术中镇静.镇静水平用OAA/S评分估计.确定不同手术部位OAA/S达3分时相对应的Ct.持续观察心率、无创血压、SpO2值变化.停止RCI后询问病人术中和术后遗忘及舒适感.结果OAA/S达3分时,上腹部手术组(A组)Ct为2.4~3.6μg/ml.下腹部(B组)和下肢手术(C组)为1.5~2.5μ/ml.A与B/C组Ct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各组HR、MAP和SpO2值无显著性变化.所有病人均有术中遗忘,自我感觉舒适.结论丙泊酚TCI用于椎管内病人术中镇静可控性强,血流动力学稳定,镇静深度适宜,可有效抑制病人术中的应激反应.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海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阶段性执行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海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阶段性执行的成效.方法通过对海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和总结分析,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2001~2003年海南省投入结防经费81.5万元,资金总到位率为48.2%.共发现了8374例涂阳肺结核病人.涂阳病人总治愈率达94.7%.结论海南省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认真贯彻落实结核病防治规划,继续执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海南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作者:林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粤北二院10年检出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粤北二院1990~1999年检出细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各科室送检的标本按常规进行细菌培养鉴定,K-B纸片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10年间共检出细菌2690株,革兰阳性菌(G+)、革兰阴性菌(G-)和真菌所占的比率分别为52.1%、45.7%和2.2%,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24.5%,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1.5%,肠球菌为5.4%;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属占比率分别为18.2%、10.3%、7.8%和2.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64.0%,且多重耐药性,而万古霉素无耐药性;G-杆菌呈不同程度耐药,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分别为90.5%和81.9%.结论临床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G+球菌且以C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绝对优势;G-杆菌大多为大肠埃希氏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

    作者:尹本康;李宏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深圳市龙岗区流动人口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流动人口疟疾流行状况,为制定疟疾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1993~2003年外来流动人口疟痰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0年间流动人口疟疾发病3027例,占全区病例数的58.82%.疟疾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聚集性.患者年龄主要为15~60岁,职业以种养、打石、烧砖、建筑为主.爆发流行与存在传疟媒介、外来民工居住场所蚊虫孳生地多、民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因素有关.结论流动人口是引发深圳市龙岗区疟疾流行的主要原因.

    作者:古锦泰;张健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循证医学的兴起与发展,为实现中医药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学的创新与突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中医药必须重视并应用以国际评估标准进行科研设计和评价方法的规范化研究,使其研究成果更加科学可信,并在获得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中医药临床及科研水平.如何从现有大量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资料中获取循证医学所需的佳证据,在充分发挥中医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应用循证医学方法,使中医药的疗效评价更加客观化、标准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一是必须加强设计规范严谨的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二是乔建立系统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大力开展中医药治疗性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由此推进中医药临床研究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作者:张永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河南省2003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河南省肺结核流行特点,探讨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采用Excel200对河南省2003年度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与全国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作比较.结果 2003年河南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47.72/10万.豫西南等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相对较高,年龄以青壮年发病为主,性别分布男性明显多于女姓,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季节性分布不明显.结论河南省的结核病防治任务及形势严峻,社会经济状况及医疗卫生条件等是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农村地区,特别是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人群的结核病防治工作.

    作者:张更荣;赵东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丽珠脑力隆神经内科的应用

    丽珠脑力隆是一种较好结合了中西药的复方制剂,由桂利嗪、生三七提取物、维生素E及维生素B6组成,具有选择性扩张病理性痉孪的脑血管,增加脑缺血区的血液量,改善脑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记忆力障碍,智力障碍等作用,我们自2000年11月~2004年2月使用该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偏头痛,血管性痴呆,糖尿病末梢神经炎,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晏斌;马敏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儿童风湿性心脏炎的治疗效果

    目的评价儿童风湿性心脏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CDE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9例风湿性心脏炎患儿临床治疗前后的CDE资料,分析抗风湿治疗对患儿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影响.结果抗风湿治疗后患儿左房缩小、二尖瓣和三尖瓣返流减少,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心包积液消失或减少.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回声恢复正常者分别为3例和1例,2例二尖瓣狭窄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抗风湿治疗后风湿性心脏炎患儿心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部分病例的瓣膜病理性损坏可恢复.CDE是一种随访风湿性心脏炎治疗效果有效方法.

    作者:韩慧敏;向伟;杨炳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脱髓鞘脑病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脱髓鞘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6例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半数病前有感染史,中青年多发,精神异常及意识障碍多见,脑MRI检查均可发现相应病变,治愈好转率达91.7%.结论临床表现多变,影像学有助于明确诊断,疗效佳,预后好.

