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兰索拉唑注射液与注射用复方三维B(Ⅱ)存在配伍禁忌

孙小莉;吴秀;刘晓莉;李小琴;罗霞;冯欢;宋彩萍

关键词:兰索拉唑注射液, 注射用复方三维B(Ⅱ), 配伍禁忌
摘要:目前临床药物使用品种繁多,多种药物加入同一代液体输注也是常见,但有些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而在《新编药典》里并无说明。如临床观察不慎,不能及时正确处理,极易给患者造成生命威胁,带来不可预设的后果。通过临床验证兰索拉唑注射液与注射用复方三维B(Ⅱ)同时使用时存在配伍禁忌,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淋巴孔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对腹膜淋巴孔的研究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腹膜淋巴孔可能与腹腔感染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SIRS)、相关疾病所致肝硬化腹水的转归、免疫调节、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扩散等均有密切关联。一直以来,对腹膜淋巴孔调控机制的研究都是研究的重点及焦点。

    作者:王海龙;汪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例二次开胸巨大升主动脉瘤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

    升主动脉瘤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1]。通常情况,当动脉瘤直径超过5.5 cm时,无论是否合并主动脉夹层,都已经成为手术治疗的绝对适应证[2]。2014年4月6日收治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巨大升主动脉瘤患者,其瘤体直径为15.44 cm,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罕见,又是二次开胸,手术难度巨大。我中心在完善患者各项术前检查之后,在全麻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急诊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祥舟;刘梅;肖颖彬;王咏;刘铖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危重患者血清中TNF-α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危重患者应激状态下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规律,并了解各项指标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免疫分析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对102例危重患者和80例正常健康对照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TNF-α水平进行测定,对比危重组与正常健康对照组、危重组中MODS组与非MODS组及危重组中不同预后组间比较。结果危重组TT3、FT4、FT3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随着病情的加重而上述指标变化更加明显。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TT3与TNF-α在早期(第3~7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MODS组与非MODS组比较,TT3、FT4、FT3、TNF-α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危重患者的严重程度与预后,不仅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而且与细胞炎性因子TNF-α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危重病患者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谢刚银;李强;余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口内镜肌切开术操作技巧及教学要点

    国内外的多位专家对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术后处理都有详细的介绍,但是对于手术操作的难点、手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介绍尚不够详细[1-2]。目前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肉毒碱注射、内镜下球囊扩张、外科手术和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经口内镜肌切开术(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POEM )。POEM是指通过经口的内镜,在食管黏膜层与固有肌层之间建立一条隧道,通过该隧道切开食管中下段环形肌以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3-4]。因该技术近期疗效和外科手术疗效相近,且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在我国迅速应用和推广[5-6]。

    作者:王军;刘海燕;沈小春;陈东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研究现状

    自2009年德国医师Hohenberger提出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后[1],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认为CME是更好的结肠癌根治手术。 CME的概念和全直肠系膜切除( total mesotectal excision,TME)类似。 TME是基于胚胎学和解剖学的“直肠系膜”的概念,由于精确定义了外科平面,在降低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方面有更好的效果,而成为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类似的,全结肠系膜是一个胚胎学意义上筋膜,包绕着整个结肠系膜组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结肠系膜后叶与腹膜后筋膜融合,在融合筋膜的脏、壁筋膜之间存在的潜在间隙,称之为腹膜后间隙,有人称之为Toldt’ s间隙。 CME的基本原则就是沿着此间隙分离,得到一个完整的结肠系膜封套,移除此封套内的全部结构可确保完整切除肿瘤引流区域的淋巴组织、血管、神经等,从而避免破坏结肠系膜的完整性[1-2]。细化了结肠癌手术的筋膜平面,奠定了结肠癌环周切缘的病理评价标准[3]。本文就CME治疗结肠癌综述如下。

    作者:龙赘;王子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家庭陪护技能培训研究

    目的:设计帕金森病家庭陪护技能培训内容与方案,并通过在老年帕金森患者家庭的培训,验证其效果与价值。方法制定老年帕金森病家庭陪护护理知识需求调查问卷、家庭陪护培训内容与方案;通过对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家庭陪护进行调查、规范化培训和考核,比较陪护护理技能规范培训对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程度,指导陪护护理技能培训。结果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间,共有60例帕金森患者家庭合符纳入条件,并完成所有研究内容。我们建立了包括理论知识、心理护理、居家安全防护、并发症预防、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功能康复护理、睡眠管理8个方面的规范培训内容和方案;培训后,综合水平合格率从培训前的3.3%提高到78.3%(P<0.001),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合格率分别由5.0%和11.7%增至91.7%和85.0%(P<0.001),家属对家庭陪护人员的非常满意和满意比例分别增加了28.33%(P<0.001)和35.00%(P<0.001)。结论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家庭陪护人员规范化培训有效地减轻陪护人员的盲从性,提高患者的家庭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玉梅;韩炜;孙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快速提取及培养

