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女
目的分析一起SARS爆发流行的病例分布特点,了解传播途径,为有效控制SARS的发生与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SARS局部爆发进行调查,利用Exce15.0软件和SPSS10.0软件分析该起SARS病例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和人群分布及聚集性特征.根据传播链分析传播关系.结果由首发病例(指征病例)引起感染或继发感染病人79例,年龄分布在19~69岁,男性占51.89%,女性占48.11%.发病人群包括护士、医生、同期住院患者、家属、其他人员人员,分别占36.71%、12.66%、7.59%、10.13%和32.99%.病例分布有四个时段,医护人员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第一、二个高峰时段,院内非医护人员和院外人员发病时间集中第三高峰,医务人员家属发病时间主要分布在第四个时段.密切接触是SARS传播的主要途径,尤其是近距离接触病例获得感染的机会比较大,SARS病例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几个科室,结论该起SARS流行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性,为典型的院内SARS爆发感染;医务人员应对飞沫和接触性传播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加强对该病的防范意识.
作者:汤芳;吴晓明;江佳富;左曙青;张泮河;赵秋敏;詹琳;杨红;魏茂提;方立群;曹务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病人及家属的焦虑情绪,为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资料.结果HIV感染者/AIDS病人和已死亡病人家属的SAS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焦虑程度为中、重度的感染者/病人的比例为16.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已暴露感染者/病人的SAS值明显高于未暴露组;本人知晓已感染或已患病的SAS值明显高于不知晓组.结论HIV感染者/AIDS病人及家属的焦虑情绪非常严重,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别人群的特点开展心理干预工作.
作者:廖菁;马渝根;熊俊浩;况伟宏;师庆科;肖远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合维生素对6个月以上婴儿体格生长水平及腹泻发生状况的影响.方法按照配对设计的原则将60名婴儿配成30对,干预组服用3个月多种维生素制剂,对照组不服用,观察两组服用前后的身高、体重的增长及腹泻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泻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服用多种维生素制剂能显著提高婴儿的生长水平,减少腹泻的发生.
作者:梁海丽;乐新;田青;吕斌斌;仇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解海口市居民人房成蚊密度季节消长情况.方法在海口市区内设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每个方位选择4间人房作为监测点,定时、定人、定点采用手持电动吸蚊器捕捉成蚊,按人工小时计算密度(只/人·h).结果1992~1999年监测共捕获成蚊25566只,隶属4属10种,其中库蚊属的致倦库蚊24573只,占总成蚊的96.11%,为海口市的优势蚊种,其季节消长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3月及10月,第一峰值比第二峰值高,平均密度分别为25.2只及17.7只,平均密度低为8月份(11.5只).结论密度消长与气温及降雨量有密切关系,如能在成蚊密度高峰(3月、10月)前采取控制措施,将有效降低成蚊密度.
作者:陈琼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脂肪肝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检测80例老年脂肪肝患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IV型前胶原肽(IVC)的水平,并分别与对照组均值进行比较.结果老年脂肪肝组HA、LN、PⅢP、IVC均值分别为199.58±107.35,290.46±96.48,121.46±28.21,38.56±10.3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脂肪肝有较为明显的肝纤维化倾向.
作者:高丽娟;林秋菊;杨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为寻求肠道C-杆菌及弧菌快速鉴定的方法.方法菌种经增菌及分离培养后,取菌落接种于综合生化培养基,并在综合生化培养基管口悬挂硫化氢和靛基质试纸条.同时以克氏双糖铁培养基作对照,置37C°培养18~24h.取综合生化管培养基,外加测试氧化酶,共获取11项生化指标.结果对689株不同菌种与综合生化管培养基和常规双糖铁培养的测试结果,符合率为99.97%,(7577/7579)和99.79%(7563/7579).结论综合生化管是适合医疗卫生单位微生物实验室的一种快速检验方法.
作者:吕力伟;吕红;李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围术期失血异常,凭借临床表现特点、失血量和BPC、CT、PT和FIB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常见因素有稀释、消耗性凝血障碍、肝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血友病、麻醉等作用影响.对围术期失血异常的处理有压迫止血、使用止血药、补充新鲜冰冻血浆、输血、减浅麻醉、使用电凝电刀等措施.但使用抗纤溶止血药要警惕血栓形成,掌握好使用指标.失血过多要注意发生DIC,使用代血浆要根据BPC和HCT来考虑并注意用量和并发症.围术期输血的指标与原则是提倡自体血回输;对重度失血以上才输异体血.
作者:朱坚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后咽胃吻合重建上消化道的手术疗效.方法自1992年4月~2001年1月对5例下咽癌、1例颈段食管癌采用手术切除,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咽胃吻合术重建上消化道,全部获得成功.结果6例术后全部恢复吞咽功能,并发症少.随访至今,2例术后2年死亡,1例1年半后死亡,1例10月后复发死亡,1例3年半后复发死亡,1例术后2年仍健在.结论咽胃吻合术治疗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具有吞咽功能恢复快、切除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的首选方法.
作者:林振群;况光仪;陈锋夏;王德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为总结万宁市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措施后的效果,为证实万宁市实现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万宁市历年脊灰疫情资料及儿童脊灰疫苗免疫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集儿童末捎血检测脊灰抗体水平,对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进行病原学监测并对万宁市消灭脊灰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结果万宁市1990~2000年维持较高的常规免疫、强化免疫接种率和人群抗体水平;AFP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达到WHO证实标准;管理与社会动员措施落实;经病原学监测证实,万宁市自1993年起无脊灰野毒株病例发生.结论万宁市通过采取免疫、监测、管理、社会动员等消灭脊灰措施,已连续10年无脊灰病例发生,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本-效益比值为1:28,为海南省消灭脊灰做出了显著贡献.
