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形觉剥夺性近视/弱视对小鼠高血糖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影响的形态学观察

张衡頔;王一

关键词:形觉剥夺性近视/弱视, 高血糖, 周细胞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形觉剥夺性近视/弱视是否通过保护视网膜微血管结构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方法通过建立形觉剥夺性近视/弱视合并高血糖小鼠模型,并对成模小鼠、对照组、单纯高血糖组小鼠视网膜血管网进行铺片、计数周细胞、内皮细胞数量等观测,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糖组小鼠内皮细胞/周细胞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高血糖合并形觉剥夺组内皮细胞/周细胞比值较高血糖组有改善,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形觉剥夺性近视合并高血糖小鼠模型的视网膜血管周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单纯高血糖模型组小鼠。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透析亚专科医师手术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

    腹膜透析是肾脏内科尿毒症患者常用的替代治疗手段,但由于其手术能力和病患随访管理要求较高,许多中小型医院,甚至一些三甲医院并不具备开展腹膜透析的能力,给一些应该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的广泛开展,过度压缩了腹膜透析的实施空间,使适用于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在医生和自我意识的主导下放弃了腹膜透析的机会,导致患者替代治疗年限和生存率降低。另一方面,目前肾脏内科腹膜透析专业技术人才非常匮乏,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要求明确指出,肾脏内科的亚专科建设应该包括腹膜透析亚专科的设置,并具有相对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如何培养腹膜透析亚专科医师是大型三甲教学医院肾脏内科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国家卫生部及各省市相继实施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具有培训资质的教学医院随之调整了临床教学模式[1-2],我们也适应并结合相关政策,对腹膜透析亚专科医师手术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革新,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景宏;管旭;肖堂利;张静波;黄云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局麻药物在烧伤手术患者头部取皮止痛中的效果

    目的:对比研究低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在烧伤手术患者头部取皮后的镇痛效果。方法84例烧伤后切削痂植皮的患者采用头部取皮法,随机分为4组( n=21),其中常规对照组( C组)按既往常规方法在头皮下注入含1/200000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200 mL进行头皮下扩张,罗哌卡因组(R组)0.05%罗哌卡因200 mL进行头皮下局麻并扩张头皮,布比卡因组(B组)0.188%布比卡因头皮下局麻,利多卡因组(L组)0.1%利多卡因头皮下局麻;分别于麻醉开始前(T0)、手术结束患者清醒后20 min(T1)、5 h(T2)和10 h(T3)时采用肌肉活动评分法(MAAS)进行意识状态评价,并采用视觉模糊评分(VAS)对头部及躯体创面分别进行疼痛评估,全程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4组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麻醉期,其中R组患者在3个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余3组。结论头皮下低浓度罗哌卡因注射更适合应用于患者头皮取皮后的镇痛。

    作者:朱桂红;易斌;郭巧;兰英;王红春;陈建;李晓鲁;崔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CTU和CTA在经皮肾镜手术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经皮肾镜手术是通过经皮肾盂通道对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进行治疗的关键技术,也是泌尿外科腔内手术临床带教的重点和难点[1]。对肾盏、肾盂、肾和肾周组织、器官解剖结构的精细了解,是指导下级医师和进修医师完成经皮肾盂通道建立、提高清石效率和预防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基础。 CTU ( CT尿路成像)和CTA( CT肾血管成像)能提供肾结石、肾盏、肾盂、肾脏、肾血管和肾周组织、器官三维解剖图像,这使得CTU和CTA在经皮肾镜手术临床带教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笔者所在单位每年完成经皮肾镜手术1000余台次,每年完成大批来自西南地区进修生临床带教,在利用CTU和CTA完成经皮肾镜手术临床带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霁;陈虹;鄢俊安;陈志朋;代林勇;邓国贤;李为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脏右后静脉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价值

    肝脏的静脉回流除了由3大主静脉引流外,还有一些静脉,往往被称为短肝静脉、肝背静脉等。肝右后静脉( inferior hepatic vein,IRHV)是其中较粗大的一只,主要引流Ⅵ肝段血流,在右肝切除、活体供肝移植及预防肝血管损伤中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3]。然而临床医生并没有重视,常常忽视 IRHV的存在,在手术中误伤、误扎该血管,导致术中大出血、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若误扎该血管,术后相应的肝段会出现血液回流障碍、相应肝段萎缩等情况。本文将对IRHV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变异血管的认识,减少误伤误扎,大限度保留正常肝实质组织。

    作者:聂自宏;郭世鹏;欧志兵;龚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右肺四叶变异1例

    我们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操作课指导学生解剖1具老年男性尸体标本时,打开胸腔发现其右肺存在四叶变异,为积累肺叶变异的体质人类学资料,并为呼吸系统临床影像诊断和胸外科相应手术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生好;刘宏伟;唐兴国;乔国军;李斌斌;诸清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

