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肇庆地区健康体检人群EB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杨清梅

关键词:EB病毒, 感染, 鼻咽癌
摘要:目的:了解肇庆地区健康体检人群EB病毒的感染状况,为临床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5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入院治疗的30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EB病毒抗体的阳性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共检查出EB-VCA-IgA阳性324例,阳性率为3.79%,EB-NA1-IgA阳性140例,阳性率为1.64%,EB-EA-IgG阳性150例,阳性率为1.75%;上述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EB-VCA-IgA、EB-NA1-IgA和EB-EA-IgG的阳性情况均与鼻咽癌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且优势比OR值分别为7.875、4.998、4.823。结论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EB-VCA-IgA的阳性率高,EB-EA-IgG阳性率次之,EB-NA1-IgA阳性率低,且EB-VCA-IgA阳性患者发生鼻咽癌的风险更高,对EB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761例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新生儿出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孕产妇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及其新生儿出生状况,为干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孕产妇6761例,了解其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比较城市与农村孕产妇乙肝感染率、不同感染模式及不同感染模式对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结果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HBV感染者608例(城市174例,农村434例),感染率为8.99%,城市孕产妇HBV感染率显著低于农村孕产妇(χ2=17.44,P<0.01),各年龄段之间感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V感染孕产妇以小三阳、单纯HBsAg阳性及大三阳为主要感染模式,大三阳(11.5%)、小三阳(7.75%)和HBsAg伴HBeAg阳性(8.85%)组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感染组(4%),大三阳(9.88%)和HBsAg伴HBeAg阳性(16.67%)组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感染组(2.44%)(P均<0.01)。结论本院分娩孕产妇HBV感染率较高,大三阳和HBsAg伴HBeAg阳性孕产妇早产儿发生率高,大三阳和HBsAg伴HBeAg阳性孕产妇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高,需做好相关防御措施,以阻断母婴传播。

    作者:黄璇;吴丰;林洁;陈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PDCA循环法在改善首发手术准时性中的应用

    目的:运用PDCA循环法,对首发手术准时性进行质量控制,以提高手术室使用效率。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现状评估、找出原因、确定目标、制定对策。对实施PDCA循环前后的各20个工作日首发手术准时性进行调查、对照研究。结果运用PDCA循环后,首发手术准时率由39.4%提高到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对首发手术准时性能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并提高了手术室的使用效率。

    作者:钱明平;王其琳;朱春燕;徐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嗜酸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及其CT影像表现

    目的:探讨嗜酸性胃肠炎的CT影像及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嗜酸性胃肠炎患者的CT影像表现及其临床资料。结果嗜酸性胃肠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多样性;CT影像主要表现为以胃和小肠为主的弥漫性管壁水肿和增厚,CT影像显示病变部位和程度与临床疼痛部位和症状基本一致;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患者对激素治疗敏感。结论 CT检查可快速显示嗜酸性胃肠炎的病变范围和程度,这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清水;杨新魁;黄锦钊;熊诗俊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采用UPP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43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采用超普网塞(ULTRAPRO Plug,UPP)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泰州人民医院普通外科采用UPP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5 min,术后6 h开始下床活动恢复饮食,术后发生尿潴留5例,异物感1例,平均住院时间7 d,随访6~18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膜前间隙UPP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手术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传江;连彦军;徐宁;王元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苯丙酮尿症患儿智能发育水平研究

    目的:探讨苯丙酮尿症(PKU)患儿早发现、早治疗及治疗依从性对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邢台市2002-2012年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苯丙酮尿症患儿41例,门诊就诊PKU患儿3例,选用Gesell发育量评估患儿智能发育情况。结果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并早期治疗的37例PKU患儿多数智能发育达到正常水平,但平均发育年龄与实际年龄相比,适应性、语言能区均较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个能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早期发现但未及时治疗的4例和门诊就诊的3例PKU患儿因治疗较晚,智力发育水平均较差,与早期治疗患儿比较智能发育各个能区均较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早期治疗的PKU患儿中不配合组智能发育各个能区均落后于完全配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PKU患儿病情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要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方法治疗,治疗时家长的配合能够有效地降低患儿智能水平发生率。

    作者:杨丽珍;李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小脑性共济失调伴晚发性甲基丙二酸血症一例

