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每周1次噻萘普汀维持治疗长期抑郁发作

付鹃

关键词:噻萘普汀, 抑郁症
摘要:目的:比较采用每周1次与每天1次噻萘普汀治疗长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已接受每天1次噻萘普汀治疗且临床疗效已达显著进步或痊愈的长期性忧郁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前2周改为每周2次噻萘普汀治疗,第3周开始改为每周1次噻萘普汀治疗;对照组继续每天1次噻萘普汀治疗,疗程3个月.均符合CCMD-3抑郁症,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相诊断标准: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仅1例失败而更改治疗方案,研究组与对照组维持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HAMD评分比较都无显著差异.结果:经过急性期治疗临床已经好转的,但反复发作,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的抑郁症病人,采用噻萘普汀每周1次的治疗方案,同样可以维持原有的疗效.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迟发性运动障碍

    迟发性运动障碍(TD)是由于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后引起的一种异常的不自主运动综合征,一般包括刻板样动作、舞蹈样手足徐动症,主要累及口面、四肢或躯干.TD是schonecker(1957)先报道的.43年来在TD病理生理及诊断治疗、预防诸方面的研究已有长足发展,但仍有许多空白和疑点.如仍不清楚TD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仍无满意的治疗方法等.

    作者:唐全胜;杨菊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68例海洛因依赖者情绪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情绪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68例海洛因依赖戒断者在脱瘾后的一周内,测查汉密顿焦虑(HAMA)、汉密顿抑郁(HAMD)量表.把68例随机分为二组,27例的对照组和41例的药物处理组,对照组仅给予简单的言语解释和支持,药物处理组给予氟西丁20mg/日治疗.四周后对所有依赖戒断者复查HAMA、HAMD量表,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发现海洛因依赖戒断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41例药物处理组使用氟西汀治疗4周后,HAMA、HAMD评分明显下降(除睡眠障碍)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戒断者很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在其脱瘾后早期使用抗抑郁药氟西汀,对于减少复吸率是十分有益的.

    作者:孟彬;王跃升;郭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误行手术教训

    亚急性甲状腺炎在甲状腺疾病中发生率为0.5%-2%,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误诊.由于不少外科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使病人接受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预防的措施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才能正确诊断和治疗.现将5例SAT误行手术的教训分析如下:

    作者:戴永建;张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维思通与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维思通和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l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80例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疗程>5年,PANSS量表总分≥60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维思通组42例,氯氮平组38例.研究期限为9周.维思通组平均日量4mg.氯氮平组平均日量375mg.分别于研究前后评定两次PANSS量表.以研究前后减分20分为有效界限值;利用副反应出现频数了解两组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显著改善精神症状.维思通组的有效率为64.25%.氯氮平组的有效率为66.32%.两组副反应均较轻微,皆能面授.结论:维思通与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均能显示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均系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严明;吴宝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病理演变规律

    目的:探讨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病理演变规律,寻求其早期诊断指标,分析生物力学改变,以提高疗效.方法:通过161个髋关节复位后平均7.4年随访,观察其中髋臼发育不良的X线变化.选择髋臼发育不良11髋,进行计算机图像动态分析,观察其横向生长和纵向倾斜速度.收集髋臼发育不良8例,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髋臼应力测试.各线均以正常者为对照.结果:髋臼发育不良患儿复位前髋臼指数在39°以上,复位后3年髋臼指数持续在30°以上.在发育过程中,横向生长速度略高于正常,但无纵向向下倾斜之趋势.其髋关节应力是正常的2倍,受力面积减小,集中于髋臼边缘.结论:提出髋臼发育不良的早期诊断指标及生物力学特点,选择佳时期进行手术,以防止骨关节炎的发生.

    作者:王燕龄;宗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60例孤独症患儿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9年底到2000年底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的60例孤独症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6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的诊断标准.结果:在60例中,平均就诊年龄明显大于发病年龄;被误诊为精神发育迟滞的有12例(20%);37例(61.7%)母孕期损害及生产不利因素;35例(58.3%)有偏食或厌食行为;18例(30%)有自伤行为,且自伤行为与语言功能障碍和智力水平相关;父母性格缺陷者占53.3%.症状特点以语言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为突出.结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做好围产期保健,对防治儿童孤独症有积极意义.

    作者:卜茹;范连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与ABO血型关系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血型、性别、上海与延边两个地区之间的关系.方法:用临床常规的正反定型法检测ABO血型在上海与延边住院患者间比较;与正常人进行比较;与性别的关系.结果:上海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型分布A型与O型频率高,B型频率较低;延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型分布O型频率较高,A型频率较低;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上海患者男性O型频率较高,A型频率较低,女性患者A型频率较高,O型频率较低;延边患者男性O型、B型频率较高,A型频率较低,女性A型频率较高、O型频率较低.

    作者:崔英姬;江芹普;朴桂花;朱春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方法:对10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血肿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等,联用或单用微创血肿引流术、侧脑室持续外引流术和腰穿CSF置换术,并观察其疗效.结果:存活82例,死亡26例,死亡率为24.1%,对存活病例随访半年,ADL119例,ADL230例,ADL318例,ADL411例,ADL54例.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安全、有效的,特别适用于Ⅱ、Ⅲ级患者,且以早期手术为宜.

    作者:李立芳;郭洪志;李忠民;张茂信;岳喜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奎的平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

    为了解奎的平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的差异,我们以精神分裂症60例住院病人为对象,分成奎的平组、舒必利组,对其进行了对照研究.