    肿瘤患者由于疾病及各种治疗方法的影响,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又影响了其临床治疗和康复效果[1]。本文针对肿瘤患者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绍琴;王晓容;牟春梅;张箭;冯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运用弹力绷带联合湿性愈合疗法缩短乳腺癌根治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病程

    切口愈合不良指切口愈合生物学阶段出现明显停滞或延迟而导致切口不愈合甚至切口范围扩大,伴有明显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渗出,伴或不伴坏死组织,是外科手术并发症之一[1]。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皮瓣下感染致皮瓣与胸壁之间形成潜行,多由于皮下积液合并感染和腋下引流管口感染引起,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也是影响术后切口愈合和后续治疗的主要原因。这不仅为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影响乳腺癌的多元化治疗效果。我们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伤口门诊和换药室接诊处理的该类患者共28例,在原有湿性愈合疗法基础上进行改良处理,于治疗后期用纱垫加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缩短了乳腺癌根治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病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秀英;郑慧新;冯欢;许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原发性乳腺癌1例报告

    多原发性乳腺癌临床上较少见,但同时性、异时性双重合并的多原发性乳腺癌临床更为少见,现将我院收治1例同时性合并异时性多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游彩霞;林大富;涂永久;陈战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HoffmannⅡ金属外固定架在胫腓骨开放性粉碎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HoffmannⅡ金属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均在C臂X线机辅助下使用HoffmannⅡ金属外固定架复位、固定,随访12个月,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0例患者中,27例(67.5%)正常愈合,11例(27.5%)延迟愈合,2例(5.0%)未愈合;术后出现针道固定针松动11例(27.5%),针道感染8例(20%),无菌性炎症7例(17.5%),1例(2.5%)发生骨感染,1例(2.5%)膝关节屈伸轻微异常。结论 HoffmannⅡ金属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具有一定优势,疗效确切,但仍有并发症出现,应注意防治,避免不良后果。

    作者:董继胜;方兴;闫斌勇;董立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皮快速气管切开技术临床培训教学体会

    随着手术适应证的扩展,气管切开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手术技能,但由于气管周围重要组织结构多,在遇到颈短肥胖、颈椎骨折、脱位、头颈颌面外伤以及需要紧急气管切开的患者时,手术风险大,对术者的心理和技术要求高,已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难题[1-2]。近些年来,我们采用了一种微创、经皮快速气管切开的新技术,具有安全、快捷、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很好地解决了常规气管切开术存在的问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以下就把我们在这一技术培训推广中的教学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向强;刘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青少年腰骶椎椎弓根进钉角增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12~18岁青少年腰骶段椎弓根影像学扫描和三维重建,探讨腰骶段进钉角的增龄变化规律,为青少年脊柱内固定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青少年患者30例,无外伤、神经症状和体征的双源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影像学结果,扫描范围为盆腹腔,将获得腰骶段CT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进行相关指标测量,并按性别、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少年腰骶段椎弓根 E、F 角及椎体复合体的上下及左右入钉点间距在性别与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F角及椎体复合体的上下入钉点间距发育总体随着年龄和椎序的增长呈增长趋势,且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结论青少年脊柱椎弓根及相关结构解剖学参数呈规律性变化过程,临床应用时可做参考。但必须结合个体化影像学结果及生物力学研究成果的支持,才能使椎弓根内固定技术达到个体化治疗的满意效果。

    作者:王威;王星;李志军;陈连香;王飞;史斌;史君;张少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桡动脉血管条件对自体动静脉造瘘术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桡动脉血管条件对自体动静脉造瘘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拟行自体动静脉造瘘的133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桡动脉血管情况进行检测,与术后内瘘血管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3例患者中术前桡动脉正常者95例,异常者38例;进行造瘘手术者131例,因桡动脉血管条件差放弃手术者2例,内瘘失败13例,桡动脉正常组术后成功率(95.8%)高于桡动脉异常组(75%)。桡动脉正常组各血流参数均明显优于异常组,且术后4周吻合口的血流量、血管内径优于术后1周及术前。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既可以提供术前桡动脉血管条件的多项数据,预测术后内瘘血管功能状态,又可以在术后动态监测内瘘血管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光瑜;祝旭飞;管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学生对传染病的应对策略调查

    目的:探讨大学生对传染病的应对策略。方法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和主成分分析探究大学生对传染病采取的应对策略。结果大学生对传染病的应对策略涉及寻求社会支持和主动解决问题两个主成分,涉及19个方面。结论高校应为大学生构建一个社会支持平台,同时要加强大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对传染病的应对策略中,寻求社会支持多于主动解决问题,可能与性别差异和所处高校的环境有关。这为高校的公共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参考。

    作者:冉丽娟;张俐;赵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左侧双头臂静脉变异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

    左侧头臂静脉变异情况少见,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主要见于注入部位及行程的变异,还有头臂静脉与纵隔大血管、心脏结构的异常交通等部位[1-2]。左侧双头臂静脉变异尚未见报道。本文介绍经CT增强扫描诊断1例左侧双头臂静脉变异,并复习头臂静脉变异的相关文献,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友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600例临床观察及解剖学基础