    作者:黄仕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多重RT-PCR同步快速检测A型和B型流感病毒

    目的建立特异、敏感、快速、同步检测含漱液中A、B型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方法以流感病毒A型保守的M基因和流感病毒B型的NS基因为模板分别设计的两对引物,用MRT-PCR同时扩增A型M基因和B型NS基因的片断,得到相对应的病毒片段,根据扩增出的片段的位置和大小来判断含漱液中A、B型流感病毒分型.结果用MRT-PCR从19株A型流感病毒毒株和11株B型流感病毒毒株分别特异地扩增出M基因501bp的片段和NS基因136bp的片段,灵敏度可达1.6×10-5TCID50;对2份黑天鹅的咽拭子和肺组织标本均检出A型流感病毒M基因501bp的片段.结论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能特异、敏感快速的检测A、B型流感病毒.

    作者:程小雯;房师松;庾蕾;张再清;吕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丹东市乡村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慢性病在丹东市乡村居民的患病情况、易感人群的分布和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对20岁以上常住人口共2 682人进行居民健康状况及行为危险因素的调查.结果慢性病中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1.11%、18.63%、7.13%;吸烟、饮酒、威食、超重、失眠的比例分别为27.54%、22.72%、17.86%、28.61%、12.6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饮酒、成食和超重、失眠等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随着饮酒年限和吸烟年限的增多,其患慢性病的危险性也呈显著的上升.超重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者的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均比同龄健康者成倍增高.结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是丹东地区乡村居民的主要慢性病.加强健康教育、开展控烟与防治高血压是主要的干预措施.

    作者:刘奇男;董光辉;贾庆毅;滕月舟;王曙光;张少青;曹东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756例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在公民献血过程中,由于部分献血者对血液知识缺乏认识,或因精神、身体状况不佳以及环境因素等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影响献血者的健康.为了更好地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保护献血者的健康,我们对2002年12月~2003年12月出现的756例献血反应者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献血反应的原因与对策.

    作者:林远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大肠癌DNA倍体和指数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

    目的分析Dukes'B、C期大肠癌DNA倍体及DNA指数(DI)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前瞻性研究,应用FCM分析新鲜肿瘤的DNA含量,分析DNA倍体及DI,并比较DNA倍体类型与肿瘤的解剖部位、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同时,在异倍体肿瘤中,我们又按DI的大小分成DI≤1.4及DI>1.4两级,分别比较异倍体肿瘤的解剖部位、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在这两级中的差异.结果在Dudes'B、C期单发性大肠癌中,相对于分化程度高、没有淋巴结转移的近端大肠癌,分化程度差、有淋巴结转移的远端大肠癌异倍体更为常见(P=0.033,0.044,0.001).在异倍体肿瘤中,分化程度高、没有淋巴结转移的近端肿瘤DI相对较小,分化程度差、有淋巴结转移的远端肿瘤DI相对较大.但是,发现DNA倍体及DI的大小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相关性不大.结论 DNA倍体类型及DI可作为Dukes'B、C期大肠癌的预后因子,特别是对于Dukes'B期病人,其术后是否需要进一步的静脉辅助化疗,DI可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有群;汤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临床分离细菌及耐药性3年监测情况报告

    目的报告海南省人民医院2000~2003年从各种感染疾病标本分离出的细菌种类及耐药性.方法对临床分离4 518株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分离细菌4 518株,其中居前8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0.6%)、大肠埃希氏菌(12.0%)、金黄色葡萄球菌(8.0%)、不动杆菌(6.8%)、肺炎克雷伯氏菌(6.1%)、肠球菌(5.7%)、表皮葡萄球菌(5.3%)、阴沟肠杆菌(2.2%).其它为(33.3%).结论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不动杆菌;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肠球菌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但其它抗生素的活性降低.感染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作者:符惠群;谷海瀛;莫成锦;赖燕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粪尿分集式厕所的应用与防制肠道寄生虫病的研究

    粪尿分集式厕所于1997年9月从瑞典引进中国,是一项改厕新技术,目前该型厕所已覆盖世界50多个国家,我国是其中之一.研究结果表明,该厕具有控制和降低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不污染外环境、节水、防蝇及减少蝇密度的作用,能有效地杀灭猪蛔虫卵和人蛔虫卵,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推广应用时用户要严格按照建厕标准、规范管理的要求进行,同时注意粪便贮存的时间(6个月以上)、加草木灰等料保持粪坑干燥等条件,才能保证建造、使用该厕的真正意义.

