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康冰;王艳君;郭魏敏;曹洁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红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红细胞参数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红细胞参数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并且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地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红细胞参数水平,更有利于调整患者的整体血供及循环状态.
作者:朱继荣;倪素丹;卢章;杨俊芬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STA-21对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和白介素-17 (IL-17)的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TA-21治疗2周前后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P-Stat3、IL-17的表达.结果 STA-21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周后,P-Stat3和IL-17的水平下降,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06、-4.931,P<0.01).结论 STA-21可通过下调P-Stat3和IL-17的表达而达到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目的.
作者:卢井发;黄雪娇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OSC)”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的效果与改革方法.方法 选取某医药院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83人,随机分为实验班138人、对照班145人.实验班基础医学课程实施OSC的整合教学,对照班按照“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教学.分析、比较两个班学生课程考试成绩、学习策略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结果 ①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和课程模块总成绩(分,百分制):实验班分别为(89.38±8.57)分、(90.43±9.12)分和(89.91±8.85)分,与对照班(78.27±7.77)分、(79.46±8.09)分和(79.23±7.99)分一一比较明显提高(P<0.05).②学习策略(%):实验班参加实验室开放、查阅文献资料、咨询问题人次百分比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自主学习能力(分):实验班[(240.02±26.73)分]明显高于对照班[(208.47±25.42)分](P<0.05).结论 OSC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课程成绩、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但课程整合必须与教学方法创新、考核办法完善有机结合、同步进行和综合改革,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姚柏春;李文春;王配军;赵万红;朱明安;王军;唐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断指的临床分型及选择再植的方法.方法 对225例314指分成8种类型:甲根以远离断、甲根以近离断、合并组织缺损离断、多平面离断、多指离断、旋转撕脱离断、脱套离断伤、小组织块离断.根据每种类型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再植方法.结果 314指再植术后存活306指,成活率为97.5%.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4%.结论 正确判断分型,选择佳手术方法是保证手术成功的提供重要的重要前提.
作者:周健辉;王夫平;石惠文;邱日升;李国强;冷树立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参附注射液早期干预急性左心衰的意义.方法 选择桂林市中医医院急诊内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出诊现场急性左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生命体征及各相关指标变化,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治疗后1h、3h、24 h心率、血压改善情况和心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而BNP、CRP、SpO2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在早期干预急性左心衰中的救治作用明显,可作为心血管急症抢救的重要辅助药物,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陈丽娟;蒋文钧;程胜军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福田区妇女不孕状况,探讨输卵管性不孕与人工流产术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2013期间深圳福田区307例不孕症患者的子宫输卵管造影影像资料及人工流产史,对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有人工流产史和无流产史患者输卵管病变情况.结果 77例原发不孕中输卵管有病变共23例,占29.9%.继发不孕230例中输卵管病变有184例,占80.0%.人工流产224例,输卵管病变179例,占79.9%.无人工流产史83例,输卵管病变27例,占32.5%.同时比较人工流产次数与输卵管病变关系,1次人工流产史83例,输卵管病变50例,病变率为60.2%,2次及2次人工流产以上141例,输卵管病变129例,病变率为9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流产增加输卵管病变的风险,造成输卵管性不孕.
