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沉渣定量检测白细胞及细菌总数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

黄业亚;孙鸿高

关键词:尿沉渣分析仪, 细菌培养, 白细胞计数, 细菌计数, 尿路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尿沉渣中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11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疑似尿路感染患者436例尿液标本作为观察组,80例我院健康体检人员尿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均留取清洁中段尿同时做细菌培养和用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定量检测.以尿培养为金标准,制作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ROC曲线,利用SPSS19.0软件绘制ROC曲线,评价预测价值,并计算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沉渣细菌和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40.14%和33.26%,对照组分别为6.25%和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36份尿液标本中,培养阳性118例占27.1%;以尿白细胞和细菌量作为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820,临界值分别为13个/μL(白细胞)、111个/μL(尿细菌数);Cobio XS分析白细胞筛查的灵敏度为76.3%、特异性为82.7%、阳性预测值为62.1%,阴性预测值为90.4%、假阳性率为17.3%、假阴性率为23.7%.Cobio XS分析细菌的灵敏度为84.7%、特异性为76.7%、阳性预测值为57.5%,阴性预测值为93.1%、假阳性率为23.3%、假阴性率为15.3%.结论 Cobio XS尿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白细胞及细菌数用于临床尿路感染的诊断具有简便快速、符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还存在一定量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仍不能替代尿培养,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多数阴性者得以筛除.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介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白介素(IL)-6、IL-8、IL-33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8例ARDS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定期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每周1次,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1个月的存活率和呼吸机脱机率以评价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IL-6、IL-8、IL-33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1个月的存活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个月的脱机率为56.41%,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合指数为(232.46±32.77)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6.48±25.3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IL-8和IL-33水平分别为(39.73±18.26)pg/mL、(73.50±21.32)pg/mL和(182.56±49.35)pg/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3.24±32.09)pg/mL、(107.68±20.17)pg/mL和(253.12±62.3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ARDS能够提高患者1个月的存活率与脱机率,其可能通过改善患者支气管肺泡换气功能与直接抽吸减少局部炎症物质的聚集与分泌,从而起到调节机体抗炎免疫的作用.

    作者:郭敏军;黄君庭;江颖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介入术前预防性输注血小板阈值探讨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介入术前血小板输注的阈值及输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因肝癌介入术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阈值[(10~20)×109/L(A组)、(20~30)×109/L(B组)、(30~40)×109/L(C组)、(40~50)×109/L(D组)]四组患者输注不同剂量血小板(1 U、2 U)后介入术后的血小板(PLT)计数、凝血功能、肝功能的差异.结果 不同输注阈值的患者输注1 U血小板后术后1 d和3 d的PLT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凝血功能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纤维蛋白原(FI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阈值的患者输注2 U血小板后术后1 d、3 d PLT计数和PTA、I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 d PT、APTT、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PT、FIG、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同阈值输注2U血小板后术后1d、3dPLT计数比输注1U血小板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和INR仅在阈值为(10-20)×109/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介入术前预防性输注血小板阈值建议是<20×109/L,且输注量为2 U;当输注阈值>20×109/L时输注1 U或者不输注.

    作者:王淑英;闫梦迪;车洪智;张杨丽;毕盛;叶艳菲;刘志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东莞市某镇街三类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东莞市某镇街三类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东莞市某镇街962例性病门诊就诊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性病高危人群(性病门诊男性患者和女性性服务工作者)462例,外来务工人员286例和健康体检人员214例,检测不同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并分析性病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962例性病门诊就诊者的梅毒感染率为4.89%,其中性病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率为8.01%,明显高于外来务工人员的3.15%和一般人群的0.47%,且外来务工人群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与梅毒感染率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病门诊高危人群的梅毒感染率高,其中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与梅毒感染有关,应对外来务工人员加强梅毒知识的宣教.

    作者:陈泽伟;王金媚;黄换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自制网塞结合迷你平片在股疝无张力修补中的应用

    据报道,股疝占所有腹股沟区原发疝的4%[1],由于疝环小及周围缺乏弹性的组织(如耻骨上支),股疝常具有容易发生嵌顿,甚至绞窄的特点.目前对于股疝的修补分为传统的修补(如Mcvay修补)和无张力修补法.本文报道一种自制的网塞结合迷你平片对股疝行无张力修补的新方法.