    目的:建立一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快速提取的方法,为细胞实验提供便捷。方法用生理盐水灌洗小鼠腹腔,分离获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转入高糖DMEM培养液中培养。采用台盼蓝染色计算存活率,瑞氏染色计算纯度,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获得较高纯度的巨噬细胞,具备巨噬细胞的形态特征。结论本方法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方法。

    作者:范仕郡;刘鑫;黄敏;王宁;郑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的影响,筛选2型糖尿病患者更佳的降糖方案。方法采用随机、格列美脲平行对照的方法,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格列美脲组和沙格列汀组,观察12周后2组患者体质量、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以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等基线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12周治疗,格列美脲组和沙格列汀组体质量分别平均增加0.4 kg和降低0.4 kg,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别与本组治疗前体质量相比也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2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变化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格列美脲组出现低血糖事件次数4次,沙格列汀组未出现低血糖事件。结论 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与格列美脲相比,在有效降糖的同时,具有不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且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的优点。

    作者:张瑞;童强;管凌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细针穿刺细胞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 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确诊乳腺肿块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开县人民医院415例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结果及组织学对照。结果415例乳腺肿块患者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中发现乳腺癌112例,纤维腺瘤180例,其他良性病变共123例。415例均有组织学对照,确诊乳腺癌117例,本组数据统计细胞学诊断乳腺癌(乳腺癌及可疑乳腺癌)的准确率95.7%,假阴性率4.3%。结论针吸细胞学操作简便,且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医院检查乳腺肿块的常规项目。

    作者:张艳;李华强;潘永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种白内障手术切口对矫正白内障角膜原有散光的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白内障手术切口对矫正白内障角膜原有散光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300例(300只眼)白内障手术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其中,观察组150例患者的角膜透明切口位于散光陡峭轴,对照组150例患者采用经颞上侧(右眼)或鼻上侧(左眼)角膜透明切口,比较2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变化情况。结果在手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角膜散光度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其中以术后1个月低,为(+0.79±0.92) 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角膜散光度则均明显高于手术前,以术后3 d的角膜散光度达到高,为(-5.65±0.89) D,手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沿陡轴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矫正白内障手术原有散光程度,并较大程度上促进患者裸眼视力的恢复。

    作者:李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体解剖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尝试和结果分析

    人体解剖学是护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首先接触的医学课程之一,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重要的奠基作用。在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中,引入护理临床常用操作技术的内容,让学生早接触临床知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1-2]。

    作者:张海玲;邹锦慧;魏含辉;郑二来;张灼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及处理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后的出血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后出血的患者61例,探讨术中岀血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结果除患者伴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原因外,直接出血原因包括术中止血不彻底15例,术后患者出现躁动不配合治疗,过度活动出血11例,尿管脱落出血7例,膀胱过度充盈导致出血10例,气囊位置不佳导致引流不畅出血4例,导尿管受压1例,用力排便导致腹腔压力过大出现出血3例,慢性咳嗽患者咳嗽导致出血4例,患者患膀胱炎导致出血2例,其他原因导致出血4例。所有患者采取止血措施后均止血,52例患者出血后经一般措施止血,9例患者采取镜下止血。结论术前全面检查分析,术中细心熟练操作,术后根据出血原因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及时行二次手术止血是降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术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王增利;赵卫红;孙伍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超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护理

    目的:探讨超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超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前后功能评价,总结治疗期间护理方法。结果68均获随访,按Harris评分优41例,良19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88.2%。有1例发生伤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愈合。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超高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良好,积极有效的护理可降低卧床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兰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HCN通道在人体输尿管自发性收缩中的作用

