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亚东;宋万里;黄玉娟
目的 观察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肌钙蛋白Ⅰ(cTnⅠ)值的变化,探讨窒息新生儿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60例窒息新生儿(观察组)确诊当天和30例无窒息的新生儿(对照组)出生后3d的CK-MB与cTn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重度患儿与轻度患儿的平均血清CK-MB分别为(108.5±17.2)U/L、(70.4±15.3) 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7±1.2) 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患儿与轻度患儿的平均血清肌钙蛋白Ⅰ值分别为(0.38±0.03) μg/ml、(0.22±0.02) 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3±0.01)μ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窒息患儿平均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Ⅰ值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P<0.05);窒息新生儿日龄越小,其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Ⅰ值越高,随着治疗而逐渐下降.结论 窒息新生儿的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之间呈正相关性,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Ⅰ值的变化可作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断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具有判断病情轻重、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转归的重要意义.
作者:王敏;刘珺凌;薛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补肾益心汤治疗高血压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激素水平的变化,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高血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0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硝苯地平片、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肾益心汤,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性功能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能完成12周的治疗,未出现中途退出研究病例,治疗期间无严重的不良反应.①两组患者SBP、DB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IEF-5评分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但观察组HEF-5评分的改变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对照组治疗前后T、PRL、E2无显著变化,观察组治疗后T显著升高(P<0.05),而PRL、E2显著下降(P<0.05).结论 补肾益心汤联合西医治疗不会影响降压效果,可调节高血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失衡状态,显著改善IIEF-5评分,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孟愈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88例高血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94例.实验组接受规范化管理,对照组接受非规范化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改进及健康教育依从性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改进依从性及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改进依从性及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李季妮;赖春娟;李春红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全视野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例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类型及临床钼靶X线表现.结果 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病史较长,为单侧发,在短期内(0.5~1年)增长迅速.全数字化钼靶X线片上病灶多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致密肿块,边缘清楚或局部欠清楚,密度均匀,周围静脉血管影增粗,不累及皮肤及皮下脂肪层.结论 认识乳腺叶状肿瘤的特征性钼靶X线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是提高其术前诊断的关键.
作者:王金昌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红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红细胞参数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红细胞参数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并且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地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红细胞参数水平,更有利于调整患者的整体血供及循环状态.
作者:朱继荣;倪素丹;卢章;杨俊芬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131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收集患者的痰液,对其进行分析.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等临床表现、病理诊断结果以及治疗等情况.此外,观察分析患者的X线影像特征.结果 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者主要发生人群为糖尿病患者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感染真菌的主要类型为白色念珠菌,约占45.04%.其次为光滑念珠菌,约占20.61%.X线影像结果主要显示为病灶呈不规则状和斑片状,另有少数呈半月状和空洞.结论 肺部真菌和免疫功能减低会引起肺结核病继发感染.此病多采用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冯伯荣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笑气是口腔治疗中安全、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的方法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笑气逐渐成为常规方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规范笑气应用,尽量使患者的治疗舒适放松满意,从而构筑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岑丽梅;徐普;翦新春;毛小泉;邢莉;卢明智;王冬霞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诊断与肝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于B超多普勒引导下行肝组织活检制片,并对切片进行肝组织炎症分级和肝组织纤维化分级.肝组织活检同时进行血常规、血清肝功能、HBV标志物、乙肝五项等检测.根据各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查结果分为HBeAg阴性组和HBeAg阳性组进行比较,同时将患者肝功临床分级情况与其病理分级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HBeAg阴性组和HBeAg阳性组的小叶内变性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界面性炎症评分、汇管区炎症评分、纤维化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LT、PTA、HBV-DNA监测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BI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病理分级与临床分级符合率情况K=0.148,u=2.349,P<0.05,提示患者病理分级与临床分级一致性强度微弱.结论 临床诊断并不能够完全正确反应肝组织病变情况,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若无穿刺禁忌证时应当积极接受肝组织活检,明确诊断.
作者:吴李贤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乙肝(CHB)患者53例、慢性重型乙肝(SHB)患者47例]及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进行检测,比较各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CHB组与SHB组患者IgG、IgA和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SHB组免疫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H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改善组IgG、IgA和IgM水平均明显低于恶化组,且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能反映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受损程度,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检测依据.
作者:宋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标准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吻合口瘘、出血、Roux-en-Y滞留综合征以及碱性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行10~24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瘘、出血、Roux-en-Y滞留综合征以及碱性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 (4/32),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4.4% (1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一杰;何谦;林建泉;刘琦;张诚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茵栀黄合剂及双歧杆菌活菌制剂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更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18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0例,三组均采用蓝光治疗,A组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剂,B组加用茵栀黄合剂,C组同时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剂及茵栀黄合剂,观察三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情况、血清胆红素数值及全身状况.结果 组间比较,B组、C组在退黄时间、降低胆红素数值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A组(P<0.01);C组在退黄时间、降低胆红素数值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在普通蓝光照射的同时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剂及茵栀黄合剂比单用双歧杆菌活菌剂或者茵栀黄合剂效果明显,而双歧杆菌活菌剂及茵栀黄合剂均为口服,无需静脉给药,患儿及家长容易接受,其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进一步缩短病程,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巨大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手术技巧.方法 2006年6月至2012年8月对62例巨大卵巢囊肿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将脐部切口扩至20 mm,在囊肿表面做一荷包缝合,自荷包内小切口置吸引管吸尽囊内液,把囊肿完全提拉出腹部切口,在腹壁外行囊壁剥除术,残留正常卵巢组织缝合成形后还纳腹腔.结果 6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手术并发症,62例术后随诊2~24个月,无复发且患者无不适.结论 腹腔镜下巨大卵巢囊肿剥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适合于临床上开展应用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彦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分别检测70例骨肉瘤组织及30例骨肉瘤旁组织中Cx43、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Cx43在骨肉瘤组织、骨肉瘤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29%、86.67%,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75,P<0.01);Ki-67在骨肉瘤组织、骨肉瘤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3%、16.67%,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45,P<0.01).在临床病理因素中,Cx43的表达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肺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临床分期、肺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43、Ki-67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6,P<0.01).结论 骨肉瘤组织中Cx43呈现低表达,Ki-67呈现过表达,两者均与临床分期、肺转移有关,因而,检测两者表达情况有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发展.