作者:赖轶飞;王琳;杨立文;黎绮玲;曹晓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采用RNA干扰(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技术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中整合素β4 (integrin β4)基因表达,观察其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用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siRNA技术沉默癌细胞Integrin β4 mRNA的表达,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未转染Integrin β4 siRNA的乳腺癌细胞组(简称空白对照组)及转染Integrin β4 siRNA的乳腺癌细胞组(简称Integrin β4 RNA干扰组)的Integrin β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ntegrin β4 RNA干扰组Integrinβ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86%(P<0.01)和89% (P<0.0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下降(P<0.05).结论 应用siRNA干扰技术抑制Integrinβ4表达可使MDA-MB-23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降低,提示Integrinβ4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曹颖;吴倩;文建力;童英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全血标本和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标本血钾、血钠结果之间有无差异.方法 分别使用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和罗氏Modolar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动脉全血标本和静脉血清标本血钾、血钠浓度,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和直线回归分析,并且按照美国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标准允许总误差(Total error allowance,TEa)的1/2作为判断标准,判断两个不同检测系统之间测定的结果有无差异.结果 血气分析仪测定血钾、血钠结果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略低,配对t检验显示两者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两者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5、0.993 0,预期误差都小于1/2TEa,该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临床上可使用血气分析仪测定血钾、血钠作为参考,但应注意其检测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徐姿 刊期: 2013年第23期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导致术后并发症呈增多趋势,因此,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质量和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已成为产科护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术后产妇早期活动锻炼,进行科学的“指导性护理”能有效促进术后产妇下肢静脉回流,减轻下肢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预防和减低产妇呼吸、循环、泌尿、皮肤等系统的并发症具有积极的意义[1].
作者:谢碧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出血病因构成比及出血方式,分析出血病因与Hp感染的关系、出血病因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结果 175例患者中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EGVB)为常见,占37.14%,其次为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占31.43%,再次为肝源性溃疡(HU)占17.71%.EGVB的出血方式以呕血为主,PHG、HU的出血方式则以便血为主,PHG、HU与EGV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6.510,55.711,P<0.05).与阴性比较,Hp阳性者的EGVB、PHG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U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中,EGVB组与非EGV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481,P<0.05);PHG组与非PHG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04,P<0.05);HU组与非H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468,P>0.05).结论 EGVB、PHG、HU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其中EGVB为严重程度高的出血病因.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定期予以Hp及胃镜监测,是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主要预防措施.
作者:莫钧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放化同期治疗和放化序贯治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64例经病理确诊的ⅡB至Ⅲ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各32例,A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及同期EP或TC方案化疗,B组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后序贯EP或TC方案化疗.在放射治疗前、放疗开始1个月和治疗后(两组均完成放化疗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VEGF,比较两组患者的中VEGF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A、B两组缓解率分别为90.6%和68.8%;A组近期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x2=4.7300,P=0.0296).在放射治疗前,A组和B组的VEGF分别为(212.65±43.24) Pg/ml和(218.81±54.81)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91,P=0.6194).放疗开始一个月分别为(160.36±44.39) Pg/ml和(243.63±36.32)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128,P=0.0000)和治疗后分别为(97.53±15.48) Pg/ml、(102.31±27.74) 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12,P>0.05).同时发现A组在治疗30d时VEGF水平显著下降,而B组则出现了显著的上升(P<0.05).结论 放化同期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单纯放疗诱导的局部晚期肺癌外周血VEGF的表达,提示同期化疗能够通过抑制VEGF水平进而降低VEGF相关的肿瘤放射抵抗和放疗野外肿瘤的增殖和转移.
作者:王轶楠;肖建波;赵郁;岳海淑;李海丽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下颌骨肿瘤的应用.方法 8例下颌骨肿瘤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CT扫描和MRI3.0T扫描,进行三维重建配准,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制作肿瘤模型和修复块,术中引导骨肿瘤截骨,术后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8例患者平均随访36个月,均无局部复发,无假体周围感染、松动及断裂事件发生.结论 3D打印技术应用于下颌骨肿瘤可以明确肿瘤位置,并且减少了手术的操作时间,可以达到更佳的手术效果.
作者:周烨;马立敏;周霞;张宏斌;王捷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末期癌症患者自杀意念、社会支持度、心理抑郁状况,分析其自杀的可能原因,为预防癌症患者自杀提供参考.方法 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SS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行设计的自杀原因问卷调查38例末期癌症患者.结果 38例末期癌症患者近一周自杀意念总评分为(3.95±2.92)分,消沉和忧郁时自杀意念评分为(6.68±4.25)分,28.9%曾有自杀意念;38例末期癌症患者SSQ、HADS、SDS评分分别为(37.18±5.73)分、(2.99±2.14)分和(49.55±7.62)分;疾病自身的症状、患者心理变化、社会(家属)支持度、疾病医疗费用等都是导致患者自杀的可能原因.结论 末期癌症患者有较高的自杀意念和较低的社会支持度,并存在较为严重的抑郁心理,应注意预防其自杀.
