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停跳与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的比较

陈厚坤;王月秋;刘阳

关键词:心脏停跳, 跳动, 冠状动脉搭桥术, 体外循环, 环心脏不停跳, 临床效果, 患者, 方法, 非体外, 病例
摘要:1999年10月29日至2001年8月9日采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方法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15例,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方法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12例.就两组病例临床情况和近期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插管在抢救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娩出后一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1],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董建英;丰淑林;孙玉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肩关节外侧三角肌及深部血管神经的解剖观测

    目的了解肩关节囊外侧三角肌形态及其深面的血管神经的走向及分布,为肩关节及其周围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具成人尸体60侧上肢标本进行解剖观测.结果1.三角肌起点弧长(22.5±3.9)cm,中线长(15.2±2.3)cm;2.腋神经前支长(2.9±0.7)cm,其分支主要分布支配三角肌前部和外侧部;3.腋神经前支与肩峰至三角肌粗隆连线之交点位于肩峰平面下方(6.1±1.3)cm.结论肩关节及周围手术时,其手术切口和分离三角肌纤维的远侧点不应超过上述范围,以防止损伤腋神经前支.

    作者:关宝丽;王效杰;马丽;金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与心肌缺血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0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动态心电图上有无心肌缺血(MI)分为MI组(40例)和无MI组(50例),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观察3组的动态血压变化,同时分析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和异常组的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高血压病伴有MI的患者中,除dSBP、24hDBPL、dSBPL、dDBPL与无MI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项动态血压指标均明显高于无MI组(P<0.01);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组发生MI者明显高于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中伴有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更易导致心肌缺血的发生.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除积极控制血压外,还应注意检测和逆转异常的昼夜血压节律,对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和靶器官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肾动脉瘤离体切除修补及自体肾移植一例报告

    肾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血管病变,系先天性良性肿瘤,可致顽固性的肾性高血压.1970年以前,肾切除术是治疗肾性高血压的首选方法,1972年Kaufman首次报道了自体肾移植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甘晓琴;刘玉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母乳喂养成功几点体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创建爱婴医院,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婴幼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现就我院母乳喂养成功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董建英;曹文君;陈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脑复苏中的降温措施

    近年来,脑复苏的临床治疗进展不大,主要的措施仍是降温和脱水治疗.由于临床上对低温在脑复苏治疗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采用的方法不当,往往达不到降低脑温的治疗目的.本文就各种降温方法作一阐述,供同行参考.

    作者:甘晓琴;袁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局解手术学的研究方向和意义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各种新兴学科突飞猛进,取得了很大进步,不少是超出人们所想象的,位于应用科学前沿的临床外科更是如此。

    作者:孙秋茹;于永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乳突鼓窦缺如三例报告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一种常见病,以中耳乳突根治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我科自1989年以来,在手术中发现了3例鼓窦缺如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Mirizzi综合征的误诊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临床经验,提高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率,提高疗效.方法对1983年至2002年我院收治胆道手术病人中,术前误诊Mirizzi综合征15例,总结相关资料,做进一步总结分析.结果15例术中诊断证实,手术方式采用胆囊切除,胆囊大部切除加胆总管或肝总管探查,胆管修补,及胆肠吻合术.1例出现胆瘘,半月后自愈,1例因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提高对Mirizzi综合征的认识,采用合理的诊断手段,术中精心操作,可减少Mirizzi误诊,提高疗效.

    作者:马雪平;王晋峰;崔猛旺;赵国发;陈广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室缺修补后左室粘液瘤围术期护理

    心脏粘液瘤多发于左心房,左室粘液瘤少见.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左室粘液瘤更少见.我院2000年6月成功救治左室粘液瘤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范;王磊;杨波;王慧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在CT扫描检查中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在日常CT扫描患者的总数中急危重病症人约占10%,这部份病人包括颅脑严重损伤、脑血管意外、各种创伤导致的多处骨折及脏器破裂的病人、开颅手术后需复查的病人、ICU室的重症患者、以及增强扫描造影剂重度过敏者.

    作者:苗青华;王宏;孙晓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非梗阻性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早期非手术治疗体会

    胆源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有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两种,有的患者在入院后需立即手术,有的患者可以早期非手术治疗.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重症胰腺炎52例,其中非梗阻性胆源性重症胰腺炎14例,经早期非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彤;郝治中;朱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行为护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行为护理是在行为科学、行为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手段.它是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的一个补充,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赵彤;刘玉荣;高凤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不稳定心绞痛恶化的原因分析

    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时间长,进展迅速,不容易缓解,心电图改变明显,大部分经治疗转变为稳定性心绞痛,少部分后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武杰;朱英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第一掌背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共32例,男27例,女5例.年龄16~45岁之间.修复虎口区12例,拇指近节9例,示指近节8例,中指近节3例.

    作者:张伟;张嘉一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动脉栓塞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动脉栓塞是指各种来源的栓子脱落后,被血流冲向远侧,停留在直径小于栓子的动脉内,而导致肢体或内脏器官的急性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在肢体栓塞中,下肢多于上肢,尤以股动脉的发病率高.

    作者:张静波;孙景云;王丽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黄芪及异博定防治庆大霉素肾毒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异博定对防治大鼠庆大霉素肾毒性的效果.方法在腹腔注射庆大霉素的同时,分别用含异博定的黄芪汤剂、混悬液灌胃,各组用药均为7 d.结果各实验组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均比正常组显著增高,且模型组增高更明显,肾皮质中丙二醛(MDA)含量模型组比其它各组增高,而预防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肾皮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下降,且模型组较各预防组下降更明显.光镜检查发现模型组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广泛变性与坏死,各预防组有灶状至片状变性,坏死偶见.结论黄芪、异博定对庆大霉素肾毒性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景霞;邓文伟;齐亚灵;李文;刘晓梅;原德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应用腰椎间盘镜的围手术期护理

    腰椎间盘镜(MED)监视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较广,可同时进行神经根管减压.我院自2002年4月至12月应用MED实施腰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手术,该方法手术创伤小,直观,视野清晰,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痛苦轻,疗效好.

    作者:高薇;符利君;张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腹直肌鞘内血肿一例误诊报告

    腹直肌外伤包括腹直肌自发性破裂、腹直肌鞘内血肿.临床少见,尤以这种下腹隐痛、腹穿抽出不凝血为症状、体征的女性病例,更易误诊.作者就此例腹直肌鞘内血肿误诊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刘仕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提高护生临床教学质量之我见

    临床实习既是护理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护士将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作为一名将要毕业,曾经有过三次临床见习经历的护生,浅谈对临床带教的意见.

    作者:石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