作者:高飞;李伟;于明克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颌下腺多形性腺瘤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颌下腺多形性腺瘤的MRI表现.结果 病灶均为单侧.单发27例,多发1例.位于腺体内27例,腺体外1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25例,分叶状3例.病灶大径1.2~5.8 cm,平均2.4 cm.平扫时病灶T1呈等或低信号25例,稍高信号3例.T2均呈等或高信号,信号均匀12例,不均匀16例.增强后病灶轻、中度强化,强化较均匀9例,不均匀16例,环形强化2例,1例未做增强扫描.结论 颌下腺多形性腺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RI对颌下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张明东;黄静;李顶夫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脊髓损伤大鼠心肌细胞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包括两个亚组:nHBO组和sHBO组)和对照组(包括两个亚组:正常组和SCI组),用改良的Allen's法将sHBO组和SCI组的大鼠制成T8-9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仅饲养不做高压氧处理,治疗组行高压氧治疗;14次高压氧治疗后,取出各组大鼠心脏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心肌的显微结构.结果 高压氧治疗的脊髓损伤大鼠与对照组脊髓损伤大鼠心肌显微结构对比可见,其细胞膜较光滑,肌丝排列更规则,心肌组织,肌节、细胞核和间质结构更均匀、清晰.结论 高压氧治疗对脊髓损伤后大鼠继发性心肌细胞损伤的病理形态有修复作用.
作者:张旭;黄怀;陈辉强;古菁;叶水林;陈晓东;张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开放性骨外伤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五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骨科开放性骨外伤感染患者的伤口感染情况,统计其分离出的病原菌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245例患者有150例培养出阳性细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95株,主要以大肠埃希菌多见,革兰氏阳性球菌55株,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细菌对不同的抗生素均有不同的耐药率.结论 对骨外科感染患者尽早进行病原学监测和耐药性分析,对控制抗生素合理使用,预防院内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龚杰;张亚兰;韩卫全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MRI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有MRI扫描资料的AIP病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经临床综合指标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规范治疗随访证实3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结果 5例MRI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局限肿块型2例,混合型(胰腺弥漫性肿胀伴胰头局限性肿块)1例;病灶周围“包囊征”6例,包囊完整或不完整;肾前筋膜增厚1例;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胰腺病灶、胰周“包囊壁”强化不明显,延迟扫描均呈渐进性强化;MRCP示胆管扩张、胰管节段性狭窄4例,另4例未见明显异常;激素治疗患者2~3次复查表现为胰腺病灶明显好转;所有病例DWI均显现胰腺病灶明显高信号.结论 AIP具有特征性的MRI影像表现,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大多数患者能够被明确诊断.
作者:丁怀军;张国权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感染可能性评分(IPS)预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BSI)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血液恶性肿瘤患者90例,所有患者在化疗前进行一次IPS评分,并且自进入病房至出院或死亡均监测有无BSI的发生,利用工作特征曲线评价IPS诊断BSI的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IPS评分平均为(11.80±6.54)分,BSI的发生率为11.11%;其中未发生BSI患者IPS评分为(10.62±5.90)分,明显低于发生BSI患者的IPS评分[(13.85±7.10)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3,P=0.040).IPS评分系统预测BSI佳值为13.0,灵敏度为79.75%,特异度为76.89%,曲线下面积为0.72,阳性预测值为65.83%,阴性预测值为91.33%.结论 IPS可作为一个筛选BSI的有价值的工具,对于开展预见性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梅俊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福田区妇女不孕状况,探讨输卵管性不孕与人工流产术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2013期间深圳福田区307例不孕症患者的子宫输卵管造影影像资料及人工流产史,对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有人工流产史和无流产史患者输卵管病变情况.结果 77例原发不孕中输卵管有病变共23例,占29.9%.继发不孕230例中输卵管病变有184例,占80.0%.人工流产224例,输卵管病变179例,占79.9%.无人工流产史83例,输卵管病变27例,占32.5%.同时比较人工流产次数与输卵管病变关系,1次人工流产史83例,输卵管病变50例,病变率为60.2%,2次及2次人工流产以上141例,输卵管病变129例,病变率为9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流产增加输卵管病变的风险,造成输卵管性不孕.
作者:赖轶飞;王琳;杨立文;黎绮玲;曹晓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储存式自体输血的可行性.方法 42例择期实施切除术的肿瘤患者,在术前进行自体储血并术中或术后24 h内回输.监测患者采血前后、手术前、回输后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网织红细胞(RET)、血小板(PLT)、出凝血指标(PT、PTINR、APTT、TT)及输血反应.结果 除1例患者术中失血过多同时输注2U异体滤白悬浮红细胞外,其余均未输注异体血液.输血后未见发热及皮疹,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对大脏器功能基本正常或化疗、放疗后缓解期的肿瘤患者,在血红蛋白>100 g/L或红细胞压积>0.33,血小板及出凝血指标正常的前提下,储存式自体输血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作者:宋广平 刊期: 201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