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6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赵峰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 Rankin评分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4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分析治疗后栓塞情况、手术过程中及随访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46例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后,瘤腔完全栓塞33例,次全栓塞12例,不完全栓塞1例.瘤颈4 mm以下完全栓塞率显著高于4 mm及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Rankin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栓塞成功率高,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情志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干预及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情志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及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将8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照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原则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组则按照情志护理原则,在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通过辩证分析,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心率、血压、疼痛评分及满意度等数据,并通过统计学比较实行情志护理与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经过情志护理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上升趋势缓慢,疼痛等级低于对照组.同时,干预组患者麻醉前心率、血压升幅低于对照组,且在术后能够迅速降回正常水平左右.结论 情志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焦虑程度,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满意度.

    作者:贺宝艳;李晓艳;呼敏;刘改卫;曹志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迷走胆管漏的处理策略及预防

    迷走胆管为汇入胆囊引流肝脏一个区域的肝管,是从肝右叶胆囊窝右侧穿出的细小肝管.该管起自邻近胆囊窝处的浅层肝组织,数目一般为1~2支左右,偶见3支者,该管径细小,直径一般1 ~2 mm,往,但出现率较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如果损伤又没有及时发现,术后出现胆漏.因此它的处理和预防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需要高度警惕的.我院2008年至2012年行LC术1832例,其中术中发现10例迷走胆管漏,由于及时发现及处理,术后均无胆漏出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朝兴;陈梦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的学科,在实验室里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学工具随处可见.虽然多媒体技术以其形象、直观应用于解剖实验教学,但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学工具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1-3].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好教具、标本、模型和挂图,使它们发挥各自的优势.我校自成立医学形态实验中心以来,对实验教学加强了管理,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以其为大家在实验教学中如何管理和使用教具提供一些建议.

    作者:易传安;龙哲;胡祥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1与骨关节疾病的研究进展

    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真核细胞内的非组蛋白,早被发现是在1973年,Goodwin等[1]利用羧甲基纤维素色谱法从小牛胸腺中分馏并进行氨基酸分析和分子量测定.但是首先有报告证明这种蛋白质在后期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却是在1999年,Wang等[2]利用小鼠建立的内毒素血症模型,从开始检测到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或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1,IL-1)的8h后,小鼠体内开始出现HMGB1.

    作者:邓旭;舒钧;浦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MCP-1、NF-κ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76例2型DN患者根据尿白蛋白/尿肌酐(UAlb/UCR)分为早期DN组(n=27例)、临床DN组(n =25例)和晚期DN组(n=24例),检测3组血清MCP-1、NF-κ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蛋白排泄率(UAER)表达水平,同期选择2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门诊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各组在性别、年龄、腰臀比、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各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各组DN患者血清SCr、BUN、UAER、MCP-1、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P<0.05),且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而显著性升高(P<0.05);而对照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血清MCP-1和NF-κB表达水平分别与血清SCr、BUN、UAER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关系(P<0.05).结论 NF-κB和MCP-1表达水平升高均参与了DN发生、发展过程,阻断NF-κB信号转导途径,进而下调MCP-1表达水平可明显延缓DN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管凌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输尿管梗阻动物模型的研究

    尿路梗阻性疾病为尿路任何部位发生结构改变而导致尿流排出不畅的一组疾病.这种梗阻性疾病终都不可避免地会对肾实质造成损害,发展为梗阻性肾病[1.梗阻性肾病可由完全梗阻及部分梗阻所致,临床上除极少结石病例及手术意外结扎输尿管外,大都表现为部分梗阻[2].而部分梗阻与完全梗阻的病理生理进程又不尽相同.因此,对于部分梗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导致梗阻性肾病重要病因之一,输尿管部分梗阻(partial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PUUO)近年来一直是研究者们致力研究的方向.

    作者:蔡勇;白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rhPDGF凝胶治疗神经性糖尿病足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rhPDGF)凝胶治疗神经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电子检索Medline(~ 2014.1),EMBase(~ 2014.1),CBM(~2014.1),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逐一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1 0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00μg/g剂型的rhPDGF凝胶可以提高神经性糖尿病足的治愈率[RR 1.36,95% CI(1.16,1.61)],而30μg/g剂型的rhPDGF凝胶作用不明显[RR 1.32,95% CI(0.66,2.63)].rhPDGF凝胶可能会缩短溃疡的愈合时间,更有效地使溃疡面缩小.此外,rhPDGF凝胶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使用比较安全.结论 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PDGF凝胶治疗神经性糖尿病足,可以增加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有利于使溃疡面的面积缩小.rhPDGF凝胶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曾芳馨;彭祖江;田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透明泌尿系统模型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透明泌尿系统模型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来我科轮转实习的护生共59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泌尿系统模型进行教学,试验组采用透明泌尿系统模型进行教学,2组除教学模型不同外,其他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同,2组的考核方式相同.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透明泌尿系统模型可以强化护生的解剖知识,提高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对提升实习护生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安静;刘英;周晓菊;钟晓;胡文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Ki67、CyclinD1和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ki67、CyclinD1和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CyclinD1和E-cad在3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ki67、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与肿瘤分级相关(P <0.05);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肿瘤分级相关(P <0.05);ki67与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551,P<0.05);ki67与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不相关(P> 0.05);CyclinD1与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 ki67和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上调;ki67、CyclinD1和E-cad均与肿瘤分级相关,可以作为判断皮肤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作者:余琦;杨江辉;李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晚期胃癌的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静脉化疗临床疗效的观察

