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薇;石英
尿路梗阻性疾病为尿路任何部位发生结构改变而导致尿流排出不畅的一组疾病.这种梗阻性疾病终都不可避免地会对肾实质造成损害,发展为梗阻性肾病[1.梗阻性肾病可由完全梗阻及部分梗阻所致,临床上除极少结石病例及手术意外结扎输尿管外,大都表现为部分梗阻[2].而部分梗阻与完全梗阻的病理生理进程又不尽相同.因此,对于部分梗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导致梗阻性肾病重要病因之一,输尿管部分梗阻(partial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PUUO)近年来一直是研究者们致力研究的方向.
作者:蔡勇;白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ki67、CyclinD1和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CyclinD1和E-cad在3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ki67、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与肿瘤分级相关(P <0.05);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肿瘤分级相关(P <0.05);ki67与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551,P<0.05);ki67与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不相关(P> 0.05);CyclinD1与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 ki67和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上调;ki67、CyclinD1和E-cad均与肿瘤分级相关,可以作为判断皮肤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作者:余琦;杨江辉;李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器下完成经肛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我院2012年6月至12月14例适合于局部切除的直肠良性肿瘤、类癌病例选择腹腔镜下经肛微创治疗.手术方法以肛管扩张器、手套联合切口保护套建立腹腔镜操作通路,使用腹腔镜/结肠镜作为照明和充气设备,超声刀完成直肠黏膜下切除或全层切除,全层切除创面采用可吸收线缝合.结果 14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时间30 ~ 70 min,其中建立操作入路平均花费15 min.切除的肿瘤直径1.5 ~3.8cm,大体观和病理检查证实均为R0切除.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及远期并发症.结论 使用腹腔镜器械设备完成经肛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安全有效,但该术式部分操作细节仍需改进.
作者:徐楷;游清;王治国;阮灿平;胡志前;张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微小切口皮内缝合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和分析其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附院及教学医院自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528例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 手术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7.6d,伤口愈合良好511例(96.8%),伤口愈合欠佳10例(1.9%),切口化脓7例(1.3%),没有出现血肿或渗血、咳嗽、便秘和排尿困难.远期疗效观察治愈504例(95.4%),显效12例(2.3%),复发9例(1.7%),失访3例(0.6%).结论 微小切口皮内缝合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切口小,术后愈合快、皮肤伤口愈合美观、手术易操作、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方法.
作者:曹朴;孟镔;易永祥;张王山;薛建新;杨发武;孟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ALCP)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PFNA和ALCP治疗的26例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PFNA组14例,ALCP组12例.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髋膝关节功能等进行比较.结果 与ALCP组相比,PFNA组在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失血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均获1年以上随访,平均25个月.2组患者均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内固定断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肢体严重旋转与短缩畸形等并发症.2组各部位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完全愈合后,2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和膝关节Evanic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与ALCP均为固定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良好内固定物,但PFNA在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郭瑛;黄智;彭波;云雄;李伟;杨建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慢性假性肠梗阻(CIP)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18例CIP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例为原发性,12例为继发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腹胀、腹部膨隆,胃肠造影和结肠镜检查发现肠动力减弱,无机械性梗阻原因.11例行保守治疗,7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保守治疗患者症状好转,但反复发作,其中2例因营养不良、衰竭死亡;手术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CIP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病情严重者经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继发性肠梗阻患者应重视病因治疗.
作者:王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管腔类手术器械在不同清洗方法下的清洗效果,并进行持续改进.方法 以我院手术使用后的人流宫腔刮吸头和颅脑侧孔穿刺吸引头为管腔类手术器械试验样本,共400件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清洗方法,试验组采用改进后的清洗方法,然后按各自的流程分别进行清洗试验和清洗质量检测试验.结果 对照组器械的平均清洗合格率为88.7%,且采用自制的95%乙醇检测方法检测的清洗合格率仅为84.0%;而试验组器械的平均清洗合格率为97.8%,采用3种清洗质量检测方法结果也相近.结论 根据管腔类手术器械的结构和特点,改进清洗方法和清洗质量检测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清洗效果,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作者:周雪;魏静蓉;任晓梅;张琦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负压吸引术在四肢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8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1).观察组采用负压吸引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比较2组植皮所需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植皮存活率及创面细菌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植皮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植皮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细菌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负压吸引术对于四肢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换药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焕林;吴杰;杨冬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机构内部的竞争不断持续增强,如何培养好医院人才是一个医院发展的重要课题[1].而骨科主治医师是骨科病房工作的主力军,是骨科发展的动力[2].但是,当今骨科学分工越来越细,骨科病种纷繁复杂,新技术、新理论日新月异,使得骨科主治医师业务成长缓慢,对骨科主治医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骨科主治医师的培养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即无现有教材,又缺乏既定模式.
作者:陈亮;王子明;杜全印;王爱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的学科,在实验室里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学工具随处可见.虽然多媒体技术以其形象、直观应用于解剖实验教学,但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学工具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1-3].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好教具、标本、模型和挂图,使它们发挥各自的优势.我校自成立医学形态实验中心以来,对实验教学加强了管理,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以其为大家在实验教学中如何管理和使用教具提供一些建议.
