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源性十二指肠瘘的治疗体会

陈林

关键词:医源性十二指肠瘘, 手术并发症, 防治
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十二指肠瘘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的医源性十二指肠瘘11例.结果:本组疾病10例痊愈出院,其中9例非手术治疗后25-96d(平均40d)出院,1例手术后2w出院.1例3w后自行出院.结论:医源性十二指肠瘘经过非手术治疗绝大部分痊愈.在手术中仔细解剖、器官识别、精良操作,以及十二指肠损伤后修补和造瘘是可以预防的.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老年妇科病患者手术麻醉临床分析

    目的:对于老年妇科疾病手术的麻醉管理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 2005 年 1 月至 2010 年 1 月间我院所收治的 89 例老年病患者的妇科疾病手术患者全部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结果: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89 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正确估计病情及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确定麻醉计划、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简易可靠易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徐振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敏 C一反应蛋白 (hs-CRP)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进行颈部动脉彩色超声检查、hs-CRP检测以及头颅CT或MRI的扫描.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及hs-CRP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高,脑梗死组的hs-CRP水平较非脑梗死组明显升高 (P<0.05).不稳定性斑块其 hs-CRP水平显著增高(P < 0.01).结论:脑梗死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Hs-CRP水平因能提示斑块的不稳定性,可能成为早期脑梗死检测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赵鹏;张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护士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社区护士在健康教育中主要目标及责任是促进当今社会防制因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力手段,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的活动.健康教育对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现将社区护士在卫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中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偏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凡事相信医生的解释,对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影响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若遇到医生和护士之间对患者的解释不一致,易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社区护士在健康教育中主要目标及责任是促进当今社会防制因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力手段,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的活动.健康教育对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现将社区护士在卫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赵焕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干扰素、利多卡因在治疗疱疹性口炎的局部应用及护理

    目的:为了更有效治疗疱疹性口炎,缩短病程.方法:收集分析我科从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的疱疹性口炎患儿病例,将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干扰素和利多卡因配成雾化液对口腔内的疱疹进行喷洒,配合抗病毒药喜炎平静脉滴注,对照组单使用喜炎平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有效率75%.结论:干扰素、利多卡因配制成雾化液配合全身抗病毒药的治疗优于单单使用全身抗病毒疗法,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缪月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当代大学生营养状况与营养健康的建议

    本文首先通过数据分析了大学生营养状况,探讨了大学生营养不佳产生的原因,后总结了一些关于提高大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建议,以供参考.

    作者:彭晨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927例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2001/2012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依次为:消化性溃疡、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V)、急性胃黏膜病变、慢性炎症、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Mallory-Weiss综合征)、肌瘤、息肉反流性食管炎,其他不明原因者.其中消化性溃疡、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位居前3名.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上消化道出血各年龄组均以溃疡为首位原因;随着年龄增加,消化性溃疡发病比例降低,胃癌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病比例上升;急诊胃镜有很好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作者:杨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术后镇痛方法应用于剖宫产术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不同术后镇痛方法应用于剖宫产术的镇痛效果,探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更安全、更有效、更理想的一种镇痛方法.方法:随机将剖宫产术后病人分为持续硬膜外镇痛组(A组),单次硬膜外镇痛组(B组),对照组(C组).对三组病人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术后评定镇痛效果,观察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果:三组病人镇痛评分A组镇痛效果稍优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分别与C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A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比B组稍高,三组均无呼吸抑制.结论:剖宫产术后镇痛对产妇具有必要性、安全性和重要性,持续和单次硬膜外镇痛均为剖宫产术后较好和较安全的镇痛方法.

    作者:吴越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整体护理

    甲亢与糖尿病同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多因自身免疫异常再加上环境、情绪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当糖尿病和甲亢发生于同一机体时,两种疾病会互相叠加,互相影响,使病情加重.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肝糖原分解加速,可导致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加重.同时,内源性儿茶酚胺作用增强,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另外,高代谢状态使胰岛素的分解加速,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增加,导致胰岛素储备有限的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糖尿病患者葡萄糖利用减少,机体产生能量障碍,使甲亢的消耗症状更趋明显[1].由于病情的复杂性,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这20例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我们实施了相应的整体护理,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病人的个体差异,提出了准确的护理问题,给予了有效的护理措施,达到了预期目标.

