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莲
眼球钝力伤致晶体半脱位而发生晶体浑浊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散瞳后在裂隙灯下检查不难确诊.自1996年起,我院对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采取现代白内障囊间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未见远期明显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前部玻切所产生的并发症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近年来犬已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学教学之中,成功的麻醉既可减少因麻醉过深导致的动物术中死亡,又可避免因麻醉太浅致动物术中躁动而影响手术教学质量,更可减少动物痛苦,有利于动物术后的恢复.我们自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对67例教学用戊巴比妥钠静脉全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天龙;刘通;张天飞;周小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乳酸林格氏液、羟乙基淀粉单用与合用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压与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放血45%复制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观察不同量的乳酸林格氏液(LR),羟乙基淀粉(HES)单用与合用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气指标的影响,同时观察动物的存活时间.结果 3倍失血量的LR,HES20输注后的pH值优于LR,HES其他剂量组; 1倍失血量的LR+HES输注后PCO2明显低于其2倍和3倍剂量组.3倍失血量的LR,20 mL/kg HES,及1倍失血量的LR+HES组输注PO2优于其他各剂量组.动物存活时间以1倍失血量的LR+HES组较好,其他各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不同剂量LR、HES单用及合用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气指标和存活时间具有一定影响,其中以1倍失血量的LR+HES复苏血气指标和动物存活情况改善较好.
作者:李涛;杨光明;刘良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之一,电汽化切除术(TVP)是目前治疗BPH的经常使用的方法,但术后恢复过程中存在许多合并症,因此术后恢复期用药尤显重要.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三金片治疗TVP术后患者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伟;孙复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膀胱癌发病率在泌尿系统肿瘤中占首位,且常为多发性,复发率高[1-2].膀胱癌具有多中心生长特点,任何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都会有一定的复发率,不用药物灌注治疗复发率可高达30%~90% [2-3].我科自2001年以来采用钬激光治疗表浅膀胱癌,术后使用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以防止复发,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小燕;鄢俊安;宋彩萍;李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自开展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手术以来,超声刀及手术器械不断改进,腹腔镜技术逐渐成熟,使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更为安全[1-3].我院2006年5月至2007年8月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14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武华;陈建川;粟珏佳;黄前堂;景锦;李俊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以问题为主导和中心的教学法(PBL)是以设置系列临床问题为线索、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PBL教学法能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肾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我科采取纵向深入与横向扩散相结合的提问方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王惠明;何娅妮;李开龙;李展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的小儿外科疾病之一.传统的手术方法采取腹股沟斜切口,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术后存在皮肤对合不良、切口局部缝线反应、愈后切口瘢痕大等缺点.我科自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采用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泉;郑志刚;林丰;王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输尿管镜术是膀胱镜术在上尿路的延伸,随着输尿管镜术经验的积累,其适应证在不断扩宽.输尿管镜下切割技术已广泛用于输尿管狭窄和上尿路肿瘤,输尿管软镜结合激光已用于处理复杂性肾结石[1].输尿管镜术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输尿管软镜价格昂贵而且技术操作难度大,本文重点探讨输尿管镜术教学的体会.
作者:万江华;靳风烁;王洛夫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对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住院治疗的90例肝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此类病人侥幸、焦虑、恐惧、抑郁、绝望等心理发生率很高,严重影响病情发展.因此,及时把握病人的心理变化,不失时机地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减轻患者心理上的痛苦,提高其生存期质量尤显重要.
作者:张立英;刘迎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正常足部的MRI解剖及MRI对足部软组织结构的显示能力,为足部软组织损伤的MRI诊断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择40例正常足部MRI图像资料,参考足部断层解剖文献,确定各肌肉、肌腱、韧带以及软骨的MRI解剖表现.结果 所有肌肉、肌腱在各MRI序列都能清楚分辨.跗部韧带大多能确切辨认.跗部少量短而薄的韧带及跖、趾部大多数韧带难以辨认.结论 MRI是目前显示足部软组织活体断面解剖好的手段,但对于细小结构的满意显示尚有待于技术和方法的改进.
