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芬;蒋炜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 blood-brain barrier,BBB)的通透性、Occludin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去势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预处理组,选取缺血再灌后4 h,24 h,3 d 3个时间点作为观察点,对各个时间点脑水肿情况、Occludin蛋白表达、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进行考察分析,并选取24 h和3 d作BBB超微结构电镜观察,脑水肿改变情况采用脑含水量百分数测定;蛋白质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采用伊文思蓝(EB)比色法。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4 h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EB含量均增加(P<0.05),随缺血再灌时间延长,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EB含量持续增加,至24 h,达到高峰(P<0.01),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以24 h组降低为显著(P<0.01)。电镜观察雌激素预处理组较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BBB TJ 开放减轻,星形胶质细胞足突及毛细血管管周水肿较轻,以3 d组显著。 Western blot检测Occludin蛋白表达,发现模型组4 h 时Occludin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弱,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24 h组Occludin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弱,有显著性差异(P<0.05),3 d组Occludin蛋白表达进一步减弱,有明显差异(P<0.01),雌激素组4 h时Occludin蛋白表达较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激素24 h及3 d组Occludin蛋白表达较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动物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可见紧密连接发生断裂,内皮细胞内小泡数量增加及星形胶质细胞足突肿胀,可能是大鼠局脑缺血时血管源性脑水肿的重要因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随缺血再灌时间延长,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的表达明显下降,提示occludin在调节紧密连接通透性变化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雌激素上调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的表达,有可能是其维护血脑屏障完整性减轻脑水肿的机制之一。
作者:侯进义;沈霞;孙菊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消化内镜是诊疗消化系统空腔脏器病变的重要工具,随着多种消化内镜,如胃镜、结肠镜、小肠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等在临床的广泛使用,消化系统空腔脏器疾患的诊疗不断向精细化、微创化发展,而在培训消化内镜医师时,如何减少和避免培训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对培训开展有重要意义[1]。
作者:甘涛;朱林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估矫正散光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 TICL)植入术矫正合并散光的高度近视后视力、对比敏感度和主观视觉质量情况。方法对27例(52只眼)合并散光的高度近视患者行TICL植入术。术前及术后分别检查裸眼视力( UCVA)、佳矫正视力( BCVA)、屈光度、无眩光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术后1个月和6个月UCVA和BCVA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屈光度(-0.56±0.42)D和散光度数(-0.35±0.60)D与术后6个月屈光度(-0.58±0.22)D及散光度数(-0.31±0.42)D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6.0、12.0和18.0 cpd各频率段无眩光对比敏感度值及眩光对比敏感度值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各频率段对比敏感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眩光对比敏感度值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值,在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各时间段,两者间各频率段均无显著差异(P>0.05);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达100%。结论 TICL植入手术治疗合并散光的高度近视,术后视觉质量全面提高,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式。
作者:吴燕;罗涛;蒋炜;张衡頔;赵雅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急救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危急重患者及5无患者(无姓名、无单位、无住址、无家属、无经费)提供快捷、高效、畅通的生命抢救通道[1]。手术室急救通道手术,不同于择期手术,它病情紧急、抢救时间紧迫,易使护理工作慌乱无序。我科于2012年在急救绿色通道手术中实行程序化的护理角色分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静;杜黎娟;聂智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锁骨骨折后表现为局部肿胀、皮下瘀血、压痛或有畸形,骨折移位并有重叠,肩峰与胸骨柄间距离变短等[1],导致锁骨中点难以定位,寻找前中斜角肌间沟困难[2]。局部肿胀、皮下瘀血使颈外静脉在颈部的走行变形,也难以作臂丛神经阻滞的定位[3]。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对40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颈椎横突作为骨性标志神经阻滞,本文结合文献分析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淞;林宏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并钛板置入内固定术( ACDF)及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并钛板置入内固定术( ACCF)对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6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CCF组和ACDF组,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脊髓功能、颈椎正侧位和屈伸动力位X线片检查,记录Cobb’ s角及融合节段高度并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结果显示,ACDF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ACCF组(P<0.05),2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均为100%;2组患者术后融合节段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ACDF组在术后Cobb’s角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CCF组(P<0.05)。