    小儿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Acute cerebellar atax-ia,ACA)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多见于1~4岁儿童,发病前1~3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表现为小脑功能障碍,无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脑脊液正常或轻度异常,无家族史。ACA是一种多病因综合征,多数学者认为与感染有关,尤其病毒感染占大多数[1],有报道代谢性疾病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而引起共济失调[2],大部分发病都在婴幼儿期发病。本文报道1例8岁儿童小脑性共济失调伴发晚发性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艳军;蒋姣;郑帼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VEGF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VEGF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CBM等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研究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以病例组及对照组比值比(OR值)为效应评价指标,然后应用Meta分析RevMan5.0.1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有25篇病例对照文献纳入研究,其中病例组1385例,合并对照组908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VEGF在OSCC及合并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0.73,95%CI:7.26~15.86,P<0.00001);同时,VEGF在OSCC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也明显高于非转移组(OR=3.98,95%CI:2.09~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根据目前研究推测,VEGF在人类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作为口腔鳞癌诊断和治疗的一个很有价值的临床生物指标蛋白。

    作者:董红;张小燕;龙明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肾移植排斥反应的生物学标志物

    尿毒症是各种肾病终末期的转归,肾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佳方案,但由于不同个体免疫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不同,往往在移植术后发生各种类型的排斥反应,严重影响移植肾的功能和受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临床需要一种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生物学标志物早期预示排斥反应发生的高危性,从而让临床医生能够更改治疗方案,避免移植物的损害。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关于这类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已经开展。

    作者:吴奥;杨顺良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壁急性心梗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的心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阿司匹林、吗啡、尿激酶、低分子肝素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溶栓效果、心功能、缺血修饰性蛋白(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其胸痛缓解、ST段回降、心肌酶峰值提前、再通率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组内IMA、CK-MB、BNP、SOD、MDA进行比较,观察组的IMA、CK-MB、BNP、SOD、MDA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或者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IMA、CK-MB、BNP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BNP、SOD、MDA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力衰竭、休克、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绞痛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有利于减少溶栓治疗后的并发症,改善心肌酶指标,改善预后。

    作者:宗秀兰;杜爱芬;赵良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脑积水分流术后并发远隔区域硬膜外多发血肿一例

    脑积水分流手术是目前治疗脑积水常用的方法,其术后远隔部位血肿的发生率极低,常引起严重后果,若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我科治疗脑积水分流术后并发的远隔区域硬膜外多发血肿1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钰;荔志云;朱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单管钻孔引流与双管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血肿量大于30 ml且形态不规则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单管钻孔引流术与双管钻孔引流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54例采用单管钻孔引流治疗(单管组),56例采用双管钻孔引流治疗(双管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血肿清除率、治疗前后格拉斯哥评分(GCS)和存活患者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CS评分[(7.0±1.8)分vs (7.2±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2),治疗后双管组的GCS评分高于单管组[(10.2±2.0)分vs (8.4±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双管组患者的存活近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单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管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单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肿量大于30 ml且形态不规则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双管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优于单管钻孔引流术。

    作者:田昵军;姜武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26例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记录胎龄(超声或出生时成熟度分析数据)、出生时体重、身长、头围、性别、是否低于胎龄儿、是否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大生理性体重减少率、恢复出生体重的天数、起始肠内喂养时间、完全肠内喂养时间(每天奶量>100 ml/kg·d),37~42周时测定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以体重、身长和头围计,分析EUGR发生率、其危险因素以及适于胎龄儿(AGA)和低于胎龄儿(SGA) EUGR发生率。结果 EUGR组胎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均低于非EUGR组(均P<0.01),而体重下降率(%)、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起始肠内喂养时间以及完全肠内喂养时间均大于非EUGR组(均P<0.01),SGA比例明显大于非EUGR组(均P<0.05)。以体重、身长、头围计,所有新生儿EUGR发生率分别为47.6%、39.7%和4.8%。总体上SGA宫外发育迟缓率明显高于AGA (均P<0.01)。胎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完全肠内喂养时间与EUGR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胎龄、宫内发育迟缓、营养摄入差及呼吸窘迫综合症仍是胎龄≤32周早产儿EUGR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廖文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限制型心肌病患者心内膜心肌活检的组织学病理特点及心功能变化