作者:谭琦;王青云;朱刚明;陈科;李杨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消化性溃疡是以胃十二指肠粘膜形成慢性溃疡的一种常见病,常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1],临床上不难诊断.但由于非手术疗法的疗效不够满意,对经内科正规治疗无效的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仍需外科治疗.现就我院52例实行手术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报告如下.
作者:蒋德华;孟镔;王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曲马多是一种非阿片类麻醉性镇痛处方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与疼痛相关的特异性受体,无致平滑肌痉挛和明显呼吸抑制作用,镇痛时间约4~6 h,能延长巴比妥类药物的麻醉持续时间,与安定类药物同用可增强镇痛作用,具有轻度的耐药性和依赖性,可用于缓解癌症、骨折、手术等导致的中度至重度疼痛[1].本文就曲马多用于小儿骨科术后镇痛效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俊凯;朱云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在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693份初诊标本和治疗3个月前后231份复诊病人标本的HBVM和HBV-DNA.结果 HBVM模式共16组,其中HBeAg(+)组HBV-DNA检出率98.3%,定量对数值均在6.49以上;HBeAg(-)但前S1抗原(+)组HBV-DNA检出率93.6%,定量对数值为4.48±1.40;HBsAg(+)HBcAb(+)前S1抗原(-)组HBV-DNA检出率51.6%,定量对数值为4.46±1.43;HBsAg(+)HBeAg(-)HBcAb(-)组HBV-DNA检出率16.7%,定量对数值为4.29±0.43;HBsAg、HBeAg、前S1抗原同为(-)组HBV-DNA检出率很低且定量对数值也低.大、小三阳患者治疗3个月后HBV-DNA定量对数值改变1.5以上者,分别为50.0%、31.4%.结论 FQ-PCR定量检测HBV-DNA对乙型肝炎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胡永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下段食管癌以及合并贲门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我院1992年至2006年外科手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97例,85例行根治术,7例剖胸探查术,5例姑息性切除术.左进胸60例,右进胸22例,三切口15例(均为合并贲门癌患者).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右进胸的切除率为82.14%,左进胸为89.63%,总切除率为87.63%.术后胸腔内吻合口漏2例,颈部吻合口漏2例,术后出血3例,膈疝3例,喉返神经损伤6例、吻合口狭窄3例,心律失常6例.结果 食管癌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肿瘤部位灵活选择手术切口;手术治疗中吻合口重建是关键,吻合技术的改进非常重要;在合并有贲门癌时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精细的手术操作、术后对各种可能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和及时有效处理仍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王钢;孟镔;蒋德华;何健鸿;何进;李英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结合放、化疗仍是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为了总结甘氨双唑钠配合放射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护理及预防毒副反应的方法,本文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18例放疗前滴注甘氨双唑钠的食管癌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颖;杜敏;刘建华;干霞;李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体格情况分级Ⅰ~Ⅱ级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50例,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5 μg/kg及丙泊酚1.0 mg/kg;Ⅱ组50例,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静脉注射芬太尼0.5 μg/kg及丙泊酚1.0 mg/kg,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丙泊酚的用量.结果 Ⅰ组丙泊酚的用量少于Ⅱ组(P<0.01),Ⅰ组的苏醒时间短于Ⅱ组(P<0.01),Ⅰ组的离院时间早于Ⅱ组(P<0.01).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苏醒时间短、离院时间早的麻醉方法,并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
作者:游宏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病人的急救、长期输液、肠外营养、心导管检查、介入治疗、中心静脉压测定等项目时,采用多的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而锁骨下静脉口径大,右锁骨下静脉口径粗,管壁和周围组织密切融合,位置固定,借前斜角肌作为安全保护层与其深面的锁骨下动脉、臂丛隔开,位置恒定表浅,具备这些条件为中心静脉的穿刺之首选静脉[1].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临床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
作者:王学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消化内镜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诊断手段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其便捷、快速、直观的诊断方式深受医患双方的欢迎.消化内科临床医生掌握消化内镜技术既是医生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临床工作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提高提高消化内镜医师操作技能,本文就消化内镜技术教学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敏;陈东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腋淋巴结清扫术是乳腺癌手术的重要部分,若术中忽视对肋间臂神经的保护,患者术后常出现患侧上臂及腋窝的感觉障碍.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9例,现将治疗情况及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辉;李桂良;陈建富;谢开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