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临床观察

李治

关键词: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超高度近视,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20例超高度近视患者采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观察患者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等变化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和转归。结果手术前,患者的视力为(0.10±0.05),而术后为(0.60±0.2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前后,患者的眼压和角膜内皮细胞均无明显变化,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较轻。结论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具有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晚期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的介入热化疗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介入热化疗栓塞( IHC)治疗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并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进行对比。方法 IHC治疗的中晚期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单纯行TACE治疗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生存质量、二次手术率、血清AFP下降程度、生存率及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9.4%)显著高于对照组(56.3%), 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二次手术切除率(70.6%)显著高于对照组(43.8%),P<0.01。观察组经治疗后Karnofsky评分增加20分以上者(35.3%)显著高于对照组(12.5%),P<0.01;AFP下降程度大于50%者所占比例(52.9%)显著高于对照组(25.0%), P<0.01。观察组术后12、18、24个月患者存活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HC治疗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可增加患者二次手术的机会,是治疗巨块型肝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

    作者:罗舒;陈非;郭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52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随访记录,根据手术时选用的手术方式分为2组,给予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的46例设为对照组,给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52例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安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有效术式,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优先选用。

    作者:魏成勇;王邵俊;左卫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腮腺浅部第1叶间导管与面神经颧支的解剖学关系

    目的探讨腮腺叶间导管转移治疗干眼病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对5具(10侧)成人尸体标本头面部腮腺区进行局部解剖,观察腮腺第1叶间导管与面神经颧支的关系,测量两者的相关数据。结果腮腺浅部第1叶间导管长度为(37.51±1.23) mm,注入腮腺导管处的外径为(0.53±0.15) mm。面神经颧支与腮腺第1叶间导管逆向而行,两者解剖关系密切。结论腮腺叶间导管转位治疗干眼病手术方式可供临床参考。

    作者:罗特坚;曹妍群;刘冬强;易德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尿毒症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是慢性肾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常见的并发症, CKD 并发的CVD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左室肥厚、心包炎、充血性心功能衰竭、冠脉疾病等。尿毒症心肌病是CKD高血压、高容量负荷以及复杂机体内环境导致的心肌损害,在其基础上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是终末期肾病( ESRD)特别是透析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因此,有效控制尿毒症心肌病可以显著改善CKD 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风险。但是,到目前为止,尿毒症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明确,我们对近年来有关尿毒症心肌病的基本概况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可;赵景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STAT3介导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经历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缺血后处理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寻STAT3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后处理组+NSC-74859( STAT3抑制剂)组。建立大鼠离体心脏工作模型,观察心脏在各组条件下心率、LVSP、+dp/dtmax、-dp/dtmax、冠脉流量的变化及心肌酶谱的改变。结果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复灌期心率,冠脉流出液中CK 及LDH 的含量明显降低,左室收缩压、左心室压力变化率、冠状动脉流出量明显升高。而抑制STAT3表达后,此保护效应明显减弱。结论缺血后处理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这一作用由STAT3转录因子介导。

    作者:沈诚;陈建明;胡义杰;宋毅;袁晔;钟前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028例双美注射去除面部皱纹的近期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双美( Sunmax)药物注射对面部不同部位除皱的近远期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整形美容科收治行面部除皱患者1028例,男236例,女792例,年龄21~72岁。全部患者应用双美进行面部除皱,根据药物注射部位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在注射后当日、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比较不同组之间除皱的结果,综合分析双美注射除皱的近远期效果。根据药物注射部位分为:眉间川字皱纹、额部抬头纹、鼻唇沟皱纹、眼角鱼尾纹、鼻梁横纹进行分组观察。结果双美注射除皱后,各种皮肤皱纹凹陷均可以消失;注射后1个月效果无减退,皱纹不产生;3~6个月,除皱效果仍可与注射当日持平,9个月时,仅额部抬头纹和眼角鱼尾纹处出现轻微效果减退。结论应用双美进行注射去除面部皱纹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术后患者满意度高,是目前值得推广的注射除皱方法。

    作者:陈卓;戴霞;陶灵;李世荣;毋巨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20例超高度近视患者采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观察患者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等变化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和转归。结果手术前,患者的视力为(0.10±0.05),而术后为(0.60±0.2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前后,患者的眼压和角膜内皮细胞均无明显变化,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较轻。结论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具有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治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构建hTNF-α/293基因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观察稳定转染hTNF-α/293基因细胞对人结肠癌( LOVO)细胞生长增殖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ELISA检测稳定转染hTNF-α/293基因细胞和Hek-293细胞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观察体外培养中,hTNF-α/293基因细胞与LOVO细胞共同培养,于不同的时间点,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LOVO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到了hTNFα蛋白体外表达,检测表明hTNFα/293细胞组和hTNFα阳性组对共培养的LOVO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提示稳定转染hTNF-α/293对LOVO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效应,且呈现出良好的数量依赖关系。由于TNF-α/293基因细胞可有效分泌hTNFα蛋白,并能分泌到细胞外。

    作者:高宇红;薛毅珑;潘静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义眼台在眼部整形中的临床应用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商品名Medpor)是一种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塑形性好,已被广泛应用于颌面部整形手术,近些年,用Medpor材料制作的义眼台也进入了临床应用,现将我院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韩非;吴燕;邱敏;蒋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解剖学神经系统教学体会

