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年华;王维平;姜璐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04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将以上患者分为A组35例、B组35例以及C组34例。C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B组则在强心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口服,A组患者则在B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片口服。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脑钠肽以及1年随访期间的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以及死亡率。结果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半年后,A组和B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B型脑钠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A组和B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C组(P<0.05),A组B型脑钠肽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接受治疗1年后,C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B型脑钠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A组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B型脑钠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三组患者在随访1年中,A组和B组的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以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的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以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能够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试验检测唑来膦酸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抑制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药物对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0.2~3.2μg/L的唑来膦酸能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不同药物浓度作用后,胃癌细胞株VEGF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唑来膦酸能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VEGF表达。
作者:姚强;闵科;邓建良;许春妮;金俊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颅内压监测分为有创监测和无创监测,其各具优缺点。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判断颅内压升高是一种无创、简便、准确、快捷、方便、易行的方法。本文就国内外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判断颅高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苗雨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的心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阿司匹林、吗啡、尿激酶、低分子肝素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溶栓效果、心功能、缺血修饰性蛋白(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其胸痛缓解、ST段回降、心肌酶峰值提前、再通率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组内IMA、CK-MB、BNP、SOD、MDA进行比较,观察组的IMA、CK-MB、BNP、SOD、MDA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或者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IMA、CK-MB、BNP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BNP、SOD、MDA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力衰竭、休克、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绞痛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有利于减少溶栓治疗后的并发症,改善心肌酶指标,改善预后。
作者:宗秀兰;杜爱芬;赵良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快通道麻醉用于老年结直肠肿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快通道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常规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Steward麻醉苏醒评分及神经内分泌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Steward≥4分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前麻醉诱导前血浆皮质醇以及血糖浓度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麻醉开始后观察组患者在切皮后、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1 h血浆皮质醇及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快通道麻醉能够使患者获得较快的术后苏醒,同时降低了麻醉及手术操作对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减少了麻醉损伤,且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世贵;刘吉生;陈尔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婴儿消化道生理结构特殊易发生呛奶,又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咳嗽等反射很弱,不能把呛入气道的奶汁咯出,导致气道机械性阻塞发生窒息缺氧,严重时导致婴儿猝死。争分夺秒的抢救是呛奶猝死儿心肺复苏的关键,每一项急救措施都要体现出急救护理的时效性,为进一步的脑复苏争取宝贵的时间。本文总结我科近年来急诊抢救的54例婴儿呛奶猝死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现将急救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李宗慧;杨云霞;范佳嘉;李萍;何丽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孕28周前胎膜早破孕妇的妊娠结局及保胎成功率。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孕28周前胎膜早破行保胎治疗的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超声诊断羊水指数均大于3 cm;另选取同期住院的足月分娩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娩出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羊膜腔感染率分别为37.0%、1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0%和3.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脐带脱垂、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妊娠结局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保胎至孕37周后妊娠成功率为72.0%,对照组妊娠成功率为100.0%,观察组新生儿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3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死亡率为15.3%,也高于对照组的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28周前采取积极措施防治未足月胎膜早破高危因素的出现十分重要,应在严密监护下尽量延长孕周,但分娩方式与预后无关。
