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田颖;聂凌;宋熔;谭红梅;祝善俊
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PACS)以全数字化、无胶片化方式采集、判读、存储、管理及传输医学影像资料,实现了医学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极大方便了医院临床和教学工作.结合PACS的特点和多年教学经验,我科把PACS应用于整个影像学教学中,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胡俊;丁仕义;黎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扁桃体切除术中扁桃体剥离的两种方式(剥离法,分剥法),比较两种方式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 慢性扁桃体炎病员226例,病变扁桃体452侧,按单侧计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剥离法、分剥法剥离并切除扁桃体,比较不同方式的剥离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 分剥组剥离时间(4.63±0.48)min,手术时间(6.0±0.58)min,出血量(8.8±2.9)ml;剥离组剥离时间(9.3±0.95)min,手术时间(11.85±1.07)min,出血量(14.5±3.7)ml,与分剥组比较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 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扁桃体切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在扁桃体剥离中采用分剥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唐林甫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降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病死率的效果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已作为治疗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体内自动心律转复除颤器是一种连续监测心律及心率的仪器,可以对自发性室颤做出有效的反映,感知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防止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我院于九十年代末开始对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安装ICD,积累了一些临床护理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开;刘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探讨其与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通过手术取材,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30例瓣膜病所致不同程度心衰患者和5例正常人心肌组织中ACE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瓣膜病所致心衰患者心肌组织ACE2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中重度心衰患者升高尤为显著(P<0.01).结论 心衰患者心肌组织ACE2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这可能是心脏的代偿机制,促进ANGII降解,增加ANG1-7合成,保护残存的心功能.
作者:王江;田颖;聂凌;宋熔;谭红梅;祝善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复杂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应用镶嵌式外固定器对7例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进行复位及固定并放置引流,对该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 7例骨折均达到完全骨性愈合,其中3例对位对线良好,膝踝关节活动正常,患肢无短缩;4例骨折端有轻度前后成角,患肢有短缩但均小于2 cm.结论 使用镶嵌式外固定器治疗复杂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有明显的优势及临床疗效.
作者:尹怡辉;张湘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医学教育学科,是高等院校医学硕士研究生必修基础课之一,它是连接医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的桥梁.因此,深化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志钦;王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新世纪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大患者的医疗需求不断增长,作为工作在临床一线的青年医师,其综合素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如何加强青年医师临床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当今临床实际工作环境的需要,这是临床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作者:张建国;任姜汶;李展旭;丁涵露;杨聚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手指屈肌腱断裂修复后常出现肌腱粘连,尤其是拇指的掌指关节近端至近节指骨中部和2~5指纤维鞘管起始至指浅屈肌止点的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后肌腱粘连发生率非常高.我院对27例早、晚期的屈指深肌腱损伤的患者进行滑膜内肌腱及膝关节液的复合移植,术后早期保护性功能锻炼,经过3个月至半年的随访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文革;张琨;王晓东;葛立伟;严增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逐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如何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是每个医护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院前急救工作是医疗纠纷发生较多的场所,因为院前急救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导致院前急救工作存在诸多隐患.以下是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隐患和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李银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腹部手术后患者常常出现恶心呕吐,引起病人伤口疼痛,增加病人身心负担,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我们使用甲氧氯普胺配合氟哌利多、芬太尼持续皮下给药镇痛预防术后呕吐,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峻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指彻底切断冠状静脉、胃短静脉、胃后静脉、左膈下静脉,包括高位食管支或同进存在的异位高位食管支,同时结扎、切断与静脉伴行的同名动脉.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6年1月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焕;张文书;杨慎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类手指指纹与气质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方法 收集129例成年人指纹与气质的资料,使用逐步回归筛选方法分析.结果 获得粘液质,多血质和粘液质的混合型,胆汁质、多血质和粘液质的混合型,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的混合型等四种气质与指纹之间具有较大关联性.结论 在锁定显著性水准α=0.20的前提之下,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指纹与气质类型的关系,但是不能作为预测方法使用.
作者:曹世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发病的基础病理研究和治疗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观,治愈率逐步提高,但在治疗方法上仍存在着一些分歧,我院在1998年3月至2002年7月,采用腹腔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外科手术学基本技能训练教学是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外科的基本操作技术,是外科学教学的基础.为了探索外科手术学基本技能训练教学的教学规律、解决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我室对三年制大专层次临床医学专业的外科手术学基本技能训练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向志钢;张业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豚鼠腹膜炎模型中小肠Cajal间质细胞网络的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腹腔内注射大肠杆菌和10%BaSO4肉汤佐剂的方法建立腹膜炎模型,冰冻切片和全层铺片并结合KIT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腹膜炎12~24 h,腹膜炎症状明显,在切片和铺片上均可见ICCs明显减少,其中IC-MY减少显著,48~96 h后ICCs的数量逐渐恢复正常,同时豚鼠的腹膜炎反应也减轻甚至康复.结论 小肠壁内ICCs在腹膜炎模型中可明显减少,但随着时间延长,ICCs逐渐恢复正常的细胞网络.
作者:龚斌;梅龙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Ⅰ组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Ⅱ组采用异感定位,局麻药均为0.3%左旋布比卡因.结果 Ⅰ组40例中麻醉效果优良者38例(成功率为95%),Ⅱ组麻醉效果优良者28例(成功率为70%),两组麻醉效果比较有显著性(P<0.01).结论 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异感定位准确,阻滞麻醉成功率高.
作者:李艳;李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使静脉血的检测明显优于末梢血的检测.由于新生儿的生理条件有别于成人,采取末梢血检测新生儿各项血细胞参数仍受到重视,我科对600名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象结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卜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早期即可通过血运转移至全身,破坏组织器官,引起出血坏死.对该病的治疗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在绒癌的化疗过程中,对化疗病人的科学护理是保证其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我院从2000年10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134例绒癌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玫;赵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提高护理教学质量除了要抓良好的大班课堂教学外,临床带教的质量也不容忽视.皮肤科患者由于某些疾病病程较长,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病人心理压力较大,且疾病表现在外,视觉上难以被旁人接受,更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故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既要让护生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使病人舒适的同时,也要注重与病人的交流,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放松心情接受治疗,促进疾病的痊愈.现将皮肤科护理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娅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院自2004年5月至2006年7月对22例27个手指指腹缺损患者,进行伤指带固有神经背侧支或(和)指背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影;刘新颖;刘艳冰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