    作者:李俊霖;韩少良;周长虹;唐夏玉;康鑫;唐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MMP2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探讨MMP2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方法 将12只家兔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模型组采用静脉注射内毒素和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的方法造模.对照组则应用等量的生理盐水.10周后,检测股骨头的空骨陷窝率,髓腔脂肪面积和MMP2.结果 模型组的空骨陷窝率、髓腔脂肪面积和MMP2分别为(20.26±9.83)%、(236.30±34.78)μm2和6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2±1.05)%、(178.80±21.82)μm2和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MMP2的高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纪志华;贾丙申;于鹏;付昆;孟志斌;云大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近端胃癌腹腔镜与开腹全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和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近端进展期胃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192例近端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组)与行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224例近端进展期胃癌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手术后并发症、死亡率、手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长,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更短,住院费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尤其是肺部感染/肺不张、急性肺栓塞、急性心肌梗塞等发生率及死亡率较开腹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端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较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但手术时间明显长以及体位、气腹等原因,对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影响较大,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机会也较高.

    作者:张桂英;陈小春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蓝萼乙素对两种宫颈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蓝萼乙素(GLB)对两种宫颈癌细胞株HeLa、SiHa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HeLa、SiHa细胞分别种植至BALB/C nu裸小鼠右大腿根部背侧皮下,建立裸小鼠移植瘤模型;待移植瘤体积约为0.1 cm3时,于第10天将HeLa组随机分为4组,第14天将SiHa组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10%乙醇组、GLB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5只;经腹腔注射给药,HeLa组给予生理盐水0.4 mL/只、10%乙醇0.4 mL/只、GLB 0.15μmol/g 0.4 mL/只和0.20μmol/g 0.4 mL/只,隔日1次,共20 d;SiHa组给予生理盐水0.4 mL/只、10%乙醇0.4 mL/只、GLB 0.18μmol/g 0.4 mL/只和0.24μmol/g 0.4 mL/只,隔日1次,共20 d.腹腔注射给药的同时,隔天用标准体重秤称量体质量并做好记录,每隔2d专人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移植瘤的大长径和短径,至少测量两次取平均值.给药结束后处死裸鼠前,眼球取血,测生化指标和肿瘤标志物,观察各组荷瘤鼠生化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的变化;通过移植瘤生长抑制试验,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瘤的大体形态、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PTEN、Beclin 1、LC3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进一步检验相关蛋白变化.结果 裸鼠处死后,HeLa、SiHa组中生理盐水组、10%乙醇组、GLB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LB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肿瘤标志物较生理盐水组、10%乙醇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LB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移植瘤体积均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和10%乙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GLB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移植瘤组织出现凋亡、坏死改变;HeLa和SiHa组心肝脾肺肾均未发现转移瘤细胞;免疫组化法、Western-blot法结果示:GLB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肿瘤组织PTEN、Beclin 1及LC3蛋白表达水平较生理盐水组和10%乙醇组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B对人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TEN、Beclin 1、LC3的表达,诱导细胞自噬凋亡有关.

    作者:千文君;潘莹;白洁宇;何全中;孙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儿童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儿童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的CT特征,旨在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收集西安市儿童医院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37例,对其CT特征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37例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中16例肠管动脉瘤样扩张,13例肠壁局限或弥漫性增厚,5例表现为肿块,3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 儿童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明霞;陈华;陈超;王冬;张增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音乐疗法对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疼痛、生活质量和恢复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重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疼痛、生活质量和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音乐疗法组,每组50例,15 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换药疼痛分级、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愈合时间.结果 音乐疗法组患者创面换药疼痛分级1级46.0%、2级54.0%、3级0,优于对照组的30.0%、40.0%、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睡眠质量评分、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音乐疗法组干预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音乐疗法组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疗法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22.0±5.2)d,低于对照组的(27.5±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疗法在重度烧伤患者中应用,可以改善患者创面换药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缩短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红梅;武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超声检查凭借其实时、无创、重复性好、无放射性损伤等优点,已成为甲状腺疾病的首要检查方法,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诊断的工作中广泛应用.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出现及应用,为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将对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病变领域中的应用做出较为完备的阐述.