    目的应用ZD7288特异性阻断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非选择性通道( HCN通道)后观察人输尿管离体平滑肌肌条自发性收缩活动的变化,从功能学上初步探讨HCN通道在输尿管平滑肌自发性收缩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上因肾肿瘤或囊肿等行肾切除手术患者的离体输尿管标本12例,经确认患者手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等特殊处理,进行输尿管离体平滑肌肌条实验,观察在ZD7288作用下输尿管离体平滑肌肌条的收缩幅度和频率的变化。以人肠道组织为阳性对照,剩余标本用于检测HCN通道在人输尿管上的表达情况。结果经RT-PCR、WB法( Western blot)技术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正常人输尿管存在HCN通道的表达,且HCN通道主要表达于人输尿管的黏膜层与平滑肌层;离体肌条实验中加入ZD7288后,肌条的收缩频率明显变慢,收缩幅度变化不明显,自身前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HCN通道可能在人输尿管自发性收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冯观贵;刘骞;孙碧韶;朱景振;龙洲;李龙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强化解剖学知识,提高防原医学教学质量

    防原医学是军事预防医学的主干学科之一,主要研究战时核武器、平时电离辐射所致人体伤害的医学防护及救治,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更是一门包含放射病理、放射毒理创伤外科等多学科的特殊新兴学科。涉及面广,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军事医学均有很大联系,特别是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知识,作为学习放射性疾病的重要基础,对于理解放射性疾病的起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等均有很大帮助。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注重对解剖学知识的讲解,培养学员在防原医学学习中的解剖学思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运用解剖学知识提高防原医学的教学质量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郝玉徽;谷瑛;黄嘉伟;任泂;粟永萍;李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体重指数的2型糖尿病腹腔镜胃旁路术后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索体重指数( BMI)对糖尿病腹腔镜胃旁路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0年至2013年实施腹腔镜胃旁路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从25 kg/m2

    作者:黎飞;张玉新;吴良平;戴晓江;张红兵;康慧鑫;郄文斌;宋丹丹;唐柚青;金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切除联合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 TCRE)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62例无生育要求且预保留子宫的腺肌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单纯放置LNG-IUS治疗,观察组给予TCRE联合LNG-IUS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LNG-IUS放置前及放置后1、3、6、12个月的月经量、疼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子宫体积、血清CA125、生殖激素水平,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放置LNG-IUS后,2组患者月经过多症状均明显改善,CA125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的子宫大小、血清FSH、LH、E2及P水平在放置LNG-IUS前后均未见明显改变,组间比较也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TCRE联合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防止单纯放置LNG-IUS引起的淋漓出血,安全性好,是一种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刘晓丹;林慧;吴淑珍;陈春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一段式小直径细颈种植体在小缺牙间隙即刻修复与延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段式小直径细颈种植体在小缺牙间隙即刻修复与延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门诊部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80例小缺牙间隙患者就诊,行非翻瓣式一期法环切术于缺失区植入一段式细颈种植体,按修复方法分为即刻加载修复组(观察组)和常规延迟修复组(对照组),2组患者在愈合3个月后粘结永久烤瓷冠修复,定期进行临床和X线片检查,评价2组患者牙齿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稳定系数(ISQ)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齿缺失患者采用一段式小直径细颈种植体即刻种植修复可在短时间内解除患者痛苦,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牙齿稳固不易脱落,比延迟修复更具优势。

    作者:刘方宇;朱加林;丁存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剪切力对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休眠状态的诱导作用

    目的:探讨层流剪切力( LSS)对间充质干细胞( M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间充质干细胞( MSCs),并对其进行体外流体剪切力力学加载(生理范围内);通过DNA合成了解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及PCR技术检测其凋亡情况。结果在生理范围内的流体力学加载,细胞增殖与其加载力相关;该范围内的力学刺激对MSCs的凋亡起抑制作用。结论生理范围内的流体剪切力诱导MSCs进入休眠状态。

    作者:罗伟;李锋;熊伟;高仕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双源螺旋CT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在胃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增强扫描、多平面( MPR)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病理诊断为胃癌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明确病理诊断前在低张状态下行双源螺旋CT上腹部增强扫描检查,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所得CT增强薄层数据进行多方向的多平面重建。结果335例病例中,单纯轴位数据检出288例,检出率为86.0%;应用多平面重建数据检出320例,检出率为95.5%,两者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常规轴位与 MPR图像的术前 T分期总体准确率分别为78.3%与89.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2种方法的术前N分期总体准确率分别为73.6%与82.3%,M分期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双源螺旋CT增强多平面重建能显著提高胃癌的检出率,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平均准确率84.6%。

    作者:彭婧;颜其德;陈家飞;侯晓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