作者:朱辉峰;李海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饮用水型氟中毒流行情况.方法实施改水战略,降低饮水氟含量.结果饮用水氟含量降低,从防治前的9.6mg/L降到防治后的<1.0mg/L,氟中毒病情得到控制,患病率明显下降,促进了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结论平项山市改水降氟工程防治低氟病措施有效,收到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路建立;姬晓娟;杜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中国石化第十建设公司子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为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进行正确有效指导.方法对1999~2002年的年报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男、女生身高上等人数所占比例逐年增多,下等体重人数所占比例男女生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营养不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级肥胖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各年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卫生教育工作,特别是青春发育期前的营养指导,以减少营养不良或肥胖的发生.
作者:石志恺;李旭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中国药理学通报》编辑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淄博市属中学学生患龋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12~18岁男、女中学生共2 558人,并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按全国口腔疾病常规检查方法调查其患龋情况.结果中学生患龋率为21.15%(54/2558),城区学生类龋率高于农村地区学生(P<0.01),女生患龋率高于男生(P<0.05),而初中、高中学生之间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和提高防护意识,改变饮食习惯是降低患龋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茜;张强;杜丽芳;姚秀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方法磷酸萘酚喹总量1000mg(10片)2d分服,首剂服6片,第2d服4片治疗恶性疟,600mg顿服治疗间日疟.结果恶性疟和间日疟分别治疗91例和78例,临床治愈率均为100%;其退热时间各为(33.88±20.30)h和(20.31±9.84)h;疟原虫转阴时间各为(54.67±12.56)h和(44.51±10.15)h.完成28d随访,恶性疟和间日疟各64例和50例均无复燃.结论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具有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副反应轻等特点.鉴于部分病例退热和原虫转阴时间缓慢,建议与青蒿素类速效药物联用,取长补短,达到减少剂量,缩短疗程和延缓抗性产生之目的.
作者:李兴亮;车立刚;李春富;李崇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流动人口疟疾联防管理经验,更好地促进疟疾联防工作.方法将联防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各省的联防市县2001年报表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粤桂琼滇四省(区)联防区疟疾发病人数共14 282例;其中流动人口发病6494例.广东166例,年发病率0.12/万,流动人口发病占143例.广西12例,年发病率0.02/万,均为流动人口发病.海南4668例,年发病率5.91/万,流动人口发病占853例.云南9 438例,年发病率2.34/万,流动人口发病占5 486例.结论广东、广西疟疾疫情平稳,疟疾年发病率与上一年基本持平.海南和云南疟疾发病率明显回升,应加大力度对流动人口进行疟疾监测,强化防范意识.
作者:李才旭;陈文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免疫球蛋白治疗组20例,使用免疫球蛋白10g/人.d,同时加用地塞米松10mg/人.d,静滴10d;对照组(常规剂量类固醇治疗组)18例,使用地塞米松10~20mg/人.d静滴,10d为一疗程.结果免疫球蛋白治疗组20例的显效率为65%,显著高于对照组18例的16.7%结论免疫球蛋白是治疗多发性硬化快速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付晓雪;周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南新场部小学生在推广乙肝疫苗接种措施前的感染情况以及措施执行后对HBAg的免疫效果.方法于乙肝疫苗接种措施前的1995年和措施执行后的1999及2002年,全体学生静脉采血,以ELISA方法检查乙肝两对半,并发放统一问卷调查表调查学生乙肝疫苗的接种史.结果1995、1999和2002年在校学生分别为1105人、1 135人和1069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为0、68%和89%.HBsAg携带率分别为12%、7.3%和3.6%.三次调查HBsAg的携带率差异均有显著性(u=3.814,P<0.001).结论将乙肝疫苗的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以及场医院采取可行的鼓励措施后,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明显提高.
作者:郑银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医学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阶段的病因、病理和抢救治疗的专业.急诊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高效率、高质量地抢救各种危急重症病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1].
作者:蓝宝琼;李素娟;陈新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四室脑囊虫诊断及治疗方治.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5月~2002年12月收治的四室脑囊虫21例,术前所有患者行头颅CT扫描,其中15例MR检查,21例患者行血清及脑脊液囊虫ELISA检查.所有患者术前1d行脑室外引流,均经枕下正中入路行四室囊虫摘除术,其中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CT扫描示四脑室呈囊性扩张且伴脑积水,MRI矢状位T1加权像示四室完整的包囊.血清囊虫ELISA检查19例阳性,脑脊液21例阳性.所有患者术后高颅压症状均立即解除,随访27.4月未见复发.结论MRI是诊断四室脑囊虫准确的方法.血清囊虫ELISA检查简便,但脑脊液检查比血清更敏感.术前脑室外引流很有必要,枕下正中入路四室囊虫摘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袁治;王维平;丁永忠;张建生;吴小璐;裘明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乌体林斯治疗肺结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乌体林斯治疗肺结核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在抗结核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体林斯可使肺结核病人CD3与CD4/CD8比例明显的提高(P<0.01),自然杀伤细胞稍有改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乌体林斯可以改善肺结核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周世明;贾杰;杨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