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南省六大江河水质卫生调查

于传龙;曹艳红;符致效;林武;陈彩云;易勇;孙平;吴柳坚;李波菊;林智

关键词:六大河流, 水质, 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海南省境内分布的六大江河水质卫生状况及受污染情况.方法采用环境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方法,分别对六大江河流域的基本卫生状况进行卫生学调查,并分枯、丰水期对各江河流域各断面水质进行29项指标的检测.结果①除南渡江上游外,各江河流域上、中、下游均有污染物排放,尤以昌化江流域排放量大;②经对六条江河枯、丰水期上、中、下游32个断面29项指标共2958个数据采样检验分析,发现水质感官指标、细菌学指标和铁普遍超标,pH值、挥发酚、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和锰在不同江河段面存在不同程度超标,氟化物和汞在南渡江、万泉河和昌化江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尤其是汞在万泉河中游及昌化江下游严重超标,大超标倍数分别为2.4倍和6.9倍.结论六大江河污染严重,应采取有效治措施.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万宁市消灭脊髓灰质炎措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为总结万宁市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措施后的效果,为证实万宁市实现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万宁市历年脊灰疫情资料及儿童脊灰疫苗免疫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集儿童末捎血检测脊灰抗体水平,对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进行病原学监测并对万宁市消灭脊灰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结果万宁市1990~2000年维持较高的常规免疫、强化免疫接种率和人群抗体水平;AFP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达到WHO证实标准;管理与社会动员措施落实;经病原学监测证实,万宁市自1993年起无脊灰野毒株病例发生.结论万宁市通过采取免疫、监测、管理、社会动员等消灭脊灰措施,已连续10年无脊灰病例发生,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本-效益比值为1:28,为海南省消灭脊灰做出了显著贡献.

    作者:朱辉峰;李海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IL-18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基因能否在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表达.方法从人胎脑RNA中RT-PCR扩增IL-18基因,构建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IL18,并转染到宫颈癌细胞中,收集细胞转染后24~48h上清,Western-Blotting检测IL18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的短暂表达.G418筛选稳定表达IL18基因的单克隆宫颈癌细胞,利用RT-PCR、Western-Blotting检测IL18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的稳定表达.研究为三组:1.空白Hela细胞组;2.空载体pcDNA3.1(+)转染Hela细胞组;3.pcDNA3.1(+)-IL18传染Hela细胞组.结果1.成功克隆IL18基因.2.成功构建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IL18.3.短暂表达结果:Western-Blotting检测pcDNA3.1(+)-IL18组在14.4至20.1KDa之间有一特异性条带(18.3KDa),空白Hela细胞组和空载体pcDNA3.1(+)组均没有任何条带.4.稳定表达检测结果:(1)RT-PCR结果:pcDNA3.1(+)-IL18组扩增到一特异性DNA条带,位于750至1000bp之间,空白Hela细胞组和空载体pcDNA3.1(+)组均没有扩增到任何条带.(2)Western-Blotting结果:pcDNA3.1(+)-IL18组在14.4至20.1KD之间有一特异性条带(18.3KDa),空白Hela细胞组和空载体pcDNA3.1(+)组均没有任何条带.结论1.成功克隆IL18基因并构建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IL18.2.IL18基因成功导入到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并且有表达.

    作者:包珊;杨舒盈;符生苗;姚书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关于出版社区卫生、护理与医院感染专辑的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海南省六大江河水质卫生调查

    目的了解海南省境内分布的六大江河水质卫生状况及受污染情况.方法采用环境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方法,分别对六大江河流域的基本卫生状况进行卫生学调查,并分枯、丰水期对各江河流域各断面水质进行29项指标的检测.结果①除南渡江上游外,各江河流域上、中、下游均有污染物排放,尤以昌化江流域排放量大;②经对六条江河枯、丰水期上、中、下游32个断面29项指标共2958个数据采样检验分析,发现水质感官指标、细菌学指标和铁普遍超标,pH值、挥发酚、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和锰在不同江河段面存在不同程度超标,氟化物和汞在南渡江、万泉河和昌化江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尤其是汞在万泉河中游及昌化江下游严重超标,大超标倍数分别为2.4倍和6.9倍.结论六大江河污染严重,应采取有效治措施.