    作者:陶新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奥卡西平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躁狂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锂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奥卡西平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BRM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在治疗第1、2周的BRM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P<0.05),其他时间两组BRMS评分与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头晕、嗜睡、腹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恶心、口干、便秘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采用奥卡西平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控制躁狂发作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碳酸锂,且起效迅速,安全性高,服用方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锦泉;林家幸;李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安全防范措施在神经内科鼻饲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我院的神经内科鼻饲患者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为今后在临床护理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的神经内科鼻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根据接收治疗时间的患者进程分组,分别为实验组(2011年3月~2012年2月的87例鼻饲患者)和对照组(2010年3月~2011年2月78例鼻饲患者),分别记录并统计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患者的鼻饲管不在胃内、堵塞、返流、误吸、鼻黏膜损伤、鼻饲管打结、胃肠营养与静脉输液混淆、营养液恒温加热器烫伤或触电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中的患者中出现不在胃内、返流、误吸、堵塞、鼻黏膜损伤、鼻饲管胃内打结、营养液恒温加热器烫伤或触电以及肠营养与静脉输液混淆的发生率分别为1.8%、0%、0%、2.3%、1.3%、0%、0%、0%,对照组中的患者出现不在胃内、返流、误吸、堵塞、鼻黏膜损伤、鼻饲管胃内打结、营养液恒温加热器烫伤或触电以及肠营养与静脉输液混淆的发生率分别为6.4%、4.7%、5.2%、7.9%、7.1%、1.5%、4.1%、4.1%.结论:通过对神经内科鼻饲患者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应用有利于患者护理安全.

    作者:任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一例

    目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心肌病的关系.方法:对一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伴心肌病的分析.结果: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可引起低钙抽搐、心肌病心衰.结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可引起扩张型心肌病.

    作者:周瑞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基层手术室电刀安全使用管理

    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设备.高频电刀具有快速止血、出血少、病人术后愈合好等优点.电外科的安全与病人的个体差异、生理功能和使用者的操作技能密切相关.在方便手术止血,提高手术速度和效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因此加强电外科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十分重要.

    作者:陈月萍;李瑞霞;董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骨科病人便秘的护理

    骨科病人由于内在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变换,致使病人容易发生便秘,这样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便秘的原因是粪便在直肠内滞留时间过久,水分过度吸收,导致粪便干燥硬结,难于排出,导致肛门坠胀、腹胀、食欲缺乏等不适的一种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是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因此,了解便秘患者的发生原因,探究便秘患者的护理方法,减少便秘的发生和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

    作者:刘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ml注射器在角膜异物剔除术中应用

    目的:分析应用裂隙灯显微镜剔除角膜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角膜表面麻醉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以一次性1 ml无菌注射器针头剔除角膜异物,角膜未见明显感染者,滴抗生素眼水,对有感染征象者,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1万U,抗生素眼水、眼膏点眼包扎.次日复诊观察角膜修复情况,并应用抗生素滴眼液点眼.结果:角膜异物全部取出治愈.无1 例角膜感染穿孔,视力全部或部分恢复.结论:应用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能够清楚观察角膜结构层次,了解异物伤的深度,容易把握治疗,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戴益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析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

    护理人员所从事的是一项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危险环境之中,导致身心损害,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护士常见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对策.

    作者:章继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子宫切除围手术期女性的心理障碍调查及对策研究

    目的:了解全子宫切除围手术期女性心理障碍的情况,探讨健教护理路径对该人群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01月至2011年12月的400例全子宫切除围手术期女性及其配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0例,对照组按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健教护理路径.两组皆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和自设计的子宫切除术患者及其配偶心理障碍调查问卷,分别于入院时、术前1天至术后出院前1天对该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SA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AS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于术前效果明显.围手术期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健教护理路径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加速术后康复进程.

    作者:林映莲;方妙君;方展纯;詹彩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关于支气管镜检查麻醉给药的方法探讨

    目的:对支气管经检查麻醉给药的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来自我院的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检的患者随机分组,使用射流雾化给药方法与传统的喉头喷雾器喷雾法进行手术前的黏膜麻醉,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射流雾化给药法在支气管镜检查中麻醉效果显著,观察组中的有效率达到了100%,对照组的有效率92%.结论:使用小剂量的利多卡因能够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提高效率,使用这种射流雾化给药的方法能够消除交叉感染.

    作者:罗惠珍;王元珍;王天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微量泵持续滴入行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需要经气管插管或切开置入套管进行辅助呼吸,此时,上呼吸道的湿化作用丧失,非特异性防御功能削弱;由于呼吸道水分蒸发增加,纤毛运动抑制或丧失,特别是老年患者生理储备能力减退,分泌物易变黏稠,形成痰痂,妨碍通气功能,痰痂脱落易引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等并发症[1].因此,对行呼吸机辅助通气老年患者应进行充分气道湿化,确保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2].笔者就两种气道湿化效果进行了对分,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肌梗死病人心理护理新进展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1].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类型的一种,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因持久且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2].临床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患者的部分心肌由于受到严重持久缺血进而产生局部坏死,后直接对心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3].病人生存质量不高.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人们已经意识到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肌梗塞的病人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紧张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生存及生活质量.本文对近年来在急性心肌梗塞中进行心理护理的进展作以下综述:

    作者:高福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如何完善解决基本药物配送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为了解决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后基本药物配送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医药配送企业调研与文献资料研究相结合,发现了基本药物配送中存在的问题,既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问题.文章进一步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解决的途径,以推进基本药物配送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董宪鲁;谭守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