作者:董彤;王霭明;杜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孕产妇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及其新生儿出生状况,为干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孕产妇6761例,了解其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比较城市与农村孕产妇乙肝感染率、不同感染模式及不同感染模式对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结果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HBV感染者608例(城市174例,农村434例),感染率为8.99%,城市孕产妇HBV感染率显著低于农村孕产妇(χ2=17.44,P<0.01),各年龄段之间感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V感染孕产妇以小三阳、单纯HBsAg阳性及大三阳为主要感染模式,大三阳(11.5%)、小三阳(7.75%)和HBsAg伴HBeAg阳性(8.85%)组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感染组(4%),大三阳(9.88%)和HBsAg伴HBeAg阳性(16.67%)组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感染组(2.44%)(P均<0.01)。结论本院分娩孕产妇HBV感染率较高,大三阳和HBsAg伴HBeAg阳性孕产妇早产儿发生率高,大三阳和HBsAg伴HBeAg阳性孕产妇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高,需做好相关防御措施,以阻断母婴传播。
作者:黄璇;吴丰;林洁;陈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26例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记录胎龄(超声或出生时成熟度分析数据)、出生时体重、身长、头围、性别、是否低于胎龄儿、是否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大生理性体重减少率、恢复出生体重的天数、起始肠内喂养时间、完全肠内喂养时间(每天奶量>100 ml/kg·d),37~42周时测定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以体重、身长和头围计,分析EUGR发生率、其危险因素以及适于胎龄儿(AGA)和低于胎龄儿(SGA) EUGR发生率。结果 EUGR组胎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均低于非EUGR组(均P<0.01),而体重下降率(%)、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起始肠内喂养时间以及完全肠内喂养时间均大于非EUGR组(均P<0.01),SGA比例明显大于非EUGR组(均P<0.05)。以体重、身长、头围计,所有新生儿EUGR发生率分别为47.6%、39.7%和4.8%。总体上SGA宫外发育迟缓率明显高于AGA (均P<0.01)。胎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完全肠内喂养时间与EUGR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胎龄、宫内发育迟缓、营养摄入差及呼吸窘迫综合症仍是胎龄≤32周早产儿EUGR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廖文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顽固性跖腱膜炎(Plantar fasciitis,PF)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20足顽固性跖腱膜炎患者应用内窥镜下微型推刀行跖腱膜切断术。术前20足均经保守治疗疗效不佳,术前VAS (Visual Analog Scale)评分6~10分,平均7.9分;术后20足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6个月(平均4.4个月)。结果术后第3天VAS评分0~2分,平均0.3分。术后7 d内15足跟痛症消失,占75%,术后3个月19足跟痛症消失,占95%。剩余1例患者疼痛敏感性高,随访至术后6个月,跟痛症存在,VAS评分1分。所有术后切口甲级愈合,均无足底内、外侧血管、神经损伤;无明显切口瘢痕形成。结论内窥镜下微型推刀跖腱膜切断术是治疗顽固性跖腱膜炎安全方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刘全;杨小辉;孔靖;芦慎;陈彬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评价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松解治疗创伤后异位骨化所致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例创伤后异位骨化所致肘关节僵硬患者,均采用肱骨内外髁附着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松解术治疗,采用Mayo评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肘关节功能。结果13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未出现明显疼痛、关节不稳等不良反应,伤口均为Ⅰ期愈合,其中优9例,良2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2%。术后患者的肘关节疼痛、稳定性、日常生活能力、肘关节功能、主动屈伸活动度和功能均优于术前(P<0.05)。而手术前后的外旋活动范围和内旋活动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后异位骨化所致肘关节僵硬患者实施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姜武;李文利;姜亮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复合树脂在口腔临床的应用已变得日益广泛,但吸水性和溶解性对复合树脂的性能影响较大。本文介绍了复合树脂在水环境中的吸水机制、吸水值和溶解值,以及吸水性引起的体积膨胀、增塑反应、对复合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近年有关双酚A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氨基甲酸酯双甲基丙烯酸酯类复合树脂采取的减少吸水性的改进方法和新型的矽油基底基环氧化物类复合树脂进行介绍。
作者:宋晓兵;杨杨;宫海环;宋艾阳;朱松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不同阶段糖尿病大鼠Ghrelin的变化情况与胃运动异常之间的联系,了解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Ghrelin对胃排空的影响。方法6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周糖尿病组(DM-2w)及对照组(NC-2w)、8周糖尿病组(DM-8w)及对照组(NC-8w)、20周糖尿病组(DM-20w)和对照病组(NC-20w)。高脂料喂养诱导胰岛素抵抗后以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第2周、第8周、第20周进行核素法胃排空测定胃半排时间、50 min胃内核素残留率;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Ghrelin水平,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胃组织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密度。结果(1) DM-2w组半排时间为(22.99±2.53) min,与NC-2w组(48.76±22.06) min比较胃排空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8w组半排时间为(35.24±11.00) min,与NC-8w组(43.59±13.79)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20w组半排空时间为(84.02±27.54) min,与NC-20w组(47.79±13.22) min比较胃排空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DM-2w组大鼠血浆Ghrelin水平显著升高,与NC-2w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8w组大鼠血浆Ghrelin水平与NC-8W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20w组大鼠血浆Ghrelin水平与NC-20w组及DM-2w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Ghrelin水平与胃半排空时间呈负的直线相关。结论(1)糖尿病的不同阶段胃动力的变化有着不同的形式,在早期以胃动力加速为主;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胃排空逐渐减慢延迟。(2)在胃动力变化的过程中,血浆Ghrelin也呈现出与胃动力变化类似的变化趋势。(3)血浆Ghrelin水平与胃半排空时间呈负相关。
