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静;杜黎娟;聂智容
目的 探讨ki67、CyclinD1和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CyclinD1和E-cad在3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ki67、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与肿瘤分级相关(P <0.05);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肿瘤分级相关(P <0.05);ki67与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551,P<0.05);ki67与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不相关(P> 0.05);CyclinD1与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 ki67和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上调;ki67、CyclinD1和E-cad均与肿瘤分级相关,可以作为判断皮肤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作者:余琦;杨江辉;李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多系统或器官病变和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眼部并发症也并不少见,但临床上首诊眼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较少.我院诊治的1例首发症状为眼部并发症的青年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衡頔;蒋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在胰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胰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行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的58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PPPD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PD组,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D组(P<0.05),但是2组患者术中输血、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和5、6组淋巴结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PPD与PD疗效相似,不影响手术根治性,但PPPD保留了胃的贮存和消化功能,能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作者:赵晓辉;洪明;路晓钦;张耘;何中林;常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循证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生利用各种方式来获得佳研究证据,结合医生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经验,并考虑患者的意愿制定出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1].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使人感觉身临其境[2].利用该技术也已经可以模拟复杂的骨科手术,如关节成形术、关节离断术等[3].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在疾病诊断、康复治疗、远程医疗等许多医疗方面得到应用[4].虚拟现实技术在循证骨科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虚拟解剖学方面和虚拟手术学方面.
作者:谢肇;李伟;傅景曙;黄科;喻盛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院前“医警联动”急救新模式和旧模式对道路交通事故伤病人救治结局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新旧模式的道路交通事故伤共3 673例病人的救治数量、病人严重程度分布、不同严重程度病人救治结局,了解新道路交通事故伤急救模式对交通伤病人救治结局的影响.结果 与旧模式比较,新模式对道路交通事故伤病人院前急救的时间(P<0.05)和距离明显缩短(P<0.01),收治的危急重道路交通事故伤病人比例从0.06%升高至3.66%,危急重病人死亡率降低至12.16%,但是轻中度伤病人死亡率增至4.54%.结论 院前“医警联动”急救新模式明显缩短了道路交通事故伤病人急救时间和距离,提高了重度伤病人救治成功率,提高道路交通事故伤危急重伤病人的救治效率.
作者:孔质彬;邱俊;秦文玉;刘翔;周继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4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分析治疗后栓塞情况、手术过程中及随访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46例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后,瘤腔完全栓塞33例,次全栓塞12例,不完全栓塞1例.瘤颈4 mm以下完全栓塞率显著高于4 mm及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Rankin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栓塞成功率高,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慢性假性肠梗阻(CIP)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18例CIP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例为原发性,12例为继发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腹胀、腹部膨隆,胃肠造影和结肠镜检查发现肠动力减弱,无机械性梗阻原因.11例行保守治疗,7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保守治疗患者症状好转,但反复发作,其中2例因营养不良、衰竭死亡;手术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CIP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病情严重者经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继发性肠梗阻患者应重视病因治疗.
作者:王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透明泌尿系统模型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来我科轮转实习的护生共59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泌尿系统模型进行教学,试验组采用透明泌尿系统模型进行教学,2组除教学模型不同外,其他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同,2组的考核方式相同.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透明泌尿系统模型可以强化护生的解剖知识,提高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对提升实习护生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安静;刘英;周晓菊;钟晓;胡文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合并腹腔和肝脑脏器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10例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对照组13例仅行单纯静脉化疗.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生存情况、KPS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生存期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2组治疗前的生存质量KP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83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合并腹腔和肝脑脏器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较单纯全身静脉化疗,可能有助于改善其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作者:何思略;张玉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方法 将年龄23~ 82岁的1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EST组和EST+ EPBD组,各96例,比较2种手术的疗效.结果 EST+ EPBD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均显著少于EST组;一次性取石成功数及总成功取石成功数明显高于EST组.2组出血量、胰腺炎、胆道内钡剂反流、结石复发等多项并发症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EST+ EPBD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结论 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可较大提高胆总管结石取石成功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谭智明;张鹏;赵运平;唐华明;杜波;匡远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应用Bentall手术和分叉支架植入术(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结果.方法 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患者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范围为25 ~ 75岁,平均(43.8±14.7)岁.其中28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杂交手术,12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Bentall手术.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杂交手术组和Bentall手术组、死亡组与存活组手术前后肝肾功能、心肌酶变化.结果 40例主动脉瘤患者中治愈出院的为36例,治愈出院率为90%.死亡4例,总死亡率为10%.存活患者无截瘫及脑中风发生.杂交手术组和Bentall手术组肝肾功能、心肌酶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患者术后肝肾功能、心肌酶多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深低温停循环下行Bentall手术和分叉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体外循环中注意保护肝脏功能可以进一步提高生存率.
