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霞;李丽琴;尹金华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笔者总结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女性直径<2 cm早期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在51例患者中,30例表现为肿瘤结节,24例出现簇样钙化;12例出现小致密影;7例局部结构紊乱;2例单支导管扩张.结论:诊断早期乳腺癌除了重视特征性征象、簇样钙化、毛刺状结节外,还应重视小致密影、局部结构紊乱、单支导管扩张等间接征象.
作者:马玉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ICU病房中消瘦病人及不能合作病人腋温与同侧背部体温是否存在差异,背部体温测量的可行性.方法:抽取ICU病人80例进行体温测量试验,每例病人测量腋温及同侧背部体温.结果:腋温与同侧背部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确保体温监测的准确性,减少护士的护理工作量,背部测温法可作为ICU常规测温方法之一,测量时间为10分钟.
作者:魏立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8年12月-2012年2月期间共收治的98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49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组成,对照组的患者运用传统中性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患者则运用舒血宁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的49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中,显效的为29例,有效的为1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9%,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出血性脑梗塞患者而言,运用舒血宁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不仅非常的安全和可靠,且具有相当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建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2001/2012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依次为:消化性溃疡、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V)、急性胃黏膜病变、慢性炎症、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Mallory-Weiss综合征)、肌瘤、息肉反流性食管炎,其他不明原因者.其中消化性溃疡、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位居前3名.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上消化道出血各年龄组均以溃疡为首位原因;随着年龄增加,消化性溃疡发病比例降低,胃癌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病比例上升;急诊胃镜有很好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作者:杨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抗核抗体谱(ANAs)对系统性硬皮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IB)对44例SSc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6种自身抗体进行测定.结果:IIF检测ANA结果显示,SSc患者中ANA的阳性率为97.7%,其荧光染色模型主要为均质核仁型;IB检测6种ENA结果显示,SSc患者以抗Scl-70抗体、抗SS-A抗体和抗nRNP抗体为主,阳性率分别为68.2%、27.3%和4.5%.结论:SSc患者可能伴随有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有发生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危险;从实验中发现,IB法对ANAs检测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均较高,可能是一种更适用于SSc诊断的检测方法.
作者:严鸣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亚健康状态是一个新生的、现代的、动态的、相对的、即时性的概念名词,亚健康的成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因与外因.内因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恰当的运动方式等等;外因包括:社会和自然界的不良影响.亚健康状态的诊断主要依靠排除法.其即时性主要表现包括生理方面主要表现、心理方面主要表现、社会适应方面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亚健康的研究可分为临床性和实验性研究两种.临床研究:采用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与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实验研究:采用组学研究方法(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运用生物芯片技术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亚健康状态,中医药学对于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不应单纯依靠传统的研究方式方法,而是采用上述临床性和实验性研究,并结合中医学自身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特点,对亚健康状态予以干预和治疗.其主要的干预方法包括非药物和药物干预.非药物疗法为首选其中包括膳食疗法、生活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法、社交疗法等五个方面;药物干预包括了针灸、推拿、按摩和中药干预等几个方面.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证以五脏辩证为主要大法,疾病的关键责之于心、肝、脾三脏.
作者:陈飞;解颖;白玉宾;常佳怡;李富震;姜德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车祸伤危重患者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相关的探讨.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车祸伤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常规的医疗护理措施及根据车祸伤危重患者的心理特征采用相对应的心理调节措施.结果:实验组车祸伤危重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于车祸伤危重患者不仅能够改善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一些不良情绪,而且对于后续的治疗以及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雷玉珠;杨兴树;王春梅;何国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恢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58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等精心护理后糖尿病足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8例糖尿病足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有57例患者的足部溃疡在2~4周恢复;1例患者溃疡深至肌层,感染不能控制,进行了截肢手术.结论:对糖尿病足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等精心护理,能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丽;袁郝郝;刘芸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比试验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利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音乐治疗对其社会功能的改善.方法:选取62例符合CCMD-2-R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即分为实验组,(抗精神病治疗辅以音乐治疗)和对照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传统护理),实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采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观察评分,并进行相关因素的比较.结果:两组在治疗后,NOSLE评分减分值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音乐治疗的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产生了其他护理方法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结论: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辅以音乐治疗的方法更能有效地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韩增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徐州市区精神残疾及智力残疾评定结果的分析,探索社会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我市2008年至2010年的精神残疾及智力残疾1201例鉴定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发育迟滞756例(62.95%);精神分裂症321例(26.73%);癫痫及癫痫所致精神障碍55例(4.58%),情感性精神障碍25例(2.08%);器质性精神障碍21例(1.75%);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0例(1.67%);癔症性精神障碍3例(0.25%).结论:提示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症是残疾鉴定中的主要病种;是致残的主要原因;是精神疾病中导致个体职业功能及社会功能受损的主要疾病,也是精神残疾社会护理的主要对象.