结论 ACCF和ACCG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比较满意,其中ACDF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融合节段Cobb’ s角改善程度明显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陈常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所致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斑块稳定性影响;分析脑梗死分型与责任血管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性关系,为脑梗死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1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行64排CT头颈部血管成像( CTA)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 CDFI)检查,部分经CTA证实为中、重度狭窄及闭塞者于脑梗死恢复期行DSA检查,根据其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将168例患者分成颈动脉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及闭塞组,结合CDFI及CTA评价斑块性质及流场改变,对梗死灶进行急性脑梗塞的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 OCSP)分型,再根据CTA所示脑梗死部位,将患者分为皮质、基底节区、放射冠和后循环梗死4种亚型。观察流场改变对斑块稳定性影响并对比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后脑梗死临床分型特点。结果168条责任血管,正常17.9%,轻度狭窄22.6%,中度狭窄30.9%,重度狭窄14.8%,闭塞14.3%,中度狭窄比例高。狭窄程度大于50%即可导致流场改变,血流速度增快,湍流形成,斑块不稳定性增加,以脂质斑及混合斑比例高。临床部分前循环梗死( PACI)多见,重度狭窄及闭塞组颈动脉斑块以混合斑多见,临床以分水岭梗死多见。轻度狭窄组,多为纤维斑块,临床以腔隙性梗死( LI)多见。结论颈动脉中度狭窄因特殊的血流流场变化导致斑块不稳定性增高,易发生动脉-动脉栓塞。
作者:武晓玲;郝建萍;王淑珍;于红霞;迟路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环孢素A( CsA)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144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休克对照组、乳酸林格氏液( LR)复苏组、CsA 1 mg/kg、5 mg/kg和10 mg/kg组。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后,观察不同剂量CsA治疗对休克动物的存活时间和24 h存活率的影响,同时通过股动脉和左心室插管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CsA对大鼠平均动脉血压( MAP)、左心室收缩压( 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 LVEDP)、左心室压力大上升/下降速率(± dp/dtmax )和心率( HR)的影响。结果 CsA(5 mg/kg和10 mg/kg)可明显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存活时间和24 h存活率。休克后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MAP、LVSP、± dp/dtmax和HR都显著降低,LR复苏可使各项指标有所回升,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sA(5 mg/kg和10 mg/kg)可明显升高LVSP和± dp/dtmax ,在复苏2 h时明显高于LR组,并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CsA显示出较好的抗创伤失血性休克作用,其中以5 mg/kg和10 mg/kg的给药剂量效果明显。
作者:杨光明;彭小勇;李涛;徐竞;刘良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与氨酚羟考酮2种镇痛药物对军队训练伤的镇痛效果以及安全性,为军队训练伤的镇痛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90例训练伤伤员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塞来昔布、氨酚羟考酮以及安慰剂镇痛,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第2、4、6、8天进行VAS疼痛评分,观察对比其药物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塞来昔布在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均小于氨酚羟考酮组,且不良反应较氨酚羟考酮轻或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相比氨酚羟考酮的镇痛作用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应为军队训练伤镇痛的首选药物。
作者:张昊聪;柴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CME)在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8例结肠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CME组(n=34)和对照组(n=34),CME组行CME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2组手术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量、复发率。结果 CME组平均手术时间(158±38) min、住院时间(13.4±4.0) d、肛门排气时间(2.3±0.5) d、术后前3 d引流量(123.3±20.5) mL、引流管拔除时间(12.3±2.5) d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CME组术中出血量(112.3±35.5) mL与对照组(146.6±36.7) mL相比显著差异(P<0.05)。2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CME组TNM Ⅰ期淋巴结清扫数目(13.6±4.7)个与对照组(12.2±3.4)个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TNM Ⅱ期(18.6±6.7)个及Ⅲ期(22.6±8.6)个均显著多于对照组(15.2±4.8)个,(16.8±6.7)个(P=0.0190,0.0028)。 CME组术后复发率(0.0%)显著低于对照组(17.6%)(χ2=4.5699,P=0.0325)。结论 CME不增加结肠癌根治术的风险,且能更大范围清除淋巴结,减少肿瘤复发。
作者:孙广伟;李华章;易应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肩胛骨外侧缘入路与标准Judet入路方式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2月48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采用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标准Judet入路手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肢日常活动和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疼痛评分、关节活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可作为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优选方案。
作者:何平;李诗;林景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人体浅静脉走行变异的情况较常见,一般多见于中小浅静脉,而颈外静脉做为头颈部大的浅静脉,出现变异的情况则较少见,尤其是双侧均出现变异更为罕见,我们在解剖1具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这一情况,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材料来自于内蒙古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男性标本。在进行头颈部局部解剖,观察颈部浅静脉血管走行时发现,左侧颈外静脉粗大、单行;右侧则出现双颈外静脉,分别剥离双侧颈外静脉之间的起止点、走行,观察颈外静脉收纳及后注入静脉之处,与正常颈外静脉走行进行比较。