    作者:任恬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宫颈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原因,目前西医治疗HPV感染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HPV疫苗及期待疗法.在宫颈HPV感染的治疗中,中医内服药物可提高整体的免疫功能及抗病毒能力,中医外用药物还可清除局部病毒,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本文将近年来针对宫颈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做一综述.

    作者:徐一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高血压前期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评估高血压前期(PHT)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诊断的80例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PHT诊断标准的PHT患者作为PHT组,同期血压正常的健康人70例作为对照组,监测窦性心率变异性(HRV)参数,包括所有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心搏百分比(pNN50)和窦性心率震荡(HRT)参数包括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寻找影响HRV和HRT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HT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腰围、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血甘油三酯、TO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NN、RMSSD、pNN50、TS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T患者中,SDNN的影响因素为年龄(β=-0.261,P<0.01)、收缩压(β=-0.252,P<0.01)、空腹血糖(β=-0.286,P<0.01)和血甘油三酯(β=-0.184,P<0.05);RMSSD的影响因素为收缩压(β=-0.232,P<0.05)、空腹血糖(β=-0.192,P<0.05);pNN50的影响因素为收缩压(β=-0.224,P<0.01)、空腹血糖(β=-0.224,P<0.05);TO的影响因素为年龄(β=0.220,P<0.05)、收缩压(β=0.203,P<0.05)、空腹血糖(β=-0.197,P<0.05);TS的影响因素为年龄(β=-0.395,P<0.01)、收缩压(β=-0.197,P=0.01)、空腹血糖(β=-0.195,P<0.05).结论 PHT患者心脏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空腹血糖、收缩压、年龄、甘油三酯水平可能是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作者:蓝剑;张雪姣;钟嘉杰;陈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N0期鼻咽癌调强放疗上颈部亚临床靶区优化后对腮腺功能保护的剂量学分析

    目的 初步探讨N0期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技术行上颈部临床靶区(CTV2)优化后对腮腺功能保护的剂量学分布,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3~10月,收集江门市中心医院T1~4 N0M0鼻咽癌患者10例,按鼻咽癌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原则进行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每例患者均进行常规上颈部(Ⅱ区)亚临床靶区勾画(C-CTV2)和优化后的上颈部(Ⅱ区)亚临床靶区勾画(O-CTV2).对勾画腮腺做以下定义:分别勾画左右全腮腺,并以第一颈椎侧块下缘为界,勾画左上半腮腺(Lup-Pa)、右上半腮腺(Rup-Pa)和左下半腮腺(Lin-Pa)、右下半腮腺(Rin-Pa),每例患者均按常规上颈部临床靶区勾画和优化的上颈部临床靶区勾画设计2套调强计划,即常规调强计划(C-IMRT)和优化调强计划(O-IMRT),共20个调强放疗计划,比较各靶区及腮腺的各部分在两组调强计划中的剂量学分布差异.结果 O-IMRT组中左、右全腮腺的Dmean、D20、V33、V40分别为(26.62±0.36)Gy和(26.49±0.39)Gy、(30.99±1.75)Gy、(30.69±1.32)Gy和(13.61±3.42)%、(13.52±3.46)%、(7.86±2.95)%、(7.80±2.66)%,明显低于C-IM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O-IMRT组的左、右下半部分腮腺Dmean、D20、V33、V40分别为(31.95±3.59)Gy、(31.48±3.63)Gy、(36.89±5.01)Gy、(36.44±4.73)Gy和(54.76±15.54)%、(54.76±14.82)%、(16.90±10.87)%、(17.60±10.30)%,均明显低于C-IM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IMRT组中左、右上半腮腺的Dmean、D20、V33、V40未优于C-IMRT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两组调强计划的各治疗靶区(GTV、CTV1、CTV2)的V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0鼻咽癌患者优化后的上颈部临床靶区上界勾画到第一颈椎侧块下缘对腮腺,尤其是下半部分腮腺的保护有一定的剂量学优势.

    作者:李坊铭;陈嘉荣;余增荣;陈国健;林剑毅;王羽;程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上颌窦外提同期治疗上颌窦囊肿一例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发展,原被认为是种植手术禁区的上颌后牙区目前也可进行种植手术.但是上颌窦疾病的存在,仍给手术带来一些困难,大多数学者均在寻求简便实用的方法来处理种植术区上颌窦疾病.