作者:关文华;许爱琴;王永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物理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医生通过病史询问,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等体格检查,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提出合理的诊断,建立正确的诊断思维.诊断学的教学并非简单地传授知识, 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作者:常佩芬;肖珉;王玫;聂里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减少护理风险,保障护理安全.结论:高度重视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问题,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及风险识别、处理能力的培养,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向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对于药师的审方进行归类总结,介绍审方的经验,以便于药师在审方时提供参考思路.方法:按顺序归类处方审核过程,总结药师审方的工作经验.结果:与结论合理化进行重点审方,有意识地进行审方,阶段性的审方,针对性的审方,可以有效地预防差错,减少临床差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林兴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心理防御机制(又称为防御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从而调控血糖,稳定患者病情.方法:采用一般健康状况-28、防御方式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随机选出的292例样本(研究组为2型糖尿病患者192例,对照组为健康人100例)均进行心理测试;并且采用美国德普公司DPC GAMMA-12γ射线计数器,对所有样本进行空腹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查.所有统计结果用软件包SPSS11.0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一般健康状况比对照组差,焦虑特质、状态、不成熟防御因子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组焦虑明显,他们更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来降低焦虑,血糖控制不理想.而对照组的研究发现,成熟防御方式与皮质醇含量直接相关,对降低焦虑引起的血糖升高有利.结论: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调节防御方式来控制焦虑情绪.2型糖尿病患者比健康人焦虑水平高,常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来降低焦虑,但是血糖控制不理想,提示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患者的防御方式,使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成熟防御方式来控制焦虑,调控血糖.
作者:张艳;武成;李慧吉;潘从清;王文普;张雨生;黄慧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性病的不断增多,尖锐湿疣已成为主要的性病之一.治疗方法有激光、冷冻、外用药物等多种治疗手段,但其复发仍是目前性病门诊比较棘手的问题.特别是肛周尖锐湿疣一次治疗后复发率较高,尚无较好的解决办法.我科于2008年1月-2012年2月采用中药联合激光治疗肛周尖锐湿疣,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玲;朱俊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静脉输注20%甘露醇发生血管外渗漏并造成局部组织损伤、皮肤水泡、坏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1].2009年以来,我们将冷敷袋应用于甘露醇外渗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门香芹;王惠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手术室是为了病人进行手术抢救治疗的重要科室,也是预防院内感染重要环节之一.但基层单位的手术室设备简陋、人员少、多科综合等特点,因此,手术室管理有其相应的特殊性,为了防止院内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更需要基层单位的手术室工作人员付出更多的汗水与努力,我院自开展妇产科手术及外科手术十年间每年一类手术切口感染率都控制在≤0.5﹪,重大护理差错事故为0,现将我在手术室工作中一些体会与各位同仁进行分享如下:
作者:侯兰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131碘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68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131I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68例甲亢性心脏病患经131I治疗12个月后,痊愈48例,完全缓解11例,不完全缓解6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70.59%,总有效率为86.76%.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6、12个之间TT3、TT4、TSH 、FT3、FT4经比较,均(P<0.05).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6、12个之间TGAb、TMAb经比较,均(P>0.05).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12个之间TSH经比较,均(P<0.05).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12个之间TT3、TT4、FT3、FT4、TGAb、TMAb经比较,均(P>0.05).结论:131碘治疗甲亢性心脏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陆永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藏区卫生事业的不断支持以及重视,如今基层牧区的卫生检验工作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让临床的检验不再仅仅只是一张化验单,而是有了质的飞跃.当然这对基层牧区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的保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临床检验的三个阶段: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着重说明了临床检验全面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旨在加强对基层牧区临床检验工作的指导.
作者:范田才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针对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护理管理对策
作者:刘艳华;薛祖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