作者:王星;王建;张少杰;史君;李筱贺;李志军;汪剑威;高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内镜超声指导下的食管黏膜下肿瘤切除术的应用。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79例疑为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进行内镜超声检查,并行内镜下黏膜下肿块切除和病理学检查,对比内镜超声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内镜超声检查准确提示了肿瘤所在层次,通过内镜下黏膜下肿瘤切除术切除了所有病变,术后5例发生少量出血,6例因切除黏膜较多造成食管狭窄,经处理后预后可。结论内镜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判断黏膜下肿瘤,可用于指导黏膜下肿瘤切除术。
作者:贾方;邝胜利;杨惠;杨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重组融合蛋白dTMP-GH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明确其是否具有靶向分布特点。方法实验室制备dTMP-GH重组融合蛋白;用放射性125 I标记融合蛋白dTMP-GH后,按100μg/kg的标准小鼠尾静脉注射125 I-dTMP-GH,分别于给药后5 min、15 min、30 min、1 h、2 h、4 h、8 h、12 h、24 h取心、肝、脾、肾、股骨、甲状腺等进行放射性计数。结果制备得到纯度大于98%的重组融合蛋白dTMP-GH;125 I标记率为71.53%,放化纯度为96.53%,比活度为0.22 MBq/μl;尾静脉注射125 I标记的dTMP-GH后30 min股骨的放射性计数占到注射总量的10%,并随时间推移经肝脏和肾脏代谢。结论融合蛋白dTMP-GH经尾静脉注射后在小鼠体内主要分布于骨髓,具有骨髓组织偏向分布特点。
作者:申明强;陈默;王崧;粟永萍;王军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健康人群中,约有80%~90%存有不同程度的三尖瓣返流[1]。功能性三尖瓣返流( functional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FTR)是指在无器质性三尖瓣病变及相关心肌损伤的情况下,由于三尖瓣及其相关结构的功能异常所导致的三尖瓣返流,常由左心系统瓣膜病变引起,是三尖瓣常见的疾病。文献报道,至少1/3的二尖瓣病变患者存在中、重度三尖瓣返流[2],在实施二尖瓣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伴有中、重度三尖瓣返流者高达30%[3]。左心疾病继发的FTR病变,如未进行适当的处理,将严重影响患者远期愈后及生活质量,但是,由于发生FTR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受患者年龄、是否合并房颤、右心房、右心室扩大情况、三尖瓣环扩大程度和肺动脉高压程度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手术指征的确定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FTR常见且术后效果较差,对于FTR的治疗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本文根据相关文献,重点综述FTR的病理生理机制、手术指征及常用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旭;肖颖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 CME)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10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2组,68例行CME为CME组,34例行传统手术为传统手术组,对2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ME组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组相比,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稍增加,术后引流量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CME组清扫淋巴结个数增多,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CME技术具有减少肿瘤播散、淋巴结清扫更彻底的优势。
作者:林武华;黄前堂;李俊青;楚军敏;何玉芬;周琦;崔剑雄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52例高胆固醇血症伴骨质疏松患者分为3组,分别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A组,n=84)、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加依折麦布(B组,n=84)和中剂量阿托伐他汀(C组,n=84)治疗,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血胆固醇、骨合成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骨吸收代谢指标尿脱氧吡啶啉和尿肌酐比值(DPD/Cr)和骨密度(BMD)。结果失访7例,245例患者纳入统计,平均治疗周期(5.38±0.79)个月。 C组治疗后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 LDL-C)明显降低,同时BGP增高、DPD/Cr降低,BMD增高。 A组治疗后TC、LDL-C降低, BGP增高,但DPD/Cr和BMD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 B组治疗后TC、LDL-C和BGP水平与中剂量他汀组无统计学差异,但与后者相比,前者DPD/Cr明显增高,而BMD明显降低。结论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具有促进骨合成、抑制骨吸收和增加BMD的作用,原因可能与他汀剂量相关,而与胆固醇降低程度无关。
作者:付中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当今及未来外科的发展方向是以腔镜技术为主的微创外科时代。传统的外科基本技能训练及教学模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如何提高广义外科基本技能是当今外科临床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1传统手术训练面临的挑战泌尿外科是使用内镜诊疗多的学科之一,包括膀胱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腹腔镜等,经自然腔道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及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手术更是快速发展[1]。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微创技术的优越性,目前临床外科大约90%以上的手术都可通过腹腔镜或在其他内镜技术下进行诊治。然而内镜技术及微创手术,主刀医生在术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助手在手术中的训练机会明显减少,导致操作不规范,学习曲线变长,术者在早期由于操作技能不够熟练导致手术时间延长,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本科学员在进入临床实习后缺乏内镜与微创手术的基本训练,动手机会明显减少,毕业后很难直接适应现代外科的需要。
作者:张克勤;李蜀婧;毕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对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尼麦角林10 mg,口服,3次/日;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20 mg,口服,3次/日,疗程1个月。观察临床有效率及经颅彩色多谱勒超声( TCD)检查的结果在治疗前后2组之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及TCD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麦角林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安全可靠。
作者:肖静;潘永霞;唐明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人体解剖学是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也是涉及医学院校学生专业类别广的一门学科。医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期多门医学课程的学习,尤其是临床医学课程。
作者:杨波;陈卫军;董世武;刘光久;李振强;朱楚洪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