    作者:王秋子;徐普;陆丽英;郁豆;廖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一期修复膝关节韧带损伤功能重建术后康复煅炼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一期修复膝关节韧带损伤功能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煅炼效果.方法 选取东莞市石碣医院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60例,均予以关节镜下一期修复,根据入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0,给予常规康复)和观察组(n=30,给予个性化康复锻炼指导),疗程6个月.评价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HSS评分、患膝关节伸屈活动度,以及治疗后12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Lysholm评分、HSS评分、患膝关节伸屈活动度明显优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SF-36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一期修复膝关节韧带损伤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术后予以康复锻炼对术后手术疗效巩固、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获得更好肌力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均有显著影响.

    作者:袁志坤;罗鹰;吴小杭;李日旺;陈璟昆;彭昌贵;侯之启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驻石部队师职女干部高危型HPV基因型分布

    目的 了解驻石部队师职女干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特点,为宫颈癌的预防与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妇科体检的588例师职女干部宫颈脱落细胞,应用实时荧光PCR对其进行高危型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588例受检者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11.9%(70/588),其中单一感染率为8.2%,多重感染率为3.7%,检测出的高危型HPV主要型别依次为HPV52型(14.6%)、58型(14.6%)、68型(14.6%)、18型(12.5%)、66型(12.5%).HPV感染年龄分布情况:≤40岁组4例均未感染;41~50岁组感染率为11.2%(33/294),主要型别依次为HPV66型、52型、18型;51~60岁组感染率为12.8%(32/250),主要型别依次为HPV68型、58型、52型;>60岁组感染率为12.5%(5/40),主要型别为HPV58型;各年龄组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驻石部队师职女干部高危型HPV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感染率较高的亚型是HPV52、58、68型,不同年龄分布的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作者:王宪灵;王缚鲲;赵博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早期中频脉冲电疗干预对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便秘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中频脉冲电疗干预对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与观察组(在早期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中频脉冲电疗法),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腹胀[(1.73±0.30)分vs(2.16±0.27)分]、自发排便[(1.28±0.46)分vs(1.93±0.31)分]、排便费力程度[(1.22±0.37)分vs(1.77±0.39)分]以及粪便形状评分[(1.61±0.39)分vs(1.99±0.36)分]均明显降低,排便时间[(15.3±4.5)min vs(23.2±4.1)min]明显缩短,便秘的发生率(10.0%vs 22.5%)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生活质量的各项目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护理干预基础上及早实施中频脉冲电疗法能进一步改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便秘症状,减少便秘发生率,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氨基胍对乳酸盐腹膜透析液致人腹膜间皮细胞损伤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氨基胍(AG)对乳酸盐腹膜透析液(L-PDS)致人腹膜间皮细胞(HMrSV5)损伤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腹膜间皮细胞株HMrSV5为体外实验模型,分为无血清DMEM培养液对照组、L-PDS组(2.5%L-PDS)、L-PDS+AG组(2.5%L-PDS+10 mmol/L AG)、单纯AG组(终浓度10 mmol/L).各组以上不同干预因素与HMrSV5细胞共孵育.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评估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VEGF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MTT试验表明,L-PDS组OD值为(0.120±0.0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298±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DS+AG组OD值为(0.289±0.022),明显高于L-P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均表明,与对照组比较,L-PDS组细胞中VEGF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加,与L-PDS组比较,PDS+AG组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可拮抗乳酸盐腹膜透析液致人腹膜间皮细胞损伤并下调VEGF的表达.

    作者:傅碧玲;冯朝瑜;朱赛香;邹世海;彭鑫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右侧输卵管妊娠8周破裂致失血性休克一例

    输卵管妊娠在所有异位妊娠中为常见,其病因为输卵管管腔或者周围组织炎症阻碍受精卵正常运行,使之在输卵管中停留并着床发育,其结局为流产或者妊娠破裂,而在此之前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一旦发生破裂则可导致活动性盆腔出血,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1-2].

    作者:陈梅芬;刘建红;叶丽娟;潘洁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内质网应激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目前临床上为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内质网应激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内质网应激是一种生理反应,反映的是细胞对应激进行抵抗的现象,但是,过度的应激能够损害细胞.本文叙述了内质网应激与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肝细胞凋亡等四部分内容,并提及了炎性反应,主要阐述内质网应激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曹洁;姚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