    目的:熟悉锁骨下静脉的局部解剖结构,熟练掌握SVC的操作方法和技能,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接受SVC的600例住院患者(男410例,女19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穿刺582例,穿刺成功率为97%。其中1次穿刺成功546例(91%),重复穿刺或改颈内静脉或其它穿刺38例(6.3%),失败16例(2.7%)。发生并发症22例(3.7%),其中误入动脉8例(1.3%),气胸3例(0.5%),导管尖端导入颈内静脉5例(0.8%),导管相关感染2例(0.3%),导管堵塞2例(0.3%),心律失常2例(0.3%)。结论SVC简单易学,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导管保留时间较长,是一种较好的中心静脉穿刺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永恒;徐小宁;凌丰军;张端孟;黄冬玲;王岩峰;周洋;王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节镜在不同膝关节滑膜病变中的诊疗分析

    目的:观察关节镜在不同膝关节滑膜病变中的诊断、治疗作用,分析不同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关节镜下诊断、治疗的膝关节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拟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1例,膝关节慢性感染5例,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12例,膝关节滑膜结核5例,半月板损伤4例,不明原因3例,记录关节镜对膝关节滑膜病变的诊治效果。结果关节镜结合病理检查结果,术后10例患者更正临床诊断,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滑膜结核,1例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术后复发,其余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均获得显著改善,总有效率80.0%。结论关节镜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而且微创可彻底切除病变的滑膜组织,耐受性好。

    作者:王玉冰;庞子轩;张亮;康发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癌患者术中循环血肿瘤细胞的变化

    目的:研究肝癌切除手术是否会对肝癌患者循环血肿瘤细胞造成影响从而可能增加肝癌患者术后的转移率。方法抽取18例肝癌患者术中切肝前与切肝后循环血及20名健康志愿者的循环血。所有血液样本均进行血常规检测计数白细胞和显微镜下全血有核细胞总数计数,并进行比较。采用免疫荧光法和细胞培养法检测比较各组血液样本中的肿瘤细胞数量与特性。免疫荧光法使用AE1/AE3、CD133标记肿瘤细胞。结果肝癌患者术中切肝后白细胞数和全血有核细胞总数均较切肝前增高。存在AE1/AE3阳性细胞的样本总例数较存在CD133阳性细胞和双阳性细胞的样本总例数多(P<0.001)。健康志愿者循环血中的AE1/AE3阳性细胞数量多于肝癌切肝后循环血(P<0.05),CD133阳性及双阳性的细胞数量在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培养克隆生成率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中形成克隆株的3例样本在肿瘤发生来源、肿瘤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上无明显区别。结论肝癌患者术中切肝前后循环血、健康人群循环血中均存在肿瘤细胞;肝癌切除手术操作不会影响肝癌患者血液中的循环血肿瘤细胞数量与特性。

    作者:李玲;杜磊;朱昭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科与神经外科交界的专科:脊柱脊髓外科--现状与进展

    脊柱脊髓外科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外科亚专业分支,诊治范畴包括脊柱、脊髓的创伤与疾病,属于骨科与神经外科的交界性学科。脊柱是中轴骨,具有支持、运动和保护脊髓组织的功能;而脊髓属于低级中枢神经系统,负责将大脑信号传导到肢体和躯干。从功能解剖、生物力学等方面看,脊柱脊髓具有相当的特殊性。从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看,脊柱脊髓专业正在走向多学科合作模式,单纯的骨科或神经外科诊治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患者对治疗结果要求日益提高的现状。本文就脊柱脊髓外科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供同道参考。

    作者:赵建华;刘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连接蛋白43和上皮性钙黏蛋白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及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表达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对89例乳腺侵润性导管癌组织及48例分区组织的Cx43与E-cad检测。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肿瘤区、交界区和远癌区的Cx43和E-cad蛋白表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γ=0.460,P<0.01);在肿瘤区两者同时为阴性表达时,淋巴结转移率高。结论 Cx43和E-ca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与其发生浸润转移有关。

    作者:涂永久;高一菁;陈战;李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器械包装环节多发质量缺陷特征和补救措施模式

    医院消毒供应室承担诊疗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物品的供应工作,诊疗器械从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分发,形成一个既独立又环环相扣的工作链,而器械包装则是其工作链中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其质量优劣直接与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密切相关。但由于存在员工精力、资历、知识水平、排班合理性、管理优劣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器械包装环节不可避免出现各种各样质量缺陷,对手术产生影响甚至造成重大医疗事故,对患者安全造成危害[1]。为了减少包装质量缺陷的发生,作者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供应室发生的73起包装质量缺陷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补救措施模式并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实施,经统计分析包装质量缺陷发生56起,减少17起,减少23.29%,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珍霞;袁瑾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