作者:易传安;龙哲;胡祥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前胆道引流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和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我院就诊的31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术前胆道引流,比较引流前后患者的免疫和炎症状况.结果 引流后患者的IL-6、IL-8、CRP、CD4+、CD8+与引流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后患者的TNF-α明显低于引流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胆道引流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TNF-α水平,TNF-α是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免疫、炎症的敏感因子.
作者:张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结直肠癌是极其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预后差,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据统计2010年美国有140 000例新发结直肠癌和52 000患者因结肠癌而死亡l1].中国近年来因饮食结构的变化等因素,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2].在我国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大多为中晚期,其中大部分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梗阻.
作者:梁天伟;孙轶;韦永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持续的、严重的精神类疾病,在合并先天性斜颈双重病种的特殊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自暴自弃甚至轻生的极端行为.近日我院收治了1例精神分裂症合并先天性斜颈的患者,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训练,病情好转顺利出院.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静;杜黎娟;聂智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循证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生利用各种方式来获得佳研究证据,结合医生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经验,并考虑患者的意愿制定出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1].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使人感觉身临其境[2].利用该技术也已经可以模拟复杂的骨科手术,如关节成形术、关节离断术等[3].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在疾病诊断、康复治疗、远程医疗等许多医疗方面得到应用[4].虚拟现实技术在循证骨科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虚拟解剖学方面和虚拟手术学方面.
作者:谢肇;李伟;傅景曙;黄科;喻盛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滑膜肉瘤(synoviosarcoma)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软组织肉瘤,发生率占软组织肉瘤的5% ~ 10%.腹壁发生率约占滑膜肉瘤2.6%,外科手术治疗复发率很高.我院2013年1月收治1例腹壁滑膜肉瘤患者,现就本病的临床特征、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朱宝宇;杨新征;昌国华;方爽;崔明福;侯文佳;冯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情志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及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将8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照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原则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组则按照情志护理原则,在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通过辩证分析,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心率、血压、疼痛评分及满意度等数据,并通过统计学比较实行情志护理与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经过情志护理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上升趋势缓慢,疼痛等级低于对照组.同时,干预组患者麻醉前心率、血压升幅低于对照组,且在术后能够迅速降回正常水平左右.结论 情志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焦虑程度,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满意度.
作者:贺宝艳;李晓艳;呼敏;刘改卫;曹志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迷走胆管为汇入胆囊引流肝脏一个区域的肝管,是从肝右叶胆囊窝右侧穿出的细小肝管.该管起自邻近胆囊窝处的浅层肝组织,数目一般为1~2支左右,偶见3支者,该管径细小,直径一般1 ~2 mm,往,但出现率较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如果损伤又没有及时发现,术后出现胆漏.因此它的处理和预防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需要高度警惕的.我院2008年至2012年行LC术1832例,其中术中发现10例迷走胆管漏,由于及时发现及处理,术后均无胆漏出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朝兴;陈梦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经膀胱冲洗的病人需要留置三腔尿管,而此尿管的冲洗腔是开放的,需在每次冲洗结束后立即用止血钳夹闭,并以无菌纱布包裹缠绕以防污染,但这种方式不仅操作繁琐,且操作时易发生尿液外漏而污染被服.采用胶布或其他方法缠裹尿管的夹闭方法并不理想[1],采用静脉输液袋的穿刺器保护帽和体温计保护套封闭开放腔也因其与三腔尿管官腔大小差别较大,吻合不够紧密[2].我科巧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帽封闭冲洗腔,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英;王安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合并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大鼠彻底止血前的理想复苏压力.方法 制作大鼠颅脑创伤合并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彻底止血前不同复苏压力(50 mmHg、60 mmHg、70 mmHg、80 mmHg和90 mmHg)对输液量、失血量、血流动力学、大脑灌注以及动物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不同复苏压力对颅脑创伤合并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的失血量有明显的影响,随着复苏压力的增加,大鼠的失血量、输液量逐渐增加,当复苏压力大于80 mmHg时,其失血量和输液量显著高于70 mmHg.当复苏压力小于70 mmHg时,随着复苏压力增加,脑含水量和血流量逐渐增加,70 mmHg复苏组脑含水量接近假手术组,而80 mmHg和90 mmHg组的血流量反而下降.血压维持在50 mmHg、60 mmHg、70 mmHg动物的存活时间和存活率明显高于常压(80 mmHg和90 mmHg)复苏组;50 mmHg、60 mmHg、70 mmHg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得到改善.结论 对于颅脑创伤合并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理想的复苏压力是70 mmHg,它能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脑水肿,提高动物存活率.
作者:朱娱;田昆仑;吴跃;蓝丹;陈向云;刘良明;李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82例胆囊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LC组(n=49例)及OC组(n=33),比较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变化趋势相同,ALT、AST、TBIL在术后1d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3d开始明显下降(P<0.05),术后7d达正常水平,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OC组IgG、CD3+(%)、CD4+(%)、CD4+/CD8+在术后1d、3d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7d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 LC与OC均可造成患者术后短暂肝功能异常,但LC对术后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熊世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