    神经系统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解剖学教学难点之一。历年来学生普遍反映该部分内容难学、难懂、难记,从而导致学习的主动性降低,容易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终影响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者根据近年来在神经系统教学中的经验,就如何提高神经系统的教学质量得出了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莉;石清明;毕文杰;卢辰;聂政;石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1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折分型:A1.2型3例,A1.3型4例,A2.1型6例,A2.2型3例,A2.3型1例,均利用经皮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疗效和分析结果。结果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50 min,术中出血量40~100 mL,平均60 mL,放射投照时间为12~22 s,平均20 s。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参照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优15例(88%),良2例(12%),优良率达100%。结论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作者:张传志;刘莉;匡志平;曹洪辉;肖楸钶;王加俊;卢卫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局部解剖学学习体会

    局部解剖学属人体解剖学分科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详细阐述正常人体各个局部区域内结构和器官的位置、毗邻、层次关系及其临床应用[1]。通过局部解剖学的学习,能进一步加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及其与临床实际的联系。然而如此重要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却由于学习的课时少、内容多、条件艰苦等原因,在实际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就个人局部解剖学学习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余奇英;程功文;齐爱青;傅文学;江会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配合

    阴茎癌是一种少见的泌尿生殖系肿瘤,在卫生习惯差和不作包皮环切的地区仍是威胁生命的重要原因[1],而区域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是它主要的预后因素。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引导下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阴茎癌微创手术已在临床开展。我院至2012年以来共开展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0余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桂珍;甘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种带气囊气管切开导管试堵管封堵方法的应用

    气管切开术是通过手术方法将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套管以形成人工气道,解决呼吸困难或窒息的一种技术[1],气管切开的患者一般在拔管前都常规需要试堵管,其目的在于观察患者是否可通过口鼻呼吸,是否会出现呼吸困难。带气囊气管导管的患者试堵管,由于没有配套的封堵器,根据经验我科通常采用定制的软木塞给予试堵管,但由于导管内径大小不同经常出现管与塞不匹配的情况,也有文献报道使用橡皮塞、棉签、一次性输液器茂菲氏滴管[2]等,但消毒程序繁琐且不易固定。笔者根据临床工作总结出三种带气囊气管切开导管堵管封堵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雪;黄茂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胆胰汇合部异常与胆源性慢性胰腺炎的关系

    目的探讨胆胰管合流异常( APBDJ)在胆源性慢性胰腺炎( BCP)中的发生率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我院临床确诊MRCP、ERCP以及T管造影显示胆胰管共同显影的患者1373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发现47例 BCP 患者,其中17例发现有 APBDJ,共同通道的平均长度(19.3±7.2) mm,长40 mm,短11 mm。结论APBDJ造成的胰反流可能是胆源性慢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

    作者:陈治明;周克;吴平;陈珏;周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一种新型手术器械干燥柜的设计研究

    目的针对现有手术器械干燥设备存在某些技术缺陷和不能普及使用的问题,拟研制新型手术器械干燥柜。方法通过对手术器械干燥过程中的空气清洁度、温度和速度等特性进行研究,创建手术器械干燥新技术,并以获得的新技术为基础,研制一种造价低、功能先进和可操作性强的新型手术器械干燥设备。结果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手术器械干燥柜样机,并在满载器械的条件下进行加温和干燥处理试验,其中采用“70℃”程序的平均加温时间和短干燥处理时间分别为5.1 min和15.6 min,采用“90℃”程序的平均加温时间和短干燥处理时间分别为7.8 min和14.2 min,同比传统器械干燥设备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新型手术器械干燥柜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和较好的产业化前景,并可成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室等部门的基础设备。

    作者:魏静蓉;王义辉;陈科;李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达芬奇机器人肾脏手术中的体位舒适护理

    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下腹腔镜肾脏手术中,为了更好的暴露手术野以及给机械手更大的操作空间,手术均采用经腹入路,患者均取健侧斜卧升桥位。该体位要求腰部侧弯抬高,腰部两侧躯干下压降低,同时向背侧倾斜45o,加重了脊柱弯曲旋转。术中患者舒适度低,护理不当极易引起病人皮肤、神经、血管肌肉的损伤。为了降低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及手术体位并发症,我院将舒适护理模式融入到体位安置中,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患者舒适度。

    作者:朱娅男;曾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抗菌肽类药物的开发及应用研究进展

    抗菌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昆虫及人体内,由基因编码并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小分子多肽。这种多肽是机体天然免疫的组成部分。抗菌肽具有广谱高效的抗微生物学活性、水溶性好、热稳定等优点。作为新型药物,抗菌肽在人类治疗和预防疾病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目前只有比较少量的抗菌肽药物进入临床,多数药物均在不同的试验阶段。要将抗菌肽真正应用于临床,仍有大量工作要做。现将抗菌肽药物的相关研究现状及开发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周小林;王军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肝胆外科护士洗手效果监测分析

    现代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伴随而来的医院感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中,医务人员的手由于频繁接触患者而严重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1]。医院感染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延长患者住院时间、而且还给患者、医院和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洗手卫生是早已知的能有效降低感染的干预措施[2]。而某些护理操作前后洗手是一项简便、廉价、能够减少和预防感染的重要内容[3-4]。本文通过分析我所普通病房与SICU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洗手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护士洗手效率及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供理论支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琰;彭秀丽;冯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氟比洛芬酯对TUR-P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治疗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40名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将进行TUR-P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n=20)和对照组( n=20)。术后患者出现膀胱痉挛性疼痛时,观察组患者使用100 mg氟比洛芬酯配比5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若有需要,可加药静脉续滴;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100 mg,若效果不理想则肌肉注射盐酸布桂嗪100 mg,于用药后30 min,1 h,2 h,4 h,6 h,8 h对2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 VAS),观察并记录用药后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给药后30 min、1 h、2 h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4 h、6 h、8 h的视觉模拟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口干、眩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在继发性出血方面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可作为治疗TUR-P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南晖;郭时英;刘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