作者:姚俊红;陈劲进;孙国林;肖颖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胸腔镜的推广和普及,胸腔镜手术已取代了越来越多的开放手术,成为主流.对于广泛开展胸腔镜手术的医院而言,低年资医生所接触的开放手术甚至少于胸腔镜手术[1].医学生进入临床时往往会感到迷茫,可能在临床上接触到的术式、操作和理念与书本里的东西大相径庭[2].因此,临床上如何开展胸腔镜手术的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蔡开灿;熊刚;刘素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经膀胱冲洗的病人需要留置三腔尿管,而此尿管的冲洗腔是开放的,需在每次冲洗结束后立即用止血钳夹闭,并以无菌纱布包裹缠绕以防污染,但这种方式不仅操作繁琐,且操作时易发生尿液外漏而污染被服.采用胶布或其他方法缠裹尿管的夹闭方法并不理想[1],采用静脉输液袋的穿刺器保护帽和体温计保护套封闭开放腔也因其与三腔尿管官腔大小差别较大,吻合不够紧密[2].我科巧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帽封闭冲洗腔,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英;王安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门脉高压由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致,按照病因可分为肝前型、肝内型和肝后型,其主要致病因素为血吸虫病和肝硬化[1].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凝血机制异常和低蛋白血症等临床表现,其合并胆石症发病率较高,是正常人发病率的2~3倍[2].且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使患者术中出血风险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给治疗带来了较大挑战.为分析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以及术中、术后情况,笔者选取我院2007年4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7例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分析,现将研究过程与结论报告如下.
作者:钱卫华;陈少骥;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单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对其合并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影响.方法 选择415例前列腺炎继发ED的患者进行单纯针对前列腺炎的治疗,通过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液常规评价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采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问卷(IIEF-5)评分评价ED的治疗效果.结果 慢性前列腺炎经综合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前列腺炎治愈或好转后,IIEF-5评分显著增加,部分患者勃起恢复正常,中、重度ED患者显著减少,性欲下降患者明显减少,少数有射精障碍的患者得到改善.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单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使大部分患者并发的ED明显改善,而对少数前列腺炎好转后ED症状改善不明显者,可联合应用PDE5i等药物治疗.
作者:吴小军;周占松;张恒;何鹏;支轶;李为兵;卢根生;陈志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76例2型DN患者根据尿白蛋白/尿肌酐(UAlb/UCR)分为早期DN组(n=27例)、临床DN组(n =25例)和晚期DN组(n=24例),检测3组血清MCP-1、NF-κ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蛋白排泄率(UAER)表达水平,同期选择2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门诊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各组在性别、年龄、腰臀比、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各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各组DN患者血清SCr、BUN、UAER、MCP-1、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P<0.05),且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而显著性升高(P<0.05);而对照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血清MCP-1和NF-κB表达水平分别与血清SCr、BUN、UAER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关系(P<0.05).结论 NF-κB和MCP-1表达水平升高均参与了DN发生、发展过程,阻断NF-κB信号转导途径,进而下调MCP-1表达水平可明显延缓DN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管凌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持续的、严重的精神类疾病,在合并先天性斜颈双重病种的特殊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自暴自弃甚至轻生的极端行为.近日我院收治了1例精神分裂症合并先天性斜颈的患者,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训练,病情好转顺利出院.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静;杜黎娟;聂智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前胆道引流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和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我院就诊的31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术前胆道引流,比较引流前后患者的免疫和炎症状况.结果 引流后患者的IL-6、IL-8、CRP、CD4+、CD8+与引流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后患者的TNF-α明显低于引流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胆道引流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TNF-α水平,TNF-α是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炎症的敏感因子.
作者:张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制备两种不同的万古霉素藻酸盐微球(Vanco-AB),对比其体外缓释性能和抗菌活性,探讨其在骨科抗感染治疗中的可能应用.方法 应用滴注法制备万古霉素藻酸盐微球,通过分别改变万古霉素和藻酸盐溶液的浓度,优选万古霉素含量高的微球,然后用不同浓度纤维蛋白凝胶包裹,通过检测各组万古霉素有效的释放时间来筛选适当包裹微球.结果 随着万古霉素和藻酸盐溶液浓度的升高,微球中的万古霉素含量增高,16%藻酸盐和50 mg/mL万古霉素等体积混合液制备的微球中万古霉素含量高,达(27.36±0.90)%.在前述微球的基础上,75 mg/mL纤维蛋白包裹的微球释放万古霉素的浓度可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19 d.结论 优选后的FG-Vanco-AB可达到有效杀菌浓度的释放天数显著延长,增加了临床应用的可能.
作者:侯天勇;许建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是指病灶不超过黏膜下层而无论有无转移的胃癌.早期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大大提高了胃癌患者的预后[1].随着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使早期胃癌病灶切除范围更加扩大,并且安全可靠,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补充和演进,目前已成为消化道早癌及其它肿瘤的内镜下切除的新技术[2].为了探讨ESD治疗早期胃癌的佳护理措施,现将我院128例经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小红;王霞;何淑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