作者:李世林;唐玉芳;宋英丽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全视野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例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类型及临床钼靶X线表现.结果 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病史较长,为单侧发,在短期内(0.5~1年)增长迅速.全数字化钼靶X线片上病灶多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致密肿块,边缘清楚或局部欠清楚,密度均匀,周围静脉血管影增粗,不累及皮肤及皮下脂肪层.结论 认识乳腺叶状肿瘤的特征性钼靶X线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是提高其术前诊断的关键.
作者:王金昌 刊期: 2013年第23期
腰椎峡部裂及滑脱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式、手术方式、固定节段及融合方式等还存在争议.本文就腰椎峡部裂及滑脱的解剖学、生物力学、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术后康复、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荆兴泉;杨双石;曹海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巨大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手术技巧.方法 2006年6月至2012年8月对62例巨大卵巢囊肿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将脐部切口扩至20 mm,在囊肿表面做一荷包缝合,自荷包内小切口置吸引管吸尽囊内液,把囊肿完全提拉出腹部切口,在腹壁外行囊壁剥除术,残留正常卵巢组织缝合成形后还纳腹腔.结果 6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手术并发症,62例术后随诊2~24个月,无复发且患者无不适.结论 腹腔镜下巨大卵巢囊肿剥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适合于临床上开展应用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彦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颌下腺多形性腺瘤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颌下腺多形性腺瘤的MRI表现.结果 病灶均为单侧.单发27例,多发1例.位于腺体内27例,腺体外1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25例,分叶状3例.病灶大径1.2~5.8 cm,平均2.4 cm.平扫时病灶T1呈等或低信号25例,稍高信号3例.T2均呈等或高信号,信号均匀12例,不均匀16例.增强后病灶轻、中度强化,强化较均匀9例,不均匀16例,环形强化2例,1例未做增强扫描.结论 颌下腺多形性腺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RI对颌下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张明东;黄静;李顶夫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传染病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及主要工作压力源,以寻找有效策略,保障护士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 对传染病医院70名临床护士进行自评式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的数据.结果 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和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调查所得分值分别为(2.08±1.09)分、(2.22± 1.16)分、(1.95±1.32)分、(1.75±0.96)分和(1.18±0.88)分;35项问题中,分值高的前三项分别是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上班的护士数量少和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结论 传染病临床护理工作压力源主要来源于福利待遇低和社会地位低,缓解护理人员压力有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作者:孙盈红;李玉华;张宏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口腔治疗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40例老年人为受试者,均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年龄平均(78.2±7.3)岁,分别于2012年11月和2013年1月采集两组老年人生存质量(QOL)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数据.初次采集数据后,根据干预组受试者的口腔情况进行相应口腔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口腔治疗.QOL和ADL将使用老年口腔健康评价指数(GOHAI)和功能独立自主量表(FIM)进行评估.结果 接受口腔治疗的干预组在基准线和8周后之间的GOHAI分值和FIM的表达项目数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排除混杂因素干扰后模型显示口腔治疗导致GOHAI数值的升高和FIM的表达项目数值的升高(均P<0.05).结论 口腔治疗将提高口腔健康相关的QOL和ADL中的表达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增加口腔医疗服务可能对于老年人QOL值的维持有益.
作者:郑红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及其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56例经LEEP治疗的CI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临床疗效及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0.6% (232/256),复发率为9.4% (24/256);治愈组与复发组在年龄、术前HPV感染、术前CIN病理分级、手术切缘情况、病变范围、病变是否累及腺体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LEEP在CIN患者中具有确切的疗效,但对于年龄较大、术前HPV阳性、术前CIN分级较高、手术切缘阳性、病变范围较广、累及腺体的患者,术前应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案,以期彻底治愈.
作者:孙华盛 刊期: 201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