    目的:探讨限制型心肌病患者心内膜心肌活检的组织学病理特点以及相关心功能变化。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限制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病组)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并做实验室检查、右心导管以及心肌病理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心肌病组的B型利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 (TnI)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心肌病组的右心房压、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舒张末压和肺动脉楔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右心房压:(18.7±4.5) mmHg vs (10.2±1.4) mmHg;右心室收缩压:(46.5±5.6) mmHg vs (34.7±3.7) mmHg;右心室舒张末压:(16.3±4.6)mmHg vs (8.6±2.6) mmHg;肺动脉楔压:(28.6±5.3) mmHg vs (14.2±3.8) mmHg,P均<0.05];20例诊断为心肌淀粉样变性,6例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累及心肌,14例心内膜心肌活检提示存在心肌病变。结论淀粉样变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特发性心肌病是限制型心肌病的主要病因。心内膜心肌活检对于限制型心肌病的病因诊断意义重大。

    作者:洪舟;潘龙飞;杜英俊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04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将以上患者分为A组35例、B组35例以及C组34例。C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B组则在强心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口服,A组患者则在B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片口服。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脑钠肽以及1年随访期间的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以及死亡率。结果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半年后,A组和B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B型脑钠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A组和B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C组(P<0.05),A组B型脑钠肽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接受治疗1年后,C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B型脑钠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A组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B型脑钠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三组患者在随访1年中,A组和B组的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以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的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以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能够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是PDGF的一个亚型,是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的多肽生长因子,可以通过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及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双重作用,促进口腔种植过程中骨组织的再生,同时还能促进软组织的再生。本文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修复组织缺损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灵;徐普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吸水性和溶解性对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及改进方法的研究进展

    复合树脂在口腔临床的应用已变得日益广泛,但吸水性和溶解性对复合树脂的性能影响较大。本文介绍了复合树脂在水环境中的吸水机制、吸水值和溶解值,以及吸水性引起的体积膨胀、增塑反应、对复合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近年有关双酚A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氨基甲酸酯双甲基丙烯酸酯类复合树脂采取的减少吸水性的改进方法和新型的矽油基底基环氧化物类复合树脂进行介绍。

    作者:宋晓兵;杨杨;宫海环;宋艾阳;朱松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糖尿病大鼠不同阶段Ghrelin变化与胃排空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阶段糖尿病大鼠Ghrelin的变化情况与胃运动异常之间的联系,了解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Ghrelin对胃排空的影响。方法6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周糖尿病组(DM-2w)及对照组(NC-2w)、8周糖尿病组(DM-8w)及对照组(NC-8w)、20周糖尿病组(DM-20w)和对照病组(NC-20w)。高脂料喂养诱导胰岛素抵抗后以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第2周、第8周、第20周进行核素法胃排空测定胃半排时间、50 min胃内核素残留率;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Ghrelin水平,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胃组织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密度。结果(1) DM-2w组半排时间为(22.99±2.53) min,与NC-2w组(48.76±22.06) min比较胃排空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8w组半排时间为(35.24±11.00) min,与NC-8w组(43.59±13.79)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20w组半排空时间为(84.02±27.54) min,与NC-20w组(47.79±13.22) min比较胃排空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DM-2w组大鼠血浆Ghrelin水平显著升高,与NC-2w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8w组大鼠血浆Ghrelin水平与NC-8W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20w组大鼠血浆Ghrelin水平与NC-20w组及DM-2w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Ghrelin水平与胃半排空时间呈负的直线相关。结论(1)糖尿病的不同阶段胃动力的变化有着不同的形式,在早期以胃动力加速为主;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胃排空逐渐减慢延迟。(2)在胃动力变化的过程中,血浆Ghrelin也呈现出与胃动力变化类似的变化趋势。(3)血浆Ghrelin水平与胃半排空时间呈负相关。

    作者:尹红;张喜娟;严祥;陈明;刘纯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唑来膦酸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外抗增殖及对VEGF的影响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试验检测唑来膦酸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抑制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药物对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0.2~3.2μg/L的唑来膦酸能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不同药物浓度作用后,胃癌细胞株VEGF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唑来膦酸能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VEGF表达。

    作者:姚强;闵科;邓建良;许春妮;金俊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抗体免疫功能异常,产生抗自身红细胞的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造成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1]。此种疾病引起不同程度的交叉配血困难,笔者对本院13例患者进行了输血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娇华;伍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监测颅内压的研究进展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颅内压监测分为有创监测和无创监测,其各具优缺点。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判断颅内压升高是一种无创、简便、准确、快捷、方便、易行的方法。本文就国内外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判断颅高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苗雨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