    作者:杨兰;谢永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湖南省洪江区吸毒人群HIV感染调查

    目的了解洪江区吸毒人群中HⅣ感染情况,为做好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oison分布期望值可信限表,确定样本大小.应用优分配随机分层抽样方法确定调查点.采用访谈方式获得数据,估计吸毒总人数.采用当年在所监测的感染率推算感染人数.结果优分配随机分层抽样调查共调查1388人,发现吸毒人员24人,占1.73%;洪江区总人口为72709人,估计总吸毒人数1258人.当年监测HIV感染率为8.8%(95%可信区间:3.3,14.3),推算该区当年吸毒者中HIV感染人数为111人(95%可信区间:42,180).结论该方法可以满足对吸毒人群中HIV感染人数的估计.

    作者:陈曦;郑军;吕繁;蒲洪波;潘虎;尹逊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非稳态生产性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健康效应

    目的评价工作场所非稳态生产性噪声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对832名武汉市机械、钢铁、造船从事冷作、冲压、锻造作业工人和80名同行业科室工作人员的听力与健康检查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噪声作业(x1)、性别(x2)与接噪工龄(x3)均以统计学公认的0.25水准进入与作业人员8项健康指标(y1~y8)取值为1(异常)时的logistic回归方程(逐步法),其相对危险度(以比值比OR估计)以噪声作业(x1)为大、接噪工龄(x3)次之、性别(x2)为弱.结论从事噪声作业与接噪工龄的延长是导致作业工人8项健康指标受损的职业性危险因素.

    作者:龚军;张珊荣;王心旺;李敏;袁伯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狂犬疫苗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了解目前使用的狂犬疫苗的实际免疫效果及副反应的发生等情况,为在全面推广使用优质狂犬疫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GSA间接法对404名暴露者接种疫苗后检测抗狂犬病毒IgG抗体,并对660名接种不同种疫苗进行副反应观察.结果 2002年对404名暴露者使用狂犬疫苗常规免疫的抗体阳转率为85.6%,复种阳转率为86.2%.4种不同类型的狂犬疫苗常规免疫抗体阳转率在80.0%~91.2%,地鼠肾纯化疫苗阳转率明显高于浓缩疫苗和Vero疫苗.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抗体阳转率在75.0%~91.3%,低年龄组人群的抗体阳转率明显高于高年龄组人群,约10%的人初免失败;660人接种不同种疫苗副反应率在6.7%~40.5%之间,纯化疫苗的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和中、重度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浓缩疫苗.结论纯化疫苗的实际免疫效果好,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大量推广使用.

    作者:梁毅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脂蛋白(a)与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在脑梗塞形成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LP(a)的浓度.结果脑梗塞组LP(a)浓度为(0.40±0.28)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2±0.15)g/L)(P<0.01),复发脑梗塞与初发脑梗塞比较,血LP(a)含量及LP(a)增高发生率亦显著高于初发脑梗塞组(P<0.05,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与LP(a)水平含量呈正相关,LP(a)水平与年龄、血压、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关(P>0.05).结论 LP(a)为一独立的致脑梗塞危险因素,同时亦是脑梗塞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含量可做为判断病情轻重的客观指标之一,且对有缺血性中风倾向病人测定LP(a)含量可推测其患病风险和对已发生脑梗死者,可推测其再发可能性.

    作者:卢桂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分子药物抑制SARS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为探索SARS的治疗药物,实验观察合成的13种小分子药物抑制SARS冠状病毒的效果.方法采用微孔塑料板病变法及MTT法,通过观察细胞病变(CPE)及OD值测定结果,判定药效.结果 13种小分子药物中3、47和8号药物在接种SARS病毒后20h内对SARS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9号药物在接种病毒后30h内药效显著;接种SARS病毒36h后,SARS病毒繁殖迅速,48h后全部发生细胞病变,微孔板病变法与MTT法结果一致.结论 13种药物中有5种药物在24h内对SARS冠状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0h后所有药物细胞孔开始出现病变,48h后细胞全部病变、死亡,表明合成的13种小的药物均不能有效地抑制SARS病毒的繁殖.

    作者:杨洪;董艳荣;何雅青;李进;刘建军;刘小立;何建凡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结核病患者化疗转归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涂阳TB患者治疗转归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结核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整群抽样研究方法,抽取接受督导治疗的183例涂阳TB患者,采取回顾性询问及摘录病案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对可能影响患者转归的5个方面的45个有关因素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症状和体征、化疗情况及生活习惯等,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查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咯血症状、不规则化疗用药及吸烟指数等3个因素终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强化督导化疗,减少不规则用药情况,及时控制咯血症状及在患者中大力开展禁烟宣教工作,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大林;谭红专;全俊;荆春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