    作者:刘振亮;田伟;安申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抓好护士长队伍建设是护理部工作关键

    加强护士长队伍建设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护士长肩负着临床护理、管理的双重任务,责任重大.护理质量的高低,病区管理的好坏与护士长的管理能力、文化素质、个人修养、业务水平、领导艺术等密切相关.因此,抓好护士长队伍建设是护理部工作关键.

    作者:杨淑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BUN/Cr比值在上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评价BUN/Cr比值来区分上下消化道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98例(71%)为上消化道出血,34例(25%)为下消化道出血,5例(4%)上下消化道均有出血,平均BUN/Cr比值为95,下消化道出血与年龄小于50,性别为男性呈显著相关关系(P<0.01;P<0.01).考虑进性别,年龄因素之后,BUN/Cr比值大于143确定上消化道出血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27%.结论:结合性别、年龄因素,BUN/Cr比值有助于鉴别上下消化道出血.

    作者:魏捷;李文强;田建国;刘和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陆军男性新兵的躯体化症状特点

    目的:了解新兵集训前的躯体化症状主诉情况,为新兵的卫生保障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新兵连为单位整群随机抽取某部2002年度陆军新兵1432人,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新兵训练开训前对新兵作团体评定,分析SCL-90躯体化因子各条目特点.结果:肌肉酸痛感的发生率高,达73%,依次为腰痛感、身体软弱无力感、喉咙梗塞感,其发生率分别为41.9%、40.1%、38.6%.和入伍归队8-14天的新兵相比,归队3-7天的新兵其平均躯体化症状值相对较高,且肌肉酸痛、腰痛、手或脚发重感、胸痛以及阵发性冷热感的程度也更明显,P值均<0.05.结论:陆军新兵的躯体化症状平均水平可能与归队时间的长短有关.

    作者:李逸鸿;雷美英;龙和清;刘小兵;李红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副反应的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我院4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EPS)的187例患者的有关情况.结果:EPS发生率44.84%;187例中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发生率较高;性别方面急性肌张力障碍男大于女,其差别有显著性;在各年龄段中,30~40岁组EPS发生率高,后有降低趋势,但60岁以后发生率反而上升;药物中引起锥体外系副反应较多的是氟哌啶醇、FD、三氟拉嗪、奋乃静等.出现EPS时间多在2~3周.结论:应合理安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注意对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监测,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作者:陈仁云;罗汝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指人们在生病就医治疗过程中与医疗机构、医生之间所发生的各种关系,它通常表现为医疗机构与患者、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属于人们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正确处理医疗过程中的医患关系,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净化和纯洁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朱凤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万拉法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万拉法新和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万拉法新和帕罗西汀治疗,观察时间为四周.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减分率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作用.结果:两组显效率分别为80.9%和79.4%,疗效及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万拉法新与帕罗西汀疗效较好,较安全的抗抑郁药物.

    作者:过秋燕;冯尔越;任宏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肌注鲁米那钠致过敏反应及白细胞降低1例

    病例,男48岁,因颈椎肿瘤于2001.12.8入院,择期手术,患者因精神过度紧张,夜间失眠,给予鲁米那钠(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01103097)0.1im3d后患者腰背部皮肤出现散在点状红色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压之褪色,伴痒感,查血常规:WBC3.0×109/L,给予10%GS20ml、10%葡萄糖酸钙20ml/iv、息斯敏10mgqd po、利血生10mgtidpo、2d后痒感消失,5d后红色丘疹全部消退,复查血常规:WBC4.5×109/L.

    作者:颜良;邢陆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1例

    患者,女性,54岁,因左侧大隐静脉曲张于2000-03-07行左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术前经病史、体检、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心肺正常.手术顺利.于2000-03-16,8:55下床活动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烦燥、紫绀.BP:130/85mmHg P:115次/分R:30次/分.双肺呼吸音稍弱,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音弱,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约15分钟后,阿-斯综合征发作,于发病后2个半小时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孟江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一例普鲁卡因+维生素B12联合用药致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本病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药物及其他原因.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紫癜,并有腹痛、便血、关节痛或肾脏病变[1].本例患者便是普鲁卡因和维生素B12联合用药致皮肤过敏性紫癜的,较为少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荣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每周1次噻萘普汀维持治疗长期抑郁发作

    目的:比较采用每周1次与每天1次噻萘普汀治疗长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已接受每天1次噻萘普汀治疗且临床疗效已达显著进步或痊愈的长期性忧郁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前2周改为每周2次噻萘普汀治疗,第3周开始改为每周1次噻萘普汀治疗;对照组继续每天1次噻萘普汀治疗,疗程3个月.均符合CCMD-3抑郁症,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相诊断标准: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仅1例失败而更改治疗方案,研究组与对照组维持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HAMD评分比较都无显著差异.结果:经过急性期治疗临床已经好转的,但反复发作,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的抑郁症病人,采用噻萘普汀每周1次的治疗方案,同样可以维持原有的疗效.

    作者:付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术后胃管拔出困难出血1例

    1病例报告男,50岁,餐后1小时突发性上腹剧痛,持续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具酸臭味.来院后诊断为胃溃疡,术前给予常规下胃管,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毕Ⅰ式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胃肠减压通畅,四天后肠功能恢复,遵医嘱拔除胃管,当胃管拔出25-30cm时,有强大的回缩力,拔出多长,回缩多长,反复三次均未拔出.这时停止拔管进行纤维胃镜检查;发现吻合口前壁有一缝线,打结绕住了胃管,并使胃粘膜损伤,出血不止,在镜下行电烧缝线后,顺利拔出胃管,同时在电镜下喷洒止血药物.拔管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禁食两天,综合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术后10天拆线恢复正常出院.

    作者:张梅芝;霍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