作者:尹红;张喜娟;严祥;陈明;刘纯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苯丙酮尿症(PKU)患儿早发现、早治疗及治疗依从性对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邢台市2002-2012年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苯丙酮尿症患儿41例,门诊就诊PKU患儿3例,选用Gesell发育量评估患儿智能发育情况。结果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并早期治疗的37例PKU患儿多数智能发育达到正常水平,但平均发育年龄与实际年龄相比,适应性、语言能区均较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个能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早期发现但未及时治疗的4例和门诊就诊的3例PKU患儿因治疗较晚,智力发育水平均较差,与早期治疗患儿比较智能发育各个能区均较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早期治疗的PKU患儿中不配合组智能发育各个能区均落后于完全配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PKU患儿病情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要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方法治疗,治疗时家长的配合能够有效地降低患儿智能水平发生率。
作者:杨丽珍;李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脓毒症的效果。方法112例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标准(传统)剂量血液滤过组34例(A组)、高剂量血液滤过组36例(B组)和超高剂量血液滤过组42例(C组),置换液量分别为35 ml·kg-1·h-1,50·kg-1·h-1,70·kg-1·h-1,血流量为160~250 ml/min,每天持续进行10 h以上。三组于治疗前、治疗后24 h进行APACHEⅡ评分,并检测和比较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 (Cys C)、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三组患者实际28 d病死率。结果 B、C组经治疗24 h后APACHEⅡ评分值有明显下降(P<0.05),C组较其他两组下降更明显(P<0.05);A组治疗24 h后只有胱抑素C明显下降(P<0.05),B、C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胱抑素C、血清降钙素原4项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24 h后三组比较,随着治疗剂量增加,4项指标下降幅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28 d病死率分别为35.3%、27.8%、14.3%,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高剂量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能够更加有效清除炎性体液介质,下调炎症反应,促进肾功能的恢复,缓解病情改善预后。
作者:陈小红;吴桂深;叶晴;梁宏开;袁园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在腹部手术切口放置真空负压引流装置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腹部污染性或感染性手术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其中73例腹部切口放置真空负压引流装置的患者作为实验组,90例未放置真空负压引流装置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术后切口愈合过程中感染率、脂肪液化率、平均愈合拆线时间、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73例患者中切口甲级愈合者69例(94.52%),3例乙级愈合(4.11%),切口感染1例(1.37%)。而对照组90例患者中切口甲级愈合者71例(78.89%),乙级愈合者12例(13.33%),切口感染者7例(7.78%)。实验组患者中有2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占2.74%,对照组有10例,占11.11%。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脂肪液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平均拆线时间[(7.09±1.06) vs (10.43±1.98)]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换药次数[(2.10±0.79) vs (2.55±0.90)]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8.50±1.51) vs (9.97±2.00)]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真空负压引流装置可以有效预防污染性或感染性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促进切口Ⅰ期愈合。
作者:胡根;俞一峰;李森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评价3D打印技术在颅骨骨纤维结构不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颅骨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利用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快速成型制作出钛板模型,利用医用钛合金制造个体化修复块,术中将修复块植入缺损区域,钛钉固定。结果颅骨钛板植入物与缺损区域有良好的适配性,术中无需修正、固定即可。术后随访修复体形态良好,无感染和外露现象发生。结论3D打印能精确修复颅骨缺损和设计制造个体化假体,简化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纪玉桂;李天栋;刘一兵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剂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筛选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接诊的58例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采取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75岁)、疾病类型(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肺疾病、心肌病等)、临床医师的治疗决策(对华法林的认识全面,不推荐华法林的治疗)以及患者因素(拒绝华法林的治疗,或是INR检测不方便)等都可以影响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疗效,但是只有患者的年龄和冠心病(OR=13.38)对华法林治疗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华法林抗凝剂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因素很多,其中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可显著影响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疗效。
作者:刘长萍;席新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系统评价VEGF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CBM等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研究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以病例组及对照组比值比(OR值)为效应评价指标,然后应用Meta分析RevMan5.0.1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有25篇病例对照文献纳入研究,其中病例组1385例,合并对照组908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VEGF在OSCC及合并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0.73,95%CI:7.26~15.86,P<0.00001);同时,VEGF在OSCC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也明显高于非转移组(OR=3.98,95%CI:2.09~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根据目前研究推测,VEGF在人类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作为口腔鳞癌诊断和治疗的一个很有价值的临床生物指标蛋白。
作者:董红;张小燕;龙明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尿毒症是各种肾病终末期的转归,肾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佳方案,但由于不同个体免疫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不同,往往在移植术后发生各种类型的排斥反应,严重影响移植肾的功能和受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临床需要一种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生物学标志物早期预示排斥反应发生的高危性,从而让临床医生能够更改治疗方案,避免移植物的损害。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关于这类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已经开展。
作者:吴奥;杨顺良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