    目的 探讨合并腹腔和肝脑脏器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10例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对照组13例仅行单纯静脉化疗.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生存情况、KPS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生存期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2组治疗前的生存质量KP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83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合并腹腔和肝脑脏器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较单纯全身静脉化疗,可能有助于改善其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作者:何思略;张玉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15例原发性纵膈肿瘤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纵膈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19例原发性纵膈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 15例按手术方法分为2组,45例胸腔镜手术为VATS组,70例常规开放手术为开放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等.结果 VATS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6.65±53.56) min、(105.13±47.51) mL、(9±7.73)d均优于开放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92.35±63.61)min、(148.89±107.42) mL、(11.32±7.20)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原发性纵膈肿瘤诊断明确后依据肿瘤的大小、部位等优先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5年存活率高.

    作者:徐庆元;温剑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单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对其合并ED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对其合并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影响.方法 选择415例前列腺炎继发ED的患者进行单纯针对前列腺炎的治疗,通过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液常规评价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采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问卷(IIEF-5)评分评价ED的治疗效果.结果 慢性前列腺炎经综合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前列腺炎治愈或好转后,IIEF-5评分显著增加,部分患者勃起恢复正常,中、重度ED患者显著减少,性欲下降患者明显减少,少数有射精障碍的患者得到改善.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单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使大部分患者并发的ED明显改善,而对少数前列腺炎好转后ED症状改善不明显者,可联合应用PDE5i等药物治疗.

    作者:吴小军;周占松;张恒;何鹏;支轶;李为兵;卢根生;陈志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结果 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无神经、血管损伤,住院期间无感染等并发症.39例患者中36例获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 ~14个月,平均10个月,获得随访的患者未发生螺钉切割或髋内翻等并发症,骨折术后均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周.根据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达91.7%.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珊成;罗剑;陈惠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门脉高压由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致,按照病因可分为肝前型、肝内型和肝后型,其主要致病因素为血吸虫病和肝硬化[1].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凝血机制异常和低蛋白血症等临床表现,其合并胆石症发病率较高,是正常人发病率的2~3倍[2].且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使患者术中出血风险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给治疗带来了较大挑战.为分析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以及术中、术后情况,笔者选取我院2007年4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7例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分析,现将研究过程与结论报告如下.

    作者:钱卫华;陈少骥;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方法 将年龄23~ 82岁的1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EST组和EST+ EPBD组,各96例,比较2种手术的疗效.结果 EST+ EPBD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均显著少于EST组;一次性取石成功数及总成功取石成功数明显高于EST组.2组出血量、胰腺炎、胆道内钡剂反流、结石复发等多项并发症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EST+ EPBD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结论 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可较大提高胆总管结石取石成功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谭智明;张鹏;赵运平;唐华明;杜波;匡远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肠梗阻进展

    结直肠癌是极其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预后差,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据统计2010年美国有140 000例新发结直肠癌和52 000患者因结肠癌而死亡l1].中国近年来因饮食结构的变化等因素,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2].在我国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大多为中晚期,其中大部分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梗阻.

    作者:梁天伟;孙轶;韦永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28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是指病灶不超过黏膜下层而无论有无转移的胃癌.早期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大大提高了胃癌患者的预后[1].随着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使早期胃癌病灶切除范围更加扩大,并且安全可靠,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补充和演进,目前已成为消化道早癌及其它肿瘤的内镜下切除的新技术[2].为了探讨ESD治疗早期胃癌的佳护理措施,现将我院128例经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小红;王霞;何淑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形臂结合皮区刺激电位引导射频消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护理

    三叉神经痛是疼痛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反复性、发作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射频损毁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控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目前在全世界得到公认的微创治疗技术[1].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采用C形臂结合皮区刺激电位引导穿刺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0例,在手术前后进行规范化的护理,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薇;石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偶发性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例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起源于交感神经节细胞的良性肿瘤,临床较为少见.我院2010年1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女,12岁,因发现颈前部肿块10年入院,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初诊甲状腺舌骨囊肿,术前腹部B超发现左侧肾上腺肿块,转泌尿外科就诊.

    作者:张蓓;黄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骨科主治医师手术技巧培训新模式的探索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机构内部的竞争不断持续增强,如何培养好医院人才是一个医院发展的重要课题[1].而骨科主治医师是骨科病房工作的主力军,是骨科发展的动力[2].但是,当今骨科学分工越来越细,骨科病种纷繁复杂,新技术、新理论日新月异,使得骨科主治医师业务成长缓慢,对骨科主治医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骨科主治医师的培养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即无现有教材,又缺乏既定模式.

    作者:陈亮;王子明;杜全印;王爱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