    作者:于传龙;曹艳红;符致效;林武;陈彩云;易勇;孙平;吴柳坚;李波菊;林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液体培养基快速分离结核杆菌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估结核杆菌快速分离液体培养基的分离效果.方法采用传统的罗-琴氏培养基与快速液体分离培养基平行对照分离临床标本,比较其分离阳性率,以评价其分离效率.结果液体培养基对142份临床标本总的分离阳性率为23.94%(34/142),对125份痰标本的分离阳性率为26.4%(33/125).38份标本用罗-琴氏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进行平行接种,结果两者的分离阳性率分别为10.53%(4/38)和31.58%(12/38),后者明显高于前者(x2=9.686,P<0.01);阳性结果出现时间,前者早为22d,平均25.5d,后者早6d,平均12.67d,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9031,P<0.05).结论应用结核杆菌快速液体分离培养基可以明显提高分离阳性率和缩短培养时间.

    作者:欧阳范献;陈允凤;林翀;卜平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第四脑室囊虫病诊断及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四室脑囊虫诊断及治疗方治.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5月~2002年12月收治的四室脑囊虫21例,术前所有患者行头颅CT扫描,其中15例MR检查,21例患者行血清及脑脊液囊虫ELISA检查.所有患者术前1d行脑室外引流,均经枕下正中入路行四室囊虫摘除术,其中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CT扫描示四脑室呈囊性扩张且伴脑积水,MRI矢状位T1加权像示四室完整的包囊.血清囊虫ELISA检查19例阳性,脑脊液21例阳性.所有患者术后高颅压症状均立即解除,随访27.4月未见复发.结论MRI是诊断四室脑囊虫准确的方法.血清囊虫ELISA检查简便,但脑脊液检查比血清更敏感.术前脑室外引流很有必要,枕下正中入路四室囊虫摘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袁治;王维平;丁永忠;张建生;吴小璐;裘明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家族性手足大疱性表皮松懈症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工人.因手足反复起大疱33年于2003年5月21日来皮防中心就诊.患者于15岁时开始双手足反复发生大疱,每于起疱前局部瘙痒明显,搔抓同时或先后出现数个至十几个不等大疱,疱疹多数蚕豆大小,也有小如花生米,大如鸽蛋,水疱不易破溃,从不化脓,数天至十几天后大疱干涸结痂,脱痂后留有浅褐色小斑片.

    作者:段争跃;杨先旭;刘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30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30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08例胆囊炎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256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52例.结果手术后肺部感染36例,切口裂开12例,电解质紊乱12例,共治愈305例,死亡3例.结论老年急性胆囊、患者经诊断如无手术禁忌症应及早手术治疗.

    作者:伏广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龙头鱼甲醛含量的调查研究

    目的评价市售龙头鱼是否添加甲醛保鲜和龙头鱼在自然状态下是否含甲醛.方法市售的龙头鱼和对渔民刚捕获的龙头鱼用不同方法进行了甲醛含量测定.结果市售和刚捕获的龙头鱼均检出甲醛,市售龙头鱼的甲醛含量为30.2~199mg/kg,刚捕获龙头鱼的甲醛含量为23.2~77.2mg/kg.结论龙头鱼在自然状态下含少量甲醛,而市售龙头鱼确有部分添加了甲醛.

    作者:白艳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肝经循行部位治肝胆实火,下焦湿热不同疾病的疗法.方法3例不同疾病的患者均服龙胆泻肝汤中药.结果均痊愈.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肝胆经所过之处属肝胆实火,下焦湿热的疾病有较好效果.

    作者:张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淄博市某企业中小学生1999~2002年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中国石化第十建设公司子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为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进行正确有效指导.方法对1999~2002年的年报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男、女生身高上等人数所占比例逐年增多,下等体重人数所占比例男女生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营养不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级肥胖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各年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卫生教育工作,特别是青春发育期前的营养指导,以减少营养不良或肥胖的发生.

    作者:石志恺;李旭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38例新生儿低血糖症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对38例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38例中31例31h内治愈(占81.6%),5例使用激素等治疗后恢复正常(占13.2%),2例因原发疾病加重而自动出院.结论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治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保暖,保持正常体温,减少能量消耗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②早期多次足量喂养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措施;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血糖是早期发现和指导低血糖治疗重要手段;④静注适宜浓度和速度的葡萄糖是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有效的措施;⑤加强对原发性疾病的治疗,护理对防治本病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川碧;郑通喜;苏峥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化脓性关节炎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1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经关节腔穿刺+冲洗术治疗2例、关节腔切开引流、闭式冲洗+负压引流术10例.结果治愈10例(83.33%)、复发1例、关节强直1例.结论早期应进行全身性抗感染等结合治疗,脓性渗出期应切开关节腔,充分清创,闭式引流,不仅可治愈,使关节功能恢复,还可以防关节腔变窄、骨坏死及关节强直.

    作者:蓝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同种异体骨重建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简报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对比,选择骨移值的佳材料.方法将同种异体皮质骨插入骨缺损处,用钢板、螺钉固定移植骨块.结果1例术后发生感染再次翻修手术,该患者膝关节活动受限,1例借助T型拐杖可行走,1例借助长腿石膏可不负重行走.结论同种异体骨出现与移植物本身有关的并发症少,在骨的选材方面比自体骨更有选择余地.

    作者:谢宏明;倪江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围术期失血异常的判断处理与输血的掌握

    围术期失血异常,凭借临床表现特点、失血量和BPC、CT、PT和FIB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常见因素有稀释、消耗性凝血障碍、肝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血友病、麻醉等作用影响.对围术期失血异常的处理有压迫止血、使用止血药、补充新鲜冰冻血浆、输血、减浅麻醉、使用电凝电刀等措施.但使用抗纤溶止血药要警惕血栓形成,掌握好使用指标.失血过多要注意发生DIC,使用代血浆要根据BPC和HCT来考虑并注意用量和并发症.围术期输血的指标与原则是提倡自体血回输;对重度失血以上才输异体血.

    作者:朱坚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欢迎订阅《肿瘤防治杂志》

    作者:《肿瘤防治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现代急诊医学与急诊护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1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医学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阶段的病因、病理和抢救治疗的专业.急诊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高效率、高质量地抢救各种危急重症病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1].

    作者:蓝宝琼;李素娟;陈新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乌体林斯治疗肺结核前后免疫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乌体林斯治疗肺结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乌体林斯治疗肺结核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在抗结核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体林斯可使肺结核病人CD3与CD4/CD8比例明显的提高(P<0.01),自然杀伤细胞稍有改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乌体林斯可以改善肺结核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周世明;贾杰;杨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98例SARS转归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通过对198例转归SARS病例的分析,了解SARS病例的流行特征以及影响转归的因素.方法采用病例调查和电话回访等方式,收集SARS病例的资料,运用SPSS、Excel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转归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98例SARS患者中治愈179例,死亡19例,病死率为9.60%,患者年龄为9~79岁,男性占56.67%,女性占43.43%,医务人员占37.88%,所有病例中,平均转归时间为30.59d(痊愈病例为31.92d,死亡病例为18.21d),有明显的家庭和医院聚集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转归的因素,模型为:Y=[1+e(4.958-0.107X1+0.065X2)]-1(X1-年龄、X2-住院时间),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短,死亡的危险越高.结论密切接触是SARS的主要传播途径,发病以家庭和医院聚集性多见,影响转归的因素主要有年龄、住院时间等.

    作者:孙海龙;冯丹;范国英;刘玮;曹务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按年龄及干扰因素的暴露情况分组,对狂犬病纯化疫苗全程免疫者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狂犬病纯化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96.96%,年龄与酸辣、酒茶、抗菌素等干扰因素对抗体阳转率的作用不明显.结论注射狂犬病纯化疫苗是预防狂犬病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龚红明;周益生;唐富珍;莫燕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